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種粥品專治冬季風寒感冒癥狀
冬季氣溫低
,而且還會出現(xiàn)一些疾病的哦。特別要注意的就是冬季風寒感冒是很常見的問題,要注意保暖多吃一些溫補的食物
,多喝水
。這樣可以預防疾病
。下面的這些粥品適合冬季風寒感冒的一些癥狀
,具有調(diào)理作用
。
生姜蘇葉粥

生姜是對付發(fā)燒
、打噴嚏
、咳痰等癥狀的最好“武器”,有祛痰
、祛寒
、補氣、平喘的作用;蘇葉有發(fā)散風寒的效果
,在一般藥店就可買到
。
做法:蘇葉10克、生姜3片,將白米粥熬好后放入
,再開鍋就可食用
。
蔥醋粥
這道粥以可以發(fā)汗解表,通竅醒腦的蔥白為主料
,配以香醋煮成粥
,可以發(fā)汗解表,化瘀通脈
,每天l劑
,讓小孩子空腹食用,連用2天
?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梢灾委熜阂蝻L寒感冒所引起的惡風畏寒,毛立無汗
,鼻塞流涕
、頭痛身疼等癥狀,也可以讓小兒秋冬食用預防感冒
。大蔥可以有驅(qū)寒的作用
,而且還能夠抗病毒的哦,對于驅(qū)寒保暖有好處
。
做法:連根蔥白15~20根
,大米30~50g,米醋5~10mL
。將連根蔥白洗凈后
,切成小段。把米淘洗后
,放入鍋內(nèi)
,加水煮沸。然后加入蔥段
,煮成稀粥
。粥將熟時,加入米醋
,稍攪即可
。
蔥白粥
此粥具有解表散寒、和胃補中的功效
。適用于風寒感冒
,頭痛鼻塞,身熱無汗
,面目浮腫
,消化不良
,癰腫等病癥。
做法:糯米30g
,生姜2片
,連須蔥1節(jié),米醋lmL
。生姜搗爛備用
。先把糯米放入水中煮粥;粥熟時納入搗爛的生姜、連須蔥
、米醋等
,攪勻即可。
關于一些治療冬季風寒感冒的食療方法
,上面小編已經(jīng)給大家介紹了相關的內(nèi)容了,從上面的這些內(nèi)容中我們不難看出的是這些食療方法對于增強抵抗力
,預防風寒感冒有一定的效果
,大家可以經(jīng)常吃、
治療風寒感冒粥最好
風寒感冒常見于寒冷季節(jié)
,因感受風寒所致的感冒
,發(fā)熱惡寒,頭疼身痛
,鼻塞流涕
,喉癢咳嗽,痰白而稀
,舌苔薄白
,脈象浮緊。對此
,及時服用藥粥
,可起到很好的驅(qū)邪而不傷正的作用。
神仙粥生姜6g
,連須蔥白5莖
,粳米50g,米醋15ml
。先將淘洗過的粳米
、生姜放入鍋中煮一、二沸
,再放進蔥白
,待粥將成,加入米醋
,稍煮即可
。趁熱飲服,蓋被取微汗。方中粳米健胃和中
,益氣扶正
,蔥、姜辛溫發(fā)散以祛風寒
。米醋對流感病毒有殺滅作用
。
防風粥防風1.5g,蔥白3莖
,粳米50g
。先以防風、蔥白水煎取汁
,另用粳米煮粥
,待粥將成時兌入藥汁,煮成稀粥
,溫服
。防風祛風寒,解表邪
,又能祛風濕
,止疼痛。加蔥白同粳米煮粥
,相輔相成
,療效倍增。
蔥白雞粥雞肉500g
、蔥白50g
、芫荽20g、生姜25g
、紅棗10粒
、白米150g。蔥白
、芫荽洗凈切碎
,紅棗去核,白米洗凈
,生姜去皮拍扁切碎
,雞洗凈切塊。把雞
、白米
、生姜、紅棗一齊放入砂鍋
,加清水適量
,武火煮滾后改文火煲1小時
,加清水適量,放入蔥白
、芫荽煮開
,調(diào)味食用?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砂l(fā)汗解表
,調(diào)和營衛(wèi)。
荊芥豆豉粥淡豆豉10g
,荊芥6g
,麻黃5g,葛根10g
,桅子3g
,石膏30g,生姜2片
,蔥白3莖
,粳米50g。上藥同入砂鍋中
,水煎取汁,濾去渣
,以藥汁入粳米煮粥
,趁溫頓服。本方具有發(fā)汗解表
、清利咽喉
、退熱除煩、祛風而不傷正氣
,發(fā)汗而無損陰液之功效
。
生姜粥鮮生姜6-9g,切成薄片或細粒
;粳米或糯米100g-150g
,大棗12枚,同煮為粥
,待粥將成時入紅糖適量
,稍煮一會即可食用。有溫肺暖胃
、驅(qū)散風寒之功效
。
冬天喝什么粥好
問題一:秋冬季節(jié)喝什么粥好皮蛋瘦肉粥
材料:大米1杯、清水10杯
、松花蛋1個
、豬瘦肉100克
、油條1根、香蔥少許
調(diào)料:A淀粉1/2小勺
、紹酒味精少許
B精鹽1/3小勺
、雞粉1小勺
做法
1.大米泡30分鐘入鍋加清水煮沸轉(zhuǎn)小火煮45分鐘,
2.松花蛋切瓣,豬肉切片加調(diào)料A腌15分鐘
,油條切段
。
3.將松花蛋,豬肉油條放入粥內(nèi)
,加入調(diào)料B
,煮15分鐘至粘撒上蔥末即可。
薏米南瓜粥
薏米也叫薏仁
,是藥材也是食物
,同時是一種美容食品,常食可以保持人體皮膚光澤細膩
,消除粉刺
、斑雀、老年斑
、妊娠斑
、蝴蝶斑,對脫屑
、痤瘡
、皸裂、皮膚粗糙等都有良好療效
。 美食原料: 主料:宏道南瓜粉20克
、大米40克、薏仁15克 輔料:枸杞5克
。 調(diào)料:清水
、冰糖。 制作方法: 1.大米
、薏米提前浸泡5小時備用
。 2.鍋中水燒開,放進大米和薏仁
,大火煮沸
,再改小火慢煮1小時。 3.然后放進宏道南瓜粉
,煮熟至粥稍有黃色
,放糖關火。
青菜肉末粥
原料:大米50克
,青菜20克
,瘦肉(豬肉或雞肉皆可)20克
,精鹽少許。 做法:將大米浸泡30分鐘后
,慢熬成粥;青菜洗凈
,放入開水鍋燙軟,切碎備用;將瘦肉洗凈切成薄片
,加少許精鹽
,加入開水中煮10分鐘,取出剁成肉末
。將肉末和青菜碎末加入煮好的粥中攪勻煮1-2分鐘即可
。 特點:粥黏稠、肉末香
,咸淡適口
。加入雞肉末或魚松可成雞肉粥或魚肉粥。
龍眼粥
原料:龍眼肉10克
,紅棗3個
,大米50克。 做法:將龍眼肉
、紅棗
、大米洗凈浸泡30分鐘,一同放入慢熬成粥;粥熟后用筷子夾出棗核
、棗皮和龍眼肉渣
,即可食用;可加白糖少許,孩子會更喜歡吃
。 特點:龍眼肉性甘平,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和維生素類成分
。中醫(yī)認為龍眼肉“主五臟邪氣
,安志,久服強魂
,聰明
。”為補品中之上品
,與大棗
、大米同食,起到安神定驚作用
。
問題二:冬天早上吃什么粥最有營養(yǎng)
?1、南瓜粥
冬季的南瓜正是營養(yǎng)最佳的時候
,南瓜粥現(xiàn)在也是當前應季最適合市民秋補的粥類
。南瓜粥屬于溫性粥
,與皮蛋瘦肉粥等涼性的粥類相比,溫和的南瓜粥則更容易適宜秋季人體胃腸溫補的需要
。
從中醫(yī)角度看
,南瓜粥中性偏溫,常喝南瓜粥有補中益氣
、清熱解毒的功效
,還能平喘、消腫
,因為南瓜味甘
,秋季天氣干燥,許多人會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嘴唇干裂
、鼻腔流血及皮膚燥澀等癥狀
,中醫(yī)認為,秋燥與體內(nèi)津液不足及肺陽虛有關
,南瓜粥具有清火養(yǎng)胃健脾之功效
,把它與一些生津養(yǎng)陰潤肺的食物共同煨食服用,對于改善秋燥癥狀大有裨益
。
2
、黑芝麻粥
黑芝麻淘凈曬干,炒熟研細
,每次取25克
,投入以100克粳米煮至將熟的粥內(nèi),加蜂蜜1匙
,熬至粥稠食用
。黑芝麻具有潤腸通便、益五臟
、壯筋骨的作用
。此粥能滋養(yǎng)五臟,潤燥通便
,適用于肝腎不足
、虛風眩暈、風痹
、癱瘓
、大便煤結、病后虛贏
、須發(fā)早白
、婦女產(chǎn)后乳少等。
3
、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
,白木耳15克
,加水適量,共煮成粥
。白木耳是秋季滋陰
、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
。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
、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燥咳
、氣陰兩虛等
。
4、蘋果粥
蘋果500克
,西米
、白糖各100克,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
。蘋果粥具有生津、潤肺
、除煩
、解暑、健胃等作用
,適用于氣力不足
、反胃、消化不良
、腸炎痢疾
、大便干結、高血壓等
。
5
、菊花粥
菊花30克,粳米100克
,先將菊花煎湯,取汁加米煮成粥
。菊花粥具有散風熱
、清肝火、明眼目等作用
,適用于秋季風熱型感冒
、心煩咽燥、目赤腫痛等病癥
,對心血管疾病也具有較好的防治作用
。
6
、胡蘿卜粥
胡蘿卜150克,去皮
,清洗干凈
,切成碎末,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
。中醫(yī)認為
,胡蘿卜性味甘、平
,具有下氣利胸膈
、補中安五臟的作用,此粥適用于便秘
、腸胃不適
、飽悶氣脹、消化不良等
。
7
、枸杞粥
枸杞30克,粳米100克
,加水適量
。同煮成粥。枸杞粥具有滋補肝腎
、明目補虛等作用
,適用于中老年人肝腎陰虧、視物模糊
、腰酸腿軟等
。
8、土豆粥
土豆100克
,去皮
,清洗干凈,切成小塊
,和大米100克共煮成粥
。中醫(yī)認為,土豆味甘
、性平
,具有健脾和中、益氣調(diào)中的功效
,此粥適用于胃燥
、胃痛、便秘等。
問題三:秋冬季節(jié)喝什么粥好一
、百合銀耳粳米粥
銀耳5~10克
,浸泡發(fā)漲;粳米100克
,新鮮百合60克
,加入適量冰糖同煮,有清心潤肺之功
。粳米健脾胃
、補中氣;銀耳養(yǎng)胃生津
;百合則潤燥除煩
,對熱病后余熱未盡、慢性咳嗽
、胃陰不足等癥狀較適合
。
二、生姜糯米粥
蔥白6段
,糯米100克
,生姜6片,米醋1匙
,食鹽少許
,水適量。將糯米放入鍋中先煮開
,改用文火煨
。加入蔥白、生姜煮至粥爛
,加入米醋
、食鹽攪勻,即可趁熱食用
。此粥對風寒感冒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米醋有活血、散寒作用
。
三
、白果腐竹粥
白果12克,腐竹50克
,粳米100克
。將白果去殼去心,同腐竹
、粳米同煮為稠粥,可健脾、益肺
、清熱
。白果有斂肺定喘、燥濕止帶
、益腎固精
、鎮(zhèn)咳解毒等功效;腐竹為豆制品
,營養(yǎng)豐富
。這款粥比較適合冠心病、高血壓
、婦女帶下等癥
。
四、鯽魚糯米粥
鯽魚1~2條
,糯米30~45克
,姜片適量,煲粥服用
。將紗布縫成袋狀
,把鯽魚裝入與糯米同煮,以免魚骨掉進粥里
。糯米能補中益氣
、緩中和胃;鯽魚有和胃實腸
、通陰利水之功
。該粥品可作為病后體虛飲食調(diào)養(yǎng)法,尤其適合脾虛食欲不振
、消瘦乏力等癥
。
五、桂花心粥
用料:桂花心2克
,粳米50克
,茯苓2克。制法:把粳米淘洗干凈
。桂花心
、茯苓放入鍋內(nèi),加水適量
,用武火燒沸
,轉(zhuǎn)用中火煮20分鐘,濾渣
,留汁
。把粳米
、湯汁放入鍋內(nèi),加入適量清水
,煮至米爛成粥即可
。每日1次,早餐或晚餐服用
。功效:健脾胃
,止痛。適用于急性胃炎患者
。
六
、鮮藕粥
用料:鮮藕50克,粳米100克
,紅糖5克
。制法:把鮮藕洗凈,切成薄片
,粳米淘凈
。把粳米、藕片
、紅糖放入鍋中
,加入適量清水,用武火燒沸后
,轉(zhuǎn)用中火煮至米爛成粥
。每日2次,早晚餐食用
。功效:健脾開胃
,養(yǎng)心和血。適用于急性胃炎
,胃出血患者
。
七、橘皮粥
用料:鮮橘皮25克
,粳米50克
。制法:把鮮橘皮洗凈,切成塊
,與粳米同煮
,待米熟后即可食用。每日1次
,早餐食用
。功效:健脾胃,止痛
。適用于急性胃炎患者
。
八
、白木耳粥
粳米250克,白木耳15克
,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白木耳是秋季滋陰
、潤肺、生津的滋補佳品
。白木耳粥具有潤肺止咳
、益氣補腎的作用。適用于陰虛內(nèi)熱燥咳
、氣陰兩虛等
。
九、蘋果粥
蘋果500克
,西米
、白糖各100克,加水適量
,共煮成粥
。蘋果粥具有生津、潤肺
、除煩
、解暑、健胃等作用
,適用于氣力不足
、反胃、消化不良
、腸炎痢疾
、大便干結、高血壓等
。
問題四:冬天喝什么粥比較好
?有具體做法嗎?冬令時節(jié)
,要想增強體質(zhì)
,養(yǎng)生保健,不妨煲一些營養(yǎng)保健粥―― 牛乳粥 先將粳米100g煮粥
,待粥將熟時
,加入新鮮牛奶半磅再煮片刻,早餐食用
。這種粥有補虛損
、潤五臟之功效
。 雞汁粥 取1.5~2kg母雞一只,洗凈后
,除去雞油濃煎雞汁
,以原汁雞湯分次同粳米100g煮粥。先用旺火煮沸
,再用微火煮到粥稠
。該粥有滋養(yǎng)五臟、補益氣血之功效
,適用于年老體弱
、氣血虧損引起的衰弱病癥。 鯽魚粥 將鯽魚1~2尾裝入紗布袋先熬湯
,再和糯米100~150g同煮成粥
。該粥有通陽利水、和胃理腸之功效
,尤其適宜病后體弱
、食欲不佳者食用。 甜漿粥 取新鮮豆?jié){適量同粳米100-150g煮粥
,粥熟后加冰糖少許
,再煮沸即可。早晚溫熱服食
。這種粥有健脾養(yǎng)胃
、潤肺補虛之功效,適用于體虛消瘦
、血管硬化
、久咳、便燥等癥
。 板栗粥 取板栗15個
,去殼與糯米煮粥而食。栗子性甘微溫
,具有補腎健脾
、強身壯骨、養(yǎng)胃平肝
、活血化瘀之功效
。 桂圓粥 取桂圓肉30g,粳米100g
,同煮成粥
。該粥具有大補氣血、安神養(yǎng)心的作用
,且補而不膩
,易于消化吸收
,實為冬令滋補佳品。 蓮肉粥 取蓮子粉15g
,紅糖10g
,糯米50g,將蓮子粉
、紅糖與糯米一同入鍋
,加水500g,先用旺火燒開
,再轉(zhuǎn)用文火熬煮至黏稠
。每日早晚空腹溫服,具有補脾止瀉
、益腎固精、養(yǎng)心安神的功效
,適用于冠心病
、高血壓病、脾虛泄瀉
、腎虛不固
、心悸、虛煩
、失眠等癥
。
問題五:秋冬季節(jié)喝什么粥對腿好各類骨科疾病是導致老年人腿疼是怎么回事的真正元兇,對于這些疾病我們不僅要在治療上面積極配合醫(yī)生
,更要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到防治腿疼的事宜
,下面介紹腿疼喝什么粥好。
一:二豆苡米粥
綠豆
、赤豆
、苡米各25g。將二豆及苡米淘洗
,先取二豆煮開花后
,下苡米煮為稀粥,待熟后調(diào)入白糖服食
,每日2劑
,可清熱解毒,消腫止痛
,適用于病變初期
,髂膝疼痛,局部肌膚灼熱
,口干苦粘者
。
二:銀花蓮米粥
銀花15g
,蓮米30g,白糖少許
。將銀花洗凈
,水煎煮沸5分鐘后,去渣取汁
,加蓮米
、煮至蓮米熟透,加白糖調(diào)勻服食
,每日2劑
,可清熱解毒,適用于病變初期
。熱毒內(nèi)擾
,局部灼熱疼痛,功能受障者
。
三:益母大棗湯
益母草50g
,大棗250g,大茴香1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