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領取146個民間老偏方!
古醫(yī)經方中醫(yī)經方精品微信號,中醫(yī)經典傳承關注家傳治口瘡秘方復發(fā)性口瘡是一種常見的口腔黏膜疾病,以反復出現(xiàn)局限性潰瘍、灼熱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西醫(yī)又稱其為復發(fā)性口腔潰瘍、復發(fā)性阿弗他口炎等。本病的發(fā)病率最高可達25%,因其反復發(fā)作且嚴重時影響說話、飲食,給患者造成極大痛苦。西醫(yī)對口瘡的發(fā)病原因目前尚未明確,感染、內分泌失調、免疫障礙、消化不良、精神緊張等原因均可導致疾病的發(fā)生,有學者認為免疫、遺傳、環(huán)境為導致口瘡發(fā)病的“三聯(lián)因素”。西醫(yī)治療此病以消除致病因素、緩解癥狀、促進潰瘍愈合、減少復發(fā)可能為原則,但是缺乏統(tǒng)一特效藥。
祖國醫(yī)學認為復發(fā)性口瘡屬于“口瘡”“口疳”“口瘍”等范疇??跒槠⒅[,舌為心之竅,又《諸病源候論》載:“手少陰,心之經也,心氣通于舌,足太陰,脾之經也,脾氣通于口。臟腑熱盛,氣沖于口與舌,故令口舌生瘡也。”最早提出了口瘡與心脾積熱有關?!夺t(yī)宗金鑒》進一步提出心腎不交、虛火上炎可發(fā)為口瘡。除此之外,中醫(yī)的十二經脈,脾經“連舌本,散舌下”,腎經“循喉嚨,挾舌本”,胃經“入上齒,環(huán)口唇”,表明脾胃、腎與口瘡的發(fā)病密切相關。筆者導師毋桂花教授根據(jù)辨證論治原則,認為除了脾胃伏火、心脾積熱、心火上炎、心腎陰虛、脾腎陽虛等幾種常見病因外,肝郁脾虛也是口瘡的臨床常見病因。(以上內容摘自:《從肝論治口瘡》作者:1祁麗潔2毋桂花2南志勇,1山西中醫(yī)藥大學2山西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亞太傳統(tǒng)醫(yī)藥》 2019年第12期第105-106頁)
1.藥物制備與用法:綠豆7粒,白礬3g,硼砂2g,青黛、冰片各0.5g。先將綠豆、白礬、硼砂裝入一個蠶繭內,用鑷子挾住置香油燈上燃燒,以蠶繭焦黑、白礬開花為度,然后再摻入少量之青黛冰片,共研極細末,貯瓶內備用用時吹撒患處,每日3~4次,大多數(shù)患者在用本藥1~2天后,即見減輕或痊愈。2.病案舉例:例1:唐x,女,35歲 農民。自訴每年秋季必發(fā)口瘡一次,并且遍用諸法不效,只有待20~30天后才自行消失愈合。1980年10月5
日來診,但見口角、頰腭及舌面呈多處潰爛狀,,患者飲食困難,非常痛苦,曾用中藥清涼瀉火之劑及西藥土霉素、核黃素之類,病反加甚。后改用.上藥吹撒,兩天后潰瘍面即明顯縮小,繼用兩天痊愈。遂訪至今,每年入秋之季已不再復發(fā)。例2 :張x,男,1歲??谇恢畠榷嗵帩€,尤以舌面為
重,得病已4日,每到哺乳
便易行,茲介紹同道參考指正。
治療膿痂疹家傳秘方膿皰瘡又稱黃水瘡,是一種夏秋季節(jié)常見的化膿性傳染性皮膚病,常由葡萄球菌或鏈球菌引起,也有的是在患痱子或小兒丘疹性等麻疹之后感染而形成。膿皰瘡常發(fā)生在身體暴露部位,如面部、口唇周圍、手足及臀部、大腿等。開始是皮膚上出現(xiàn)一個小紅點,很快變成水皰或膿皰,皰的周圍有紅暈,由于皰壁很薄,很容易破裂,流出黃色的膿液,膿液流過的皮膚,又長出新的膿皰。由于又疼又癢,孩子常用手搔抓,被抓的部位又發(fā)生新的膿皰,很快蔓延擴散。新生兒開始出現(xiàn)發(fā)熱、怕冷、不想吃奶等全身癥狀,如不及時治療,可繼發(fā)淋巴結炎、腎炎甚至敗血癥。
新生兒膿皰瘡的預防,主要是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勤換衣服勤洗澡,不接觸膿皰瘡的患者,家庭中患有膿皰瘡的成員,應盡量避免與新生兒接觸,用物注意嚴格消毒處理。膿皰瘡早期,皮膚上膿皰瘡較少時,可將無菌針頭刺破膿皰,再用消毒棉簽吸出膿液,局部涂上絡合碘。膿皰瘡較多時,除上述處理外,可用抗生素油膏、氧化鋅油膏或百多邦軟膏涂擦,如已結成厚痂,不能強行剝離,應先用1∶8000高錳酸鉀洗?。ㄇ杏浧渌幬餄舛炔豢蛇^高,避免灼傷;水必須是經煮沸后的溫開水)把痂皮泡軟后再涂上藥,每日2~3次。同時注意對患兒作適當隔離,孩子用過的毛巾、衣物、面盆要進行消毒處理,被褥應經常在陽光下曝曬,以減少重復感染的機會。若以上治療無好轉,或者孩子出現(xiàn)發(fā)熱、黃疸、精神萎靡等癥狀,應及時到醫(yī)院進行治療。(以上內容摘自:《新生兒膿皰瘡的防治》作者:張宏,《健康博覽》 2010年第10期)
谷玉臣老大夫從事中醫(yī)外科工作五十余年,用家傳秘方治療膿痂疹,療效顯著,現(xiàn)介紹如下:藥物:青黛150g,黃柏120g,薄菏150g,冰片6g,人中白90g ,黃連45g ,硼砂60g。配法:將上藥研為細末,瓶貯備用。用法:將藥粉用香油或菜油拌成糊狀?;继幱?5%酒精消毒,然后涂敷藥膏,復蓋消毒沙布。隔日換藥一次,一般2 ~ 4次即可治愈。典型病例:例1:聶xx,男,18歲,工人。面部起黃豆大膿皰,抓破流黃水,糜爛一月余,曾用抗菌素、磺胺類治療無效。予1979年4月12日來我院就診,診斷為黃水瘡,經用上藥治療,二次治愈。例2:楊x ,女,15歲,學生。頭部散發(fā)性黃豆大膿皰,流黃水,頸部淋巴結腫大,搔癢熱痛一月余。1979年5月8日來我院就診, 診斷為黃水瘡,經用上藥治療,內服黃連上清丸,三次治愈。例3:張xx,女,20歲職工。左耳后糜爛流黃水二月余。曾用西藥抗菌素、抗過敏藥,外用冰片、黑豆油軟膏等藥物治療無效。于1980年1月3日來我院就診,診斷為旋耳瘡(黃水瘡的范疇),經用上藥治療,二次而愈
治療乙肝的中藥配方乙肝主要是一種病毒性肝臟疾病,而且這種病也是屬于一種傳染性疾病,那么,乙肝怎么治療?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guī)碇委熞腋蔚闹兴幣浞?,乙肝解毒湯中藥方劑,感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下:
乙肝解毒湯中藥方劑
處方
黃芪30克,虎杖15克,白花蛇舌草15克,露蜂房15克,半枝蓮15克,仙鶴草15克,土茯苓15克,仙靈脾15克,鹿銜草15克,柴胡12克,郁金12克,當歸12克,生雞內金12克,桂枝9克,甘草3克。
功能主治
清化解毒,活血祛瘀,健脾疏肝,益氣濕腎。主濕熱邪毒內蘊,肝郁血瘀,脾腎兩虧,營衛(wèi)失調。慢性乙型肝炎。
用法用量
煎服,先將諸藥用冷水浸泡半小時,沸后再煎5分鐘即可。
摘錄
來春茂方。
慢性乙型肝炎
慢性乙型肝炎(簡稱乙肝)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病程超過半年或發(fā)病日期不明確而臨床有慢性肝炎表現(xiàn)者。臨床表現(xiàn)為乏力、畏食、惡心、腹脹、肝區(qū)疼痛等癥狀。肝大,質地為中等硬度,有輕壓痛。病情重者可伴有慢性肝病面容、蜘蛛痣、肝掌、脾大,肝功能可異?;虺掷m(xù)異常。根據(jù)臨床表現(xiàn)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而慢性乙肝攜帶是指乙肝病毒檢測為陽性,無慢性肝炎癥狀,1年內連續(xù)隨訪3次以上血清ALT和AST均無異常,且肝組織學檢查正常者。
預防
1.控制傳染源
對急性乙肝患者應進行隔離治療。慢性乙肝患者和乙肝攜帶者不得獻血?,F(xiàn)癥感染者不能從事飲食業(yè)、幼托機構等工作。
2.切斷傳播途徑
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接觸病人后要用肥皂和流動水洗手;嚴格執(zhí)行消毒制度;提倡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對血制品應做HBsAg檢測,防止醫(yī)源性傳播。
3.保護易感人群
接種乙肝疫苗是預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易感者均可接種,接種對象主要是新生兒,同時,與HBV感染者密切接觸者、醫(yī)務工作者、同性戀者等高危人群和從事幼托教育、食品加工、飲食服務等職業(yè)的人群均應接種乙肝疫苗,并定期復查抗體。
溫馨提示:文中所涉及到各類藥方、驗方等僅供參考學習,不能作為處方,請勿盲目試用!
如果您支持中醫(yī),請多多分享和轉發(fā),功德無量!
▲ “識別”關注
點,精彩繼續(xù)......《董氏奇穴視頻資料》免費下載
現(xiàn)在不養(yǎng)生,將來養(yǎng)醫(yī)生。千萬別贏了事業(yè),輸了健康。關注我,學點老祖宗的養(yǎng)生知識,對您有益無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513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了解瑜伽睡眠休息術,提高睡眠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