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吉(1271~1355)為元代凈明道士。字希文。與譜入溫陵處士黃天麟諱權公同齡。在凈明道系譜中稱凈明嗣教、旌陽三傳。出身豫章豐城(今屬江西)望族。十二歲入西山玉隆萬壽宮師事清逸堂朱尊師,朱尊師死后,又得朱師王月航之教。王卒,復得劉玉器重。黃元吉事劉如父,劉玉臨終前囑其嗣教,乃于西山擇地立玉真、隱真、洞真三壇以授弟子。至治三年(1323),黃元吉游京師,極得公卿士大夫贊譽。 泰定元年(1324),三十九代天師張嗣成朝京師,向元廷推薦黃元吉并稱“宜表異之”。元廷因之賜號“凈明崇德弘道法師、教門高士”,為“玉隆萬壽宮焚修提點”。未行,玄教大宗師張留孫挽留其住崇真萬壽宮。次年卒于京師。遺囑火葬,弟子負遺劍歸西山,由徐異嗣教,為第三代傳人。黃元吉畢生以闡揚劉玉學說為己任,其闡釋發(fā)揮凈明忠孝學說的言論,由弟子陳天和編集為《中黃先生問答》,收入《凈明忠孝全書》卷六。他認為“只要除去欲念便是凈,就里除去邪惡之念,外而便無不好的行檢”;并認為居處端莊、齋戒沐浴、以崇香火,僅是外貌之凈,應內(nèi)外交養(yǎng),以達真凈?!皩W者但當行持能凈、能明、能忠、能孝,久久至于真凈、真明、真忠、真孝”。他對修道之士崇尚的“真人”。闡釋為:“凈明教中所謂真人者,非謂吐納按摩休糧辟谷而成真也,只是懲忿窒欲,改過遷善,明理復性,配天地為三極,無愧人道,謂之真人?!闭J為十二真君皆慕孝道之教而成真,說明道由心悟,關鍵是內(nèi)心的修煉。弟子問及有無罪福因果之事,則答稱:“作善降之百祥,作不善降之百殃,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蠓踩俗魃普?,譬如下五谷種子,分明是春種秋收,作惡者譬如彎弓入陣,決定有報箭來。”黃元吉繼承和弘揚劉玉的凈明忠孝思想,并將劉玉生平言行,輯為《玉真先生語錄》(分內(nèi)集、外集、別集)三卷。由黃元吉編集,凈明道第三代傳人徐異校正的《凈明忠孝全書》,是凈明道的基本經(jīng)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51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馬仙娘娘
下一篇: 丹道的特征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