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注解: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zhàn)者不怒,善勝敵者不爭。”
作為將帥,以修德畜眾,不以威武耀示于人,三軍自然誠服。項羽在鴻門設(shè)宴,暗施埋伏,刀出鞘,弓上弦,武士林立,欲殺劉邦,卻被一個手無寸鐵的張良所挫敗。劉邦心懷仁慈,入咸陽未動一刀一槍,而子嬰自縛納降。因封府庫,散宮女,封三秦,以此深得秦民之心。
“善用人者為之下?!?/p>
不以己為能,而以國事為重,以萬民為上,禮賢下士,恭敬一切,賢能者定能效其力。劉邦筑臺拜將,本著一片赤誠之心,感韓信為漢室效力。劉備三顧茅廬,才得諸葛亮匡扶漢室,鞠躬盡瘁。此乃“善用人者為之下”。
“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p>
如能體其真常之道及無為而無不為的自然之德,必能在修身、齊家、治國、理民,以至于處事接物,皆能隨心應(yīng)手,不爭而自得,不勞而自成,賢能者自然效其力。天道的運行,上古的行事,雖有德而不自以為德,更不有意為德。
此章以用兵之道,喻示人們處事接物宜于真誠仁慈,含虛自斂,晦跡韜光。以此理事,而事事必理;以此接物,而物物順應(yīng)。天道不爭而萬物自化,圣人不爭而萬民自歸。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86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