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全集 >> 易經(jīng)系傳別講《易經(jīng)系傳別講》下傳07章 易之興也 其于中古乎(01)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故履,德之基也;謙,德之柄也;復,德之本也;恒,德之固也;損,德之修也;益,德之裕也;困">
最近大家常常談到憂患意識的問題,很多人都寫文章。我說憂患意識用著寫文章,不必因為方東美先生一提,大家便跟著來喊憂患意識。中國文化對憂患意識的看法,就是“人無遠虎,必有近憂”,兩句話講完啦!這就是憂患的道理。中國文化的人生哲學就是這兩句話。若沒有長遠深入的思考,便會有不虞之事發(fā)生,所以人生永遠都在憂患之中。談到憂患,我在《失落的一代》一篇文章中早就講過,為我們大家算八字,我們都是生于憂患,死于憂患。我們要能把自己埋在泥巴里,像打地基一樣,要有把自己作基礎的精神,后一代才有希望,大樓才能蓋得起來。所以我們這一代是奠基礎的,是“生于憂患,死于憂患”的八字。因此,憂患意識還有什么好講的?不過,孔子在這進而講到了這個問題:
“易之興也,基于中古乎!”有人考據(jù),認為《易經(jīng)》不是伏羲啊、皇帝啊作的,而是殷代以后的人作的,所以是夏商的文化,不是遠古文化。他們引以為據(jù)的,就是這里孔子所講的“易之興也,其于中古乎”這句話,大家看是不是?孔子說的沒有錯呀!我說你們真笨,孔子說的“易之興也”,并不是說易之作也,《易經(jīng)》這個文化本來有,哪一個時代很流行、很興盛呢?“興”就是很流行、很興盛。在孔子那個時候來說,中古時代就是殷商革命這個時代,是衰世時代。一般人把這個“興”字當成了開始,這是很錯誤的。
孔子又說:“作易者,其有憂患乎!”“作易”并不是開始畫八卦?。∈侵缸鳌兑捉?jīng)·系辭》這個文章的。我們手邊拿的這本《易經(jīng)》是文王作的,文王當然是在憂患中作《易經(jīng)》的,是他坐在牢里作的。文王坐牢并不是普通的坐牢?。〖q王隨時都準備殺他。紂王把文王學問最好、道德最高、能力最強、最心愛的大兒子腌成肉醬,作成肉包子送給文王吃,看他學《易經(jīng)》知不知道那是自己兒子的肉。文王明明知道,但也只有吃,因為不吃紂王便會殺了他。他內(nèi)心的痛苦,當然是可以想象的。所以孔子在這里說,“作易者其有憂患乎”!是說人生的痛苦中懂得《易經(jīng)》的道理。于是孔子便提出了履、謙、復、恒、損、益、困、井、巽這九個卦來加以解說。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609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