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樸子》39章 外篇.任命
抱樸子曰:余之友人有居泠先生者, 恬愉靜素, 形神相忘, 外不飾驚愚之容, 內(nèi)不寄有容之心, 游精墳誥, 樂以忘憂. 晝競羲和之末景, 夕照望舒之余耀, 道靡遠(yuǎn)而不究, 言無微而不研. 然車跡不軔權(quán)右之國, 尺牘不經(jīng)貴勢之庭. 是以名不出蓬戶, 身不離畎畝.
於是翼亮大夫候而難之曰:“余聞淵蟠起則玄云赴, 道化雨沾則逸才奮. 故康衢有角歌之音, 鼎俎發(fā)凌風(fēng)之跡. 沽之則收不貲之賈, 踴之則超在天之舉. 耀逸景於旸谷, 播大明乎九垓. 勛蔭當(dāng)世, 聲揚(yáng)罔極. 故尋仞之途甚近而弗往者, 雖追風(fēng)之腳不能到也;楹棁之下至卑而不動(dòng)者, 雖鴻鶤之翅未之及也. 況乎寢足於大荒之表, 斂羽於幽梧之枝, 安得效迅以尋景, 振輕乎蒼霄哉?
年期奄冉而不久, 托世飄迅而不再, 智者履霜?jiǎng)t知堅(jiān)冰之必至, 處始則悟生物之有終. 六龍促軌於大渾, 華顛倏忽而告暮, 古人所以映順流而顧嘆, 眄過隙而興悲矣.
先生資命世之逸量, 含英偉以邈俗, 銳翰汪濊以波涌, 六奇抑郁而淵稸;然不能凌扶搖以高竦, 揚(yáng)清耀於九玄, 器不陳於瑚簋之末, 體不免於負(fù)薪之勞, 猶奏和音於聾俗之地, 鬻章甫於被發(fā)之域. 徒忘寤於翰林, 銳意以窮神, 崇琬琰於懷抱之內(nèi), 吐琳瑯於毛墨之端, 躬困屢空之儉, 神勞堅(jiān)高之間, 譬若埋尺璧於重壤之下, 封文錦於沓匱之中, 終無交易之富, 孰賞堙翳之珍哉?
“夫龍?bào)K維縶, 則無以別乎蹇驢;赤刀韜鋒, 則曷用異於鉛刃. 鳣鮪不居牛跡, 大鵬不滯蒿林. 愿先生委龍蛇之穴, 升利見之途, 釋戶庭之獨(dú)潔, 覽二鼠而遠(yuǎn)寤, 越窮谷以登高, 襲丹藻以改素, 競驚飚於清晨, 不盤旋以錯(cuò)度, 收名器於崇高, 響鍾鼎之慶祚. 柏成一介之夫, 辨薇可足多慕乎? ”
居泠先生應(yīng)曰:“蓋聞靈機(jī)冥緬, 混芒眇昧, 禍福交錯(cuò)乎倚伏之間, 興亡纏綿乎盈虛之會(huì);迅游者不能脫逐身之景, 樂成者不能免理致之?dāng)?匡流末者, 未若挺治乎無兆之中;整已然者, 不逮反本乎玄樸之外. 是以覺蠖者, 甘屈以保伸;識通塞者, 不慘悅於否泰.
且夫洪陶范物, 大象流形, 躁靜異尚, 翔沈舛情. 金寶其重, 羽矜其輕. 篤隘者執(zhí)束於滓涅達(dá)妙者逍遙於玄清. 潢洿納行潦而潘溢, 渤澥吞百川而不盈. 鲉蝦踴悅於泥濘, 赤螭凌厲乎高冥. 嚼香餌者, 快嗜欲而赴死;味虛淡者, 含天和而趨生;識機(jī)神者, 瞻無兆而弗惑;暗休咎者, 觸強(qiáng)弩而不驚. 各附攸好, 安肯改營?
“吾聞五玉不能自剖於嵩岫, 騰蛇不能無霧而電征, 龍淵不能勿操而斷犀兕, 景鍾不能莫扣而揚(yáng)洪聲. 金芝須商風(fēng)而激耀, 倉庚俟煙火日皿而修鳴, 騏騄不茍馳以赴險(xiǎn), 君子不詭遇以毀名. 運(yùn)屯則沈淪於勿用, 時(shí)行則高竦乎天庭. 士以自炫為不高, 女以自媒為不貞. 何必委洗耳之峻標(biāo), 效負(fù)俎之干榮哉?
夫其窮也, 則有虞婆娑而陶釣, 尚父見逐於愚嫗, 范生來辱於溺簣, 弘式匿奇於耕牧;及其達(dá)也, 則淮陰投竿而稱孤, 文種解尸彳喬而紆青, 傅說釋筑而論道, 管子脫桎為上卿. 蓋君子藏器以有待也, 稸德以有為也, 非其時(shí)不見也, 非其君不事也, 窮達(dá)任所值, 出處無所系. 其靜也, 則為逸民之宗;其動(dòng)也, 則為元?jiǎng)P之表. 或運(yùn)思於立言, 或銘勛乎國器. 殊途同歸, 其致一焉.
“士能為可貴之行, 而不能使俗必貴之也;能為可用之才, 而不能使世必用之也. 被褐茹草罝兔, 則心歡意得, 如將終身, 服冕乘軺, 兼朱重紫, 則若固有之. 常如布衣, 此至人之用懷也.
若席上之珍不積, 環(huán)堵之操不粹者, 予之罪也. 知之者希, 名位不臻, 以玉為石, 謂鳳曰鷃者, 非余罪也. 夫汲汲於見知, 悒悒於否滯者, 裳民之情也;浩然而養(yǎng)氣, 淡爾而靡欲者, 無悶之志也. 時(shí)至道行, 器大者不悅;天地之間, 知命者不憂. 若乃徇萬金之貨, 以索百十之售, 多失骨干毛, 我則未暇矣.”
莊子經(jīng)典.CN
葛洪《抱樸子外篇》中的儒家思想有哪四點(diǎn)
《外篇》五十卷
,含五十二篇長短不齊的文章
,約十余萬言
。葛洪自稱《外篇》屬儒家
,此言亦不虛
。下面僅從四個(gè)方面
,探討其儒學(xué)的具體內(nèi)容及思想特點(diǎn)
。
(一)夫唯無禮
,不廁貴性
(二)崇教勖學(xué)
,精六經(jīng)之正道
(三)量材授官
,貴賢任能
(四)詰鮑論君,辨證古今
請采納~
哀江南賦的注釋譯文
[1]《哀江南賦》:
“哀江南”語出《楚辭·招魂》“魂兮歸來哀江南”句
,梁武帝定都建業(yè)
,梁元帝定都江陵,二者都屬于戰(zhàn)國時(shí)的楚地
,作者借此語哀悼故國梁朝的覆亡
。作品將家世與國史聯(lián)系起來,將個(gè)人遭遇與民族災(zāi)難融匯在一起
,概括了梁朝由盛至衰的歷史和自身由南至北的經(jīng)歷
,感情深摯動(dòng)人,風(fēng)格蒼涼雄勁
,具有史詩般的規(guī)模和氣魄
,是中國辭賦史上的名篇巨制。
[2]我之四句:
追敘先祖
,言自己系出庾氏
。庾氏祖先在周代為掌庾之官因而得姓庾(本意為倉庫)
,在漢代因?yàn)椤罢摰馈倍庸佟
!罢摰馈庇卸?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周書》:“茲惟三公,論道?jīng)邦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钡资显跐h代并無歷三公之位者,只有東漢隱逸庾乘子孫為鄢陵著姓
,其馀無考
。又《周禮》有“坐論”、“作行”
、“食貨”為經(jīng)邦大政
,《史記·平準(zhǔn)書》:“漢興七十馀年,都鄙廩庾皆滿
,居官者以為姓號
。”如淳注:“倉氏
、庾氏是也
。”或指此而言
。當(dāng)官
,居官受職。
[3]稟嵩四句:
指庾氏世居河南潁川鄢陵
、南陽新野等鐘靈毓秀之地
。嵩華,嵩山
、華山
。河洛,黃河
、洛水
。負(fù)洛,潁川在洛陽東南五百里
,洛陽在北
,故云“負(fù)洛”。重世
,再世
。庾氏本鄢陵人,再世之后
,分徙新野
。臨河
,指庾氏在新野邑居臨淯水。酈道元《水經(jīng)注》:“淯水又南入新野縣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晏安,安逸
。
[4]永嘉:
晉懷帝年號(307-313)
。永嘉之亂,懷帝
、愍帝先后遇害
,晉室南遷,中原為五胡所亂
。所以下文說“中原乏主”
。
[5]五馬:
指晉瑯邪王司馬睿等五王。晉惠帝太安年間有童謠曰:“五馬浮渡江
,一馬化為龍
。”其后中原大亂
,晉室瑯邪王
、汝南王、西陽王
、南頓王
、彭城王同至江東,而司馬睿即位
,為晉元帝。
[6]三星:
指熒惑
、歲星
、太白?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稌x書·天文志》載:永嘉六年三月
,三星聚于牛宿和女宿之間,星相家占卜后認(rèn)為此乃晉室東遷之兆
。
[7]彼凌江二句:
指晉元帝渡江建立政權(quán)
,庾信的祖上從此徙居江東。凌江
,渡江
。播遷,庾信八世祖庾滔當(dāng)時(shí)隨晉室南渡
。
[8]分南陽二句:
指庾滔曾封遂昌侯一事
。賜田
、胙(zuò)土,封賞土地給功臣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蹲髠鳌べ夜迥辍罚骸皶x侯朝王,與之陽樊
、溫
、原、攢茅之田
。晉于是始啟南陽
。”
[9]誅茅:
鋤去茅草
。宋玉之宅:在湖北江陵縣城北
。庾滔過江以后居江陵,從本賦看
,居處即是宋玉故宅
。庾信因侯景之亂,自建業(yè)遁歸江陵后
,亦居此
。
[10]穿徑:
開辟道路。臨江之府:漢共敖為臨江王
,在江陵建府第
。
[11]水木二句:
指南朝宋、齊的興亡相繼
。水木:南朝宋以水德為王
,齊以木德為王。山川崩竭
,亡國之兆
。
[12]家有四句:指庾氏一門自遠(yuǎn)祖庾滔至宋、齊興亡之際
,多能直道全節(jié)
。訓(xùn)子、事君
,指其家世傳忠孝之道
。
[13]新野二句:指庾氏在新野、鄢陵世有生祠碑碣
。生祠之廟
,祖宗祠堂。河南
,這里指鄢陵
,在河南豫州境內(nèi)
,故云河南,庾氏最早從這里徙出
。胡書
,蝌蚪文。碣
,墓碑
。
[14]少微真人、天山逸民:指庾信的祖父庾易
。史載其為人志性恬靜
,不交外物,曾拒絕朝廷征召
。少微
,星名,也叫處士星
。天山
,《易·遁卦》:“天下有山,遁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碧幨俊⒁菝?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均指不做官的賢者
。 [15]階庭二句:指庾易的門庭猶如賢士隱居的空谷,朝廷也曾以蒲輪征庾易去做官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展纫姟对娊?jīng)·小雅·白駒》:“皎皎白駒,在彼空谷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笔柙疲骸耙再t者隱居,必當(dāng)潛處山谷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逼演?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為了使車輪走得安穩(wěn)
,特以蒲草裹輪。古代征聘年高賢士
,行此禮儀
。此指齊永明三年,曾以蒲車束帛征庾易一事
。
[16]移談講樹:三國時(shí)管輅初見裴使君
,清談終日
,因酷暑,將床移至庭前樹下
,竟夕而談
。就簡書筠:晉徐伯珍少孤貧,學(xué)書無紙
,以竹葉
、箭箬代替。這兩句形容其祖父的恬淡
、簡約
。
[17]降生二句:指庾信的父親庾肩吾,降生于世有賢德的人家
,且其人亦是“貞臣”
。侯景之亂時(shí),庾肩吾不受賊職
,潛奔江陵
,故以貞臣稱之。
[18]文詞二句:指庾肩吾的才華
、品德超越群倫
。甲觀,太子宮
,庾肩吾曾為東宮通事舍人
、太子率更令、中庶子等職
。漳濱
,漳水出湖北南漳縣與沮水合流,流經(jīng)江陵入長江
。庾肩吾住在江陵
,又曾為駐江陵的湘東王中錄事咨議參軍。
[19]有道而無鳳:指梁簡文帝受制于賊臣
,雖為有道之君
,卻因身處亂世而不見祥瑞之鳳。
[20]非時(shí)而有麟:比喻庾肩吾生不逢時(shí)
。非時(shí)
,指生不逢時(shí)。麟
,祥獸
,是賢人的象征。
[21]既奸回二句:指庾肩吾為侯景所遣去假傳圣旨,又為侯景之黨宋子仙所逼
,后雖逃至江陵
,未幾而卒。奸回
,指侯景之流
。奰(bèi)逆,指處心積慮地謀反
。仁人
,即庾肩吾。
[22]王子二句:以下是庾信自敘
。王子
,指周靈王太子晉。濱洛之歲
,十五歲
。劉向《列仙傳》:“王子喬,周靈王太子晉也
。好吹笙
,作鳳鳴。游伊
、洛間
。”《竹書紀(jì)年》:“晉平公使叔譽(yù)聘于周
,見太子晉
,與之言,五稱而三躬
。告平公曰:‘太子行年十五
,而譽(yù)弗能言,君請事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蘭成,庾信的小名
。射策
,應(yīng)試。這兩句是說自己年十五侍梁東宮講讀
。
[23]始含香二句:意思是自己曾為尚書郎
,又轉(zhuǎn)為東宮學(xué)士。含香
,見應(yīng)劭《漢宮儀》:“桓帝時(shí)
,侍中刁存年老口臭
,上出雞舌香與含之
。后尚書郎含雞舌香
,始于此?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苯ǘY
,指建禮門,漢尚書郎起草文書
,晝夜值班于建禮門
。庾信一開始當(dāng)安南府參軍,很快就轉(zhuǎn)為尚書度支郎
。矯翼
,指登仕途后初顯身手。崇賢
,太子宮門
。
[24]游洊(jiàn)雷二句:意思是自己身在東宮。洊雷
,《易》:“洊雷震
。”《系辭》釋為“主器者莫若長子
,固受之以震
。”此處喻太子
。齒
,列。明離
,在《易卦》中
,為一象征光明之卦象
。胄宴
,太子的講宴。
[25]既傾蠡二句:即“管窺蠡測”之意
,這是庾信自謙才智疏淺
。蠡
,舀水的瓢。
[26]方塘二句:寫東宮中景色
。方塘
、釣渚指宮中池館。
[27]侍戎韜二句:指在東宮陪伴太子
。韜
,劍衣。武帳,見《漢書·汲黯傳》:“上(漢武帝)嘗坐武帳
,黯前奏事
。”文弦:即琴弦
,張揖《廣雅》:“琴五弦
,文王增二弦?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28]乃解懸二句:意思是自己在東宮頗受禮遇
,任兼文武。解懸而通籍
,指宮門名冊上有其記名
,供出入查對。崇文
、會(huì)武
,指身兼文武官職。庾信任東宮學(xué)士時(shí)
,又為東宮領(lǐng)直
,春宮兵馬并受節(jié)度。
[29]居笠轂二句:指身任掌兵之職
。笠轂(gū)
,兵車。蘭池
,漢宮觀名
。典午,即司馬
,司馬為掌兵之官
,故典午即掌兵之官。
[30]論兵二句:意思是自己曾與湘東王論水戰(zhàn)之事
,也曾出使東魏
。江漢之君,梁元帝為湘東王時(shí)
,庾信曾與之論中流水戰(zhàn)事
。拭玉,意謂出使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秲x禮》:“賓人北面坐,拭圭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编嵭ⅲ骸百e
,使者。拭
,清之也
。”西河之主
,以戰(zhàn)國時(shí)魏武侯指代東魏君主?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妒酚洝O子吳起列傳》載:魏文侯以吳起為西河守
,以拒秦韓,魏文侯卒
,起事其子武侯
。“武侯浮西河而下
,中流
,顧謂吳起曰:‘美哉山河之固,此魏國之寶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扁仔疟緜鬏d其出使東魏,“文章辭令甚為鄴下所稱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弊浴巴踝訛I洛之歲”句至此為庾信歷數(shù)自己在梁時(shí)甚有聲名。
[31]于時(shí)二句:這是說梁曾經(jīng)一度歌舞升平
。
[32]里為二句:指梁朝盛時(shí)的物質(zhì)富足和文化興盛
。冠蓋,見《水經(jīng)注》:“宜城縣有太山
,山下有廟
。漢末多士,其中刺史
、二千石
、卿長數(shù)十人,朱軒華蓋
,同會(huì)于廟下
。荊州刺史行部見之,雅嘆其勝
,號曰‘冠蓋里’
。”鄒魯
,孔孟故里
,此處喻梁的文教禮樂之盛
。
[33]連茂苑二句:指梁天監(jiān)年間立建興苑與緣淮作塘的兩大工程。茂苑
,吳國的繁茂林苑
。海陵,今江蘇泰縣
。橫塘
,在今江蘇江寧縣西南,因緣江筑堤圍之成塘
,故名橫塘
。
[34]東門二句:意思是梁朝地域廣大,東至于海
,南至交阯
。東門,見《史記·秦始皇本紀(jì)》:“立石東海上朐界中
,以為秦東門
。”鞭石成橋
,見《述異記》:“秦始皇作石橫橋于海上
,欲過海觀日出處,有神人驅(qū)石
,去不速
,神人鞭之,皆流血
。今石橋其色猶赤
。”作者以此指梁地東至于海
。鑄銅為柱
,指東漢馬援南征交趾,立銅柱
,以為漢之南界
。
[35]橘則二句:意思是家家富足?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妒酚洝へ浿沉袀鳌罚骸笆?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漢、江陵千樹橘……渭川千畝竹……此其人皆與千戶侯等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36]西贐(jìn)二句:指外國朝貢不絕。贐
,贈(zèng)送
。琛
,在此作獻(xiàn)寶解。浮玉
、沒羽
,均為外國的珍寶。 [ 37 ]吳歈(yú)二句:指太平時(shí)歌舞
。歈
,歌。艷
,樂曲的引子
。
[38]草木二句:比喻百姓的歡悅安樂。
[39]班超二句:指梁與當(dāng)時(shí)并存的北方非漢族政權(quán)關(guān)系和睦
,沒有戰(zhàn)爭
。班超
,東漢名將
,出使西域,通三十六國
,漢和帝永元七年封定遠(yuǎn)侯
。王歙即王昭君的侄子,封和親侯
,數(shù)次出使匈奴
。
[40]馬武二句:指梁朝承平之際,不事甲兵
。馬武
,東漢將領(lǐng),曾上書光武帝欲進(jìn)軍匈奴
,光武不許
,自此諸將莫敢言兵事。馮唐
,西漢人
,漢文帝論將帥功過,常顧問之
。
[41]豈知四句:指梁朝禍機(jī)潛伏
,侯景之亂亦在醞釀之中。漁陽
,秦郡
,秦二世元年,發(fā)閭左貧民戍守漁陽
,逾期便斬
,當(dāng)時(shí)陳勝為戍長
,遂起兵。離石
,今山西離石縣
。劉淵為離石之將,在此起兵叛晉
。這兩句比喻侯景起家于戍兵
。
[42]天子四句:指梁武帝過于喜文崇佛。刪詩書
,指梁武帝著《毛詩問答》
、《尚書大義》等。定禮樂
,指梁武帝為大臣所撰《五禮》斷疑
。重云之講,指梁武帝曾在重云殿講說佛經(jīng)
。開士林之學(xué)
,指梁武帝置士林館,延攬學(xué)士
。
[43]談劫燼二句:指梁武帝溺情佛教
,所關(guān)心皆佛教事。劫燼之灰飛
,見《搜神記》:漢武帝鑿昆明池
,深處無土,滿是灰燼
,滿朝不解
,到了東漢明帝時(shí),西域僧人到洛陽
,依據(jù)佛經(jīng)解釋說那是天地經(jīng)歷了大劫而殘存的灰燼
。常星,即恒星
,漢時(shí)避文帝劉恒諱而稱常星
。據(jù)傳說,釋迦牟尼誕生之夜
,天空不見恒星
。
[44]地平二句:指城池不設(shè)守備。地平
,不設(shè)防
。魚齒,山名
,在今河南省境內(nèi)
,春秋時(shí)楚師伐鄭
,涉于魚齒之下。獸角
,見《呂氏春秋》:“猛獸之角
,能以為城?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br>[45]臥刁斗二句:刁斗被置于倉房里
,駿馬被拴在館閣前,指軍隊(duì)不習(xí)戰(zhàn)事
。刁斗
,古時(shí)軍營用具
,白天用以做飯
,夜晚用以巡夜報(bào)時(shí)
。滎陽
,城名,在今河南。龍媒
,駿馬名。平樂,漢明帝時(shí)長安的館閣名。
[46]宰衡二句:指群臣沒有謀略,只尚清談。宰衡,指當(dāng)時(shí)深受梁武帝信用的重臣朱異,他對侯景之叛反應(yīng)遲鈍
,致使梁朝沒能及時(shí)應(yīng)對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N紳,指官僚士大夫階層。廟略,朝廷的軍國政策
。
[47]乘漬水二句:比喻梁朝形勢危懼
。膠船
,用膠黏合的船
。周昭王失德
,南征渡漢水時(shí),船人用膠船載王
,船至中流膠解船散
,周昭王沒于水
。朽索,腐爛了的繩索。用朽索駕馭六馬,結(jié)果必然是索斷馬驚,失去控制。
[48]小人二句:指叛軍將至,上至士大夫,下至百姓,都將遭到殘害。小人,此指平民百姓。猿鶴
,《抱樸子》:“周穆王南征
,一軍盡化
,君子為猿鶴,小人為沙蟲。”
[49]敝箄(bēi)二句:比喻大難臨頭
,已無可挽救
。敝箄
,破舊的箄
。箄,一種竹屜,熬鹽時(shí)
,將之敝于甑底
,鹽多附著于箄上
。阿膠:產(chǎn)于山東東阿的驢皮膠
,據(jù)說煮膠的水越煮越清。語本《淮南子》:“阿膠一寸
,不能止黃河之濁
。”
[50]魴魚赪(chēng)尾:魴魚即鳊魚
。見《詩經(jīng)·周南·漢廣》:“魴魚赪尾
,王室如毀”。赪
,淺紅色
。
[51]四郊多壘:指戰(zhàn)事吃緊。
[52]殿狎六句:均為梁朝將亡
、叛軍將至的征兆
。江鷗、野雉
,古人有“野鳥入處
,宮室將空”的說法。湛盧
,寶劍名
,此劍本吳國所有,后為楚昭王所得
,風(fēng)胡子說:“今吳王無道
,殺君謀楚,故湛盧去國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艅艎,船名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蹲髠鳌ふ压吣辍罚骸俺舜髷菐?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獲其乘舟馀皇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北话l(fā),野蠻部族的標(biāo)志
。周平王東遷時(shí)
,辛有到伊川,看見一些人披頭散發(fā)祭于野
,認(rèn)為這很失禮
,說:過不了一百年,這兒將會(huì)變成野蠻戎人的地方
。后來
,秦、晉果然將陸渾之戎遷至伊川
。
[53]彼奸逆:指侯景反復(fù)無常
,不斷叛變其主。奸逆
,侯景
,本為北魏軍吏,后投東魏
,又降西魏
,再降梁,也因此稱之為游魂放命
。
[54]大則:這是在說侯景本性兇殘
,大則像鯨鯢一樣蠶食諸國,小則如梟獍一樣連同類都會(huì)殘害
。鯨
、鯢,喻其有吞食弱小之性也
。梟
,食母之惡鳥。獍(jìng)
,食母之惡獸
。
[55]負(fù)其二句:這是在說侯景為夷狄出身。牛羊之力
、水草之性
,指北方游牧民族食養(yǎng)牛、馬
、羊
,逐水草而居
。肆,放縱
。
[56]非玉燭二句:指侯景本性難改
。玉燭,見《爾雅》:“四時(shí)調(diào)謂之玉燭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辫▁uán)璣,古代觀察天文的儀器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渡袝罚骸拌^
、玉衡
,以齊七政?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br>[57]值天下二句:指侯景降梁時(shí)
,梁武帝毫無警戒,還有意籠絡(luò)他
。羈
,絡(luò)馬的籠頭。縻(mí)
,系牛韁繩
。
[58]飲其二句:指梁武帝接受侯景的請降,并封賞甚厚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赌鲜贰ず罹皞鳌罚骸熬坝猛鮽ビ?jì),以太清元年二月遣其行臺郎中丁和上表求降
。帝詔群臣議之
,尚書仆射謝舉皆言納景非便,武帝不從
,遂納之
。封景河南王、大將軍
、使持節(jié)
、督河南北諸軍事、大行臺
,承制如鄧禹故事
。”
[59]見胡柯二句:指梁人對侯景有好奇之心而無戒備之意
。胡柯
,出自古西域鄯善國
。鳥卵,即鴕鳥卵
。大夏
、條枝,均為西域古國
。
[60]豺牙二句:指侯景暗中圖謀反叛
。虺(huǐ)
,毒蛇
。潛吹,暗中放毒
。
[61]輕九鼎二句:指侯景的野心
。九鼎,周有九鼎
,乃三代以來天子權(quán)力的象征
,《左傳·宣公三年》:“楚子伐陸渾之戎,遂至于洛
,觀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孫滿勞楚子。楚子問鼎之大小
、輕重焉
。對曰:‘在德不在鼎?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赏醵ǘτ卩P鄏
,卜世三十,卜年七百
,天所命也
。周德雖衰,天命未改
。鼎之輕重
,未可問也?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三川
,戰(zhàn)國時(shí)秦武王嘗言欲坐車通三川。三川指當(dāng)時(shí)周室的伊水
、洛水
、黃河流域。
[62]始則二句:指蕭正德事
。蕭正德為梁武帝的養(yǎng)子
,因?yàn)槲戳樘?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心懷憤恨,侯景叛亂
,便與之勾結(jié)
,引狼入室。奸臣介胄
,指朝廷不知蕭正德奸心
,反而還任命他為平北將軍去拒阻叛軍。
[63]既官政二句:指侯景先立蕭正德為天子
,攻入臺城后
,又將其降為侍中大司馬。蕭正德覺得自己被騙
,于是密書一封給鄱陽王蕭契
,讓他帶兵前來,侯景截得此信
,殺了蕭正德
。逷(tì),遠(yuǎn)
。師言
,是說泄漏軍機(jī)。見《左傳》:“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br>[64]望廷尉二句:廷尉,掌刑獄之官
。逋囚
,逃犯。此指侯景
,侯景得罪東魏所以才奔梁的
。窮寇,指侯景降梁后
,與東魏作戰(zhàn)時(shí)
,兵敗渦陽,故稱為窮寇
。
[65]狄泉之蒼鳥:晉永嘉間
,在周狄泉盟會(huì)的地方發(fā)生地陷,而后有一蒼一白兩鵝出現(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