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jīng);大道廢焉,有仁義;智慧出焉,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傳:夫老氏之指,執(zhí)古御今,故辨其必然之理,蓋不得已而為之者。后世不能通其意,乃謂不合於仲尼,在此與后章也。於乎老氏之受誣久矣,吾今乃闡而明之?!队洝凡辉坪?,大道之行也,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貨惡其棄於地,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諸身,不必為己。故奸謀不興,亂賊不作,外戶不閉,是謂大同。當(dāng)此時也,鑿井而飲,耕田而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何力於我哉?下知有之而已,豈容行仁義於其間哉。大道既隱,人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己,仁義為治,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百姓親而譽之,而仁義始彰矣。由此言之,樸散為器,豈非大道廢焉,有仁義耶?是以仲尼興嘆於錯賓,老氏垂文於道論,其指一也。夫圣人智周萬物而不以飾行,慧利天下而不以示義,方此之時,人未知為智慧也。逮世下衰,爭奪滋生,用智以行其奸,用慧以賊其義,然后智慧之術(shù)顯而奸偽之跡匿矣。豈非智慧出焉,有大偽耶?是以兩觀之誅少正卯,《春秋》之書楚子虔,然則仲尼之意與老氏何異?至若父子之道,天性也。率天之性,熏然大和,父子相親,孰知慈孝?及為外物所誘,性化為情,情生而物或問之,則有離其天性者矣。圣人修道為教以順天下,使父子交相愛,而孝慈之名顯矣,故曰六親不和有孝慈。是以瞽史頑而舜稱大孝,曾哲嚴(yán)而參稱能養(yǎng),斯必然之理也,豈老氏非之哉。至如飛龍在天,賢人在位,股肱元首,無所間然。乃其君昏於上,民亂於下,然后亡身徇國之節(jié)著,拂心逆耳之言發(fā),故曰國家昏亂有忠臣。是以夏癸立而龍逢彰,殷辛亡而比干顯,斯不得已而為之者,又豈老氏非之耶?學(xué)者能統(tǒng)會其旨,則孔老之術(shù)不相悖矣。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aodejingzhujie/785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陸希聲 《道德真經(jīng)傳》十七
下一篇: 陸希聲 《道德真經(jīng)傳》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