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官寶誥⑴
至心皈命禮
唯三圣人,乃一太極⑵。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⑶。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⑷。賜福赦罪解厄,溥濟存亡⑸。道冠諸天,恩覃三界⑹。大悲大愿,大圣大慈⑺。三元三品,三官大帝⑻。三宮九府,應感天尊⑼。
[注釋]
⑴三官寶誥: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為道教供奉的三位天神,尊稱為三官大帝,寶誥,誥即誥詞。一種文體,一般用于褒揚。
⑵唯三圣人,乃一太極:唯,語首助詞,無義。圣人,原指道德智能極高的人。此指三官大帝。太極,指天地未分前原始混沌之氣。此言天地水三官源于先天的混沌之氣。
⑶普受浩劫家之命,鼎膺無量品之褒:普受,全部接受,浩劫家,即浩劫之尊,為主宰劫運的尊神,此指玉皇大帝?!痘式?jīng)集注意》卷四稱:“是穹蒼主(即玉帝),浩劫之至尊。”鼎膺,鼎為三公的代稱;膺為受。此指接受官位。無量,無有極限。品,官之品位。褒,稱贊。此句言,三官大帝受玉帝之命,敕封為:上元一品賜福天官,中元二品赦罪地官,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成為主管人間禍福的大神,其功績顯赫。故稱“無量品之褒”。
⑷紫微清虛洞陰,總領功過:紫微,紫微大帝;即上元一品賜福天官。清虛,清虛大帝;即中元二品赦罪地官。洞陰,洞陰大帝;即下元三品解厄水官。此句言,三官大帝主管人間禍福,并于三元日(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十月十五)考校人間善惡,給人罪福。故稱其“總領功過”。
⑸賜福赦罪解厄,溥濟存亡:賜福,即賜福天官。赦罪,即赦罪地官。解厄,即解厄水官。溥濟,廣泛濟度。存亡,原指存在和滅亡。此指生和死。道經(jīng)稱,上元天官總主上真自然、玉虛高皇上帝、諸天帝王、上圣大神;中元地官總主五岳諸真人及諸地神仙和已得道者;下元水官總主水帝旸谷神王、九江水府、河伯神仙、水中諸位大神及仙箓簿籍。故稱其“溥濟存亡”。
⑹道冠諸天,恩覃三界:道,指三官之道法。諸天,謂神仙所居的眾天界。恩覃,指恩德惠及。三界,指天界、地界、水界。三官大帝道法無邊,上至諸天帝王、上圣高真,中至五岳諸真、得道神仙,下至九江水府,河伯神仙皆屬其管轄,并受指恩德。故稱“道冠諸天,恩覃三界”。這是對三官大帝盛德的頌贊。
⑺大悲大愿,大圣大慈:大悲,指悲憫世人。大愿,濟度眾生的宏愿。大圣,智慧超凡、通真達靈。大慈,慈祥呵護眾生。此贊三官大帝之盛德。
⑻三元三品,三官大帝:三元三品,為三官之名,即上元一品賜福天官,中元二品赦罪地官、下元三品解厄水官。三官大帝,為三官之尊號。
⑼三宮九府,應感天尊:三宮,指上元宮、中元官、下元宮。為三元(三官)所居指宮。九府,三元各有三府。上元天官有三宮,宮統(tǒng)十二曹,合三十六曹。下元水官亦有三官,宮統(tǒng)十四曹,合四十二曹。三官都合一百二十曹(見《度人經(jīng)集注》)。應感天尊,應感即感應。指天人合一、人神合一。道經(jīng)稱:“寂然而通,無為而成,無所不成,不見而知,蓋道之感應也?!碧熳?,對得道神仙的尊稱。此贊頌三官大帝應感自在,有求必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5998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靈官寶誥(注解)
下一篇: 步虛韻(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