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南懷瑾全集 >> 《易經(jīng)雜說》
《易經(jīng)雜說》第03部分 乾卦雜說(30)
領(lǐng)導者的條件與修養(yǎng)
“君子學以聚之
,問以辨之
,寬以居之,仁以行之
,易曰見龍在田
,利見大人,君德也?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p>
這里解釋乾卦九二爻的“見龍在田
,利見大人”,是“君德也”--領(lǐng)導人必須具備的條件與修養(yǎng)
。第一要學
,“學以聚之”,學問是累積起來的
。
老子的話“為學日益
,為道曰損?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弊鰧W問是每天每天慢慢累積起知識來的
,修道則什么都不要,都丟開
、知識也不要
,學問也不要。做學問則每一件知識都需要
,這里學以聚之
,就是要知識淵博,樣樣都懂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皢栆员嬷保脝?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到處請教
,以能問于不能,這是儒家常常提到的
?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皩捯跃又保瑑H有學問還不行
,要寬厚
,待人接物,胸襟要偉大
,包容萬象
,不能狹隘,然后“仁以行之”
,還要仁慈
,學、問
、寬
、仁,四點一定要做到,“見龍在田
,利見大人”就是這四德
,是領(lǐng)導人應(yīng)該做到的修養(yǎng)。
道家經(jīng)典.CN
周易解卦方法
如何解卦你是用周易解卦方法剛以2大名人可以參考:
朱熹《易學啟蒙》提到的占斷方法:
六爻不變
,以本卦卦辭斷
;一爻變,以本卦變爻爻辭斷
;兩爻變
,以本卦兩個爻辭斷,但以上者為主
;三爻變
,以本卦與變卦卦辭斷;本卦為貞(體)
,變卦為悔(用)
;四爻變,以變卦之兩不變爻爻辭斷
,但以下者為主
;五爻變,以變卦之不變爻爻辭斷
;六爻變
,以變卦之卦辭斷,乾坤兩卦則以「用」辭斷
。
南懷瑾先生的方法
,錄于易經(jīng)雜說:
六爻安定的,以本卦卦辭斷之
。一爻動,以動爻之爻辭斷之
。兩爻動者
,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
,陰主未來”故也
。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則取上動之爻斷之
。三爻動者
,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四爻動者
,以下靜之爻辭斷之
。五爻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六爻皆動的卦
,如果是乾坤二卦
。乾坤兩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動
,則以變卦的彖辭斷之
。
如果用銅錢占卦,俗稱六爻算法
,用五行相生相克
,明確用神(所測之事)。其中五行相生相克
,則還要考慮起卦時的年月日時的五行對卦中各爻五行的生克來確定吉兇
。
運用不同的方法,解卦方法也不同
,方法不重要
,重要的是心誠
易經(jīng)解卦的方法怎么可能?
?
??一個卦都可以解任何問題
。
例如
,乾卦,對于搞金融五金的人來說得到乾卦可以說大吉
,屬于有錢人
,但是對于一個普通農(nóng)民家庭的到這個卦那就是窮困潦倒。同樣是一個卦單純能解出好多內(nèi)容
。解卦不是按部就班
,是活用,沒有具體辦法
,只有熟練
,運用就可以了。
周易 如何解卦解卦看流派
,多數(shù)人按朱熹的解法
,即看變爻數(shù)確定如何解,詳細的網(wǎng)上有很多說明
,可以查一下
。水平高些的,按邵康節(jié)的梅花易數(shù)解
,后天成卦
,要結(jié)合成卦的時辰
,位置,方位等多方信息
,再結(jié)合互卦
,變卦,按五行生克及所解事情分體用
。 總之
,解卦是復雜的事,不是看了易經(jīng)
,按卦爻辭就可以解了的
。。
周易八卦預測中得出卦之后怎么解卦不知道是你是六爻占卜還是用古周易如果是六爻 那么就要裝天干地支 定世應(yīng) 尋何宮的卦 裝六親 配六神 以上為裝卦然后就是批了 這是個人基礎(chǔ)經(jīng)驗的問題 建議看一些書 如 《卜筮正宗》等如果是古周易占卜 那就要按易經(jīng)原文了 下面是南懷瑾先生在《易經(jīng)雜說》中的介紹可以參考“六爻安定的
,以本卦卦辭斷之
。 一爻動,以動爻之爻辭斷之
。
兩爻動者
,則取陰爻之爻辭以為斷,蓋以“陽主過去
,陰主未來”故也
。如天風女后搐,初六
、九五兩爻皆動
,則以初六爻斷之,九五爻為輔助之斷
,“陽主過去
,陰主未來”,其中大有學問
。
所動的兩爻如果同是陽爻或陰爻
,則取上動之爻斷之,如既濟卦
,初九
、九五兩爻皆動,則以九五爻的爻辭為斷
。
三爻動者,以所動三爻的中間一爻之爻辭為斷
,如九二
、九四、九五等三爻皆動
,則取九四爻的爻辭為斷
。
四爻動者
,以下靜之爻辭斷之,如火水未濟卦
,九二
、六三、九四
、六五四爻皆動
,則以初六的爻辭斷之,如初六
、六三
、九四、六五等四爻皆動
,則取九二爻的爻辭斷之
。
五多動者,取靜爻的爻辭斷之
。
六爻皆動的卦
,如果是乾坤二卦,以“用九”
、“用六”之辭斷之
,如乾卦六爻皆動,則為群龍無首
,吉
。
乾坤兩卦外其余各卦,如果是六爻皆動
,則以變卦的彖辭斷之
,如天風女后卦六爻皆動,則以乾卦的彖辭斷之
,因為女后卦是自乾卦變來
,女后卦是在八宮卦的乾宮之中?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标P(guān)于解卦還是看個人感覺與悟性
求易經(jīng)占卦和解卦的方法
,要詳細點的,感謝
!這個不是這么簡單的
,樓主要明白,這是一門學問
,不是三兩句話就說得清的
,要苦心鉆研才可以有一定的心得。雖然這個答案并不理鼎
,不過這是現(xiàn)實
,如果別人告訴你很簡單
,那么他肯定是騙你的。
易經(jīng)的解卦訣竅不知道你學的是哪一個門派的如果是六爻的話
,首先你先把卦辭先弄明白
,最基本的用卦辭簡單推斷,這樣瞄準了一個方向
。然后排五行
、六親、世應(yīng)排好
,按口訣排
,或者查書。再根據(jù)五行生克
、官鬼六親來推斷
,就可以了要是你學梅花的話,首先也要理解卦的基本含義
,不過基本吉兇與卦辭聯(lián)系不太大
。根據(jù)五行生克簡單判斷一下吉兇,然后再更具萬物類象判斷詳細信息
,具體的得看你的基本功如何了
周易八卦預測中得出卦之后怎么解卦解卦需要具備基礎(chǔ)知識綜合分析的基礎(chǔ),建議讀下面這本書,作者王炳中.中國商業(yè)出版社.
自 序
《還本歸宗――六爻預測指南》終于付梓了
。
該書寫了整整六年。六年來
,或因事務(wù)繁忙
,或是機緣未到,寫寫停停
,停停寫寫
,直至今日。
筆者自幼受易學環(huán)境熏陶
,但可謂知之甚少
。上世紀八十年代深入研易始于易理,對易經(jīng)六十四卦晦澀難懂的64條卦辭
,386爻爻辭
,64條大象辭,386條小象辭
,共計900條以及《雜卦傳》等易辭都曾熟濫于胸
,想從中悟到博大精深的易學真諦,但仍然體味膚淺
,感覺迷茫
。
在這種背景下,筆者開始了對“辭象預測”
、“梅花易數(shù)”
、“六爻筮法”等預測體系的研究。走進了周易的應(yīng)用體系
,品味周易預測中的一些原則與方法
,發(fā)現(xiàn)易學應(yīng)用體系中也一樣包含著深刻的哲學道理。難怪民國易學大師尚秉和先生曾單刀直入――“未學易
,先學筮”
;當代易學前輩北京大學教授馮友蘭先生也曾說:“我有個建議:研究《周易》當然以《周易》哲學為主,但《周易》本來是一部筮書
?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吨芤住返恼軐W思想有些與筮法有關(guān),因此對筮法也要作調(diào)查研究工作
?div id="jpandex" class="focus-wrap mb20 cf">!泵駠砣蠹抑坏脑瑯渖赫撌龅酶蔷伲骸安冯m起于數(shù),而實根在理
。就卜以言理
,則理愈顯;就理以論卜
,則卜愈神”
。
在對周易應(yīng)用體系了解的基礎(chǔ)上,筆者回過頭來又去品讀周易易理
,頓時如入桃花園
,豁然開朗。
其實
,《周易》是為卜筮而創(chuàng)
,歷史和現(xiàn)代包括宋代理學家朱熹在內(nèi)的大家都這樣認為。需指出的是
,從孔子的《易傳》產(chǎn)生以后
,尊理污用的思潮就出現(xiàn)了,多朝都沒有停息
,直至今日
。然而,殊不知孔子也是信奉卜筮的
,在《系辭傳》中就有“易有圣人之道四焉
,以言者尚其辭,以動者尚其變
,以制器者尚其象
,以卜筮者尚其占”,“以通天下之志
,以定天下之業(yè)
,以斷天下之疑”的明確論述
,更有流傳下來的孔子卜筮的多個占例為佐。清李光地編撰的《周易折中》中對這一現(xiàn)象就有論述:“……今人說易是卜筮之書
,便以為辱累了易
。見夫子說許多義理,便以為易只是說道理
,殊不知其言吉兇悔吝皆有理
,而其教人之意無不在也?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
現(xiàn)代更有一提易術(shù)就如洪水猛獸者
,怎能不說這背離了易的根本呢?
六爻預測是周易應(yīng)用體系中常用的方法之一
,多朝被譽為周易預測的大宗之法
,其理論體系相對完備,入手快捷
,特別是對操作者“靈性”的要求不高
,使普通人都可以“登堂入室”。
筆者多年深入探究六爻預測機理與原則
,在十年的易學職業(yè)生涯中
,大量將六爻預測法作為具體事項預測的主要方法。
該書筆者力爭做到既尊重古人的寶貴經(jīng)驗
,又不拘泥于古人的條條框框
。所以,在尊重古法的同時
,筆者在起卦
、斷卦等方面提出了一些個人的觀點,其中一些觀點是古今尚無人觸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