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灸穴位:肝俞穴,膽俞穴,日月穴,期門穴,章門穴,中脘穴,陽陵泉穴,
關鍵詞:疏肝利膽健脾胃
膽石癥是膽管或膽囊產(chǎn)生膽石而引起劇烈的腹痛、黃疸、發(fā)熱等癥狀的疾病。膽石癥是最常見的膽道疾病,其癥狀為上腹或者右上腹有不同程度的疼痛,急性期常伴有惡心、嘔吐等癥狀。中醫(yī)認為此病與人體的肝、脾、胃等臟腑有著直接關系。在相關穴位艾灸可調(diào)理臟腑、除熱祛濕,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
重點艾灸穴位:
【具體艾灸療法】
方法一:艾條溫和炙
取肝俞、膽俞、陽陵泉等穴位,按照先上部后下部的順序施灸。讓患者取舒適體位,施灸者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穴位,距離皮膚3?5厘米施灸,以患者局部皮膚有溫熱感但無疼痛感為宜?;颊呖梢宰约壕牡难ㄎ槐M量自己操作,因為這樣更容易掌握溫度,方便施灸。每個穴位灸15?20分鐘,灸至患者感覺舒適、局部皮膚潮紅為度。這樣的治療每日1?2次。
方法二:艾條雀啄炙
取日月、期門、章門、中脘等穴位。讓患者取仰臥位,施灸者將艾條的一端點燃,對準穴位,火頭距離皮膚3厘米,然后手拿艾條一上一下移動,如鳥雀啄食一樣。使患者感覺局部溫熱而無疼痛感。每穴灸5分鐘,以局部出現(xiàn)紅暈為度。施灸者注意力要集中,要防止艾灰掉落灼傷皮膚。
【輔助治療方】
按摩是家庭常用的醫(yī)治方法,膽石癥可通過自我按摩調(diào)理五臟、除熱祛濕,從而達到治療的目的。按摩膽囊、腎俞、期門、太沖、丘墟、足三里穴可利膽通絡、調(diào)理臟腑,改善癥狀。
【專家叮囑】
膽石癥患者飲食宜清淡,以易消化食物為主,食物宜采用蒸、煮、燉的方式烹調(diào),飲食以植物油為主,忌食油炸、辛辣刺激性食物。多吃富含維生素的水果和蔬菜。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體質(zhì),提高機體抵御疾病的能力。保持心情愉快,增強治療疾病的信心。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aijiu/2288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細菌性痢疾艾灸哪個部位圖解
下一篇: 慢性腰肌勞損艾灸哪個部位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