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與身孰親?
名遂身退
身與貨孰多?
利多害已
得與亡孰病?
得寵思辱
瑤華帝君注曰:此『名』字卽榮名之名,不作可名之名解。言榮名雖可慕,而或不自重其身。以弋浮名是先失其身,久必並其名而亦失之,從可知身重而名輕也。故曰:『名與身孰親』。擁貨以自封,是亦肥身之計。而身之所以爲(wèi)身者,貴德以潤之,不在貨以豐之也。一失其身,身且不,有安用是貨。故曰:身與貨孰多?貨與名皆非切身之物也,誠能不慕榮名,不殖貨利,而終日只知有道,則道在我而得矣。反是則亡。夫道宜得也,不宜亡也。得之較亡,其孰病乎?有識者可憬然悟矣。
甚愛必大費
溺於情欲必喪其本
多藏必厚亡
累於貪故必失其眞
知足不辱
大圓覺滿
知止不殆,
應(yīng)如是住
可以長久。
無量無邊
又曰:世人爭名鶩利,皆愛之,一念階之也。茍或注意於一物而從而爭之、鶩之,務(wù)求而得之,勢必盡其所有而求之,則不至於大費不已。而多藏以爲(wèi)富者,悖而入,必悖而出,得之多則攻之眾,欲不至於厚亡也能乎?夫惟有得卽足,足無盡也。知足則有盡,素位而行,茍完茍美而不妄希不可必得之遇。夫何辱焉?登高防墜,臨深防陷,急流而勇退焉。哲人所以見幾作也如是者,謂之知止,知止則不蹈於危殆矣,而尙不可以長久也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68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jīng)》四十三
下一篇: 八洞仙祖《太上道德經(jīng)》四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