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扭傷水腫的處理方式
在生活中,因走路不小心從而導致腳部被扭傷是經(jīng)常發(fā)生的事情,那么腳扭傷腫了該怎么辦好?我們該怎樣治療它?治療腳扭傷腫首先我們應該分清楚腳部傷勢的輕重。如果是腳扭傷以后還能夠持重站立,堅持走路的話,這說明腳部扭傷為輕度,我們是可自己處置的。如果腳部扭傷以后,足踝一活動就有劇痛感,而不能夠持重站立或走路,按著腳部疼的地方在骨頭上面,并且慢慢的腫了起來,這說明很可能是扭傷到了骨頭,如果是這樣應立刻去醫(yī)院拍片診治。
如果傷的比較輕,我們可以正確使用冷敷和熱敷。腳扭傷初期時,腳部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這時候可以用冷敷,讓小血管收縮抑制凝血,進而控制傷勢發(fā)展。等24小時以后,破裂的血管流血已經(jīng)停止了,這時候就可用熱敷來促使腳部扭傷處四周的淤血消散。當腳部的疼痛感減緩以后,就開始緩慢地做一些適度的恢復性運動,這樣可以幫助扭傷部位的恢復。如果一旦發(fā)生踝關節(jié)扭傷,就應立即停止活動,以免加重疼痛感。同時還應該想辦法把傷足稍稍墊高一定,這樣可促使靜脈的回流,從而減輕腳部的腫脹和疼痛。
腳是我們非常依賴的部位,走路跑步都需要靠它。所以平時一定要多注意保護它!而且腳部的運動也很多,即使不運動,每天走走路,活動活動都需要用到腳。所以一旦扭傷了,要找到正確的部位來按住。
最好將血腫的地方按好,切記要在24小時后按揉腳部,按揉時以腫處為中心,向腳部腫處周圍各個方向擦揉,以幫助瘀血散開。腳部扭傷初期時,是不需要內服其他藥物的,也不宜外敷一些活血的藥物,以避免血流更多,以及腳部腫脹變得更大。必要的時候可以用一點“好得快”噴灑在扭傷的部位,這樣會讓腳部感到舒服一點。腳扭傷腫了怎么辦,大家現(xiàn)在知道了吧。最后小編提醒大家,為了避免腳部扭傷現(xiàn)象,大家在運動,走路的時候一定要保護好自己的腳部關節(jié),以免扭傷帶來的麻煩。
二、扭傷水腫的處理偏方
赤小豆煎樟柳根
原料:赤小豆100克,樟柳根60克。
做法:先煎樟柳根,取汁、去渣。以樟柳根汁煮赤小豆,將豆煮至爛熟,空腹吃,渴則飲汁,連服3天。本方利尿消腫,疏風解毒,適用于風水相搏所致的水腫。
赤小豆鯽魚湯
原料:鯽魚240克,赤小豆120克,商陸3克。
做法:鯽魚去鱗、腸肚等,洗凈,與赤小豆、商陸同煮,至豆熟魚爛成濃湯,不拘時,代茶飲。本方行氣利水,適用于水濕浸漬之水腫。
煮麻黃
原料:麻黃6克,連翹、杏仁各9克,赤小豆30克,大棗12枚,桑白皮10克,生姜、甘草各6克。
做法:除赤小豆、大棗外,余藥用布包煎,煮取汁液,用藥汁與赤小豆、大棗同煮,直至將赤小豆煮爛熟,吃豆棗,喝湯汁,每日早晚各1次,連服3天。 本方疏風、清熱、利濕、解毒,適用于濕熱蘊結所致之水腫。
芡實老鴨湯
原料:芡實100—120克,老鴨1只。
做法:將鴨子去毛和腸臟,芡實放人鴨腹中,置瓦鍋內,加適量清水,煮沸后,用文火煮2小時左右,加適量鹽調味服食。本方健脾利水適用于脾陽虛之水腫。
三、扭傷水腫的自我護理辦法
1、分清傷勢的輕重
如果腳扭傷后能持重站立,勉強走路,說明扭傷為輕度,可自己處置。如果腳扭傷后足踝活動時有劇痛,不能持重站立或挪步,按著疼的地方在骨頭上,并逐漸腫起來,說明可能扭傷到骨頭,應立即去醫(yī)院攝片診治。
2、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
扭傷初期,破裂的小血管在流血,此時可用冷敷,使血管收縮凝血,控制傷勢發(fā)展。24小時后,破裂血管流血停止,這時可用熱敷,促使扭傷處周圍的淤血消散。受傷48小時后,可用熱水或熱毛巾熱敷患處,也可用加熱的食醋浸泡受傷的腳踝(每天浸泡2~3次,每次浸泡15分鐘)。這兩種方法都能促進局部組織的血液循環(huán),加快局部組織對瘀血和滲出液的吸收,有利于受損組織的修復。
3、正確按揉扭傷局部
扭傷初期,以在血腫處做持續(xù)的按法為好;24小時后做揉法,以腫處為中心,向周圍各個方向擦揉。
4、合理用藥
扭傷初期,不需內服藥,不宜外敷活血的藥物,以免血流更多,腫脹更大,必要時用點“好得快”噴灑傷處,會感到舒服點。24小時后,內服些云南白藥、跌打丸、活血止痛散,再外敷五虎丹,消腫后就不必內服和外敷藥物了。
四、扭傷水腫的病情分析
急性期
首先要區(qū)分傷勢輕重。一般來講,如果自己活動時扭傷部位雖然疼痛,但并不劇烈,大多是軟組織損傷,可以自己醫(yī)治。如果自己活動時有劇痛,不能站立和挪步,疼在骨頭上,扭傷時有聲響,傷后迅速腫脹等,是骨折的表現(xiàn),應馬上到醫(yī)院診治。踝扭傷后48小時內,應用冰敷抬高壓迫予以警急處理。病患可先用彈性繃帶或充氣式固定器加以壓迫防止進一步腫脹,同時將下肢抬高增加靜脈血回流以防腫脹。此時更是冰敷的最佳時機,將冰塊包上毛巾或者在夏季可以用冰涼的山泉水沾濕毛巾就是最簡單的冰敷用具。冰敷目的在防止內出血持續(xù)。根據(jù)具體情況掌握冷敷頻率,登山活動可以按照每小時敷二十分鐘進行,但需避免凍傷。要正確使用熱敷和冷敷。熱敷和冷敷都是物理療法,作用卻截然不同。血遇熱而活,遇寒則凝,所以在受傷早期宜冷敷,以減少局部血腫;在出血停止以后再熱敷,可加速消散傷處周圍的瘀血。一般而言,受傷24到48小時后始用熱敷。
亞急性期
此期可開始接受物理治療,主要為超音波與經(jīng)皮電刺激治療,患者居家患部可泡熱水,在水中不痛范圍內輕輕活動5分鐘,隨后泡冷水于水中靜止一分鐘,如此反復冷熱交替,唯結束時也是泡熱水。平時走路最好穿上護踝。這時可以進行一些藥物治療。傷處可貼膏藥或者敷消腫散(芙蓉葉30克、赤小豆10克、芒硝粉3克,研成細末,加蜜或白酒調成糊狀,敷在患處,2-3天換1次)同時還可內服跌打丸。在敷藥前可按摩傷處,用雙手拇指輕輕揉動,揉動方向是從下至上,這樣既能止痛又能消腫。
慢性期
可開始小步慢跑,或者活動扭傷部位。最好穿護踝或貼扎再跑,更可練習跑八字,但對踝關節(jié)扭傷來說還不能跳。一般而言跳上去沒事,下來時很容易再扭到。即使治療得當,最好也要等六周再漸漸恢復原來運動量。在此之前鍛練小腿足外翻肌肉,是確保不再扭到的關鍵。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451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