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諸子百家 >> 國學(xué)文化 >> 道德經(jīng)注解

      李榮《道德真經(jīng)注》四

      德玄 2024-12-27 20:32:47

      第四章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淵兮,似萬物之宗
      ;湛兮
      ,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
      ,象帝之先

      0628.jpg

      道沖而用之,或不盈

      沖,中也

      。盈
      ,滿也。道非偏物
      ,用必在中
      。天道惡盈
      ,滿必招損,故曰不盈
      。盈必有虧
      ,無必有有。中和之道
      ,不盈不虧
      ,非有非無。有無既非
      ,盈虧亦非,借彼中道之藥
      ,以破兩邊之病
      。病除藥遣,偏去中忘
      ,都無所有
      。此亦不盈之義。

      淵兮似萬物之宗

      海深

      ,故百谷朝而歸之
      。道深
      ,故萬物宗而奉之。

      挫其銳

      前識傷性

      ,長惡害人,銳也
      。虛懷忘己
      ,以道折之
      ,挫也

      解其紛;

      可欲亂正

      ,得失滑心
      ,紛也。遺彼忘我
      ,遠欲制情
      ,解也。

      和其光

      ,同其塵
      ,湛兮似或存

      光而不耀,涅而不緇

      ,和而不昡於體
      ,同而不累其真
      。故知湛然清靜而常存也

      吾不知誰子,象帝之先

      道深甚奧

      ,虛無之淵,迎隨之所不能知終
      ,惡乎而可定
      。故言不知誰子
      。開自然之治
      ,辟之以三才,運造化之功
      ,羅之以萬有
      ,考之事用,在天帝之先
      ,象天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6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
      ,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
      ,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guān)文章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第五十二章天下有始 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
      。既得其母
      ,以知其子;既知其子
      ,復(fù)守其母
      ,沒身不殆。塞其兌
      ,閉其門
      ,終身不勤。開復(fù)歸其明
      ,無遺身殃
      ,是謂襲常
      。 金丹一物
      ,豈有它哉?只是先天一元真氣
      ,古人喻為真鉛
      、為金花、為白雪
      、為白虎初弦之氣——種種喻名
      ,總不外乾坤交媾之后,乾失一陽而落于坤宮
      ,坤得此
      2024-11-14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五十二
      陳致虛《道德經(jīng)轉(zhuǎn)語》四十八
      為學(xué)日益章第四十八為學(xué)日益,為道日損
      ,損之又損
      ,以至于無為。無為而無不為
      。取天下常以無事
      ,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有為之道須落著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
      、八十一
      【第八十章】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
      ,雖有甲兵
      ,無所陳之
      。使民復(fù)結(jié)繩而用之。甘其食
      ,美其服
      ,安其居,樂其俗
      。鄰國相望
      ,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
      ,不相往來
      。小國寡民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
      ,使民重死而不重復(fù)。愛生安土
      。雖有舟輿
      ,無所乘之;不遷
      。雖有甲兵
      ,無所陳
      2024-12-20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八十、八十一
      朱元璋《御解道德真經(jīng)》七
      天長地久
      ,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故能長久
      。天地不自生者
      ,人本不知
      ,天地自生不生,但見風雨霜露益於世人
      ,亙古至今不息
      ,未見天有自生者,故設(shè)詞以訓(xùn)后人
      司馬光《道德真經(jīng)論》十五
      【第十五章】古之善為士者
      ,微妙玄通
      ,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
      ,故強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李西月《道德經(jīng)注釋》四十一
      第四十一章大器晚成 上士聞之
      ,勤而行之
      ;中士聞道
      ,若存若忘;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
      ,進道若退,夷道若颣
      ,上德若谷
      ,大白若辱,廣德若不足
      ,建德若偷
      ,質(zhì)直者渝,大方無隅
      ,大器晚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