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懷瑾全集 >> 易經(jīng)系傳別講《易經(jīng)系傳別講》下傳05章 憧憧往來 朋從爾思(22)易其心交朋友之道,要“易其心而后語”,要彼此知心。但是知心很難,《昔時賢文》說:“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所以古人說“人生得一知已,">
交朋友之道,要“易其心而后語”,要彼此知心。但是知心很難,《昔時賢文》說:“相識滿天下,知心有幾人?”所以古人說“人生得一知已,死而無憾!”我們也可以說,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真有一個知已的,盡管我們都有家人、父子。但夫婦為夫婦,不一定是知已;兄弟是兄弟,父母是父母,也不一定是知已。所以知已只有友道,友道就是社會之道,有人把五倫之外加一倫,那是不通的。朋友一倫就是社會,過去家庭一倫也是社會。我們中國文化標(biāo)榜的知心朋友,從古到今只有一對,就是管仲與鮑叔牙兩個人。以后的歷史雖不敢說沒有,但的確很少。如果大家懂得他們兩人全始全終的歷史,就可以知道知心不容易了。所以孔子在這里提到“易其心而后語”,這個“易”就是交易的易,不是容易的易?!耙灼湫摹笔潜舜藫Q了心,就像古人一首非常有感情的詞:“換我心,為你心,始知相憶深!”
我們?yōu)槭裁粗v到這里?就是拿這首詞來說明什么叫做“易其心”,也就是朋友與朋友之間要能交心,才算知心。大家可以想一想,人與人之間可以談知心話的多難找!孔子的看法,要能“易其心”,才能講朋友之道。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ddjy_131/6091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hù)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shí)真實(shí)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shí),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