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于貴生。
過去人民之所以饑餓,是因為過去的統(tǒng)治者收取過多的稅賦用來供他們享受生活,所以才造成過去人民饑餓。過去人民之所以難以治理,是因為過去統(tǒng)治者為了自己的利益,政令繁苛,胡作非為,所以過去的人民才難以治理。過去的人民之所以敢于輕生不怕死,是因為過去的統(tǒng)治者為了過去人民供養(yǎng)他們自己過著榮華富貴的生活,到處搜刮民膏民脂,甚至敲詐勒索過去的人民,把過去的人民的生存之道全都堵死,過去人民生不如死,所以過去人民才會輕視生命不怕死。只有不以過去人民的生存之道作為獲取利益的過去統(tǒng)治者,才是把過去人民生命看得比自己利益還勝過的過去統(tǒng)治者。
本章老子講統(tǒng)治者的作為對百姓的影響,換句話說統(tǒng)治者要以人民為本。歷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由于實行無為而治和民休養(yǎng)生息的政策,所以國富民強,農民負擔減輕,社會相對安定,這一時期為漢朝的鼎盛局面到來奠定了基礎。2006年我國全面取消農業(yè)稅,給億萬農民帶來了看得見的好處,也為2020年的全面脫貧打下了基礎。相反,如果統(tǒng)治者賦稅太重,暴行太多,貪圖享樂,沒有對百姓盡到養(yǎng)護職責,哪里有壓迫哪里就有反抗,最終只能導致人民暴動,統(tǒng)治者倒臺,中國歷朝歷代莫不如此,如商紂王,秦二世等等。
國家如此,小到一個企業(yè)或者單位的領導也是如此。以員工為本的企業(yè),都是企業(yè)中的常青樹,例如娃哈哈集團,格力集團,華為等,這些企業(yè)都有一個心念員工的靈魂人物,娃哈哈的宗慶后,格力的董明珠,華為的任正非,這些領導人無一例外還樸素低調。寫到這,腦海里突然蹦出道德經第三章“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圣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鄙嫌兴茫卤匦е?,領導人做好自己,上下齊心,哪有不成功的道理!
老子啟示圣人,作為過去統(tǒng)治者,不能依靠過去人民來供養(yǎng)自己的奢侈生活。不能把過去人民的生存之道全都堵死。否則,過去的人民就不怕死,只有不以過去人民的生存之道作為獲取利益的過去統(tǒng)治者,才是把過去人民生命看得比自己利益還勝過的過去統(tǒng)治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566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道德經》第七十四章感悟心得
下一篇: 《道德經》第七十六章感悟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