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寶寶幾個月豎抱頭不晃
寶寶幾個月豎抱頭不晃
差不多要三個多月的時候才會好點。不要著急,如果寶寶還豎的不穩(wěn),最好是不要豎抱時間太久,用手托住寶寶的腦袋,保護好寶寶才行。三個月左右的寶寶就可以能夠比較好的控制頭部了。但每個寶寶的具體情況不一樣,所以這個時間也只能作為參考。沒有必要專門訓(xùn)練寶寶豎著抱,肯定是順其自然比較好。
豎抱寶寶時的5大注意事項
1、注意衛(wèi)生。在抱寶寶之前,請注意洗干凈自己的雙手,以免手上的細菌感染寶寶。
2、摘掉裝飾品。在抱寶寶之前,請摘掉自己手上的裝飾品,例如戒指,以免戒指劃傷寶寶那嬌嫩的肌膚。
3、溫度要暖和。在抱寶寶之前,請確定自己的手是暖和的,千萬別用你那冰冷的手去碰寶寶,很容易讓抵抗力差的寶寶著涼感冒的。
4、動作要輕柔。抱寶寶時,動作要輕柔,媽媽可以微笑地注視著寶寶的眼睛,跟寶寶交流,動作不要太快太猛,即使在寶寶哭鬧時,也不要慌亂。
5、放下的姿勢要適宜。將寶寶放下時,最安全的姿勢是讓他背部向下仰躺在床上。
二、寶寶幾個月才能豎著抱
嬰兒生長發(fā)育的特點是頭大、頭重、骨骼的膠質(zhì)多,肌肉還不發(fā)達,肌肉力量較弱。因此,1個月的嬰兒只能稍稍抬頭片刻,3個月時頭才能初步直立。由于頸部和背部肌肉發(fā)育還不完善,1~3個月的嬰兒不能較長時間支撐頭的重量。因此,抱1~3個月的嬰兒的姿勢是很講究的,關(guān)鍵是要托住嬰兒的頭部。
1~2個月的嬰兒,主要是平抱,也可采用角度較小的斜抱。平抱時讓嬰兒平躺在成人的懷里、斜抱時讓小兒斜躺在成人的懷里。不論是平抱或斜抱,成人的一只前臂均要托住嬰兒的頭部。另一只手臂則托住嬰兒的臀部和腰部。對于易吐奶的小兒則應(yīng)采取斜抱,這樣可防止吐奶或減輕吐奶的程度。
3個月的嬰兒主要采取斜抱或直立抱。斜抱時小兒向上傾斜的角度可稍大些。小兒采取直立抱時,有兩種姿勢可供選擇。一種直立抱姿勢是嬰兒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攔住嬰兒的胸部,讓嬰兒的頭和背貼靠在成人的前胸;另一種直立抱姿勢是讓嬰兒面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前臂上,成人的另一只手托住嬰兒的頭頸、背部,讓嬰兒的胸部緊貼在成人的前胸和肩部。
抱嬰兒既要注意保護好嬰兒,還要抱得舒服,同時使嬰兒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動作要慢要輕。
三、抱嬰兒的姿勢有哪些
對于從未抱過幼小嬰兒第一次做父母的成人來講,看到這樣一個弱小的嬰兒的確會手足無措,心情緊張不知如何來撫抱他。而新生兒出生以后,剛剛離開母親子宮內(nèi)既寧靜又暖和安全的生活環(huán)境,突然來到充滿空氣亮光的陌生世界,也十分不習慣,也感到驚慌不適,尤其被人抱起時頭和頸得不到支持,有向下墜落感覺,會出現(xiàn)驚嚇。因此作為媽媽爸爸要學(xué)會撫抱嬰兒,使他受到支持,感到溫暖安全,全身舒適放松愉快。這種貼身撫抱是親子交往建立感情的第一步,對嬰兒身心發(fā)育十分重要。從新生兒起就應(yīng)一日多次抱起嬰兒,逗引他,引他注視和他講話。一般抱撫嬰兒都在小兒睜眼睡醒時,當睡熟時盡量讓他睡在小床上。
抱起嬰兒前可先用眼神或說話聲音逗引,使他注意,一邊逗引,一邊伸手將他慢慢抱起。抱仰臥的孩子可一手伸至頭頸后及背部,另一手從另一側(cè)托住臀部和大腿,讓他在你手臂上躺一會兒,使他感到安全舒適,再輕輕將他抱起,使他盡量靠近你軀體,緊緊依偎著你。親切溫暖安全的擁抱會讓嬰兒感到十分滿足。抱俯臥的嬰兒可一手托住嬰兒下巴、頸胸,一手從外側(cè)伸入下腹,抓住對側(cè)臀部及大腿,輕輕將嬰兒翻過來擁入你懷中。抱嬰兒可采用下列不同姿勢和位置:
1、橫抱:可讓小嬰兒橫躺在你前臂上,用手掌托住他背部,手指捏住外側(cè)臀部及大腿根,嬰兒的頭和頸擱在臂彎處,胸腹近側(cè)靠近母胸及上腹部,母親另一手還可用玩具逗引小兒或做其他事。待嬰兒稍長大,則要用兩手橫抱、一手臂托住嬰兒頭的枕部和頸背,手掌從背部握住嬰兒外側(cè)肩和手臂,另一手從下托住嬰兒臀部和雙腿,這樣橫抱嬰兒不易滑落。你坐在椅子上,可將嬰兒仰臥于你大腿上,兩手從兩側(cè)托住嬰兒頭、頸和上背部,讓嬰兒雙腳頂住你腹。也可將嬰兒橫放在母親大腿上,用雙手上下托住嬰兒。
2、坐式抱:嬰兒從小喜歡看四周人物,坐著豎直抱時顯得特別高興活躍,可逐漸提高橫抱嬰兒的頭頸、上身,使其慢慢習慣上身直立,待嬰兒頭部能豎直時,可采坐勢懷抱,嬰兒臀部及兩下肢置于母坐著的大腿上,上身坐直,嬰兒臉向一側(cè),用一手臂繞過嬰兒頸背握住外側(cè)腋下,將嬰兒另一側(cè)肩身緊靠母胸前,坐姿懷抱不僅嬰兒可環(huán)視四周,尚可母嬰對視,進行談話和逗引。另一坐式抱為嬰兒背靠母胸,臉手向前,母一手從腋下經(jīng)前胸環(huán)抱嬰兒。另一手從同側(cè)嬰兒大腿下伸向另一側(cè)抱住另側(cè)臀部和大腿。
3、豎抱:嬰兒伏于母肩,將嬰兒抱直,胸腹緊貼母前胸,一手臂繞背抓住對側(cè)嬰兒上肢,小嬰兒頭尚不能豎穩(wěn)時可將手掌托住嬰兒頭和頸,母另一手從背后托住嬰兒臀部和雙腿,撐住全身重量,緊緊抱住嬰兒,這樣嬰兒頭靠母肩向后可看見四周人物,又鍛煉了頭頸部肌肉,訓(xùn)練豎頭抬頭動作。將嬰兒從抱著位置放到床上或桌上時也要動作輕柔緩慢,母手臂可在放下嬰兒后在原處停留片刻,待嬰兒感到不晃動,安全和舒適后,才慢慢把兩手相繼抽出。
四、正確抱寶寶的方式
1、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頸、頭,右手托住他的小屁股和腰。這一方法比較多用于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2、腕抱法:將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里,肘部護著寶寶的頭,左腕和左手護背和腰部,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著寶寶的腿部,右手托著寶寶的屁股和腰部。這一方法是比較常用的姿勢。
3、不要豎著抱寶寶:新生兒的頭占全身長的1/4。豎抱寶寶時,寶寶頭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寶寶在1-2個月時,頸肌還沒有完全發(fā)育,頸部肌肉無力,應(yīng)防止這種不正確的懷抱姿勢對寶寶脊椎的損傷。這些損傷當時不易發(fā)現(xiàn),但可能影響孩子將來的生長發(fā)育。所以抱寶寶不宜筆直的豎抱。
4、不要久抱:人們對孩子的愛達到了無與倫比的程度,親不夠,愛不夠,孩子出生幾天就開始抱來抱去。殊不知,這種做法違背了嬰兒生長發(fā)育的自然規(guī)律,對孩子是有害無利的。
(1)新生的嬰兒,每天需要20小時的睡眠時間;6個月左右的嬰兒需要16小時左右的睡眠時間。所以,除了喂奶、換尿布等特殊情況外,不要過多抱嬰兒。
(2)由于生理上的特點,嬰兒的胃、賁門肌肉較松弛,但幽門肌肉卻很緊,在這種情況下,哺乳或喂食后如果將嬰兒抱在懷中逗玩,則食物容易從賁門溢出,造成嘔吐。
(3)嬰兒的骨骼生長較快,如果長期抱在懷中,對孩子骨骼的正常成長極為不利。平常抱出去曬曬太陽,增強抵抗力是必要的,但時間也不宜過久。
5、母子交流式:用這種方式抱寶寶,媽媽和寶寶面對面,最利于親子間的交流與對話,還可以輕輕地將寶寶在身前蕩蕩,令寶寶更放松、更開心。
有粉絲朋友留言說“孩子一出生就豎抱,他只喜歡這個動作!”
這位朋友的說法代表了很多孩子的現(xiàn)狀,媽媽們發(fā)現(xiàn)孩子一旦被豎抱過,就喜歡上這個動作,不管是橫著抱還是斜著抱,都會哭鬧,還會打挺,勁頭很足,橫抱都沒辦法抱。孩子拍嗝的時候也要豎著,如果不豎抱拍嗝,孩子的鼻子里都會往外吐奶,噴得到處都是,看了就很擔心。
看過一些育兒書,普遍不建議豎著抱孩子,說這樣可能會損傷脊柱,媽媽們因此更加糾結(jié)。都知道豎抱不好,但是孩子哭、吐奶這兩點,都讓媽媽感到?jīng)]辦法不豎抱,還是一邊擔心一邊豎抱。
孩子到底什么時候可以豎抱,豎抱真的會損傷脊柱嗎?是媽媽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其實,事情沒有想象得那么糟糕,豎抱對孩子來說也是有好處的,孩子豎抱的時間遠比我們以前的認知要早。
豎抱孩子其實也有一些好處孩子之所以喜歡豎抱,因為這讓他感到舒服、開心,同時,豎抱孩子還有一些額外的好處。
豎抱可以防止溢奶:新生兒的胃是平的,賁門肌肉發(fā)育不完善,吃下去的奶水很容易溢出來,如果豎著抱孩子,食物就會順著流下去,不會溢出來,寶寶不容易吐奶、溢奶,也會感覺腹部更舒服。
豎抱可以促進視覺發(fā)育:孩子一出生就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豎著抱孩子的時候,他的視野不再局限于上方的天花板,還能看到地上、看到周圍更多的事物,從而促進視覺發(fā)育。
張思萊醫(yī)生認為,孩子接受更多的視覺信息,獲得豐富的視覺經(jīng)驗,可以提高視覺皮層細胞的敏感性,提高孩子認知水平。
豎抱可以鍛煉脊柱:經(jīng)常豎著抱孩子,孩子的脊柱得到鍛煉,力量會增強,身體更硬朗。頭頸部也得到鍛煉,抬頭會更早,為以后各項大動作的發(fā)展做好準備。
孩子到底什么時候可以豎抱傳統(tǒng)的觀點認為新生兒不能豎抱,一般是三四個月以后,也有的認為是6個月以后才能抱孩子。但這和實際情況有很多出入,孩子從一出生就豎抱的不在少數(shù)。我家兩個孩子,完全豎抱的時間一個是3個月、一個是4個月,都在6個月之前。
最近看到蝦米醫(yī)生和張思萊醫(yī)生的觀點,都表示孩子一出生就可以豎抱。這完全刷新了我們的認知,媽媽們算是吃了一顆定心丸。這種說法并不是一家之言,而是多年前都已經(jīng)有定論的,只不過傳來傳去引起了一些誤解。
美國兒科學(xué)會也提到,孩子吃奶時會吸入一些空氣,孩子因為不舒服而煩躁不安,哭鬧掙扎會吞下更多空氣,嚴重的時候會引起吐奶。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吃60-90ml奶或喂母乳換邊時拍嗝。拍嗝有3種姿勢,其中2種姿勢都是讓孩子保持豎立的狀態(tài)。一種是讓孩子的頭靠在肩膀上,一種是讓孩子坐在大人的膝蓋上,用手支撐頭部豎立。
這一傳承多年的操作,足可以說明孩子一出生就可以豎抱,所以根本無需糾結(jié)豎抱的時間,想豎抱隨時可以豎抱。
掌握分月齡抱娃方法是重點當然,對于小月齡的孩子的來說,頭部所占比例比較高,頸、肩、胸、背部肌肉不發(fā)達,不能支撐脊柱和頭部豎立很長時間,在豎抱的時候還需要循序漸進來,在不同月齡段,采用相應(yīng)合理的豎抱方法,孩子就不會受到傷害。
2個月之前:多數(shù)時間是橫著抱,如果豎抱要注意保護孩子。采用拍嗝的第一種姿勢,讓孩子的頭靠在大人的肩膀或者胸部,大人一手扶助孩子的頭頸部,一手扶助孩子的臀部,把頭、背、臀部幾點固定好,孩子就是安全的。每次豎抱的時間不要太長,可以采用拍嗝的時間:10-15分鐘。
滿月以后,要對孩子進行頭豎直訓(xùn)練,從幾秒鐘開始逐漸拉長時間。經(jīng)過鍛煉之后,孩子的頭部豎立時間會越來越長,從幾秒到一兩分鐘。
3-5個月:除了可以采用拍嗝的豎抱姿勢外,還可以讓孩子面朝前,背部靠在大人的胸部,大人一手托著孩子的臀部,一手扶著孩子的胸部。這種方式可以讓孩子主動練習豎頭,鍛煉頸部和脊椎的支撐力。
豎抱的時間可以根據(jù)孩子的具體情況決定,如果發(fā)現(xiàn)孩子的頭部不再搖來晃去,不會出現(xiàn)向后倒的姿勢,就可以堅持的時間更長一些。
過去認為新生兒只能橫著抱,因為小家伙的頭實在是又大又笨重,豎抱很容易向后仰,很容易損傷寶寶的頸部和脊椎。
那么寶寶多大才能豎抱呢?其實豎抱最重要的不是看月齡,而是看寶媽采取的姿勢,如果姿勢不對,大寶寶同樣也會受傷的。
豎抱的正確打開方式是怎樣的? 兩個技巧三項注意 ,寶媽收藏起來吧!
前幾天去朋友瑞雯家做客,飯后家長里短地聊天,瑞雯懷里一直 豎抱剛2個月大的孩子, 小家伙不一會兒就睡著了,瑞雯就一直保持著寶寶睡前的姿勢抱著寶寶。
我說:“孩子都睡著了,換個姿勢吧, 一直這樣豎抱著,對寶寶脊椎不好, 你也累?!?/p>
瑞雯卻說:“我早就習慣了,月子里帶孩子的時候,比這還累的事情多的是呢?!?/p>
我立刻嚴肅了起來:“你累是一方面, 關(guān)鍵是孩子太小了,長時間豎抱對脊椎不好 ,你啊真是個沒心沒肺的!”
瑞雯這才意識到真正的問題,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終于把寶寶放下了。小家伙可能確實是玩累了,被瑞雯放下都沒有醒,還睡得很香呢。
在國內(nèi)相關(guān)的權(quán)威報告當中,并沒有明確指出豎抱對脊柱會產(chǎn)生哪些危害,而且, 在《美國兒科學(xué)會 育兒 百科》當中,還提到了豎抱有利于減少漾奶、吐奶的問題 。
一般來說,只要是 發(fā)育足月 的寶寶,都是可以適當豎抱的。
由此可見, 豎抱并沒有明確的月齡限制 ,主要是抱娃的姿勢非常有講究。如果姿勢用錯了,即便是大月齡寶寶,脊椎也會受到損害的。
常見的豎抱錯誤姿勢,寶媽們避雷排雷,別再做錯哦。
不扶頭頸
抱豎抱不扶頭頸,可以說是 “坑娃之最” 。寶寶頸部難以支撐頭部,不僅容易損傷頸部,如果頭部后仰的話,還可能導(dǎo)致嗆咳或影響呼吸。
脊柱彎曲
在豎抱寶寶的時候,如果爸媽沒有注意將寶寶的脊椎扶好,寶寶的身體可能會呈現(xiàn)下面這種 彎曲的姿勢,增加脊椎的受力 ,長此以往也會給寶寶脊椎帶來傷害。
長時間豎抱
豎抱雖然有很多的正面作用,但是長時間豎抱,還是會給寶寶的 身體帶來較大的負荷 。
寶寶的骨骼本身比較柔軟,支撐力度不夠,長期豎抱會 損傷寶寶脊柱, 也不利于身體和運動的發(fā)育。
怎樣豎抱寶寶,才能保證寶寶舒適、媽媽省心呢? 記住兩個技巧、三個注意 ,抱娃哄娃輕輕松松。
1. 看月齡下菜碟
根據(jù)寶寶不同的月齡,采取不同的措施:
2. 平時多練趴、抬頭
多多訓(xùn)練寶寶趴著,對寶寶身體 肌肉的發(fā)育、大運動的發(fā)育 都非常有益,媽媽們還可以用小玩具吸引寶寶 趴著抬頭 ,鍛煉頸部肌肉的力量。
注意事項:
① 注意豎抱的姿勢,可以讓寶寶 斜靠在媽媽的胸前,或者是將下巴搭在媽媽的肩膀上, 面部向后看,視野會非常好。
② 抱娃盡量 避免搖晃, 尤其是大力度搖晃,可能會把寶寶“晃暈”。豎抱的時候搖晃,還可能會損傷寶寶脊柱的發(fā)育。
③ 在喂奶中,或者喂奶后,可以適當豎抱一小會兒,可以預(yù)防和 緩解漾奶、吐奶的問題, 寶寶身體感覺舒適,對豎抱也會更加青睞。
小島今日話題: 關(guān)于嬰兒豎抱,有哪些常見問題?
寶寶豎抱應(yīng)該要注意什么
相信很多家長在哄自己寶寶的時候都會采用抱抱的方式,有時候會使用豎抱,那么寶寶豎抱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讓我們繼續(xù)往下看吧。
剛出生的寶寶全身軟綿綿的,正因為如此很多新手爸媽都不敢抱寶寶,如此軟綿綿感覺一抱起來就要往下滑。
寶寶如此的軟綿綿主要是因為剛出生的時候?qū)殞毜墓趋肋€沒發(fā)育成熟,等到寶寶長到6個月大左右骨骼發(fā)育得成熟些才會感覺到寶寶有了一定的硬度。因為寶寶軟綿綿的,所以家長在抱寶寶的時候通常都采取橫抱的姿勢,有些地方會有講究說寶寶還沒滿6個月不要豎抱,因為寶寶的頸椎還不足以承受寶寶頭部的重要,脊椎也一樣,所以豎抱會擠壓到頸椎和脊椎從而導(dǎo)致骨骼變形。
雖然不能豎抱的理由很有道理,但并不是說完全不能豎著抱寶寶,只要家長在豎著抱寶寶的時候注意保護好寶寶的后背和頭部,比如可以讓寶寶的頭趴在家長的肩上,家長用一只手扶在寶寶的后背上,這樣哪怕是寶寶剛出生的時候家長也可以豎著抱他。只是寶寶剛出生的時候豎抱比橫抱有更多的講究,這幾個需要注意的點家長一定要清楚。
一、不要搖晃寶寶
當準備哄寶寶睡覺的時候或者是寶寶在哭鬧的時候,家長如果是抱著寶寶的話就會搖晃寶寶,讓寶寶誤以為自己是在搖籃里,搖著搖著寶寶也就慢慢的睡覺了或者是不哭鬧了,于是家長就以為寶寶是喜歡這么搖一搖的,其實家長只有是橫抱著寶寶的時候搖寶寶才屬于享受的狀態(tài),如果是豎著抱寶寶,家長這么一搖由于寶寶太小只了,家長不知道什么樣的力度對于寶寶來說才是合適的,所以如果一不小心用力過猛的話就會對寶寶的頭部和眼球等部位造成傷害,搖久了家長的手臂也酸痛,可以說是在互相傷害了,所以家長豎抱寶寶的時候就不要搖晃寶寶了,大家相親相愛的才好嘛。
二、時常觀察寶寶
豎抱寶寶的時候由于寶寶處于直立的狀態(tài)所以家長要特別留心觀察寶寶的狀況,畢竟寶寶的骨骼還沒發(fā)育成熟,寶寶自身過分受力的話將會造成脊椎的變形,另外剛出生的寶寶手臂和腳都處于蜷縮的狀態(tài),所以抱著的時候要注意點,特別是腳,不要壓著了。
三、端正抱寶寶的態(tài)度
態(tài)度這點特別重要,家長的態(tài)度將會影響寶寶的習慣,特別是月子期是寶寶習慣養(yǎng)成的關(guān)鍵期,如果在月子期寶寶一哭鬧,一醒來家長就把寶寶抱在懷里的話,那么寶寶以后將很長一段時間離不開家長的懷抱,清醒的時候必須要家長抱著,不然寶寶就會不停的哭鬧,最終累的是家長,麻煩的也是家長。
家長都是愛寶寶的,要家長完全不去抱寶寶那是不可能的',如果可以的話家長估計除了睡覺其他時候都想抱寶寶,當然一直抱寶寶不管是豎抱還是橫抱都是不建議的,家長可以多次的抱寶寶,但是每次抱的時間都不要太長,3~5分鐘即可,在寶寶哭鬧的時候可以去抱一下寶寶,讓寶寶感受到家長在身邊,寶寶才不會沒有安全感。
四、注意距離
豎著抱寶寶的時候,寶寶的頭部離家長的頭部最近,如果沒有把握好距離的話家長很容易將口中的細菌傳遞到寶寶身上,特別是一邊抱著寶寶一邊說話的時候,口水一不小心噴到寶寶臉上的話,寶寶嬌嫩的皮膚不一定能承受得住。長頭發(fā)的媽媽抱寶寶更要注意,頭發(fā)的細菌可不是一般的多,特別是在月子里不經(jīng)常洗頭的話,細菌就跟找到家一樣,所以長頭發(fā)的媽媽抱寶寶的時候最好把頭發(fā)扎起來,當然還是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寶寶的出生,帶給父母的不僅僅是幸福與歡樂,還有無窮無盡的"考驗"。在寶寶成長過程中,作為父母還要學(xué)會很多照顧孩子的方法。其中之一,就是如何的懷抱嬰兒。看似簡單,其實并不好做。
很多寶媽可能會發(fā)現(xiàn)在寶寶兩三個月的時候,只要橫抱寶寶就哭,而豎抱起來就不哭,可見寶寶更喜歡豎抱。現(xiàn)在的家長愛孩子,也不想讓孩子長時間的躺在床上,覺得這樣不利于孩子成長,希望孩子能夠快快的長大。想讓孩子多接觸一些新鮮事物,孩子離開床,但是離不開父母親人的懷抱。
這時就涉及到一個問題,就是如何抱孩子更有利于孩子成長的問題。
最近在網(wǎng)絡(luò)上,關(guān)于寶寶能不能豎抱的話題,許多寶媽也紛紛發(fā)表各自的意見,有的甚至因為意見不和,在網(wǎng)絡(luò)上吵得沸沸揚揚。這兒截取幾位寶媽給出的意見,看看你是不是也這樣認為呢?
寶媽A:"現(xiàn)在很多寶寶都喜歡豎著抱,不過,太小的寶寶,不要長時間豎著抱,頸部和腰部還沒有發(fā)育好,抱著的時候,最好托著頭。"
寶媽B:"寶寶是覺得豎著抱比較舒服嘛,如果3個月以后的話可以豎著抱的,太小了,不可以的。"
寶媽C:"寶寶晚上睡覺時豎著抱才不哭是寶寶橫著抱不舒服唄,不喜歡橫抱就豎抱寶寶吧。"
寶媽D:"小的寶寶都特別喜歡豎抱,但是三個月以內(nèi)的寶寶最好是橫著抱他,不然的話對他的生長發(fā)育是影響的。"
很多父母想知道,對于一兩個月的嬰兒,可不可以豎抱呢?答案是可以的。豎抱、橫抱其實無月齡分期,但是時間長短不同。前面我們已經(jīng)說到兩個月的寶寶身體比較軟,頭比較重,如果長時間豎抱的話會給嵴椎很大的壓力,有可能會影響到孩子嵴椎發(fā)育,甚至是導(dǎo)致嵴柱前移等問題的。
雖然說這個懷疑,并沒有什么科學(xué)依據(jù),但是在三個月以內(nèi)的嬰兒,還是盡量的避免長時間的豎抱,當然偶爾的,短時間內(nèi)的豎抱是可以,有時這不僅對寶寶發(fā)育沒有什么傷害,而且還有好處,就是在寶寶吃完奶后豎著抱,給寶寶拍嗝,排出吞咽到胃里的氣體,這樣還有利于預(yù)防寶寶溢奶。
正常情況下,根據(jù)孩子生長發(fā)育的一般規(guī)律,三個月以后隨著孩子趴和翻身的練習,頸椎以及頸部的肌肉才逐漸的富有力量,對自己的頭有一定的支撐度。所以兩個多月的時候,一般的孩子是不具備這樣的能力的,家長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頭頸部,以免意外傷害到孩子。
如果在喂奶以后,根據(jù)情況需要將寶寶豎著抱一會,也一定要保護好孩子的頭頸部,以免寶寶活動時誤傷到自己。
隨著孩子月齡的逐漸增加,超過三個月以后,根據(jù)孩子的發(fā)育情況,再適當?shù)脑黾迂Q著抱的時間,但也需要根據(jù)孩子的情況而定。
嬰兒到底應(yīng)該橫抱還是豎抱呢?是不是三個月內(nèi)的孩子不能豎抱呢?寶媽們各種聲音層出不窮,到底誰說的才是對的?誰的聲音才夠權(quán)威?以前的我也不是很了解,豎抱是否如同一些寶媽所說的那樣,會影響寶寶的生長。看到大家這樣爭執(zhí)不休,我在咨詢多名專家后給出以下建議。
理論上只要寶寶的頭能夠豎穩(wěn)了,那我們就可以進行豎抱,但是0-3個月的寶寶由于他頸部的肌肉還沒有發(fā)育的很完善,他們的頸部跟脊柱不能長時間的垂直支撐頭部重量,所以這個月齡不建議長時間豎抱,但是偶爾豎抱一下還是可以的,比如拍嗝的時候。
一般孩子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遵循二抬四翻六會坐,七滾八爬周會走的規(guī)律,所以一般2個月以后孩子可以出現(xiàn)抬頭,4個月就已經(jīng)抬頭很穩(wěn)了。孩子豎著抱的時候,3個月以后時間更長,因為3個月以后孩子的頸椎已經(jīng)開始前凸、開始發(fā)育。這個時候抬頭已經(jīng)不像剛開始晃晃悠悠的,而且有可能會抬頭很穩(wěn)。
豎抱姿勢很重要:3個月大的孩子抬頭基本上不會晃晃悠悠,這個時候豎著抱,孩子的頭抬起來,對小孩的頸椎損傷就比較小。反過來,如果3個月之前孩子抬頭抬不起來或者是抬頭不穩(wěn),這時候豎著抱,不對頸椎加以保護,就有可能損傷孩子的脖子。豎抱的時候,一手要支撐住臀部作為底部的支撐,另外一個手要扶住頸部防止頭后仰,加重對脊柱受壓,以免造成脊柱受傷。
1-3個月:
抱1-3個月的嬰兒姿勢是很講究的,關(guān)鍵是要托住寶寶的頭部1-2個月的嬰兒主要是平抱,在平抱時讓寶寶躺在大人的懷里面,斜抱的時候讓小孩子斜躺在成人的懷里。
無論是平抱或者斜抱,成人一只前臂必須要托住寶寶的頭部,另一只手臂則托住寶寶的臀部和腰部。三個月以后的嬰兒能夠豎抱,讓寶寶背朝成人坐在成人的一只手臂上,另一只手托住寶寶的胸部,讓嬰兒的頭和背貼靠在成人的前胸。
3-4個月:
嬰兒滿三個月以后可以豎著抱,因為太小的寶寶脖子很軟,豎著抱有可能傷到脖子。但是三個多月的寶寶豎著抱的時候還要用一只手稍微扶著寶寶的腦袋,因為寶寶的脖子還不是特別穩(wěn)。等寶寶慢慢長大,達到四個月以后,他們能夠豎頭更穩(wěn),還有前臂能撐起上半身的時候,就可以長時間的豎抱了。
4-5個月:
到4~5個月的時候,寶寶基本上就可以控制自己的頭部了,這個時候豎著抱就不會閃到,不需要太擔心。如果寶寶已經(jīng)四五個月了,脖子還不是很穩(wěn)定,可能和缺鈣有關(guān)系,應(yīng)當適當?shù)亟o寶寶服用鈣片、魚肝油,多曬曬太陽。
大部分寶寶從兩個月開始就不喜歡長時間的平躺,他們更喜歡被豎抱起來,因為豎抱的體位能讓寶寶的視野更加開闊,能夠接受更多信息的刺激,有助于他們腦部的發(fā)育,增長智力。我們平時可以讓寶寶多練習俯臥抬頭,他們頸部的肌肉就可以得到充分的鍛煉,變的越來越有力。
總結(jié):
寶寶什么時候可以豎著抱,這個沒有具體的規(guī)定,根據(jù)寶寶具體情況,如果寶寶抬頭比較早,而且抬頭很穩(wěn),一般寶寶在兩個月左右就可以豎著抱了,一般寶寶在三個月左右抬頭,三個月左右就可以豎抱了。
如果寶寶抬頭不是很穩(wěn),抱寶寶的時候一定要扶著寶寶頭,或者是把寶寶的頭靠在大人的肩膀上,另一只手扶著寶寶的腰部和臀部。抱寶寶時既要注意保護好嬰兒,還要抱得舒服,同時使寶寶有安全感。抱起和放下的動作要慢要輕柔。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87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