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穆王時,最西方的國家有個能幻化的人來到中國,他能進(jìn)入水火之中,穿過金屬巖石,能翻倒山河,移動城市,懸在空中不會墜落,碰到實(shí)物不被阻礙,千變?nèi)f化,無窮無盡,既能改變事物的形狀,又能改變?nèi)说乃紤]。穆王對他像天神一樣的尊敬,像國君一樣的侍奉,把自己的寢宮讓出來讓他居住,用祭把神靈的膳食給他吃喝,選擇美麗的女子樂隊(duì)供他娛樂。可是這個幻化人卻認(rèn)為穆王的宮殿太低太差不可以居住,穆王的膳食又腥又臭不可以享用,穆王的嬪妃又羶又丑不可以親近。于是穆王便為他另筑宮殿,土木建筑、雕梁畫棟,以至于到了不能再巧妙的程度。穆王把府庫的錢財(cái)全部耗盡,才把樓臺建成。樓臺高達(dá)八千尺,比終南山還要高,稱作中天之臺,挑選鄭國和衛(wèi)國美麗而苗條的女子,體灑香水,修飾娥眉,戴上首飾耳環(huán),穿上東阿的細(xì)布,拖上齊國的絹綢,涂脂抹粉,描眉畫唇,佩珠玉,戴手鐲,再帶上各種香草去充滿這座樓臺,演奏《承云》、《六瑩》、《九韶》、《晨露》等動聽的音樂使他快樂,每月送去最美的衣服,每天送上最美的膳食??墒悄俏换没诉€不高興,不得已才進(jìn)去。沒住多久,他邀請穆王一同出去游玩。穆王拉著他的衣袖,便騰云而上,到天的中央才停下來。接著便到了幻化人的宮殿。幻化人的宮殿用金銀建筑,以珠玉裝飾,在白云與雷雨之上,不知道它下面以什么為依托,看上去好像是屯留在白云之中。耳朵聽到的,眼睛看到的,鼻子聞到的,口舌嘗到的,都是人間所沒有的東西。穆王真以為到了清都、紫微、鈞天、廣樂這些天帝所居住的地方。穆王低下頭往地面上看去,見自己的宮殿樓臺簡直像累起來的上塊和堆起來的茅草。穆王自己覺得即使在這里住上幾十年也不會想念自己的國家的?;没擞终埬峦跻煌瓮?。所到之處,抬頭看不見太陽月亮,低頭看不見江河海洋。光影照來,穆王眼花繚亂看不清楚;音響傳來,穆王耳鳴聲亂聽不明白。百骸六臟,全都顫抖而不能平靜。意志昏迷,精神喪失,于是請求幻化人帶他回去?;没送屏艘话?,穆王好像跌落到了虛空之中。醒來以后,還是坐在原來的地方,左右還是原來侍候他的人。看看眼前的東西,那水酒是剛倒出來的,菜肴是剛燒好的。穆王問左右:“我剛才是從哪里來的?”左右的人說:“大王不過是默默地待了一會兒。”從此穆王精神恍愧了三個月才恢復(fù)正常。再問幻化人。幻化人說:“我與大王的精神出去游玩罷了,形體何嘗移動過呢?而且您在天上居住的宮殿,與大王的宮殿有什么不同呢?您在天上游玩的花園,與大王的花園有什么不同呢?大王習(xí)慣了經(jīng)??吹降臇|西,對暫時的變化感到懷疑。其實(shí)即使是最大的變化,無論是慢一點(diǎn)的變化還是快一點(diǎn)的變化,哪能都如實(shí)地描繪出來呢?”穆王十分高興,從此不過問國家大事,不親近大臣與嬪妃,毫無顧忌地到遙遠(yuǎn)的地方去游玩,他下令用天下最好的八種駿馬來駕車,右邊的服馬叫驊騮,左邊的服馬叫綠耳,右邊的駿馬叫赤驥,左邊的驂馬叫白犧。穆王的馬車由造父駕馭,泰丙為車右。隨從的馬車,右邊的服馬叫渠黃,左邊的服馬叫踰輪,左邊的驂馬叫盜驪,右邊的駿馬叫山子,由柏夭主車,參百駕馭,奔戎為車右。馳驅(qū)了一千里,到了巨蒐氏的國家。巨蒐氏于是獻(xiàn)上白鵠的血液供穆王飲用,準(zhǔn)備牛馬的乳汁給穆王洗腳,并供奉所有乘車與駕車的人。吃喝以后繼續(xù)前進(jìn),又歇宿在崑 山的彎曲處,赤水的北面。第二天便登上了崑 山巔,觀覽了黃帝的宮殿,并修繕整新,以傳于后世。隨后又成西王母的貴賓,在瑤池上宴飲。西王母為穆王朗誦歌謠,穆王也跟著唱和,歌辭都很悲哀。后來又觀賞了太陽入山的情景,一天走了一萬里。穆王于是嘆道:“哎呀!我不修養(yǎng)道德而只知道享樂,后世的人恐怕要譴責(zé)我的罪過了吧!”穆王難道是神人嗎?在一生中享盡了快樂,仍然活了一百歲才死,當(dāng)時的人們還以為他升天了呢。
老成子向尹文先生學(xué)習(xí)幻化之術(shù),尹文先生三年都沒有告訴他。老成子請問自己錯在哪里,并要求退學(xué)。尹文先生向他作揖,引他進(jìn)入室內(nèi),叫左右的人離開房間后對他說:“過去老聃往西邊去,回頭告訴我說:一切有生命的氣,一切有形狀的物,都是虛幻的。創(chuàng)造萬物的開始,陰陽之氣的變化,叫做生,叫做死。懂得這個規(guī)律而順應(yīng)這種變化,根據(jù)具體情形而推移變易的,叫做化,叫做幻。創(chuàng)造萬物的技巧微妙,功夫高深,本來就難以全部了解,難以完全把握。根據(jù)具體情形變易的技巧明顯,功夫低淺,所以隨時發(fā)生,又隨時消滅。懂得了幻化與生死沒有什么不同,才可以學(xué)習(xí)幻化之術(shù)。我和你也在幻化著,為什么一定要再學(xué)呢?”老成子回去后,根據(jù)尹先生的話深思了三個月,于是能自由自在地時隱時現(xiàn),又能翻交四季,使冬天打雷,夏天結(jié)冰,使飛鳥在地上走,走獸在天上飛。但終生沒有把這些法術(shù)寫成書,因而后世沒有傳下來。列子先生說:“善于幻化的人,他的道術(shù)隱秘而平常,他的功績與一般人相同。五帝的德行,三王的功績,不一定都是由智慧和勇力而來,也許是由幻化來完成的,誰能推測到呢?”
醒有八種征兆,夢有六種原因。什么是八種征兆?一是在重復(fù)過去的事情,二是在做新的事情,三是有所收獲,四是有所喪失,五是有所悲哀,六是有所喜悅,七是即將新生,八是即將死亡。這八種征兆,都是形體所接觸的事情。什么是六種原因?一是平時自然而然的夢,二是因驚愕而致夢,三是因思慮而致夢,四是因醒悟而致夢,五是因高興而致夢,六是因畏懼而致夢。這六種原因,都是精神所交接的事情。不懂得神感事變所引起的原因的人,事情發(fā)生了還不知道是什么回事;懂得神感事變所引起的原因的人,事情一發(fā)生便明白是怎么回事。明白是怎么回事,便無所畏懼。一個人體魄的充實(shí)、空虛、虧損、增強(qiáng),都與天地相通,與外物相應(yīng)。所以陰氣過于旺盛,就會夢見過大河而恐懼;陽氣過于旺盛,就會夢見過大火而被燒的;陰陽二氣都過于旺盛,就會夢見生死殘殺。吃是太飽會夢見給別人財(cái)物,沒有吃飽會夢見奪取別人財(cái)物。所以以元?dú)飧√摓椴“Y的,就會夢見身體飛揚(yáng);以元?dú)獬翆?shí)力病癥的就會夢見身體被淹埋。枕著帶子睡覺會夢見蛇,飛鳥銜住頭發(fā)會夢見飛升。天氣將陰會夢見大火,身體將病會夢見吃飯。喝了酒以后會在夢中憂愁,唱歌跳舞以后會在夢中哭泣。列子說:“精神與事物相遇便成為夢,形體與事物接觸便成為事。所以白天思慮與夜間做夢,都是精神與形體遇到某些事物的緣故。因此精神凝結(jié)在一點(diǎn)上的人,白天不會思慮,夜間也不會做夢。真正清醒的人不用語言,真在做夢的人并不通達(dá),只是隨著事物的變化而變化往來。古代的真人,醒著的時候連自己也忘記了,睡眠的時候不會做夢,難道是虛假的話嗎?”
最西方的南角有個國家,不知道與哪些國家接壤,名叫古莽之國。陰氣和陽氣不相交接,因而冬天與夏天沒有分別;太陽與月亮的光芒照耀不到,因而白天與黑夜沒有分別。那里的百姓不吃飯、不穿衣,睡眠很多。五十天一醒,以夢中的所作所 93 為為真實(shí),以醒時的所見所聞力虛妄。四海的中央叫中國,橫跨大河南北,超越岱岳東西,有一萬余里見方。這里的陰陽二氣的比例分明,因而一個時期寒冷,一個時期炎熱;昏暗與明亮的職分明確,因而一段時間是白天,一段時間是黑夜。這里的百姓有的聰明,有的愚昧。萬物滋養(yǎng)繁殖,才藝多種多樣。有君主與臣民的互相抉助,用禮儀與法律來共同維持,他們的言論與作為不可以數(shù)字統(tǒng)計(jì)。一段時間醒著,一段時間睡著,認(rèn)為醒時的所作所為為真實(shí),以夢中的所見所聞為虛妄。最東方的北角有個國家叫阜落之國。那里的土地之氣非常寒冷,只能照到一點(diǎn)太陽與月亮的余光。那里的土地不長莊稼,老百姓只能吃草根與樹木的果實(shí),并且不知道用火燒了以后再吃,性情剛強(qiáng)兇悍,強(qiáng)大的欺凌弱小的,崇尚勝利而不崇尚禮儀,跑步與走路的時間多,休息的時間少,經(jīng)常醒著而不睡眠。
周朝有個姓尹的人大力添置家產(chǎn),在他手下服役的人從清晨到黃昏都不得休息。有個老役夫的筋力已經(jīng)消耗干凈了,仍然不停地被使喚,白天呻吟呼喊著干活,黑夜昏沉疲憊地熟睡。由于精神恍惚散漫,每天夜里都夢見自己當(dāng)了國君,地位在百姓之上,總攬一國大事,在宮殿花園中游玩飲宴,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快樂無比。醒來后繼續(xù)服役。有人安慰他過于勤苦,老役夫說:“人一生活一百年,白天與黑夜各有一半。我白天做奴仆,苦是苦了,但黑夜做國君,則快樂無比。有什么可怨恨的呢?”姓尹的一心經(jīng)營世間俗事,思慮集中在家業(yè)上,心靈與形體都很疲勞,黑夜也昏沉疲憊而睡,每天夜里夢見自己當(dāng)了奴仆,奔走服役,什么活都干,挨罵挨打,什么罪都受。睡眠中呻吟呼喊,一直到天亮才停止。姓尹的以此為苦,便去詢問他的朋友。朋友說:“你的地位足以使你榮耀,你的財(cái)產(chǎn)用也用不完,超過別人很多很多了。黑夜夢見做了奴仆,這一苦一樂的循環(huán)往復(fù),是一般的自然規(guī)律。你想在醒時與夢中都很快樂,怎么能得到呢?”姓尹的聽了他朋友的話,便放寬了役夫所做的工程的期限,減少了自己苦心思慮的事情,他和役夫的苦也就都減輕了。
鄭國有個人在野外砍柴,碰到一只受了驚的鹿,便迎上去把它打死了。他怕別人看見,便急急忙忙把鹿藏在沒有水的池塘里,并用砍下的柴覆蓋好,高興得不得了。過了一會兒,他忘了藏鹿的地方,便以為剛才是做了個夢,一路上念叨這件事。路旁有個人聽說此事,便按照他的話把鹿取走了。回去以后,告訴妻子說:“剛才有個砍柴人夢見得到了鹿而不知道在什么地方,我現(xiàn)在得到了,他做的夢簡直和真的一樣。”妻子說:“是 97 不是你夢見砍柴人得到了鹿呢?難道真有那個砍柴人嗎?現(xiàn)在你真的得到了鹿,是你的夢成了真嗎?”丈夫說:“我真的得到了鹿,哪里用得著搞清楚是他做夢還是我做夢呢?”砍柴人回去后,不甘心丟失了鹿。夜里真的夢到了藏鹿的地方,并且夢見了得到鹿的人。天一亮,他就按照夢中的線索找到了取鹿的人的家里。于是兩人為爭這只鹿而吵起來,告到了法官那里。法官說:“你最初真的得到了鹿,卻胡說是夢;明明是在夢中得到了鹿,又胡說是真實(shí)的。他是真的取走了你的鹿,你要和他爭這只鹿。他妻子又說他是在夢中認(rèn)為鹿是別人的,并沒有什么人得到過這只鹿?,F(xiàn)在只有這只鹿,請你們平分了吧!”這事被鄭國的國君知道了。國君說:“唉!這法官也是在夢中讓他們分鹿的吧?”為此他詢問宰相。宰相說:“是夢不是夢,這是我無法分辨的事情。如果要分辨是醒還是夢,只有黃帝和孔丘才行?,F(xiàn)在沒有黃帝與孔丘,誰還能分辨呢?姑且聽信法官的裁決算了。”
宋國陽里的華子中年時得了健忘癥,早晨拿的東西到晚上就忘了,晚上放下的東西到早晨就忘了;在路上忘記走路,在家里忘記坐下;不知道先后,不知道今古。全家都為他苦惱。請史官來占卜,不能靈驗(yàn);請巫師來祈禱,沒有效果;請醫(yī)生來診治,也不見好轉(zhuǎn)。魯國有個儒生自我推薦說能治好他的病,華子的妻子和兒女以家產(chǎn)的一半作為報(bào)酬,請他開藥方。儒生 99 說:“這種病本來就不是算卦龜卜所能占驗(yàn),不是祈禱請求所能生效,不是藥物針灸所能診治的。我試試變化他的心靈,改換他的思慮,也許能夠治好?!庇谑窃囍摰羲囊路?,他便去尋找衣服;不給他吃飯,他便去尋找食物;把他關(guān)在黑暗處,他便去尋找光明。儒生高興地告訴他的兒子說:“病可以治好了。但我的方法秘密,只傳子孫不告訴旁人。請其他人回避一下,讓我單獨(dú)和他在室內(nèi)待七天。”大家按他的要求辦了。沒有人知道儒生干了些什么,而華子多年積累起來的病突然全都除去了。華子清醒以后,便大發(fā)雷霆,廢黜妻子,懲罰兒子,并拿起戈矛驅(qū)逐儒生。宋國人把他捉住并問他為什么這樣做。華子說:“過去我健忘,腦子里空空蕩蕩不知道天地是有還是無。現(xiàn)在突然明白了過去的一切,數(shù)十年來的存亡、得失、哀樂、好惡,千頭萬緒紛紛擾擾全部出現(xiàn)了。我害怕將來的存亡、得失、哀樂、好惡還像這樣擾亂我的心,再求片刻的淡忘,還能得到嗎?”子貢聽說后感到奇怪,把這事告訴了孔子??鬃诱f:“這不是你所能懂得的??!”回頭叫顏回把此事記錄下來。
秦國的逢氏有個小孩,小時候很聰明,長大以后卻得了迷糊的病癥。聽到唱歌以為是哭泣,看到白色以為是黑色,聞到香氣以為是臭氣,嘗到甜昧以為是苦味,做錯了事卻以為是正確。意識所到的地方,無論是天地、四方、水火、寒暑,沒有不顛倒錯亂的。一個姓楊的告訴這個孩子的父親說:“魯國的君子多才多藝,可能能治好吧!你為么不去拜訪呢?”孩子的父親去了魯國,當(dāng)路過陳國時,碰到了老聃,便告訴他兒子的病癥。老聃說:“你的愚昧哪里能知道你兒子的迷糊?現(xiàn)在天下的人對什么為是、什么為非搞不清楚,對什么是利、什么是害糊里糊涂,害這種病的人很多,本來就沒有清醒的人。而且一個人迷糊并不能使一家傾覆,一家人迷糊并不能使一鄉(xiāng)傾覆,一鄉(xiāng)人迷糊并不能使一國傾覆,一國人迷糊并不能使天下傾覆。天下人都迷糊,誰能糾正呢?如果使天下人的心都像你兒子的話,那么你就反而是迷糊的人了,那哀樂、聲色、氣味、是非,又有誰能糾正呢?我這些話未必不是迷糊的表現(xiàn),更何況魯國的君子們都是迷糊得最厲害的人,又怎么能解開別人的迷糊呢?不如擔(dān)著你的糧食,趕快回去吧!”
燕國有個人出生在燕國,生長在楚國,到老年才回本國去。路過晉國時,同行的人欺騙他,指著城墻說:“這是燕國的城墻?!蹦侨似鄲淼馗淖兞嗣嫒荨M械娜酥钢恋豰iao說:“這是你那個地方的土地miao?!蹦侨碎L嘆了一聲。同行的人指著房屋說:“這是你的先人的房屋?!蹦侨肆髦蹨I哭了起來。同行的人指著墳?zāi)拐f:“這是你先人的墓地?!蹦侨私蛔〈罂奁饋?。同行的人失聲大笑說:“我剛才是在欺騙你,這是晉國??!”那人大為慚愧。等到了燕國,真的見到了燕國的城墻和土地miao,真的見到先人的房屋和墓地時,悲傷的心情便少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6035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周易參同契33章,鼎器妙用注解
下一篇: 通玄真經(jīng)第七卷,微明注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