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為士章第十五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惟不可識,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猶兮,若畏四鄰;儼兮,其若客;渙兮,若冰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渾兮,其若濁。
容,形容;豫,備豫;冬涉川,喻其嚴(yán)猶夷;畏四鄰,喻其慎;儼兮,渙兮,莊敬而和暢也;樸,無雕鑿,谷能虛受,渾全之至,反若濁者,不為皦皦之行也。
孰能濁以澄,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久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惟不盈,故能敝不新成。
此言未及乎成德而求以入德之事。濁者不易澄,靜存則心體自澈,安者貴于久,動察則神智不窮。滿招損,故不欲盈也。敝,壞也;新成猶言速成,新成者,其敝必速能敝;不新成,形敝而神不敝也。
致虛章第十六
致虛極,守靜篤,萬物并作,吾以觀其復(fù)。
致,委致,委致其心。若無著者,然則有以極乎,虛之妙矣;守,存守,存守其心而不雜于物,則有以極乎,靜之真矣。萬物,道之散殊,故皆涉于有作。觀其復(fù),見天心也,下文乃詳言之。
夫物蕓蕓,復(fù)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復(fù)命,復(fù)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蕓蕓,生生不息;根者物之所從生,命者,理之所自出;公,無私也,萬物之長,故曰王。天也,道也,推極其至而言之也,承上文而言,萬物雖紛,無不歸根;復(fù)命者,此乃造化不易之理。陰陽消長之常,修道者,必知此而后可無妄作之兇,蓋至常者,天下之大本,變化所從始,故知常者,可以無所不容而無私之至,物莫能加,與天合德,道體長存,尚何危殆,極于中和位育,即此意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690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