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藥灌腸治療的具體辦法
灌腸療法是以中藥藥液或摻入散劑灌腸,以治療疾病的一種方法。灌腸療法起源較早。早在漢代張仲景《傷寒論》中就有用豬膽汁灌腸治療便秘的記載。中藥灌腸的好處就是中藥里面的成分能夠直接被直腸吸收能夠更快的達到身體的各個部位是治療的效果非常的快速明顯,但是它的壞處就是可能會是你的直腸和肛門松弛,到時候非常容易出現直腸脫肛的情況。那么中藥灌腸的方法是什么?
一、藥物配制
灌腸方藥一般根據患者不同病情特點臨時配制而成。經過煎煮后濃縮至一定劑量,裝入容器備用。如用散劑,在使用時加入調勻即可。
二、使用方法
先備以肛管,外面涂少量石蠟油,使之滑潤,以便插入時不致對肛門及腸粘膜產生刺激或損傷;然后將肛管插入肛門,其插入深度則根據所患疾病及病變部位不同而定,一般約10-30毫米之間;接著將已配制好的藥液經注射針筒注入,或由灌腸筒滴入。灌腸液的多少及保留時間長短亦需根據病情而定。如尿毒癥一般約為200-500毫升,保留2-3小時;腸梗阻一般約500毫升,保留1-2小時;潰瘍性結腸炎一般約30-100毫升,保留4-8小時。
二、中藥灌腸時需要注意什么
1、配制灌腸液時應避免使用對腸粘膜有腐蝕作用的藥物。
2、插入肛管時手法應輕柔,以免擦傷粘膜。如有痔瘡者,更應審慎。
3、灌腸液應根據病情保留一段時間,如某些病人不能保留,可采取頭低足高
仰臥位,灌腸液亦宜減少劑量。灌腸的時間一般以晚上臨睡前為宜。
中藥保留灌腸前應先了解病變的部位,以便掌握灌腸時的臥位 和肛管插入的深度,灌腸前讓病人排空大便,必要時可先行清潔灌腸。
藥液溫度應保持在39-41攝氏度,過低可使腸蠕動加強,腹痛 加劇,過高則引起腸粘膜燙傷或腸管擴張,產生強烈便意,致使藥液在腸道內停留時間短、吸收少、效果差等。
速度不能太快,否則影響在腸道內保留的時間。
為使藥液能在腸道內盡量多保留一段時間,藥液一次不要超過 200ml,可在晚間睡前灌腸,灌腸后不再下床活動,以提高療效。
導管閉塞的處理,滴入時如出現閉塞,液體進不去,可轉動肛管或將肛管稍拉出一點,或搖動灌腸液以免藥液沉渣閉塞導管。
中藥灌腸的副作用較小。中藥灌腸療法早在很多年前就已經開始使用看,具有比較好的效果。灌腸的目的是清除體內的宿便,排除積累在體內的毒素。體內的毒素排除來了,皮膚自然就好了。此外,還要建議大家均衡營養(yǎng)多吃新鮮蔬菜水果多喝水忌辛辣食物注意休息,補充多種維生素增強抵抗力。
三、了解一下什么是中藥灌腸法
在為了治療一些疾病的需要下,會采取灌腸的方法,它不但可以刺激腸胃的活動,幫助排泄,還可以稀釋體內毒物,還有在一些手術或者分娩之前,也會進行灌腸為手術做準備。若是中藥灌腸,則可以起到藥物的供給的功能。那么什么是中藥灌腸法呢,下面便來具體的講一講什么是中藥灌腸法。
什么是中藥灌腸法
使用方法:先備以肛管,外面涂少量石蠟油,使之滑潤,以便插入時不致對肛門及腸粘膜產生刺激或損傷;然后將肛管插入肛門,其插入深度則根據所患疾病及病變部位不同而定,一般約10-30毫米之間;接著將已配制好的藥液經注射針筒注入,或由灌腸筒滴入。灌腸液的多少及保留時間長短亦需根據病情而定。如尿毒癥一般約為200-500毫升,保留2-3小時;腸梗阻一般約500毫升,保留1-2小時;潰瘍性結腸炎一般約30-100毫升,保留4-8小時。
中藥灌腸的好處就是毒副作用小。
此外,中藥保留灌腸法已在臨床使用多年,是一個比較好的給藥途徑,主要是通過腸壁的吸收,可利用腸壁的半透膜的滲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療作用,特別對臨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為顯著。
灌腸本身不會有副作用,如果使用的是肥皂水或者鹽水是沒有問題的。如果使用了藥物灌腸,還需要區(qū)別對待。
這就是中藥灌腸法,大家對此也有一定了解了吧,它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治療手段。在操作的過程中,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是,進行過結腸直腸等手術后的患者不適合進行灌腸。在操作過程中需要小心翼翼,以免腸黏膜受傷。最好要在醫(yī)生的建議下進行。
四、中藥灌腸后會有什么好處呢
灌腸是一種治療便秘的治療方法,便秘是一種很常見的疾病,就是大便的次數很少,大便的量也會很少,而且又很多的時候大便比較干燥,排便也很費力,很多的朋友平時生活中比較忙,導致精神比較緊張,吃的食物比較少,飲食沒規(guī)律,身體缺少水分和維生素等,都會有便秘的現象,經常吃藥也沒什么大的效果的,就會選擇灌腸來解決便秘的問題。灌腸的治療方法可以很有效的清除人體腸道里面的宿便,尤其是長期便秘的患者,經常會到醫(yī)院去灌腸,但是灌腸也是有一定的壞處的,尤其是老人小孩和體質比較弱的人,經常灌腸是會刺激腸胃,也會讓腸道里面菌群失調,所以灌腸有好處也有壞處,要因情況而定是不是需要灌腸了。
灌腸的好處是幫助便秘者排便,直腸肛管手術前清潔腸道,以及幫助疾病的治療。
是沒有什么嚴重的副作用的。
建議便秘者不要習慣性的靠灌腸來排便,長期的灌腸會影響正常的排便反射,也容易導致腸粘膜的損傷。
灌腸的目的是清除體內的宿便,排除積累在體內的毒素。
一般嚴重便密患者才做,但這只是一種治標不治本的方法。
經常灌腸使本來就很脆弱的腸道正常菌群造到破壞,而且不正規(guī)的灌腸也可能對腸倒造成機械損傷。
其實真正治本的方法就是恢復腸道內益生菌的優(yōu)勢,這些益生菌即能抑制腐敗菌產生毒素,同時其代謝產物乳酸也能促進腸道蠕動,有助于排便。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5342.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知道什么是活血化瘀的食物,飲食營養(yǎng)原···
下一篇: 胃癌晚期治療的要點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