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生不老是人類美好的愿望,人們尋找延年益壽良方的故事從古流傳至今,一些學者還想從長壽老人身上找出長壽秘訣。記者了解到,合肥市寧國新村社居委就有一個研究長壽的民間組織――由社居委的老人們成立的“百壽研究會”。 25年來,研究會講述養(yǎng)生方法,增強老年人的體質;組織活動,讓老年人老有所樂,老有所為。在這個“百壽研究會”中,老年人不但長壽,還老有所長。
老人為長壽,組織研究會
昨天上午,記者來到寧國新村社居委活動室看到:桌子上、地上鋪滿了紅紙,滿屋子彌漫著墨香,數十位老人正在揮毫潑墨為居民們義務寫對聯。記者了解到,這數十位老人都是“百壽研究會”的會員,每年到這個時候,他們都會自發(fā)組織寫對聯送給鄉(xiāng)親們。
說起“百壽研究會”,這個民間組織可有些年頭了。今年已88歲的陳正江老人是第一任會長,1985年,陳老剛退休不久,他和同是蚌埠老鄉(xiāng)的劉培臣以及另外兩位老人商議成立一個組織,“要關注老年人身心健康,讓老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豐富老年人的精神生活,讓老年人感覺開心,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 ”
由于陳老是發(fā)起人,陳老最拿手的又是寫百壽圖,百壽也表達了老年人的愿望,所以這個組織便取了“百壽研究會”的名號。時間一晃過去25年,會長也換了三任,會員卻由原來的4人發(fā)展到如今的20多人。
參加百壽會,身體倍兒棒
每月第二周的星期五是“百壽研究會”的活動日。無論寒霜雨雪,社區(qū)里的老人們都風雨無阻,準時參加活動。“百壽研究會”的副會長穆浩勇說,入會14年來,自己對長壽的研究還真是頗有心得。今年已經83歲的穆老的養(yǎng)生秘訣是:“休息,生活,學習”。休息就是作息有規(guī)律,要經常鍛煉,有病早治,無病預防;生活是要吃五谷雜糧,適合老年人的膳食,補得太好也不好;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了,穆老已經上了23年老年大學,還沒有畢業(yè)?!皩W無止境,不斷學習新知識,能預防老年癡呆癥”,穆老開玩笑地說,自己原本咳嘮嘮的,自從1996年入會以后,現在幾年都不需要報醫(yī)藥費,身體倍兒棒。
別看年事高,絕技真不少
“百壽研究會”不但讓老人們老有所學,老有所樂,這里還真出了幾位“有為老人”。比如陳老,他的百壽圖僅一個“壽”字,就用百余種寫法演繹,在老年朋友中很受歡迎。有一年,陳老在國外的孫女帶了陳老的幾幅“百壽圖”回美國,這些“百壽圖”引起了外國友人的興趣,之后不斷有美國友人到合肥求購“百壽圖”,最高每幅價格達100美元。
研究會里最長壽的當屬謝田莊老人。謝老今年92歲,他也是鍛煉練出好身體的典范。謝老的拿手絕活是口叼磚塊,2005年他曾在兩位公證員面前口叼起33.2公斤重的磚塊,站立堅持了3.32秒。謝老還曾在全國老將田徑運動會上奪得100米第二、鉛球第四名。
如今,“百壽研究會”的會員們都在活動中找到了自己的樂趣,“百壽研究會”的好風氣還輻射到周邊社區(qū)。記者采訪時得知,這些都已八十歲高齡的老人們對生活充滿熱情,今天他們還將下鄉(xiāng)寫對聯送祝福。
1、身子不能閑,勞動把命延
老人高壽的原因之一是喜歡勞動。年輕時的阿麗米罕·色依提常年在農田里干農活,什么活都干。年紀大了后,她以后還是閑不住,經常勞動,她說:“勞動可以讓身體天天都得到鍛煉,舒筋活胳,身體暢通?!?br>意大利撒丁島山區(qū)有一個“長壽村”,這里百歲老人的數量是其他地區(qū)的3倍多。有人好奇他們的長壽秘密,94歲老人科蘇說,他的長壽秘訣很簡單,就是“多活動,總是勞作,吃好東西,心態(tài)樂觀”。從12歲到70歲,科蘇每天黎明起就開始在田里勞作,常年堅持。
沒有一個長壽者是懶漢,勞動能促進生命的運動,使人延年益壽;相反,過于安逸,整天無所事事會對健康不利。
2、生活講規(guī)律,長壽有保障
阿麗米罕·色依提生活很有規(guī)律,每晚22點前必上床睡覺,早上5、6點點起床,一般能睡上7、8個小時。早上8點多準時吃早飯,在12點至13點之間吃午餐,晚餐也非常準時。
一個有規(guī)律的生活作息有助于身體休息排毒,只有保證充分的睡眠時間,才能讓身體得到好的運作。人每天睡7、8個小時是最佳睡眠時間,睡的時間過長會使頭腦發(fā)昏、渾身沒力氣,不利于身體健康。
3、多吃五谷雜糧,補藥吃得少
阿麗米罕·色依提平時愛吃面食,還常吃湯飯、白米粥、薄皮包子等清淡、有營養(yǎng)的食物。晚飯則很簡單,主要是湯面泡馕和白菜湯。老人特別愛吃玉米糊糊,每周都要喝上幾碗。老人從來不吃任何補品、補藥。
五谷雜糧對身體是非常好的,對于上了年紀的人來說,腸胃消化能力變差,如果還是大魚大肉,吃得油膩肥厚,很容易導致各種疾病。各種補品會打破身體的平衡,完全不必要吃。
4、飯吃七分飽,身上得病少
“若要百病不生,常帶饑餓三分”,就是說飲食不能吃過飽。
阿麗米罕·色依提的腸胃功能特別好,用羊肉洋蔥作餡的包子能吃3個,10元錢一串的大羊肉串也能吃上兩串,但她從不貪吃。
可以說,不貪吃、七分飽也是老人長壽的重要因素。俗話說,“少吃嘗滋味,多吃傷脾胃”。一頓飯如果吃得太多,大腹便便,不僅身體消化不了,還容易撐出?。?br>壽命是自己從嘴里省出來的,只吃七分飽,好處多多。
5、人老腳先衰,腳好身體好
阿麗米罕·色依提老人平時是閑不住,也是坐不住的,說什么也要下地走走。更讓人詫異的是,她居然下地走路不穿鞋。如果單從她的腳部來看,很難和一個130歲高齡老人的腳聯系在一起。
老人下地走路不穿鞋。俗話說:腳是人的“第二心臟”。足底穴位眾多,刺激這些穴位對身體非常有好處。
老人打赤腳這種簡單的方式也算是做足底按摩,能夠緩解肌肉的緊張狀態(tài),對身體有很大的幫助。
據統計,全世界最長壽的老人都有一個共同的習慣,那就是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這一點對于我們長壽來講非常重要,很多100歲以上高齡的老人,他們的心態(tài)都非常好,前一段時間,一個記者采訪過一位129歲高齡的老人,問他長壽的秘訣是什么,這個老人同樣回答出了一句非常有深意的話,那就是要有耐心。翻譯成最通俗易懂的話,那就是一定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態(tài),據說這位老人一生當中都沒有明顯的發(fā)過脾氣,由此可以看出,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真的非常重要,所以為了我們的健康著想,我們應該盡量做到沒事偷著樂。當然除了這最重要的一點核心因素之外,以下幾個習慣也是長壽人經常在堅持的:
1、運動
所有長壽的老人都習慣運動,當然并不是所有運動都是我們所說的運動健身,雖然有一部分長壽的人一直在運動健身,但是還是有一大部分長壽的老人,并不懂得什么叫健身,但是他們卻一直都在運動,當然這種運動被他們稱為勞動。
2、保持良好的作息
良好的作息一直是長壽的,根本人體的進入睡眠狀態(tài)之后,身體會分泌出一種叫做褪黑素的物質,這種物質不僅可以幫助我們調節(jié)體內的內分泌平衡,有效的延緩衰老,而且還對于抵抗多種疾病都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3、保持健康的飲食習慣
健康的飲食習慣也是非常重要的,雖然隨著我們生活條件越來越好,很多人很多人都養(yǎng)成了暴飲暴食的習慣,但是這對健康來講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建議大家應該盡量保持健康的飲食,平時以清淡飲食為主,多吃蔬菜水果,多補充一些蛋白質。
目錄
第一章:五大老人長壽秘決你知多少
第二章:老年人想要長壽須有?三寶?
第三章:老人想長壽 試試這三個動作
每位做兒女的都希望自己的父母可以長命百歲,那么,老人的長壽秘訣是什么呢?老人長壽三寶是哪三寶呢?下面就來和我一起盤點老人養(yǎng)生保健秘笈,揭秘老人長壽秘方。
五大老人長壽秘決你知多少
天天一斤奶
喝奶是長壽老人的普遍習慣,尤其是居住在城市的壽星更是這樣。
據說,美國現有25000名百歲壽星,其中80%為女性,她們的飲食習慣是普遍喝奶。百歲壽星貝寧,每天喝兩杯奶,有時喝得更多,所以,她到百歲之時,仍沒有骨質疏松跡象。
牛奶中賴氨酸含量較高,膽固醇含量低,碳水化合物全部為乳糖,在腸道中可以轉化為乳酸,有抑制腐敗菌生長的作用。牛奶含鈣很豐富,吸收率也很高,還含有較多的維生素A、D、核黃素等,這些對老人來說是必要的、有益的。
牛奶經發(fā)酵后制成干酪,吃干酪可以預防齲齒。喝酸奶能降低膽固醇,所以常喝酸奶的人不易患心血管病,還能明目、固齒、防止細胞老化等。
小米是老人的最佳補品
老人最喜歡小米,把小米當成最好的滋補佳品。體弱有病的老人常用小米滋補身體。小米益五臟、厚腸胃、充津液、壯筋骨、長肌肉。清代有位名醫(yī)說:?小米最養(yǎng)人。熬米粥時的米油勝過人參湯。?可見,長壽老人喜歡米很有道理。
喜歡喝粥
從飲食習慣看長壽老人無一不喜歡喝粥。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和夫人張桂君,夫妻雙雙都是百歲老人,兩人尤其喜歡喝粥。每天早晨,把50克燕麥片加入250克開水,沖泡兩分鐘即成粥。天天如此,從不間斷。
玉米當主食
玉米,是長壽老人離不開的主食。美國醫(yī)學會作過普查,發(fā)現美國的土著居民印第安人沒有一個高血壓、沒一個動脈硬化,原來是吃老玉米吃的。醫(yī)學家研究中發(fā)現老玉米里含有大量的卵磷脂、亞油酸、谷物醇、維生素E,所以不容易發(fā)生高血壓和動脈硬化。
豆腐是老人喜歡的美食
老人們普遍愛吃豆腐。他們說:?魚生火,肉生痰,白菜豆腐保平安。?《隨息居飲食譜》謂:?處處能造,貧富攸易,詢素食中廣大教主也。亦可入葷饌。冬月凍透者味尤美。?
豆腐主要成分是蛋白質和異黃酮。豆腐的功效具有益氣、補虛、降低血鉛濃度,保護肝臟,促使機體代謝的功效,常吃豆腐有利于健康和智力發(fā)育。老人常吃豆腐對于血管硬化、骨質疏松等癥有良好的食療作用。
老年人想要長壽須有?三寶?
第一件寶:好心態(tài)
常言說:?心情好,一切都美好。??好心態(tài),長壽一法寶。?綜觀世界各國百歲老人,無一不提及良好心態(tài)。
波蘭年齡最大的老壽星,115歲的雅尼娜?艾茲維科夫斯卡,是有名的遇事想得開的老太太。她的大半生都是在戰(zhàn)亂、貧困中度過的,但她堅強、自信,從不悲傷,身心沒有被摧垮,活到了115歲高齡。
清代名醫(yī)張培仁在《妙香堂叢話》中說:?人常和悅,則心氣充而五臟安,昔人所謂?善養(yǎng)喜歡神?。?
第二件寶:好人緣
大量的調查資料發(fā)現,百歲老人都具有好人緣的共同特點。
壽星們在為人處事上能夠正確對待人,正確對待事。壽星大都具有?六心?,即仁愛之心、善良之心、正直之心、寬恕之心、真誠之心、奉獻之心,體現了情操高尚、與人為善、心地坦蕩的待人處事之道。
孔子說:?仁者壽?,?大德必得其壽?。又說:?仁者,愛人。?以此處理人際關系,心無私欲,胸懷坦蕩,多吉多利。生活在暢心如意的環(huán)境之中,必然有益于身心健康??茖W家研究認為,人緣好的人,心情好,體內能分泌有益的激素、酶類和乙酰膽堿等,這些物質能把身體調節(jié)到最佳狀態(tài),有利于健康長壽。
第三件寶:好習慣
現代醫(yī)學認為,人的生長、發(fā)育與衰老受生物鐘的控制。有規(guī)律的日常生活,有利于人體生物鐘運轉正常,有利于健康長壽。
美國的一項調查研究發(fā)現,引起早逝的原因多與起居無常和不良嗜好相關。世界衛(wèi)生組織的報告指出,人類的健康長壽,60%以上取決于生活方式。我國近年來的前10位死因中,因不良行為習慣而致病的達50%以上。
習慣,包括衣、食、住、行和日常嗜好及思維方式等,是人們日常行為的綜合。每一個人都有特定的日積月累形成的習慣。習慣同其他事物一樣,有好壞之別、美丑之分。從百歲老人的生活習慣看,他們都具有起居有常,行不妄失的好習慣。長壽老人都能遵守符合養(yǎng)生要求的作息制度,并重視細節(jié)養(yǎng)生,無不良嗜好。
老人想長壽 試試這三個動作
1.閉嘴,使勁吹氣,連續(xù)用力發(fā)?屋?的讀音,發(fā)音時注意嘴的四周要鼓起來(面頰不要鼓起),然后放松復原。接下來,閉嘴呈抿嘴微笑的樣子,再放松復原。
2.用力睜大眼睛,盡量使眼眉向上抬,然后放松,重復數次,目的是使眼睛周圍的皮膚得到運動。
3.五指并攏,雙掌摩擦微熱后,緊貼面部,輕輕上下抹動,按摩額、顴部肌膚以及鼻、耳部,持續(xù)3~5分鐘。
總結: 人到老年不能因為身體骨骼的變硬就忽視運動,長壽的關鍵還是在于運動和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以上我為您盤點的老人長壽秘方可以嘗試。
每個人都會經歷生老病死,這是宇宙萬物都會經歷的。只不過有的生物能夠在宇宙中存活很久,但是有的生物壽命卻十分的短暫。舉個例子:一提到蚊子應該,沒有人不被它中招過,但是蚊子存活的時間十分的短暫,只有一個夏天,每當?蚊子媽媽?產下自己的寶寶時,就會立即死亡,雖然很殘忍,但這是宇宙中的規(guī)則,無人可以改變。對于國人來說,家里能夠有一位長壽的老人是整個家族的福氣。并且隨著當今社會,人們對于老人的重視,以后會有越來越多的長壽老人。在江蘇省的鹽城市,有一對老夫妻他們一家手牽手走過了82年,這樣的愛情無不讓人羨慕,那么為何這些老人能長壽呢?
一、擁有好心情沒有人不想多活幾年,可是有的人年紀輕輕就離開人間,這無疑讓人感到可惜。運用古人的一句話?世事難料?,根據一些記者的采訪我們可以知道,那些老人之所以可以如此是高齡,無一例外都是有一個好心情。擁有好心情是關鍵,心情好了做任何事情才能有干勁,才能激昂的面對以后的人生,在大風大浪面前擁有好心情。有科學家曾經做過一個調查:那些很樂觀向上的人,在困難面前都會積極勇敢的面對,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反而更能跨越過,人生的一道一道坎,去看見更高更美的風景。
二、熱愛運動。運動是當今社會的一個熱點話題,上班人群每天都忙于工作,很少有時間來運動,但這樣是不健康的。常年不運動的話,身體的抵抗力會下降,甚至是一些很小的感冒都會引發(fā)其他的癥狀出現。那些長壽的老人每天早上起來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做運動。每天都會長達一個小時到兩個小時的運動,還定期去醫(yī)院體檢做檢查,對健康非常的重視。
其實長壽的沒有什么訣竅,訣竅就是:保持好心情,每天多鍛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76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怎么防曬最有效_關于防曬的一些誤區(qū)介···
下一篇: 經絡“拍打調傷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