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l id="s6iya"><pre id="s6iya"></pre></ul>
    • <kbd id="s6iya"><pre id="s6iya"></pre></kbd>
    • 登錄
      首頁 >> 大道家園 >> 羲黃大學 >> 學術之聲 >> 百家論道

      魏晉南北朝時期:東晉五斗米道道士孫恩

      網(wǎng)絡 2023-09-20 19:16:52
      繁體中文版

       孫恩(?~402)為東晉五斗米道道士和起義軍首領

      。字靈秀
      。祖籍瑯琊(今山東膠南縣境南)
      ,家族世奉五斗米道
      ,是永嘉南渡世族
      。其叔父孫泰(字敬遠)奉吳郡錢塘五斗米道首領杜子恭為師
      。杜子恭死后
      ,孫泰繼傳杜子恭道法,受人敬信
      。東晉黃門郎孔道
      、鄱陽太守桓放之、驃騎諮議周勰等皆敬事孫泰
      。東晉隆安二年(398)
      ,爆發(fā)王恭之亂,孫泰以為晉祚將盡
      ,乃以討王恭為名
      ,私合徒眾數(shù)千人,準備起事
      。事未發(fā)
      ,司馬道子父子誘斬了孫泰及其六子。孫恩逃入海島
      ,聚眾百余名立志為孫泰復仇

      隆安三年,會稽王世子

      、揚州刺史司馬元顯發(fā)東土諸郡免奴為客者
      ,號曰“樂屬”,移京師充兵役
      。孫恩趁民心騷動之際
      ,率眾從海島攻克上虞,乘勝破會稽(今浙江紹興)
      ,殺會稽內史
      、五斗米道徒王凝之。會稽、吳郡
      、吳興
      、義興、臨海
      、永嘉
      、東陽、新安八郡人民群起響應
      ,“旬日之中,眾數(shù)十萬”
      。①孫恩起義軍占領了會稽八郡
      。孫恩據(jù)會稽,自稱“征東將軍”
      ,置立官職
      ,號其徒眾為“長生人”,上表請誅會稽王道子和元顯父子
      。東晉畿內諸縣
      ,“盜賊處處蜂起,恩黨亦有潛伏在建康者
      ,人情危懼
      ,常慮竊發(fā),于是內外戒嚴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雹跂|晉王朝派謝琰率重兵討伐孫恩,浙東八郡起義軍匯聚于會稽
      ,“其婦女有嬰累不能去者
      ,囊簏盛嬰兒投于水,而告之曰:‘賀汝先登xiantang
      ,我尋后就汝’”③隆安三年十二月
      ,謝琰率軍攻下義興,擊殺起義軍頭領許允之
      。接著進兵吳興
      ;屯兵烏程(今浙江吳興縣南)。分兵配合劉牢之
      ,向錢塘江推進
      。孫恩見東晉官軍將渡錢塘江,乃率男女二十余萬口向東撤退
      。后又退入海島

      隆安四五年間,義軍與東晉官軍繼續(xù)激戰(zhàn),并一度逼近建康

      ,攻破廣陵(今江蘇揚州)
      。后因東晉政府加強沿海防務,起義軍給養(yǎng)困難
      ,加以疫病流行
      ,“死者大半”④。元興元年(402)三月
      ,孫恩進攻臨海失敗
      ,乃赴海自沉,五斗米道信徒認為他已成“水仙”
      ,投水從死者百有余人
      。義軍余眾數(shù)千人復推孫恩妹夫盧循為領袖,繼續(xù)斗爭
      ,后盧循義軍占領廣州
      ,一度大舉北伐,直至義熙七年(411)終告失敗

      孫恩五斗米道徒信奉長生久視之道

      ,信仰天、地
      、水三官
      ,尤其相信水仙。孫恩以五斗米道組織起義
      ,動搖了晉室的封建統(tǒng)治
      ,也引起了南北朝時期道教上層人物冠謙之、陸修靜對道教的“改革”和南北天師道的出現(xiàn)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端鍟そ?jīng)籍志》著錄有《孫恩集》五卷,已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40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

      ,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
      ,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
      ,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
      ,我們會立即處理
      ,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
      ,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
      ,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下一篇:

      相關文章
      悟真篇14章,中卷.七言絕句.37-40在線注解
      《悟真篇》14章 中卷.七言絕句.37-40三十七月才天際半輪明
      ,早有龍吟虎嘯聲
      。便好用功修二八,一時辰內管丹成
      。三十八赫赫金丹一日成
      ,古仙垂語實堪聽。若言九載三年者
      ,總是推延款日程
      太乙寶誥(注解)
      太乙寶誥(注解) ?來源:道醫(yī)學官網(wǎng)整理作者:閔智亭時間:2014-01-22 14:05:52 繁體中文版 太乙寶誥⑴至心皈命禮
      。青華長樂界
      ,東極妙嚴宮⑵。七寶芳騫林
      ,九色蓮花座⑶
      人的入靜法,連接丹田的靜心
      道教修煉最講一個“靜”字,靜字貫穿修煉之始終
      。筑基煉己講“靜”
      ,煉精化炁講“靜”,煉氣化神講“靜”
      。道教認為
      ,人不能妙合大道的原因,是因人有妄心
      ,晝夜隨起隨滅
      易經(jīng)證釋中孚卦詳解
      《易經(jīng)證釋》中孚卦 孔子《宣圣講義》中孚上巽下兌
      。風行澤上
      。四陽二陰。與渙節(jié)之三陰三陽者異
      。節(jié)兌在坎下
      。中孚兌在巽下。渙巽在坎上
      。中孚巽在兌上
      。是中孚卦得渙節(jié)者各半。即以渙之上
      。合節(jié)之下也
      峨眉道家秘傳養(yǎng)生六字訣
      《養(yǎng)性延命錄·服氣療病篇》曰:“凡行氣,以鼻納氣
      ,以口吐氣
      ,微而引之,名曰長息
      。納氣有一
      ,吐氣有六。納氣一者謂吸也
      ,吐氣六者謂吹
      、呼、唏
      、呵
      、噓
      、咽,皆出氣也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薄胺踩酥ⅲ缓粢晃?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元有此數(shù)
      黃帝內經(jīng)的“道”
       一、"道”是生命的本質自從文明誕生的那一天起
      ,人類就想知道自己生存的環(huán)境為什么會是這樣
      ?生命 又是怎樣產(chǎn)生的?對自然和生命本原的認識
      易經(jīng)周易第60卦,水澤節(jié)原文卦辭爻辭卦象預測應用詳解
      《周易》第60卦 水澤節(jié)第60卦■■ ■■■■■■■■■ ■■■■ ■■■■■■■■■■■■坎上兌下水澤節(jié)節(jié):亨
      。 苦節(jié)不可貞。初九:不出戶庭
      ,無咎
      。九二:不出門庭
      ,兇
      。六三:不節(jié)若,則嗟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