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脫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注解: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p>
“歙”,是合攏,收縮。“張”,是放開。如果將要收縮合攏,則首先要張開放大。如白起藉趙括之攻勢,首先張開國境,以詐敗誘趙兵入圍,然后封閉國境,斷其后路,終使數(shù)十萬趙軍成為俘虜。
“將欲弱之,必固強之?!?/p>
如果將要削弱它,必須暫時壯大它。
“將欲廢之,必固興之?!?/p>
如果將要廢棄它,必須暫時興舉它。
“將欲奪之,必固與之?!?/p>
如果將要奪取它,必須在開始先給與它。如易牙為了取得君主的寵信,殺子煮肉獻于恒公,而齊恒公終餓死于圍困之中。
事物如此變化,并非有意造作以及人為的詐術(shù),而是天地氣運在大道運化中有升沉變遷、消息盈虛之數(shù)。萬物興亡,成毀起伏,離合盛衰,自然而已。故《素書》中云:“盛衰有道,成敗有數(shù),治亂有勢,去就有理?!鄙w是此意。
“是謂微明。”
“微明”,是自然之道在事物中的微妙玄機。
《陰符經(jīng)》云:“其盜機也?!薄吨芤住は缔o》中說:“知幾其神乎……幾者動之微,吉之先見者也。”正如上文所列舉的彰著、顯明、已成的張開、強勝、興旺、給與者收歙。
“柔弱勝剛強?!?/p>
柔弱中隱含著潛在的剛強。謙讓柔和的君子,常勝過橫暴剛強的小人。
“魚不可脫于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p>
圣君明王深知大道運化萬物的微明之妙,他們潛修密行,正性修德,削殘除暴,敬天愛民,不僅能平洽天下,而且能保持身固命堅。
若將此“利器”彰示于天下,橫暴愚頑的小人得之,必徇私舞弊,相詐逞狂,貶正敗賢。不僅禍國殃民,賊害天下,而且會因此身敗名裂。
以“魚不可以脫于淵”,引喻“利器”示于天下不但不能修齊治平,而且會導(dǎo)致傾覆敗喪。這好似脫了淵的魚一樣,非但不能生息,而且會枯死。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8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