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寶寶幾個月適合把尿
當寶寶三個月大的時候,寶寶頸椎的肌肉已經(jīng)有力了,可以自主抬頭。這時候媽媽給寶寶把尿,那么寶寶頭部也不會耷拉下來的弄傷頸椎。因此,如果是給寶寶把尿,等寶寶超過三個月就可以的。雙手抓住寶寶的大腿,讓寶寶的身子和頭部靠在你的身體上,這樣就可以把尿了。
媽媽可以在白天可以鍛煉把大小便的習慣。首先,媽媽要觀察寶寶本身的排便刺激反應,一般排便時會有臉部發(fā)紅、皺眉、眼睛凝視、腿扭動等,應立即拿便盆,發(fā)出“嗯、嗯”或者“噓、噓"的聲音,誘導排便。
注意時間不能太長,如果排不出來,可以過一會兒再把,堅持下來就會習慣的。如果是到冬天和晚上,冬天太冷,晚上睡覺時間長,媽媽可以給寶寶適量使用紙尿褲。
在中國,很多媽媽早早地希望通過把尿來進行把尿訓練,實際上,媽媽不適宜給1歲前的寶寶把尿,因為這時候給寶寶把尿,會引發(fā)寶寶多種傷害。給寶寶把尿最好時間是在寶寶1歲半到2歲之間。
相對來說,1歲半至2歲,寶寶心理和生理器官發(fā)育逐漸成熟,如寶寶的膀胱具備控制能力,具備了訓練大小便的基礎,能夠聽懂和配合媽媽的抱姿與口語提示(如尿尿、噓噓聲等),媽媽可以給寶寶兒把尿,并適時地做出示范。
二、怎樣給寶寶把尿
1、觀察寶寶,了解他的排便模式。寶寶一般什么時候排便,多久排便一次?寶寶總是會在某個特定時間排便,比如剛剛睡醒的時候?還是會在必須排便的時候,做出某些特定的聲音、動作或表情?
2、當寶寶發(fā)出典型的即將排便的信號時,可以用雙手從后面輕輕地分開寶寶的雙腿,扶著寶寶凌空坐在馬桶、尿盆、痰盂等上方。如果寶寶還很小,豎頭不是很好,就讓他的頭、頸、背舒適地靠著自己的一側(cè)胳膊或是寶寶腹部。
3、在寶寶排便時,媽媽要發(fā)出“噓噓”的聲音,或是其他類似水流的聲音,或是說“尿尿”。這樣做的目的是讓寶寶在這個聲音和排便之間產(chǎn)生關(guān)聯(lián)。
4、每當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要排便時,幫寶寶擺好把尿的姿勢后,你都要重復噓噓聲音,直到寶寶排便結(jié)束。時間久了,寶寶就會把這個聲音作為要排便的信號,把自己要排便的意愿,跟把尿聯(lián)系起來。
5、晚上睡覺時,在床邊放個尿盆。晚上寶寶醒來吃奶之前,或是有煩躁表現(xiàn)的時候,就給寶寶把尿。一些有經(jīng)驗的媽媽說,寶寶很少會在深度睡眠時大小便,而且通常會在需要排便前表現(xiàn)得煩躁或是發(fā)出其他類似的信號,一般都足以吵醒跟寶寶同睡的父母。媽媽也可以晚上給寶寶戴尿布,不過這可能會讓一些寶寶對把尿這件事感到混亂。如果您想讓寶寶光著屁股睡覺,別忘了在寶寶身下墊二三塊防水尿布,以防寶寶尿床。當寶寶尿濕后,可以輕輕地抽出最上面那塊防水尿布,這樣可以盡量少打擾寶寶睡眠。
三、寶寶把尿的注意事項是什么
1、當寶寶失誤,也就是尿褲子的時候,你要保持平靜、放松。你的態(tài)度可能會決定寶寶對把尿這件事的態(tài)度。要知道你選擇給寶寶把尿,就意味著你已經(jīng)準備好他偶爾或經(jīng)常會失誤。千萬不要給寶寶施壓,也不要懲罰寶寶。你要溫柔、積極,再加上一點幽默感,讓寶寶喜歡把尿。
2、在給寶寶把尿這件事上,你不用過于較真。你可以偶爾給寶寶用尿布,比如晚上或者外出的時候,這樣會更方便。為了減少寶寶因此產(chǎn)生的混亂感,你可以盡量用傳統(tǒng)棉布尿布,因為紙尿褲吸水性能太好,寶寶尿濕或便污后,自己往往意識不到。
3、不要強迫寶寶把尿。隨著寶寶自我意識的增強,即使你始終如一地堅持給寶寶把尿,方法也無可挑剔,但你的寶寶仍有可能突然抗拒把尿、把尿時哭鬧、一放下就尿了。這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隨他自己的意愿。多準備幾條給寶寶換洗的褲子,并及時清洗、消毒。
4、為了方便,把尿的寶寶多半會穿開襠褲。如果你給寶寶穿開襠褲,得注意家里的衛(wèi)生,特別要注意地板的清潔。外出時,給寶寶戴上尿布,或是閉襠褲,別忘了再拿幾條更換的尿布或褲子。
四、寶寶把尿的好處
1、把尿能提升親子聯(lián)系。因為媽媽為了給寶寶把尿,要頻繁觀察寶寶要排便的跡象,這會讓媽媽更加了解他的需求,從而讓媽媽和寶寶之間的親子聯(lián)系更加緊密。而且,有的媽媽為了晚上給寶寶把尿,會讓寶寶跟自己睡在同一張大床上。
2、把尿會讓寶寶更舒服。寶寶尿濕或便污尿布后,往往會哭鬧,就是用紙尿褲有時也會這樣。而且,不戴尿布,寶寶就很少會長尿布疹。
3、培養(yǎng)寶寶的自我獨立意識。隨著寶寶大動作技能的提高,當寶寶會爬或會走了之后,媽媽更容易鼓勵寶寶自己到尿盆那兒去,或是用大寶寶的馬桶。
4、減少資源浪費。全球范圍內(nèi),垃圾填埋場每年要堆積2200萬噸的廢棄紙尿褲。減少傳統(tǒng)布尿布的使用,同樣對環(huán)境有益,因為清洗棉布尿布也需要能源。減少尿布的使用不僅可以保護地球,同時還能為媽媽節(jié)約開支。
5、把尿是自然的方式。在中國,給寶寶把尿的歷史由來已久。寶寶不戴尿布,媽媽們也可以抱著寶寶去做各種事。寶寶光著的小屁屁一般不會弄臟媽媽的衣服,因為媽媽們知道怎樣預判寶寶有排便的需求。當媽媽發(fā)現(xiàn)寶寶發(fā)出了想要排泄的信號時,可以讓寶寶面朝外,給寶寶把尿。而且媽媽也不用整天都盯著寶寶,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練習,自然會知道寶寶什么時候要排便了。
把尿派 崇尚把尿派的人,有的建議3個月以上就可以把尿,認為孩子在3個月以上頸椎脊椎可以承受了,就可以定時給孩子把尿了。
有的建議是6個月開始,晚一點的則是1周歲以后了。
也有一些朋友總結(jié)出一些方法來,比如隔一個小時把一次尿,讓寶寶形成尿液后再把尿等;
還有的用的方法是如果孩子沒有尿,就打開水龍頭,或者發(fā)出噓噓的聲音來,讓孩子變成條件反射,尿出來。
講到這里,突然想起一個朋友說,她一緊張就想尿尿,一聽到水聲音就想尿尿,會不會是小時候養(yǎng)成的習慣?
非把尿派 我是非把尿派,我家紙尿褲用的不少,夏季白天不怎么用,冬天是一定會用的,而且我基本上屬于順應孩子天性,沒有經(jīng)歷過訓練把尿過程。
一般說來,寶寶一歲半以上才會慢慢有了一點控制尿的意識,在此之前一般即便形成了也是條件反射。
經(jīng)??匆娔棠袒蛘咄馄疟е殞氃谀前涯颍瑢殞毎胩煲材虿怀鰜?,奶奶或者外婆還耐心地噓噓著,感覺老人也累,孩子也累。
所以我會順應孩子的生理過程,孩子會自然過渡到可以把控自己的尿意時候,這樣對孩子心理和生理上都有益處。
寶寶幾個月把尿合適?寶寶三個月左右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把尿了。這個時候的寶寶,雖然剛開始把尿的時候,會抗拒,會哭鬧。但是只要堅持一段時間,寶寶就會很自然的聽虛了,有尿一把就出來,也不會抗拒了。
把尿時需注意保護好寶寶的頭和頸部。把寶寶的頭和頸部靠著自己都肚子,兩手輕握住腿,讓腿伸開。
把尿的不好在于花費的時間精力多把尿就不用被尿布濕包著捂著,可以節(jié)省開支,而且寶寶舒服,還方便清洗寶寶屁股。
但把尿需要花費精力,而且寶寶在嬰幼兒時期,有時尿多,不易把握時間,尿濕褲子就要洗,很麻煩。
不過孩子小,把尿得看季節(jié)。如果是在大冬天,那就沒必要了。冬天冷,把尿需脫褲子,擔心著涼。
我家寶寶就是在三個月時開始把尿,剛開始把尿,很抗拒,哭鬧表示不滿。但那時在六月天,熱得要命。就不給寶寶墊尿布了,開始把尿。
把尿也沒有出現(xiàn)別人所說的肛脫啊什么的情況?,F(xiàn)在孩子快兩歲了,完完全全已經(jīng)脫離了尿不濕。
我家寶寶現(xiàn)在一歲八個月了,說說我的經(jīng)歷。六個月以內(nèi)我是堅決不讓把尿的,娃兒太小真心不合適把尿,那么小的娃娃抱著都感覺抱不穩(wěn),更別說把尿的時候端著腿了,對小孩發(fā)育不好。六個月之后適逢夏天,她爺爺要給她把尿,說天氣太熱,沒有阻攔,結(jié)果晚上也不拉尿,憋著非要把出來才能接著睡,極度影響寶寶的睡眠。后來就不讓爺爺把尿了,到一歲七個月了,想著天氣熱孩子也不小,可以試著訓練尿尿了,于是重新開始把尿,沒多久就自己學會尿尿了。
所以說,寶寶到了一定年齡都會學會如何自己尿尿,而且到了適當年齡更事半功倍,真心沒有必要提早把尿。一般來說,到孩子18個月的時候可以開始進行如廁訓練,這個時候開始把尿就可以了,至于更早的,除了節(jié)約尿不濕,其他的好處也不那么顯而易見吧!
我是不建議給太小的寶寶把尿的。雖然把尿有時候的確可以節(jié)省一定的開支,但是對寶寶的發(fā)育并不好。一般寶寶在2-3歲能夠控制大小便,但有時候也會尿床,而完全能控制大小便,在4-6歲。
根據(jù)我的觀察,當寶寶有這幾種反應時,就可以嘗試給寶寶排尿排便了。
1. 寶寶可以向我們表達尿不濕尿濕了不舒服或不穿了。
2.寶寶有主動大小便的意愿。
3.寶寶會模仿我們上廁所的動作,在寶寶馬桶上坐一會兒。
4.尿不濕可以保持干燥至少兩小時。
5.睡午覺醒來后尿不濕是干燥的
老一輩人都有把尿傳統(tǒng),一方面是出于對尿不濕的不信任,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節(jié)約。如果是媽媽自己看孩子,孩子要尿便時,可能會有一些反應,這時候媽媽們給寶寶把尿會事半功倍,偶爾可以根據(jù)寶寶的反應把尿,但不要強迫。
如果要進行便尿訓練,可以在一歲半以后。我們一歲半以后在家時,白天不穿紙尿褲,晚上還穿,兩歲的時候,她自己就不穿了,要尿了,她會喊我,所以還是順應孩子的規(guī)律來比較好。
很多家長關(guān)心寶寶幾個月把便比較好,既能快速掌握排便技巧,又不會發(fā)生傳說中的"痔瘡、脫肛"等問題。
把屎把尿是大小便訓練的一種,大小便訓練,也叫做如廁訓練,是培養(yǎng)寶寶排尿和排便習慣的一種訓練。如廁訓練的方法在 歷史 上不是一成不變的,20世紀初美國的《父母》雜志認為大多數(shù) 健康 的嬰兒可以在8周齡開始訓練,其后,有兒科專家提出家長應該在觀察到孩子發(fā)育到一定水平再開始訓練。再后來,在這個問題上逐漸形成了兩大流派,分別是Azrin、Fox兩人提出的以家長為中心的訓練方法以及Brazelton提出的以兒童為中心的訓練方法。
對小嬰兒來說,不能獨立行走,不會表達自己想上廁所的意愿,也不具備穿脫褲子的能力,必須通過家長幫助他們完成這個過程,也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給寶寶把便。而權(quán)威機構(gòu)美國兒科學會的主張是, 在孩子18個月后開始進行如廁訓練 ,加拿大兒科協(xié)會也是這樣建議。
可以看出, 把便和主流如廁訓練不同的是,前者是在孩子出生后幾個月內(nèi),家長把孩子固定在一個特殊體位,去完成這個排便和排尿的動作。 而主流的如廁訓練是在18個月后,通過一定的訓練方法,讓孩子學會主動去蹲廁所排便排尿。
那么,
把便就不好嗎?還是有什么危害?把便不是中國特色,在其他國家也是比較常見的,比如非洲和印度,最早在幾周或幾個月大的時候就開始把便。 目前并沒有任何證據(jù)證實把便會導致肛裂、痔瘡、脫肛門等這些問題 ,如果發(fā)現(xiàn)這些疾病,需要找其他原因,比如便秘或先天發(fā)育異常,而不是把鍋甩給把便,最好也不要用把便這件事來指責老人“陋習”。然而,也沒有很好的證據(jù)支持把便會有什么特別的好處。
因此,把便沒有絕對的好或不好,它是一個“天平”,如果想給寶寶把便,要仔細觀察 寶寶的排便信號(比如扭來扭去,用力憋氣,哭鬧等) ,而不要強迫去把,強制把便會造成天平的失衡,讓寶寶產(chǎn)生不良情緒,把排便當成一種不愉快的體驗。
主流如廁訓練又怎么做呢?有的家長會說,我沒有那么多精力去觀察排便信號和多次給寶寶把便,那么可以嘗試以孩子為中心的主流如廁訓練,一般是在18個月以后,寶寶的發(fā)育和行為都準備好了的時候。比如:
1
發(fā)育方面
2
行為方面
如廁訓練是一件富有挑戰(zhàn)性的事情,大多數(shù)寶寶不能一次做好,即使完全學會了也可能會出現(xiàn)偶爾退步的現(xiàn)象, 爸爸媽媽們要多鼓勵寶寶,耐心引導,盡量避免負面評價,可以適當?shù)莫剟?/strong> ,和寶寶一起努力讓如廁這件事變得有趣起來。
總結(jié)來說,把便有什么好處或壞處,目前并沒有高質(zhì)量的研究結(jié)論,我們沒必要把這件事情“妖魔化”,在不強迫孩子的前提下可以把。但是,權(quán)威機構(gòu)美國兒科學會以及加拿大兒科協(xié)會主張如廁訓練在18個月后開始。
我是蟲寶媽,不請自來者!
關(guān)于這個“把尿”的問題,說說我的看法: 千萬不要相信老一輩“我們小時候都這樣”的錯誤思想,我們要“拒絕把尿”!
不要給寶寶把尿
因為寶寶的尿道括約肌、肛門括約肌要三歲左右才能完全發(fā)育好,而這是人控制大小便的生理基礎之一,在此之前寶寶是沒有能力控制排尿排便的
過早把尿的危害
過早把尿把便既不利于寶寶髓關(guān)節(jié)的發(fā)育,同時也容易造成脫肛、肛裂等現(xiàn)象,因為寶寶的括約肌還在發(fā)育階段, 長期頻繁把尿會對寶寶的肛周肌肉造成壓力,出現(xiàn)肛門脫垂 。不要錯愛了寶寶,我們的無知真的會害了寶寶的, 傷害小的則影響寶寶創(chuàng)建自主排尿功能,導致寶寶憋不住尿、尿頻等;傷害大的會直接造成寶寶脫肛、肛裂
如何養(yǎng)成良好的排尿習慣呢
一歲半左右的寶寶就逐漸會有自主排尿意識了,媽媽們可以因勢誘導寶寶,這樣就很容易使寶寶養(yǎng)成自主排尿的良好習慣,從而戒掉尿不濕
我們應該選擇吸水性比較好的尿不濕,勤換尿片,呵護寶寶的小PP!
感謝閱讀,我是蟲寶媽,不知道你同意我的觀點不?歡迎下方留言
其實寶寶在幾個月內(nèi)最好不要把尿,訓練孩子排便大約要一歲半。
對于幾個月的寶寶把尿,對孩子的成長發(fā)育是有很大影響的,無論在心理還是生理方面。
孩子過早把尿,不僅不能幫助孩子更早建立自主排尿功能,反而危害很多。一般來說,孩子長到一歲半之后,都能靈活的坐、站、走、蹲、起。這說明他們的肌肉,神經(jīng)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發(fā)育,也能聽懂大人的指示了,所以此時開始訓練坐便如廁比較合適。
能看出來有屎或者有尿就可以把了。
我自己帶孩子,剛不到50天的時候就開始兩三天甚至四天才拉一次,每次拉都很痛苦,哭鬧打挺,屁股不能著地兒,怎么哄都哄不下來,只能抱著。有一次剛拉了抱起來要給洗屁屁就又拉了,拉出來一大堆!之后看到她持續(xù)性使勁兒,我就開始把屎,把的過程中她就安靜的呆在我臂彎里,東瞅瞅西看看的,能感覺的出來那個姿勢她很舒服,雖然有時候出來的是一個屁或者一泡尿,但是把出屎粑粑來的時候更多。
所以,我家是能看出來是拉屎了就開始把了。是我自己主動給把的,雖然孩子爺爺奶奶不管我們,姥姥姥爺顧不上我們,就我自己一個人看孩子,但是的的確確是我自己主動給把的。希望對你有用吧
幾個月的孩子,其實還沒有控制大小便的能力。所以,我不建議你過早對孩子把尿。
就算孩子能一把就尿, 那也只是形成了條件反射,他的生理發(fā)育根本沒有達到能自主控制如廁的階段。
我們一直堅持不要超越階段培養(yǎng)孩子,不要拔苗助長,而把便把尿就是典型的例子。
此外,為了方便把便把尿,很多老人給孩子 穿開襠褲,讓孩子的生殖器暴露在外面。這時候,男孩子容易玩生殖器,而女孩因為尿道短,也容易引起很多衛(wèi)生問題。
有時候負面影響是長時的,并不是當下就能看得出來,所以 不要總覺得“ 小時候你都是把尿把大的 ”是一件堂而皇之的優(yōu)良傳統(tǒng)。 孩子需要時間慢慢長大,他們的節(jié)奏也需要我們的尊重。
我的兩個寶寶都是穿尿不濕,都不把尿,到孩子會走了,白天不出門的話就不穿尿不濕,出門的話還是要穿的。在家里就可以光屁股了,慢慢訓練孩子到小便盆上廁所,兩歲左右,孩子在家上廁所就不用管了,出門他要是尿尿,也會說了,所以最好不要把尿,順其自然,孩子慢慢就都會了。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8627.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B2課學員分享:快速入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