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老年脖子兩邊痛什么原因呢
1.長時間一個姿勢
我們周圍很多人,工作起來廢寢忘食,忘記了吃飯忘記了時間。很多時候維持某一個姿勢時間長了,脖子會感到酸疼,比如坐在電腦面前時間長了,脖子會感到難受,這時候只要起來舒展一下身子,運動一下頭部,很快就能得到舒緩,同時要減少坐在電腦前的時間。
2.睡覺姿勢不正確
還有一種情況比較常見,就是睡覺姿勢不正確引起落枕,脖子就會非常疼,特別嚴重的需要到醫(yī)院診療,一般情況輕微的只需要多動一下脖子,輕輕地對脖子部位進行一下按摩,正常情況大概一天左右就會恢復。
3.收到外力撞擊
如果脖子受到外力撞擊,又或者是不小心扭到了脖子,從而引發(fā)脖子疼痛,前者的話可能需要進行冷敷受傷部位,有創(chuàng)傷的可能還要進行包扎,而后者則必須要在脖子上安裝一個固定架,用來矯正脖子處的骨骼。
4.神經(jīng)壓迫
大家知道嗎?我們生活中的一些我們想不到的細節(jié)會成為脖子疼的原因。其中還有一種情況會引起脖子疼,就是神經(jīng)性的脖子疼,也可能頸椎壓迫神經(jīng)引發(fā)了脖子疼,這個比較嚴重,需要經(jīng)過比較長期療程的治療,建議先去醫(yī)院拍片,看看頸椎問題再做合適的治療。
5.其他疾病
另外還有可能是身體的其他疾病影響脖子,比如重感冒可能會引起渾身酸疼,脖子也會疼。
二、中老年脖子兩邊痛怎么調(diào)理呢
1.頸椎病是由于頸椎損傷和頸椎周圍軟組織退行性改變引起頸椎內(nèi)外平衡失調(diào)所致,可壓迫或刺激頸部血管、交感神經(jīng)、神經(jīng)根和脊髓而引起頸、肩、上肢、頭部疼痛等癥狀,有時甚至導致肢體功能障礙等。作為現(xiàn)代都市人的通病,頸椎及其椎間盤的生理功能逐漸減退,勞損和外傷等原因加速了這種退行性變的過程。
2.故本病多發(fā)于中老年人,尤以長期從事伏案工作或有頸部損傷史者更為多見。
我們平時生活中,不管是工作的時候還是休閑娛樂的時候,大家平時可以坐在椅子上,腰背挺直,盡量讓頸部伸展,下頜略收,雙臂放松下垂,肩膀向后微微張開。感覺整個身體充分拉伸,保持5秒鐘,然后慢慢放松。
3.注意不要閉眼,目視前方。早上起床時,切記不要用頸椎拖著身體起床,這樣很容易在身體沒有活動的情況下造成頸椎損傷,起床時應用腰腹力量帶動起身。
4.吃飯時應盡量活動咀嚼肌肉,喝水時也要注意將頭盡量后仰,可有效緩解頸部僵硬的肌肉。工作時要盡量保持正確的坐姿,上身及頭部要直立,使得雙肩放松頭部有支撐。
5.長時間工作時要定時起身活動一下,可以做頸椎操,動作保持輕緩,使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
這種疾病還表現(xiàn)為腰背酸痛、脖子活動范圍減小,同時手臂伴有過電感,頭暈惡心等,一旦患上這種疾病要及時就醫(yī),避免延誤病情是疾病進一步惡化。
三、中老年脖子兩邊痛穴位按摩療法
1、按揉列缺穴
位置:在前臂橈側(cè)緣,橈骨莖突上方,腕橫紋上1.5寸,當肱橈肌與拇長展肌腱之間。即兩手虎口自然垂直交叉,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橈骨莖突上,指尖下凹陷中是穴。
按摩方法
用兩手拇指指腹分別按揉對側(cè)列缺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自我按摩對頸背部疼痛的治療,一般一天按摩一次即可,頸背部疼痛的易發(fā)人群,如從事IT工作或者長期駕車的人也可以按摩這幾個穴位來預防頸背部疼痛的發(fā)生,也可以結(jié)合艾灸的方法治療,同樣選這幾個穴位,效果會更好。頸背部疼痛患者在治療中,要注重自我保健,不要保持一個姿勢時間過久,要經(jīng)常運動,加強氣血流通,同時要注意保暖。做到以上幾點,有利于頸背部疼痛的治療和預防。
2、按揉委中穴
位置:位于人體的腘橫紋中點,當股二頭肌腱與半腱肌肌腱的中間。
按摩方法
1)用兩手拇指端按壓兩側(cè)委中穴,力度以稍感酸痛為宜,一壓一松為1次,連做50次;
2)兩手握空拳,用拳背有節(jié)奏地叩擊該委中穴,連做50次。
按摩方法:用兩側(cè)手拇指指腹分別揉捻對側(cè)肩井穴,有酸脹感為宜,按摩50次。
3、 按揉肩貞穴
位置:在肩關(guān)節(jié)后下方,臂內(nèi)收時,腋后紋頭上l寸。
四、中老年脖子兩邊痛吃什么調(diào)理
1.山楂丹參粥
山楂50克,丹參15克,粳米50克,冰糖適量。山楂片、粳米、丹參洗干凈,先煎丹參除渣取汁。再放入山楂片、粳米、水適量,用武火煮沸,文火熬煮成粥,后加冰糖適量。
作用
活血化淤,通絡止痛。治療頭頸酸脹,視物不清等癥。適用于各型頸椎病的輔助治療。
2.菊花葛根粥
菊花15克,葛根50克,冰糖適量。菊花放入鍋中加水適量,煎后取汁棄渣。葛根洗凈,切成碎粒,粳米洗凈一起放鍋中加水適量煮粥,加白糖適量。
作用
升清降濁,通絡止痛。治療頭痛項強,視物不清等癥??奢o助治療各型頸椎病。
3.雙仁五加粥
苡仁50克,桃仁(去皮)6克,刺五加15克,粳米50克,白糖適量。苡仁、桃仁、粳米洗凈放鍋中加水適量,刺五加先煎取汁放鍋中同煮粥,加白糖適量即可。
作用
祛風除濕,活血止痛。適應于風寒濕證頸椎病、腰腿疼痛。
4.川芎白芷燉魚頭
川芎15克,白芷15克,鳙魚頭1個,生姜、蔥、鹽、料酒各適量。川芎、白芷分別切片,與洗凈的鳙魚頭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姜、蔥、鹽、料酒、水適量,先用武火燒沸后,改用文火燉熟。佐餐食用,每日1次。
5.天麻燉魚頭
天麻10克,鮮鳙魚頭1個,生姜3片。天麻、鳙魚頭、生姜放燉盅內(nèi),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調(diào)味即可??裳a益肝腎,祛風通絡。
6.桑枝煲雞
老桑枝60克,母雞1只(約1000克),食鹽少許。雞洗凈,切塊,與老桑枝同放鍋內(nèi),加適量水煲湯,調(diào)味,飲湯食雞肉??裳a腎精,通經(jīng)絡。
7.生姜粥
粳米50克,生姜5片,連須蔥數(shù)根,米醋適量。生姜搗爛與米同煮,粥將熟加蔥、醋,佐餐服食。
8.川烏粥
川烏粥制作起來是非常的方便的,需要食材有生川烏、香米,我們用小火將它們慢慢的熬,最后再把姜汁、蜂蜜一起放進去進行均勻的攪拌。
您好這位朋友.多見于頸椎病,頸椎椎間盤突出分5型:
1:神經(jīng)根型,表現(xiàn)為上肢有放射痛和感覺障礙,手指可有麻木,過敏,活動不靈,精細動作困難.頸部活動受限,頸肩部壓痛,神經(jīng)根牽張試驗,壓頂試驗陽性,皮膚早期為疼痛過敏,晚期為減退或消失,肌力減弱.
2:脊髓型,表現(xiàn)癥狀繁多,有感覺,運動,以及自主神經(jīng)方面的功能障礙,還有脊神經(jīng)及血管受累的表現(xiàn):如下肢無力,步態(tài)笨拙,易跌跤,由下向上發(fā)展的感覺障礙,肢體麻木,站立不穩(wěn),震顫感及位置覺障礙,肢體怕涼,酸脹,水腫及大小便障礙,上肢腱反射可活躍或降低,下肢亢進.
3:交感神經(jīng)型,頭部癥狀:頭暈頭痛,偏頭疼,頸部痛,眼部癥狀:眼瞼下垂,視物模糊,心臟癥狀:心跳加速,心動過緩,心前區(qū)疼痛,周圍癥狀:肢體發(fā)冷,發(fā)麻,手足多汗或少汗,其他癥狀:耳鳴,耳聾等.
4:椎動脈型:表現(xiàn)為頭痛,頭暈,一過性腦缺血癥狀:如眩暈,惡心嘔吐耳鳴,視物不清,一過性脊髓缺血癥狀:肢體突感麻木,乏力甚至摔倒,其他癥狀:聲音嘶啞,吞咽困難,視物不清,
5:混合型,同時存在上述兩型或以上癥狀體征者.
治療上建議:
1:非手術(shù)治療:額枕吊帶牽引(適用于神經(jīng)根型),理療和按摩,局部封閉,頸托治療,口服中藥或西藥 2:手術(shù)治療:適應癥:脊髓型頸椎間盤突出癥,椎動脈型對非手術(shù)療法無效者,神經(jīng)根型,反復發(fā)作者. 預防頸椎病
1.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間或工余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后伸及旋轉(zhuǎn)運動,臨床上稱之為“米”字操.既可緩解疲勞,又能使肌肉發(fā)達,韌度增強,從而有利于頸段脊柱的穩(wěn)定性,增強頸肩順應頸部突然變化的能力
2.避免高枕睡眠的不良習慣,高枕使頭部前屈,增大下位頸椎的應力,有加速頸椎退變的可能.
3.頸椎病康復操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頸椎病康復操中不少動作對頸椎病有獨特療效;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癥,可發(fā)生于中老年人,也可發(fā)生于青年人,是由于人體頸椎間盤逐漸地發(fā)生退行性變、頸椎骨質(zhì)增生或頸椎正常生理曲線改變后刺激或壓迫頸神經(jīng)根、頸部脊髓、椎動脈、頸部交感神經(jīng)而引起的一組綜合癥狀。頸椎病的癥狀有哪些1. 頸型:主訴頭、頸、肩疼痛等異常感覺,并伴有相應的壓痛點。特征是頸部僵硬、不舒服、疼痛,以及活動不靈活,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類型。2.神經(jīng)根型:病人的手掌或手臂麻木、疼痛、握力減弱,有時連拿杯都覺得沒有力,病情嚴重時,整夜疼痛難于入睡。3. 椎動脈型:病人的征狀是偏頭痛、頭暈,或者胸悶、胸痛。每次眩暈發(fā)作都和頸項轉(zhuǎn)動有關(guān)。4.交感神經(jīng)型:臨床表現(xiàn)為頭暈、眼花、耳鳴、手麻、心動過速、心前區(qū)疼痛等一系列交感神經(jīng)癥狀。長期從事財會、寫作、打字、辦公室等職業(yè)的工作人員,由于長期低頭伏案工作,使頸椎長時間處于屈曲位或某些特定體位,不僅使頸椎間盤內(nèi)的壓力增高,而且也使頸部肌肉長期處于非協(xié)調(diào)受力狀態(tài),頸后部肌肉和韌帶易受牽拉勞損,椎體前緣相互磨損、增生,再加上扭轉(zhuǎn)、側(cè)屈過度,更進一步導致?lián)p傷,易于發(fā)生頸椎病。辦公室工作人員首先在坐姿上應保持自然的端坐位,臀部和背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后展,兩肩連線與桌緣平行,脊柱正直,兩足著地。將桌椅高度調(diào)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最佳狀態(tài),使目光平視電腦屏幕,雙肩放松。避免頭頸部過度前屈或過度后仰,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頸部疲勞。1. 坐姿正確 : 要預防頸椎病的發(fā)生,最重要的是坐姿要正確,使頸肩部放松,保持最舒適自然的姿勢。辦公室工作者,還應不時站起來走動,活動一下頸肩部,使頸肩部的肌肉得到松弛。2. 活動頸部: 應在工作1~2小時左右,有目的地讓頭頸部向前后左右轉(zhuǎn)動數(shù)次,轉(zhuǎn)動時應輕柔、緩慢,以達到各個方向的最大運動范圍為準。使得頸椎關(guān)節(jié)疲勞得到緩解。3. 抬頭望遠: 當長時間近距離看物,尤其是處于低頭狀態(tài)者,既影響頸椎,又易引起視力疲勞,甚至誘發(fā)屈光不正。因此,每當伏案過久后,應抬頭向遠方眺望半分鐘左右。這樣既可消除疲勞感,又有利于頸椎的保健。4. 睡眠方式:睡覺時不可俯著睡,枕頭不可以過高、過硬或過低。枕頭:中央應 略凹進,頸部應充分接觸枕頭并保持略后仰,不要懸空。習慣側(cè)臥位者,應使枕頭與肩同高。睡覺時,不要躺著看書。不要對著頭頸部吹冷風。5. 避免損傷:避免和減少急性頸椎損傷,如避免猛抬重物、緊急剎車等。6. 防寒防濕:防風寒、潮濕,避免午夜、凌晨洗澡時受風寒侵襲。頸椎病患者常與風寒、潮濕等季節(jié)氣候變化有密切關(guān)系。風寒使局部血管收縮,血流速度降低,有礙組織的代謝和血液循環(huán)。冬季外出應戴圍巾或穿高領(lǐng)毛衫等,防止頸部受風、受寒。7. 預防感染:積極治療頸部感染和其他頸部疾病。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1.按摩百會 :用中指或食指按于頭頂最高處正中的百會穴,用力由輕到重按揉20~30次。功效:健腦寧神,益氣固脫。2.對按頭部 :雙手拇指分別放在額部兩側(cè)的太陽穴處,其余四指分開,放在兩側(cè)頭部,雙手同時用力做對按揉動20~30次。功效:清腦明目,振奮精神。3.按揉風池:用兩手拇指分別按在同側(cè)風池穴(頸后兩側(cè)凹陷處),其余手指附在頭的兩側(cè),由輕到重地按揉20~30次。功效:疏風散寒,開竅鎮(zhèn)痛。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4.拿捏頸肌:將左(右)手上舉置于頸后,拇指放置于同側(cè)頸外側(cè),其余四指放在頸肌對側(cè),雙手用力對合,將頸肌向上提起后放松,沿風池穴向下拿捏至大椎穴20~30次。功效:解痙止痛,調(diào)和氣血。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5. 按壓肩井:以左(右)手中指指腹按于對側(cè)肩井穴(在大椎與肩峰連線中點,肩部筋肉處),然后由輕到重按壓10~20次,兩側(cè)交替進行。功效:通經(jīng)活絡,散寒定痛。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6.按摩大椎:用左(右)手四指并攏放于上背部,用力反復按摩大椎穴(位于后頸部頸椎中最大椎體下方的空隙處)各20~30次,至局部發(fā)熱為佳,兩側(cè)交替進行。功效:疏風散寒,活血通絡。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7.對按內(nèi)、外關(guān):用左(右)手拇指尖放在右(左)手內(nèi)關(guān)穴(掌橫紋以上2寸,兩肌腱之間),中指放在對側(cè)的外關(guān)穴(內(nèi)關(guān)穴對面),同時對合用力按揉0.5~1分鐘,雙手交替進行。功效:寧心通絡,寬胸行氣。8.掐揉合谷:將左(右)手拇指指尖放在另一手的合谷穴(即虎口處),拇指用力掐揉10~20次,雙手交替進行。功效:疏風解表,開竅醒神。預防頸椎病自我按摩操9.梳摩頭頂:雙手五指微曲分別放在頭頂兩側(cè),稍加壓力從前發(fā)際沿頭頂至腦后做“梳頭”狀動作20~30次。功效:提神醒目,清腦鎮(zhèn)痛。康復操可改善患者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松解粘連和痙攣的軟組織。無頸椎病者可起到預防作用。姿勢:兩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全身放松,兩眼平視,均勻呼吸,站坐均可。1. 左顧右盼:頭先向左后向右轉(zhuǎn)動,幅度宜大,以自覺酸脹為好,30次。2. 前后點頭:頭先前再后,前俯時頸項盡量前伸拉長,30次。3. 旋肩舒頸:雙手置兩側(cè)肩部,掌心向下,兩臂先由后向前旋轉(zhuǎn)20—30次,再由前向后旋轉(zhuǎn)20—30次。4. 搖頭晃腦:頭向左一前一右一后旋轉(zhuǎn)5次,再反方向旋轉(zhuǎn)5次.5.頭手相抗:雙手交叉緊貼后頸部,用力頂頭頸,頭頸則向后用力,互相抵抗5次。6. 雙手托天:雙手上舉過頭,掌心向上,仰視手背5秒鐘。 建議你用外敷膏藥,也可以直接咨詢專家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14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怎樣治療老年哮喘病,關(guān)于老年哮喘病的···
下一篇: 山藥長芽還能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