• <ul id="4iwoc"><pre id="4iwoc"></pre></ul>
    <blockquote id="4iwoc"><tfoot id="4iwoc"></tfoot></blockquote>
    • 登錄
      首頁 >> 推拿艾灸 >> 艾灸

      祛除黃褐斑艾灸哪個部位圖解

      祝由網 2023-06-21 21:20:39

      艾灸穴位:大椎穴,肝俞穴,命門穴,脾俞穴,腎俞穴,上髎穴,次髎穴,中髎穴,下髎穴,膻中穴,氣海穴,三陰交穴,太溪穴,

      病解:從中醫(yī)的角度來講

      ,黃褐斑的產生主要是腎氣不足
      ,導致肝郁氣滯
      、血瘀
      ,脾氣不旺
      、肝血不足而不能潤澤顏面
      ,加上虛火溫濁熏蒸顏面所致

      用具:艾灸

      ,打火機

      穴位定位:

      【大椎】圖3-15a

      位于后正中線上,第7頸椎棘突下

      【肝俞】圖3-15b

      位于背部

      ,第9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圖3-15:

      祛除黃褐斑艾灸

      【命門】圖3-15c

      位于督脈上

      ,腰部第2腰椎棘突下。

      【脾俞】圖3-15d

      位于背部

      ,第11胸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圖3-15:

      祛除黃褐斑艾灸

      【腎俞】圖3-16a

      位于腰部

      ,第2腰椎棘突下
      ,旁開1.5寸。

      【上髎】圖3-16b

      位于骶部

      ,當髂后上棘與后正中線之間。

      圖3-16:

      祛除黃褐斑艾灸

      【次髎】位于骶后上棘內下方

      ,適對第2骶后孔處

      【中髎】位于骶部,當次髎下內方

      ,適對第3骶后孔處

      【下髎】位于詆部,當中髎下內方

      ,適對第4胝后孔處

      【膻中】位于胸部,前正中線上

      ,平第4肋間
      ,兩乳頭相線中點。

      【氣?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繄D3-17a

      位于下腹部

      ,前正中線上,臍中下1.5寸

      【三陰交】圖3-17b

      位于小腿內側

      ,當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后方。

      圖3-17

      祛除黃褐斑艾灸

      【太溪】圖3-18

      位于足內踝后方

      ,當內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祛除黃褐斑艾灸

      【阿是穴】即斑點處,可配刮痧板散瘀活血

      灸法:

      懸灸:每穴15?20分鐘

      ,八髎或腹部上的穴位灸30分鐘都可以。調理斑點主要從肝
      、脾
      、腎三個臟腑著手,與內分泌失調有關
      。只有內外結合
      、標本治療,才能使氣血充盛
      、臟腑功能正常
      。陰陽協(xié)調斑點自然會淡化消失。

      小貼士:

      偏食

      、熬夜等不良生活習慣和焦躁
      、抑郁、憂傷等不良情緒都會使皮膚黑色素增加
      ,所以要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和要保持積極
      、樂觀的心態(tài),另外在任何季節(jié)都應注意做好防曬工作
      ,以防紫外線催化黑色素的合成
      。西紅柿、檸檬
      、黃瓜
      、獼猴桃、黑木耳
      、胡蘿卜都是可以預防和祛除斑點的食物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aijiu/2279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

      ,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
      ,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
      ,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冬季艾灸艾灸哪個部位圖解
      艾灸穴位:關元穴,陰陵泉穴,百會穴, 關鍵詞:溫陽祛寒
      ,南方北方各有不同 冬季屬水,是一年中陰氣彌漫的時候
      ,人與自然界均處在收斂封閉
      抗衰老艾灸哪個部位圖解
      艾灸穴位:大椎穴,腎俞穴,關元穴,三陰交穴,涌泉穴, 病解:中醫(yī)認為,人體的生長
      、發(fā)育
      、衰老與臟腑功能和經絡氣血的盛衰關系密切。氣血不足
      、經絡之氣運行不暢
      下肢酸痛艾灸哪個部位圖解
      艾灸穴位:太溪穴,腎俞穴,三焦俞穴,脾俞穴, 下肢酸痛一般發(fā)生于日常運動較少而突然長時間行走、站立或運動之后
      經期頭痛艾灸哪個部位圖解
      艾灸穴位:合谷穴,太沖穴,三陰交穴,風池穴, 每逢經期,或行經前后,出現(xiàn)以頭痛為主癥者
      ,稱為經期頭痛
      。中醫(yī)學認為本病主要是氣血為病。若素體血虛
      ,經行時更加不足
      ,血不上榮,或因瘀血內阻
      ,絡脈不調
      腰腿痛艾灸哪個部位圖解
      足跟痛艾灸哪個部位圖解
      艾灸穴位:太溪穴,昆侖穴,腎俞穴, 中醫(yī)學認為,發(fā)生足跟痛的內在因素是腎氣虧虛
      ,外因則是外傷
      、勞損或寒濕入侵經絡。其主要癥狀是足跟下或足心部疼痛
      ,足底緊張感
      ,不能久行、久立
      ,每遇勞累
      小兒生長關節(jié)痛艾灸哪個部位圖解
      艾灸穴位:鶴頂穴,內膝眼穴, 病解:生長性關節(jié)疼痛大多發(fā)生于4?10歲兒童,夜間疼痛
      ,最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