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之容,唯道之從???,甚也。容,受也。從,順也。其有德之人,其心清虛,唯容受至道,從順而行之。道之為物,唯恍唯惚。道之為物,雖恍惚無常,然惡煩雜而托清虛也。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惚,無也?;?,有也。其中者,其中心也。象,罔象也。若其心中從惚兮無物,而為恍兮有欲,則其道化為罔象也?;匈忏辟猓渲杏形?。若其心中從恍兮有欲,而能為惚兮無欲,則其道復(fù)化為妙物,湛然居於心中也。窈兮冥兮,其中有精,窈,深也。冥,暗也。精,道之妙也。言道以精妙之氣,出入於萬物之中,莫見其朕,唯虛心者能得之。其精甚真,得不假之精,遂成真人也。其中有信。誠能虛心,則精應(yīng)不失也。自古及今,其名不去,古猶今也,今人虛感應(yīng)其不失,因知古之感者其應(yīng)亦然也。以閱眾甫。閱,尋閱也。甫,始也,尋閱古始,得道者眾矣,一一皆以無欲而得之矣。吾何以知眾甫之然?以此。老子曰:我何以知得道之人如此?以其上事而知之矣。

曲則全,無所不順,孰為我害?枉則直,屈如不言,終必自申。洼則盈,唯下下者,天下歸心。弊則新,不重所得,方能進(jìn)修。少則得,不分其志。多則惑。好殉群方。是以圣人抱一為天下式。唯守道而已,天下不敢違。不自見,故明;晦己能,能必昭也。不自是,故彰;亡己是,是必著矣。不自矜,故長;以短自與,而長反歸。不自伐,故有功。夫唯不居,是以不去。夫唯不爭,天下莫能與之爭。其行如前,則無不伏。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但行之當(dāng),自見其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81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李 約 《老子道德真經(jīng)新注》三十七、···
下一篇:
李 約 《老子道德真經(jīng)新注》二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