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①。此兩者,或利或害②。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猶難之③。天之道④,不爭而善勝,不應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⑤而善謀。天網恢恢⑥,疏而不失⑦。
勇于堅強就會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這兩種勇的結果,有的得利,有的受害。天所厭惡的,誰知道是什么緣故?有道的圣人也難以解說明白。自然的規(guī)律是,不斗爭而善于取勝;不言語而善于應承;不召喚而自動到來,坦然而善于安排籌劃。自然的范圍,寬廣無邊,雖然寬疏但并不漏失。
①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敢,勇敢、堅強;不敢,柔弱、軟弱。此句意為勇于堅強就會死,勇于柔弱就可以活命。②或利或害:勇于柔弱則利,勇于堅強則害。③是以圣人猶難之:此句已見于六十三章。④天之道:指自然的規(guī)律。⑤繟然:安然、坦然。⑥天網恢恢:天網指自然的范圍;恢恢,廣大、寬廣無邊。⑦疏而不失:雖然寬疏但并不漏失。
本章主要講人生哲學。第一層意思是柔弱勝堅強,第二層意思是天道自然。這兩層意思之間是相互溝通的。老子認為,兩種不同的勇,會產生兩種不同的結果,一則遭害,一則存活。“勇于敢則殺,勇于不敢則活”。自然界的萬事萬物只要依照自然的規(guī)律變化和發(fā)展,都會有好的結果,不會有什么漏失。在這里,老子講了自然無為的人生哲學,細細讀來,頗能啟迪人的心靈。
老子認為,自然的規(guī)律是柔弱不爭的。他說,勇氣建立在妄為蠻干的基礎上,就會遭到殺身之禍;勇氣建立在謹慎的基礎上,就可以活命。勇與柔相結合,人們就會得到益處,勇與妄為相結合,人們就會遭受災禍。同樣是勇,利與害大相徑庭。老子的主張是很明確的,他以為自然之道,貴柔弱,不貴強悍妄為;貴卑下,不貴高上貴重。而自然之道是不可違背的。有人認為老子只注重自然規(guī)律,而忽視人的主觀因素,不講人的主觀努力的作用,是在宣揚退縮,膽小怕事的生活態(tài)度和命定論的思想。我們不同意這種觀點,因為老子所宣揚的是自然規(guī)律,人們立身處世不可以違背自然規(guī)律,勇而敢是不遵循自然規(guī)律的肆意妄為,并不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勇敢堅強的含義。勇而不敢是順應自然規(guī)律,不以主觀意志取代客觀實際,并不是懦弱和軟弱的代名詞。我們同意老子的觀點,人類的行為應該是選擇后者而遺棄前者。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601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