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曾說:何謂寵辱若驚?寵為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托天下。道是天地萬物的總源頭,天地萬物天命本性是“無”,本心“無我”。由于世人不明“道”,迷失了自己的天命本性,人生“無明”而顛倒夢想,執(zhí)虛為實,執(zhí)著于“自我”。因為自我,所以產(chǎn)生了自我分別心,有了私我、小我,有了自我的個人欲望和利益追求,所以十分看重自己的名利得失。無論在家里還是在社會上,總是想著自己的私事,總是把自己的私利擺在首位,人生患得患失,斤斤計較,驚恐不安。對利害關(guān)系者的一絲動靜,一個臉色都會思慮糾結(jié)半天,游于小我的悲喜之間。
寵辱是必然發(fā)生的。是人,就有喜好,有利益,有立場,就會有寵辱的發(fā)生。比如甄嬛傳,年貴妃前期從表面看是極度的榮寵,前朝有她哥哥年羹堯大權(quán)在握,后宮她自己管理整個后宮,權(quán)力大過了皇后。這都是雍正“寵”這個行為的結(jié)果。雍正之所以表現(xiàn)出“寵”年貴妃,是需要拉攏、安撫年羹堯。年氏在得到雍正皇帝極度寵愛時,表現(xiàn)出的是一種既欣喜又惶恐、既自信又謙卑的復雜情感。比如得知雍正皇帝要親自為她舉辦一場盛大的生日宴會。她既感到欣喜又感到惶恐。欣喜的是皇帝對她的寵愛和重視,惶恐的是自己是否能在這場宴會上表現(xiàn)得得體而不失禮。為了這次宴會,她提前數(shù)月便開始準備,親自挑選禮服、珠寶和菜品。在宴會當天,她更是精心打扮,力求完美無瑕。然而,在宴會過程中,她還是因為一個小小的失誤而緊張得幾乎要哭出來。這個失誤雖然微不足道,但卻讓她深感自責和惶恐。她擔心皇帝會因為她的失誤而對她產(chǎn)生不滿和失望。這種受寵若驚的心態(tài)讓年貴妃在享受榮華富貴的同時,也承受了巨大的心理壓力。
韓信“胯下之辱”就是應對辱最好的案例。在韓信的家鄉(xiāng)淮陰城,有些年輕人看不起韓信,有一天,一個少年看到韓信身材高大卻常佩帶寶劍,以為他是膽小,便在鬧市里攔住韓信,說:“你要是有膽量,就拔劍刺我;如果是懦夫,就從我的褲襠下鉆過去?!眹^的人都知道這是故意找茬羞辱韓信,不知道韓信會怎么辦。只見韓信想了好一會兒,一言不發(fā),就從那人的褲襠下鉆過去了。當時在場的人都哄然大笑,認為韓信是膽小怕死、沒有勇氣的人。
這就是后來流傳下來的“胯下之辱”的故事。面對“胯下之辱”,韓信冷靜對待,一言不發(fā)而鉆過去,試問有幾人能忍?事后,韓信奮發(fā)圖強,不斷提升自身能量,后來的故事,“王侯將相”韓信一人全任。“國士無雙”、“功高無二,略不世出”是楚漢之時人們對其的評價。
總之,榮辱是必然的、客觀存在的,面對榮辱,我們首先做的是“不驚”,保持平常的清凈心,同時要不斷提升自身能量,才能走過榮辱,穩(wěn)步向前。破除了自我,沒有了私我、小我,就與天地融為一體了,已經(jīng)無小我的存在,只有無我,或者說大我的存在。心底無私天地寬,“我”就是天下,天下就是“我”。心中只有天下,貴吾身,愛吾身,就是貴天下,愛天下,像這樣的人以天下為己任,大公無私,不謀私利,當然可以將天下寄托給他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49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德經(jīng)》中對于名利的看法。
下一篇: 《道德經(jīng)》第十五章讀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