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從真實到審美
所以接著就要談到第三點,老子價值觀最主要的特色就是從真實展示了審美。一般講價值觀,就按照人的心智能力來分的:譬如說我有認知能力,那我追求求真、真實;第二個,我有感受能力,那我追求審美;第三個,我有欲求或欲望的能力,我就要追求行善。所以一般講人類社會的價值都是分為三種:“真”和“美”和“善”。我有認知能力,我要求真;我有感受能力,我要審美;我有意愿能力,我就要行善。
你對照的話就會發(fā)現(xiàn),我們將來會談到儒家的思想,儒家所掌握的非常清楚,就是善。他把“善”界定為我跟別人之間適當關系的實現(xiàn),而人性是向善的。儒家是以人為中心,建構(gòu)一個人文的、理想的社會,他所把握的就是善。至于“真”和“美”,對儒家來說都是要輔助你達成“善”這個目標的。
道家不一樣,老子的哲學是以“道”為核心,就是不要以人為中心。以“道”為核心,這個價值觀會怎么調(diào)整呢?首先要把握的就是真實。譬如我們一直談到人有認知能力,認知能力作為區(qū)分,作為避難,作為啟明。作為啟明代表悟道。不要忘記,“道”才是最后的、永恒的、絕對的、究竟的真實。你說把握到的是真實,一切從道而來,最后回歸于道。所以你對萬物什么善不善,你不要太在意,只有人類世界做這樣的區(qū)分。宇宙萬物本身只要是真實,都代表它被道所選擇,都有它的價值值得我們肯定,肯定之后就可以加以欣賞。
所以道家的思想的特色在于,他先把善放在純粹屬于人類社會的價值,但是人類社會在整個宇宙里面,在萬物里面是很狹小的一部分,并且往往會帶來各種后遺癥。所以你真的要建立合理的價值觀,就要設法突破人類中心主義,從道的角度來看待人的生命。這一來的話,你就發(fā)現(xiàn),先不要計較善不善,所以老子對于“善人者”“不善人者”這些,他都非常包容。他認為道的可貴是善人的寶貝,也是不善人獲得保護的一種重要條件(62章)。所以善人不善人,你不要太計較,都要包容。別人善,你對他好;別人不善,你也對他善,最后大家都獲得善了(49章)。像這些都是老子的基本思想。
從真實到審美意思就是說,如果肯定了萬物都來自于道,都是真實的,對于萬物就很容易都去欣賞它,真實到審美,萬物都可以欣賞。所以在后面莊子思想里面提到“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在《莊子·知北游》。天地之間不是有各種自然界的災難嗎?更不要說人類所造成的各種禍害了,但是莊子為什么可以說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呢?就是這一切都來自于道,都有值得欣賞的地方。你只要把人類中心的觀念放在一邊,純粹從道來看的話,宇宙萬物都值得欣賞。
莊子甚至在別人問他道在哪里的時候,他給了四個答案:道在螞蟻身上,道在雜草里面,道在瓦塊里面,最后道甚至在屎尿里面。這也是在《知北游》里面的一段。這個說明什么?說明道無所不在。人類以為這邊高貴,那邊卑賤;這邊非常美好,那邊非常的骯臟,那是人的看法。就道來看的時候,沒有這種善不善、美丑、高貴、卑賤的問題,根本不需要去做區(qū)分,因為一切都在道里面。
所以我們學了老子的思想之后,對于什么是人類應該有的價值觀可以稍微調(diào)整一下,就是不要只局限在人類狹小的社會里面,不要只用一種相對的觀念去區(qū)分善與不善,還要盡量學習像道一樣作為母親,對待子女是使用她的慈愛,一切都包容在內(nèi)。但是你也不能說這個慈愛是很復雜的,老子也說過“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你說天地不仁,其實可以推到道本身也沒有人類所想的那種偏愛,或是所謂的仁、義、禮等等。所以,從真實到審美是道家價值觀的特色。
這一集里面我們學到什么?我們談老子的價值觀學到了三點:
第一點,人的問題在什么地方?人類社會所有的問題都在于人從道所獲得的德,這個德主要表現(xiàn)為認知能力。這個應用上從區(qū)分開始,造成各種復雜的情況,使人的欲望也是不斷往錯誤的方向發(fā)展,最后造成天下大亂。
第二點,那應該怎么辦呢?應該設法化解這樣的一種狹隘的價值觀,要設法去悟道。首先要“觀”,“吾以觀復”“以身觀身,以家觀家”等等,一路都要設法“觀”,等于是由小見大,見小曰明。同時,你要設法去學習道的作為,進入到玄德、玄同、玄之又玄的境界,要保持啟明狀態(tài),保持恒久狀態(tài),然后才能夠?qū)τ谌艘Хǖ?,效法天,最后效法道,而你保持自然、自己的樣子,道就在里面了。所以這是我們應該如何建立老子這一套價值觀的一種方法。
第三點,最后的結(jié)論就是在一般人所追求的三種重要價值,就是“真”和“美”和“善”的時候,儒家重點放在“善”這個范疇,而老子放在“真”與“美”這另外兩個大的范疇。宇宙萬物都是真實,而道是究竟真實,以它為基礎,作為來源與歸宿,所有的一切都值得欣賞,就會有無限的審美的感受。
這一方面不知道你有沒有個人的體會?想聽聽你的意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huadaodejing/64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