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谿。為天下谿,常德不離,復(fù)歸于嬰兒。知其白,守其黑,為天下式。為天下式,常德不忒,復(fù)歸于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為天下谷。為天下谷,常德乃足,復(fù)歸于樸。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制不割。
知悉雄強之道,卻能安住柔弱之位,做天下的溪谷;做天下的溪谷,恒常的德隨身不離,再回到嬰兒的狀態(tài)。知悉光明之道,卻能安住幽美之地,做天下的榜樣。做天下的榜樣,就能常葆大德而無過失,再回到無極的狀態(tài)。知悉榮耀之理,卻能安住卑屈之地,做天下的深谷。做天下的深谷,就能恒常之德完足,再回到樸實純真。真樸的狀態(tài)分散就成為具體的物,圣人遵循使用,就成為領(lǐng)袖人物。因此,大手筆的制作,是不需要刻意雕琢和切割的。
王陽明出生于一個富貴之家,他從小就有著博學多才和高尚品德的特質(zhì)。王陽明不僅是一位思想家,也是一位實踐家。他曾經(jīng)因為上書直諫朱厚照皇帝而被貶為龍場知縣,但他并沒有氣餒或怨恨,而是把這當作一個修煉自己的機會。他在龍場治理民政,推行教化,改善民生,受到百姓的愛戴和尊敬。他還在龍場寫下了著名的《傳習錄》,闡述了自己的心學思想和人生感悟。他說:“吾至龍場,始悟‘致良知’之為事?!彼炎约涸邶垐龅慕?jīng)歷比作“知其雄,守其雌”的境界,就是說他雖然有著雄才大略,卻能夠安于平淡和謙卑,不為名利所動,專心于修道和濟世。王陽明后來又因為參與平定劉瑾之亂而被起用為南贛布政使,負責鎮(zhèn)壓當?shù)氐牧骺堋K陨賱俣?,以弱勝強,打敗了?shù)倍于己的敵軍,顯示了他的軍事才能和領(lǐng)導(dǎo)力。他不僅用武力鎮(zhèn)壓叛亂,也用仁義感化敵人,使許多流寇自愿投降或改邪歸正。他說:“吾平生所學者,在此一役盡行之矣。”他把自己在南贛的經(jīng)歷比作“知其白,守其黑”的境界,就是說他雖然有著光明正大的品格,卻能夠隱忍不發(fā)和淡泊名利,不為功名所累,而是堅持于正義和仁愛。王陽明最后一次出山是為了平定廣西、云南、貴州等地的倭寇之亂。他以七十二歲高齡,親自率領(lǐng)軍隊遠征西南邊疆,歷經(jīng)艱險困苦,終于消滅了倭寇的勢力,保衛(wèi)了國家的安全和民族的尊嚴。他在戰(zhàn)爭中不僅表現(xiàn)出了勇敢和智慧,也表現(xiàn)出了仁慈和寬容,他對待敵人和平民都一視同仁,不殺無辜,不虐俘虜,不劫財物,贏得了當?shù)厝嗣竦木磁搴蛽碜o。他說:“吾一生所學,皆歸于一‘仁’字?!彼炎约涸谖髂系慕?jīng)歷比作“知其榮,守其辱”的境界,就是說他雖然有著榮耀和成就,卻能夠忍受屈辱和委屈,不為恩怨所惑,而是忠于于國家和民族。王陽明在西南平定倭寇之后不久就因病去世,臨終前他對弟子們說:“吾今日始知生死一大事也?!彼囊簧梢哉f是“為天下谷”的典范,就是說他不僅活出了自己的價值和意義,也為天下百姓帶來了福祉和希望。
他的心學思想也影響了后世無數(shù)的學者和英雄,成為中華文化的一大寶藏。他的人生境界也符合了“樸散則為器,圣人用之,則為官長”的道理,就是說他雖然有著博大精深的學識和才能,卻能夠化簡為繁,化繁為簡,根據(jù)時勢和需要,發(fā)揮自己的作用和影響。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用柔弱、退守的原則來保身處世,并要求“圣人”也應(yīng)以此作為治國安民的原則。知雄守雌,真正的強大不是咄咄逼人,而是寧靜謙和的心態(tài)。守弱就是在保養(yǎng)自己,持盈保泰,才能保持長久的強。知白守黑,光明過去就是黑暗,只有守黑低調(diào)才可以保持長久,而不會曇花一現(xiàn)。知榮守辱,如果想有真正的光芒四射的榮耀,就必須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甘于寂寞,做更多的努力、吃更多的苦,承受常人難以承受的壓力。相反,在榮耀到達頂峰的時候要懂的急流勇退,要“守辱”,凡事物極必反、月滿則虧,這也是天道。
總之老子用“三知三守”講低調(diào)處事的人生態(tài)度,是處事的智慧,更是自我保護的策略。我們的行為只有謙卑自守,才是最安全無憂的狀態(tài)。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51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