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zhèn)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亦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此章從無而有,有得還丹,丹成光生,以靜而進,從有而守,不欲之謂也。大道常以混元為體,以無名為用。道常無為,無中生有,未嘗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要王侯守之,王侯,靈也,真靈若能存,萬物從無中而生有,靜中而自化,靜極將自化,不靜不能生,安得自化?靜極,極之至,于中方生,生后自化,化而能鎮(zhèn),是我虛中,一點靈慧,守起來去,聽其自然。以無名之樸,樸是欲也。不欲靜生,靜中萬物萌,萬物從靜中萌,從無中生,從虛中化,化而斷欲。斷欲以無名之樸鎮(zhèn)之,鎮(zhèn)之光生,鎮(zhèn)之慧出,鎮(zhèn)之虛靈。
“無名之樸,亦將不欲”,此句是申明無名之樸意思。無名之樸,亦是不欲,何為“不欲”?不欲以靜,不欲即無為,不欲即王侯能守,不欲即萬物化,不欲即鎮(zhèn)之,不欲即無名之樸,雖不欲,無靜而不能。先以不欲靜之,靜之極,欲不能生;靜之至,欲不能萌。靜之至極,方為不欲。靜從不欲靜,不欲亦從靜,不欲入于虛空中,虛則有中,空則實,空其虛中,則“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而合天,而合道。靜而符天之虛空,化而符天之日月,鎮(zhèn)而符天之不動。隨氣之運行,聽陰陽之樞機,天能靜,成亦能之。靜乃道之根,化乃道之苗。道之根苗,聽其自然,無不合道,無不合天。天道既合,大道成矣,謂之“天下將自正”。
素解曰:虛名是道,不動不生是無名,真心見是王侯,諸經(jīng)絡(luò)是萬物,經(jīng)絡(luò)諸氣會合于中,是自化。真心了了,不動不生,聽其自然,是鎮(zhèn)之入于虛靜之湛寂,是無名之樸,亦是不欲。形乃天下也,虛中有物,物化而空,謂之自正。外無其形,內(nèi)無其心,欲斷意絕,冥冥窈窈,入于慧光之中,充滿乎天地,彌滿于世界,皆成一片光華,性中得命,命含性空,才叫做天地將自正。大道歸于無名,返于混沌,入于無極,而合太清,此章之謂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57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呂祖《道德經(jīng)》釋義第三十六章
下一篇: 呂祖《道德經(jīng)》釋義第三十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