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南懷瑾全集 >> 《易經(jīng)雜說》
《易經(jīng)雜說》第02部分 系辭雜說(17)
千變?nèi)f化 非進則退
“變化者
,進退之象也
。剛?cè)嵴?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晝夜之象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p>
這是兩個觀念
,古時的文字很簡單也很美
,它的文學境界,往往騙住了我們的思想
。這兩句話
,包含的意義很多?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白兓?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易經(jīng)》告訴我們宇宙間任何事情、任何物理
,隨時隨地都在變化
,沒有不變的東西。八八六十四個卦
,只是兩種爻——陰與陽在變
,每一變動,產(chǎn)生一個卦象
,每個現(xiàn)象就不同了
。變化是代表什么?“進退之象也”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斑M退”,或者是陽多了一個
,陽長陰退了
,或者是陰多了一個,陰長陽退了
,就在這個進退之間
,產(chǎn)生變化。為什么不用“多少”而用“進退”呢
?我們研究古書就要注意這一類地方
,這是思想問題。假使用“多少”意義就不同了
,沒有“進退”深刻
。“進退”是大原則
,是動態(tài)
,尤其是站在人文文化的立場看,都是一進一退之間的現(xiàn)象
,所以變化是進退的現(xiàn)象
,非進則退。在哲學課程中,常常談到一個問題
,就是一般人常說“時代在進步”或“歷史在進步”
,但純粹以哲學的立場來討論,就不敢這樣說了
,究竟這個時代是不是在進步
?要看用的標準是什么。以東方文化
,以人文文化來講
,以古今的書籍、大家的著作比較
,就覺得人文在墮落
、在腐化。所以我們中國人動輒稱道上古如何
,認為越到后來
,人越墮落、越腐化
,歷史并沒有進步而是在退化
。但單以物質(zhì)文明來說,時代真的又在進步
,所以說時代歷史到底是在進步或退步
,這是很難講、很難推定的問題
。所以進退之間
,要看在哪一個范圍,用哪一個標準
,站在哪一個角度上說話
。學了《易經(jīng)》,就要知道卦的錯綜復雜
,站在哪一卦哪一爻說話
,這是一個觀念。
道家經(jīng)典.CN
易經(jīng)雜說--南懷瑾3
◆ 錯綜復雜
>> 錯綜復雜
>> 我們中國人說話
,常常都是來自《易經(jīng)》
,如說“不三不四”,為什么不說“不五不六”或“不一不二”呢
?“不三不四”這句話
,又是根據(jù)《易經(jīng)》來的。因為《易經(jīng)》的道理
,卦的第三爻和第四爻最重要
,這兩爻在卦的正中間
,亦是中心的位置,如果一個人不成樣子
,就被形容為“不三不四”。又如“亂七八糟”
,即是從游魂卦
、歸魂卦來的。中國人處處都在引用《易經(jīng)》的話
,只是自己不知道而已
。
◆ 錯綜——正對與反對
>> 錯綜——正對與反對
>> 卦的錯綜復雜是什么意思?現(xiàn)在先說綜卦
,為了使大家看八卦圖案的方便
,還是舉乾卦為例來說明:
>> [插圖]乾卦的第一爻變?yōu)閇插圖]姤卦,如果把這個[插圖]姤卦倒過來看
,或者是平放在桌面上
,站到對面來看,就成了[插圖]夬卦
,這就是姤卦的綜卦
。綜卦是相對的,全部六十四卦
,除了八個卦以外
,沒有不相對的,這綜卦是象
,而綜卦的理
,是告訴我們?nèi)f事要客觀,因為立場不同
,觀念就完全兩樣
。
>> 。除此之外
,其余五十六卦都是相對的
,這表明宇宙間事物都是相對的,這就是綜卦的道理
。
>> 錯卦
,是陰陽交錯的意思,錯卦的理是立場相同
,目標一致
,可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所見也就不同了
。如:[插圖]天風姤卦
,它的第一爻是陰爻
,其余五爻都是陽爻,那么在陰陽交錯之后
,變成了[插圖]
,這樣第一爻是陽爻,其余五爻是陰爻
,如上面的這個卦象
,它的外卦是坤,坤為地
,內(nèi)卦是震
,震為雷,就是地雷復卦
,所以天風姤卦的對錯卦
,就是地雷復卦。六十四卦
,每卦都有對錯的卦
>> 以《易經(jīng)》的道理去看人生
,一舉一動,都有相對
、正反
、交錯,有得意就有失意
,有人贊成就有人反對
,人事物理都一定是這樣的,離不開這個宇宙大原則
。
>> 以現(xiàn)在的觀念來解說
,綜卦可以稱之為反對的或相對的,錯卦可稱之為正對的
。
◆ 復雜的道理
>> 復雜的道理
>> 《易經(jīng)》還有一個道理——復雜
,亦即等于交互卦的道理,我們都講究互助
,這個互象就是《易經(jīng)》的圖案
,像同樣的掛鉤交相掛住,就是一個“互”字
>> 換句話說
,這是告訴我們看事情
,不要看絕了,不要只看一面
,一件事情正面看了
,再看反面,反面看了
,再把旁邊看清楚
,同時旁邊亦要看反面
,這樣四面都注意到了,還不算完備
,因為內(nèi)在還有變化
,而內(nèi)在的變化,又生出一個卦了
。
◆ 交互卦
>> 交互卦
>> 現(xiàn)在談交互卦
,以[插圖]火雷噬嗑為例,說明如下:[插圖]火雷噬嗑
,如以噬嗑卦的第二爻與第三爻、第四爻卦配上去
,便成為[插圖]代表山的艮卦
,這就是噬嗑卦的互卦。又把噬嗑卦的第三爻
,交到第四
、第五爻上去,便成為[插圖]代表水的坎卦
,這就是噬嗑卦的交卦
。再把噬嗑卦的交卦[插圖]和互卦[插圖]重疊起來,便成為[插圖]水山蹇卦
,于是我們知道
,噬嗑卦的交互卦就是蹇卦,以圖示之即:[插圖]
>> 至于復雜
,復就和綜卦一樣
,是重復的意思,雜是指彼此的相互關系
,六十四卦可發(fā)展到無數(shù)的卦
,每一卦牽一發(fā)而動全身,都是彼此相互的關系
。
>> 再告訴大家一個有趣的事
,這六十四卦八宮卦的最后一卦是[插圖]雷澤歸妹,而《周易》卦序的最后一卦是[插圖]火水未濟
,這就告訴我們
,自宇宙開始,人生最后永遠是未濟
,有始無終
,沒有結(jié)論,所以學了《易經(jīng)》
,沒有人能下一個結(jié)論的
。歷史沒有結(jié)論
,人生沒有結(jié)論,宇宙亦沒有結(jié)論
,把握到了這個哲學
,研究《易經(jīng)》的道理就出來了。
>> 后人把它編成了一個韻文的歌
,叫做《上下經(jīng)卦名次序歌》
,幫助我們便于記憶。我們要懂《易經(jīng)》且知道運用
,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萬事萬物都能未卜先知
。
◆ 六十四卦的方圓圖
>> 六十四卦的方圓圖
>> 下面有個
伏羲先天卦的方圓圖
,很重要。
>> [插圖]
>> 上面這個圖
,圓圖是管宇宙的時間
,代表宇宙的運行法則,亦可說代表太陽系統(tǒng)時間運行的法則或原理
,圓圖中的方圖管空間
,代表方位方向,這就是前人的秘訣了
。
◆ 方圖
>> 方圖
>> 先說方圖
,右邊第一行最下為[插圖]乾卦,我們由下向上看
,為什么先從下看
?八卦的卦爻是自下向上畫的,所以這方圖亦是自下向上看
,因此
,乾卦上邊的第二卦是[插圖]天澤履,第三卦是[插圖]天火同人
,第四卦是[插圖]天雷無妄
,第五卦是[插圖]天風姤,第六卦是[插圖]天水訟
,第七卦是[插圖]天山遁
,第八卦是[插圖]天地否。
>> 是乾一
、兌二
、離三、震四
、巽五
、坎六
、艮七、坤八
。那么我們從方圖的第一行由下往上看
,全部八個卦,每卦的上卦
,亦即是外卦
,都是天亦即乾卦,而每卦的下卦
,亦即是內(nèi)卦
,都是依照先天卦的次序乾、兌
、離
、震、巽
、坎
、艮
、坤配合的
,所以成了乾、履
、同人
、無妄、姤
、訟
、遁、否等八個重卦
。
>> 我們再從乾卦起
,從右向左看橫列的卦,重卦的次序是乾
、夬
、大有、大壯
、小畜
、需、大畜
、泰等八個卦
,再仔細分析這八個重卦的內(nèi)外卦,又可以發(fā)現(xiàn)
,內(nèi)卦都是乾卦
,而外卦從右到左
,則是乾、兌
、離
、震、巽
、坎
、艮、坤
,又是先天卦的次序
。
>> 如果以數(shù)字來代表,直行的乾是11
、履為12
、同人13、無妄14
、姤15
、訟16、遁17
、否18
。橫列乾11、夬21
、大有31
、大壯41
、小畜51
、需61、大畜71
、泰81
。以圖示之如下:六十四卦方圖數(shù)字圖[插圖]
>> 這個六十四卦的方圖
,變化無窮。應了解這個圖
。以前的讀書人學了八卦
,就能未卜先知,做事遇到困擾
,如有人被重兵包圍了
,在沒有辦法的時候,就用這個方圖來算卦
,找到最有利的方位
,安全地沖出重圍。
>> 例如在目前所處的房間內(nèi),亦可以劃分成六十四卦
,而算出在某一時間
,自己處在某一方位最有利
>> 因此中國古代文化的未卜先知,能知道未來的事情
,只是一種非常精密的計算方法
,但是如要算得正確,還是要靠人的
。
◆ 圓圖
>> 圓圖
>> 圍繞在這個方圖外的圓圖
,亦是六十四卦,要從哪里開始看起
?這更麻煩了
,等于我們的羅盤,到處都是八卦
,不知道上面有些什么名堂
>> 其實這也是一個法則問題
,圓圖是代表時間,和代表空間的方圖配起來
,某一空間在某一時間會起作用
。
>> 那么這個圓圖的六十四卦,是用什么方法排列起來的呢
?我們看圓圖上面頂端左邊的第一個卦是[插圖]乾卦
,再看最下面右邊第一個卦是[插圖]坤卦,在這乾
、坤之間有一條線
,代表夜間天空中的銀河
,亦代表地球南極
、北極的磁場,然后再來排列圓圖
。
>> 但要特別注意的
,如果是畫卦,還是要內(nèi)卦畫在內(nèi)圈
,外卦畫在外圈
,切不可錯。
◆ 京房十六卦變
>> 京房十六卦變
>> 現(xiàn)在講卦的變化方法
,這方法用之于卜卦
,人事的預知,最早是在漢朝的京焦易
,由焦贛傳給京房這一系統(tǒng)
,后來演變成各家的卜法,而京焦易這一系統(tǒng)
,也是來自孔子
。
>> 京房的易變名十六卦變
,后人把它歸納起來成為四句話:“自初至五不動復,下飛四往伏用飛
,上飛下飛復本體
,便是十六變卦例?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蔽覀円郧詾槔f明:
>> 乾卦
,第一爻變?yōu)樘祜L姤[插圖],第二爻再變?yōu)樘焐蕉輀插圖]
,第三爻再變?yōu)樘斓胤馵插圖]
,第四爻再變?yōu)轱L地觀[插圖],第五爻再變?yōu)樯降貏僛插圖]
,第六爻不能變了
,如再變成為坤卦就變完了,所以第六爻不變
,因之第六爻在用的方面是不動的
,這不動的第六爻,便成為宗廟
。
>> 所謂下飛
,實際上是上飛,從下往上飛
,上飛是從上往下飛
。
>> 像《系傳》上孔子所說的:“易之為書也不可遠,為道也屢遷
,變動不居
,周流六虛,上下無常
,剛?cè)嵯嘁?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不可為典要,唯變所適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br>
◆ 從《系傳》看京氏十六卦變
>> 從《系傳》看京氏十六卦變
>> 繼續(xù)談到卦變,下飛四爻
,變成火地晉游魂卦后
,跟著八宮卦的變法,下面是最后一變——內(nèi)卦三爻全變
,成為火天大有[插圖]卦
,但京房十六卦變的變法則不相同,是到了游魂卦以后,下飛三爻變
,成了火山旅[插圖]
,這名為外在卦,剛才提出孔子在《系傳》中所說的“外內(nèi)使知懼”
,就是這個外在
。
>> 現(xiàn)在把乾卦十六變的卦名依次記在這里:乾、姤
、遁
、否、觀
、剝
、晉(游魂)、旅(外卦)
、鼎(內(nèi)卦)
、大有(歸魂)、離(絕命)
、噬嗑(血脈)
、頤(肌肉)、益(骸骨)
、無妄(棺?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⑼耍箮欤?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乾(還原)
。京房十六卦變表[插圖]
>> 其他坎、艮
、震
、巽、離
、坤
、兌等十六卦變
,也都同乾卦一樣
。
◆ 京房卦變與人生
>> 京房卦變與人生
>> 這種十六變卦,又說明了一個道理
,由游魂
、外在、內(nèi)在
,到歸魂告一個階段
,也就是說明了人生的程序
>> 如以乾卦比人生,十歲到二十歲為天風姤很好,二十歲到三十歲為天山遁
,事業(yè)一帆風順
,年齡步入中年,三十到四十歲為天地否
,差不多了
,眼睛快老花了,快腰酸背痛了
,四十到五十歲更變了
,到了六十歲則是山地剝了,六十以后游魂之卦
,靠后天打坐
、練太極、瑜伽術
、吃補藥等培養(yǎng)
,到底不是本命的力量。游魂卦弄不好
,就火天大有
,進入歸魂,如果搞得好
,中間還可以變外卦內(nèi)卦
。所以人生到了這個時候,要曉得外在
、內(nèi)在的因素
,如果還不能自知,而認為自己尚在天風姤卦的階段
,還想張揚得意
,什么事都干的話,說不定一下子就到墓庫去了
,最后回到本體
,就進入宗廟,到祠堂里放木頭牌子(靈位牌)了
。
◆ 京房卦變的用法
>> 京房卦變的用法
>> 以上已介紹了京房的十六卦變
,至于如何用呢?其大要是這樣的:“占者遇:變?nèi)氡緦m卦者
,災福應十分
。外戒卦:吉兇從外來。內(nèi)戒卦:禍福從內(nèi)起
。骸骨卦:生則羸瘦
,死不葬埋
。棺槨卦:病必死亡。血脈卦:主血疾漏下
。絕命卦:事多反復
,為人孤獨,不諧于俗
。游魂
、肌肉卦:精神恍惚,如夢如癡
。歸魂
、冢墓卦:墳墓吉,而無事可成也
?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br>
>> 第一個變卦入本宮的,災與禍應十分
,就是十六變卦
,最后動爻一變還是乾,就進入本宮卦
,如果壞是十分的壞
,好也十分好。
>> 外戒卦則不同
,要看動爻的關系
,吉兇是從外來的,譬如卜問房子
,如是外戒卦好
,這好是外來的,意想不到的
;壞的話
,說不定一架飛機掉下來,把整個房子壓垮
,不是本身的問題
。
>> 內(nèi)戒卦碰到禍福從內(nèi)起,從本身起來的
,或自己家里
,或公司內(nèi)部發(fā)生問題。
>> 骸骨卦是對人的看法
,生來瘦
,瘦得過分,有病的瘦
,叫做羸瘦
。死不葬埋,死了連一塊地都占不到
,死無葬身之地
。卜到棺槨卦,如果是生病問卦
,得到這個卦
,就不要考慮痊愈的問題了。血脈卦
,若生病就要開刀
,或者外傷,或者要見血等
。
>> 絕命卦
,做事情反反復復,很難滿意
,如果看人的命運
,一生都是孤獨的,而與別人合不來
。如果是游魂卦或者肌肉卦
,對于人而言,一輩子頭腦昏聵
,精神恍惚
,如夢如癡。
>> 假使卜到歸魂卦或冢墓卦
,除了安葬是好以外
,其他免談,都是不好的
,人算命如走到墓庫運了
,還有什么好說的!
◆ 先知——邵康節(jié)的毛病
>> 先知——邵康節(jié)的毛病
>> 這方法找不到
,他把這個鑰匙藏起來
,不告訴人,如果把這鑰匙一開
,就沒有什么了不起
。可是話說回來
,他也真值得尊敬
,他可以把孔子以后古人們的各種法則融匯在一起,構(gòu)成一套完整的法則
,的確是了不起的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墒俏页3Uf我對《易經(jīng)》僅只玩玩,不愿深入
,我怕深入了成為邵康節(jié)
。他五十九歲就死了,而且一年到頭都生病
,風一吹就垮
,夏天外出,車子外面還要張掛布幔
,還要戴帽子
,一年四季要天氣好才敢出門,因為用腦過度了
。
>> 可是在歷史上一般懂《易經(jīng)》的人
,能未卜先知的都不健康?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兑捉?jīng)》要學通
,智慧頭腦要爽朗,如不爽朗被困進去
,就變成蝸牛了
。
◆ 五行思想的起源
>> 五行思想的起源
>> 《易經(jīng)·系傳》中說到“剛?cè)嵯嗤贫兓保覀兿纫J識另一個東西
,才能對這句話有更深入一層的認識與了解
>> 占卜等數(shù)術方面的體系
,就是用八卦、五行
、干支配合起來
,去作推算。
>> 那么陰陽五行的文化
,可以說比《易經(jīng)》的文化
,亦即中原文化還要更古老一點,可能是黃河下游
,北京
、河北這一帶的文化,如
黃帝、伏羲這一時代的文化一樣
。
◆ 什么是五行
>> 什么是五行
>> 五行的文化,所謂五行
,就是金
、木、水
、火
、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F(xiàn)在研究它第一個要注意的,假使算命先生算命
,把行認為是走路
,那就絕對錯了
。我們看乾卦象辭的“天行健”這句話
,這個“行”是代表運動的意思,就是“動能”
,宇宙間物質(zhì)最大的互相關系
,就在這個動能
>> 這個“動能”有五種,以金
、木
、水、火
、土作代表
>> 所謂“金”并不是黃金
,“水”亦并不是和杯中喝的水一樣,千萬不要看成了五行就是五種物質(zhì)
。上古文化的五行:金
、木、水
、火
、土,就是現(xiàn)代的地球文化
,地球外面的五星
,對我們的關系很大,現(xiàn)在先解釋這五個字
。
>> 金
,凡是堅固、凝固的都是金
。上古時不像現(xiàn)代的科學分類
,當時對于物質(zhì)世界中有堅固性能的,以金字作代表
。
>> 木
,代表了樹木,代表了草
,代表了生命中生的功能和根源
。草木被砍掉以后,只要留根
,第二年又生長起來
。
>> 這就是木的功能
,生長力特別大亦特別快,木就代表了生發(fā)的生命功能
。
>> 水
,代表了流動性,周流不息的作用
。
>> 火
,代表了熱能。
>> 土
,代表了地球的本身
。
>> 所以稱它們?yōu)槲逍校且驗檫@五種東西互相在變化
,這個物質(zhì)世界的這五種物理
,互相在影響,變化得很厲害
,這種變化
,名叫生、克
。
◆ 五行的生克
>> 五行的生克
>> 說到生
、克,我們研究《易經(jīng)》
,都知道綜卦
。綜卦就是告訴我們世界上的事物,都有正反兩個力量:有生
,有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