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褚人獲著《堅瓠集》,記述了一個“王婆釀酒”的寓言。有一名老婦人叫王婆,她以釀酒賣酒為業(yè),有一個道士常去她店中喝酒,道士沒錢,王婆也未索要,道士過意不去,便說:“我喝了你這么多酒,這樣吧,我挖口井贈與你?!鄙衿娴氖?,這口井涌動的并非清泉,而是取之不盡的美酒。王婆憑借著這口井,賺了個盆滿缽滿。幾年后,道士云游歸來,問起這口井的情況,此時王婆已變得貪得無厭,忙回答:“酒倒是不錯,就是沒有喂豬的酒糟。”道士聽后五味雜陳,在墻上題了一首打油詩拂袖而去,詩曰:“天高不算高,人心第一高。井水做酒賣,還道無酒糟?!睆拇酥螅@口井再也不出酒了。老子道:“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古代類似寓言有很多,幾乎可以說是一種類型,它呈現(xiàn)出一個本性善良的人在欲望面前淪陷從而變得貪婪,欲望的溝壑是難以填滿的,而一個人若具有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或許就得到了一種樸素的智慧與福氣。
在漢朝時期,嚴(yán)遵是一個給人算命的小生意人,他每天掙到一百錢后就關(guān)門讀書。羅沖是一個富有的讀書人,看到嚴(yán)遵生活清貧,想接濟(jì)他一些錢財,讓他安心讀書。然而,嚴(yán)遵拒絕了羅沖的好意,并表示自己很富足,因為他每天只掙一百錢,剩下的時間可以用來讀書。相反,羅沖雖然有錢,但忙于賺錢,沒有時間享受生活。嚴(yán)遵認(rèn)為,知足常樂、適可而止才是真正的富有?。這個故事反映了知足常樂和適可而止的生活態(tài)度。嚴(yán)遵每天只掙一百錢,但他覺得這足以滿足生活需求,并有足夠的時間去讀書和享受生活。相反,羅沖雖然富有,但因為過于追求財富,失去了生活的平衡和滿足感。這個故事強(qiáng)調(diào)了知足和適可而止的重要性,避免因貪婪和不知足而導(dǎo)致的內(nèi)心空虛和生活的失衡?。
智伯是春秋末期晉國的卿大夫。當(dāng)時,晉國公室衰弱,朝政大權(quán)落在了六家卿大夫手中。這六家卿大夫分別是智氏、韓氏、趙氏、魏氏、中行氏和范氏。這六家在晉國也不是鐵板一塊兒,互相之間要你打我、我打你。最后其中的智、韓、趙、魏四家勝出,殲滅了中行氏和范氏。剩下的這四家以智氏實力最強(qiáng),占的地盤最大,手下的人民和士兵最多。智氏也成了晉國實際意義上的掌控者。在智氏一家獨(dú)大之后,智伯開始忘乎所以,肆意妄為了。他為了讓自己更強(qiáng)大,不斷地向韓趙魏三家要地要人。他先向韓家要地,韓家掌門韓康子害怕他,就割讓土地了。接著智伯向魏家要地,魏家掌門魏桓子也割給他土地了。智伯野心勃勃,欲望無度,不知適可而止。然后他又向趙家要地,趙家掌門趙襄子就不怕他,不肯給了。最終卻反被趙、韓、魏聯(lián)合擊殺?!妒酚洝分刑岬剑骸坝恢?,失其所以欲;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欲望滿足了但不知道適可而止,最終會失去一切?。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5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