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查癌癥需要做什么檢查
1.腫瘤標記物
雖然腫瘤標記物缺乏特異性,但在輔助診斷和判斷預后等方面仍有一定價值。主要包括酶學檢查,如堿性磷酸酶,在肝癌和骨肉瘤患者可明顯升高;糖蛋白,如肺癌血清ɑ酸性糖蛋白可有升高,消化系統(tǒng)腫瘤CA19-9等增高;腫瘤相關抗原,如癌胚抗原(CEA)在胃腸道腫瘤、肺癌、乳腺癌中可出現增高,甲胎蛋白(AFP)在肝癌和惡性畸胎瘤中可增高。
2.基因檢測
包括基因表達產物的檢測,基因擴增檢測和基因突變檢測,可確定是否有腫瘤或癌變的特定基因存在,從而做出診斷。
3.影像學檢查
(1)X線檢查 包括透視與平片,如部分外周性肺癌、骨腫瘤可以在平片上出現特定的陰影;造影檢查,如上消化道造影可能發(fā)現食管癌、胃癌等,鋇灌腸可以顯示結腸癌等;特殊X線顯影術,如鉬靶攝影用于乳腺癌的檢查。
(2)超聲檢查 簡單、無創(chuàng),廣泛用于肝、膽、胰、脾、腎、甲狀腺、乳腺等部位的檢查,并可在超聲引導下進行腫物的穿刺活檢,成功率較高。
(3)計算機斷層掃描(CT)檢查 常用于顱內腫瘤、實質性臟器腫瘤、實質性腫塊及淋巴結等的診斷與鑒別診斷。CT檢查分辨率高,顯像清楚,可以在無癥狀情況下發(fā)現某些特定器官的早期腫瘤。低劑量螺旋CT可以降低對人體的放射線照射劑量,而圖像清晰程度也能滿足臨床需求,從而可以實現對某些特定部位腫瘤的高危人群進行大面積篩查,如肺癌的早期篩查,已經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放射性核素顯像 根據不同腫瘤對不同元素的攝取不同,應用不同的放射性核素對腫瘤進行顯像。對骨腫瘤診斷的陽性率較高,還可用于顯示甲狀腺腫瘤、肝腫瘤、腦腫瘤等。
(5)磁共振(MRI) 與CT相比,對比分辨力更好,沒有骨偽影干擾,并可顯示任何截面,是檢查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脊髓腫瘤的首選方法。對觀察腫瘤和血管關系、縱隔腫瘤和腫大淋巴結、盆腔腫瘤也有一定價值。
(6)正電子發(fā)射斷層顯像(PET) 以正電子核素標記為示蹤劑,通過正電子產生的γ光子,重建出示蹤劑在體內的斷層圖像,是一項能夠反映組織代謝水平的顯像技術,對實體腫瘤的定性診斷和轉移灶的檢查準確率較高。
二、癌癥手術療法有哪些
理論上,若是以手術完全移除腫瘤細胞,癌癥是可以被治愈的。對早期或較早期實體腫瘤來說,手術切除仍然是首選的治療方法。根據手術的目的不同,可分為以下幾種:
(1)根治性手術 由于惡性腫瘤生長快,表面沒有包膜,它和周圍正常組織沒有明顯的界限,局部浸潤明顯,并可通過淋巴管轉移。因此,手術要把腫瘤及其周圍一定范圍的正常組織和可能受侵犯的淋巴結徹底切除。這種手術適合于腫瘤范圍較局限、沒有遠處轉移、體質好的患者。根據切除范圍不同分為瘤切除術、廣泛切除術、根治術和擴大根治術。
(2)姑息性手術 腫瘤范圍較廣,已有轉移而不能作根治性手術的晚期患者,為減輕痛苦,維持營養(yǎng)和延長生命,可以只切除部分腫瘤或作些減輕癥狀的手術,如造瘺術、消化道短路等手術。晚期腫瘤可以做腫瘤的大部切除,降低瘤負荷,為以后的放、化療或其他治療奠定基礎。如晚期卵巢癌可姑息性切除大部分卵巢腫瘤,化療后進行二次手術,切除殘留病灶,可明顯延長患者生存期。
(3)診斷性手術 通過不同的手術方式獲得腫瘤病理學檢查的標本,如穿刺取材或術中切取小塊組織等。對深部的內臟腫物,需要開胸、開腹或開顱檢查,術中病理檢查證實后,則立即進行治療性手術。
(4)預防性手術 用于癌前病變,防止其發(fā)生惡變或發(fā)展成進展期癌,如家族性結腸息肉病的患者,可以通過預防性結腸切除而獲益,因這類患者若不切除結腸,40歲以后約有一半可發(fā)展成結腸癌,70歲以后幾乎100%發(fā)展成結腸癌。子宮頸嚴重異性增生時可行子宮頸錐切術,預防宮頸癌的發(fā)生。BRCA1和BRCA2有突變的遺傳性乳腺癌家族成員,可行雙側乳腺預防性切除。
(5)轉移灶的手術 對于單個的肺、肝、骨等轉移灶,行切除治療,仍可爭取5年生存率。如原發(fā)性肺癌僅有骨的單個轉移病灶,而原發(fā)肺癌又可徹底切除者,可同時或先后行原發(fā)灶加轉移灶的切除手術。
三、癌癥是怎樣預防的
國際抗癌聯盟認為,1/3的癌癥是可以預防的,1/3的癌癥如能早期診斷是可以治愈的,1/3的癌癥可以減輕痛苦,延長生命。據此提出了惡性腫瘤的三級預防概念:
一級預防是消除或減少可能致癌的因素,防止癌癥的發(fā)生。約80%的癌癥與環(huán)境和生活習慣有關。改善生活習慣,如戒煙、限制飲酒、食物多樣化、少吃腌制食品、控制體重、適當運動,注意環(huán)境保護、鑒別環(huán)境中致癌和促癌劑、加強職業(yè)防護等,均是較為重要的防癌措施。近年來的免疫預防和化學預防均屬于一級預防,如乙型肝炎疫苗的大規(guī)模接種,選擇性環(huán)氧化酶2(COX-2)抑制劑對結直腸腺瘤進行化學預防等。
二級預防是指癌癥一旦發(fā)生,如何在早期階段發(fā)現并予以及時治療。包括:①對癌癥危險信號(如持續(xù)性消化不良、絕經后陰道流血、大小便習慣改變、久治不愈的潰瘍等)的認識和重視;②對高發(fā)區(qū)和高危人群定期檢查;③發(fā)現癌前病變并及時治療;④加強對易感人群的監(jiān)測;⑤腫瘤自檢(對身體暴露部位定期進行自我檢查)。
三級預防是治療后的康復,防止病情惡化,提高生存質量,減輕痛苦,延長生命。
四、不良情緒對癌癥的影響
不良情緒會刺激和誘發(fā)癌細胞生長。90%以上的癌癥患者均與精神、情緒有直接或間接的關系。
不良情緒作用于中樞神經系統(tǒng),引起植物神經功能和內分泌功能的失調,使機體的免疫功能受到了抑制。由于機體間的平穩(wěn)被打破,使細胞失去正常的狀態(tài)和功能,不斷變異,產生了癌細胞。另一方面,減少體內抗體的產生,阻礙了淋巴細胞對癌細胞的識別和消滅,使癌細胞突破免疫系統(tǒng)的防御,過度地增殖無限制地生長,形成癌腫。
精神因素對癌的發(fā)生、發(fā)展、擴散,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這點已被美國的弗農?賴利博士的動物實驗所證實。用聲光刺激動物,使之產生緊張、焦慮,結果動物的免疫系統(tǒng)的防御能力大大減弱,并誘發(fā)了以前潛伏在胸內的癌瘤。他的另一個實驗是:在受到同樣刺激的老鼠臀部種植的腫瘤細胞,很快就擴散到肺部和腸道。究其原因,正是這些惡劣的精神因素起到了“喚醒”沉睡的“獅子”(癌細胞)的作用,使它得以“瘋”長,肆無忌憚地吞噬著機體。
俗話說“百病皆生于氣”,“萬病源于心”。治病要治心,惡劣的情緒,憂郁的精神,對人健康的損害,甚至比病菌、病毒更厲害得多。情緒可以殺人,亦可以救人。良好的情緒,猶如一劑心藥,對癌細胞有強大的殺傷力,是任何藥物所不能代替的。
1.X線檢查:是診斷肺癌的主要手段。中心型肺癌的X線表現,在早期可以無異常征象。
2.痰細胞學檢查:肺癌表面脫落的癌細胞可隨痰咯出,痰細胞學檢查找到癌細胞可明確診斷,準確率可達80%以上。
3.支氣管鏡檢查:對中心型肺癌可直接看到腫瘤,并可采取小塊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可刷取腫瘤表面組織或吸取支氣管內分泌物進行細胞學檢查。
4.經胸壁穿刺活組織檢查:對于周圍型肺癌獲取組織學診斷的陽性率可達90%以上,方法簡單。
5.胸水檢查:抽取胸水離心處理后,取其沉淀作涂片檢查找癌細胞。
6.縱隔鏡檢查:可直接觀察氣管前隆凸下及兩側支氣管區(qū)淋巴結情況,并可采取活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明確肺癌是否已轉移到肺門和縱隔淋巴結。
7.胸腔鏡檢查:經胸壁作小切口插入胸腔鏡或纖維支氣管鏡直接觀察病變范圍或取活組織作病理切片檢查。
8.放射性核素肺掃描檢查:肺癌及其轉移灶與67鎵、197汞氯化物等放射性核素有親和力,在癌變部位呈現放射性核素深濃集影像,陽性率可達90%左右。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51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進針不痛,出針不覺”的針刺手法
下一篇: 指甲上的“月牙”,藏著健康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