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寒是一種中醫(yī)說法,指的是因身體受寒受潮、飲食不當?shù)纫蛩兀沟闷⑽腹δ苁軗p,從而導致機體運化失調(diào)所引起的一系列癥狀表現(xiàn)。
如果長時間出現(xiàn)脾胃虛寒癥狀沒有及時調(diào)理的話,會對患者的水運代謝造成很大影響,嚴重威脅到身體健康。
所以說,一旦發(fā)現(xiàn)脾胃虛寒癥狀時,必須及時調(diào)理。那么,脾胃虛寒到底會有哪些癥狀表現(xiàn)呢?
在出現(xiàn)脾胃虛寒現(xiàn)象時,患者一般會表現(xiàn)為胃部出現(xiàn)不適感,比如胃部隱痛感以及胃脹等現(xiàn)象。
除此以外,患者還會伴有食欲不振、身體瘦弱、舌苔發(fā)白、惡心嘔吐現(xiàn)象。
如果是女性患者的話,還會出現(xiàn)手腳冰涼、腹瀉痛經(jīng)、白帶增多、周身浮腫、身體困乏、腰腹酸沉等現(xiàn)象。
脾胃虛寒對人體健康有著較大危害,所以在出現(xiàn)脾胃虛寒癥狀時必須及時調(diào)理。下面,再推薦5種調(diào)理脾胃虛寒的食療方給大家。
一、生姜粥
生姜粥有著暖脾胃、散寒氣等功效,尤其是對于反胃、少食、腹瀉、腹痛等癥狀,有著很好的調(diào)理效果。
鍋中放入生姜片以及5枚大棗,再放入清洗干凈的粳米,加清水大火煮開,轉(zhuǎn)小火煮至黏稠即可食用。
如果患者的寒氣比較嚴重,可以去掉大棗,加入蔥白3根,一同熬煮效果比較好。
二、豬肚湯
豬肚清洗干凈并焯水,撈出后控水。重新起鍋,放入豬肚、料酒、小茴香、花椒以及適當清水,一同煮熟。
煮熟之后撈出豬肚切成細絲,放入大碗中。碗中加入3片生姜,然后倒入煮豬肚的湯,上鍋隔水蒸50分鐘即可。趁熱食用,對于調(diào)理脾胃效果非常好。
三、姜汁牛奶
姜汁牛奶有著非常好的散寒、溫胃、止痛、發(fā)汗、養(yǎng)胃、健脾、安神等一系列功效。
對于脾胃虛寒所引起的一些脾胃不適現(xiàn)象,有著非常好的調(diào)理與改善效果。生姜清洗干凈去皮切細絲,然后加水搗爛取汁。把姜汁放入牛奶當中,用小火慢慢煮沸即可飲用。
四、山藥芡實粥
對于出現(xiàn)脾胃虛寒人群來說,每天可適當?shù)暮纫恍┥剿庈蛯嵵?。山藥芡實粥有著祛濕、補脾、止瀉功效,還能夠提高胃腸功能,以及增強免疫功能的作用。
山藥去皮,清洗干凈之后切塊,然后將芡實米、粳米放入鍋中,加清水后用大火煮開。然后轉(zhuǎn)小火熬煮至粘稠,放入少量的油鹽調(diào)味即可。
五、南瓜百合粥
南瓜百合粥有著除濕、健脾以及養(yǎng)胃、安神等一系列功效,還有著清熱、潤肺、通便的作用。
對于脾胃虛寒導致的胃脹、胃痛等癥狀有著一定的改善效果。
南瓜去皮,蒸熟后壓成南瓜泥。鍋中放入清洗干凈的粳米和南瓜泥一同熬煮,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繼續(xù)煮15分鐘左右,再放入百合煮5分鐘即可食用。
總而言之,脾胃虛寒的出現(xiàn),與錯誤的行為、作息、飲食等習慣有關。所以在出現(xiàn)一些脾胃虛寒癥狀時,必須快速調(diào)理好自己的飲食,多吃一些有著調(diào)理脾胃功能的食物。
另外,一定要避免食用過多寒涼、辛辣、油膩食物。每天還應適當運動,保證充足睡眠,不可過度勞累,更要保持良好心態(tài),對于調(diào)理脾胃虛寒現(xiàn)象有著非常好的效果。
什么是脾虛?
所謂“脾虛”即指面色萎黃無華,體倦乏力,形體偏瘦,厭食或拒食,或稍微多食大便中即有不消化殘渣,大便多不成形,易出汗,平時易反復感冒。
脾胃是人體納運食物及化生氣血最重要的臟腑,對脾胃病患者來說,食療亦不可缺少,但必須根據(jù)病人平素的體質(zhì)和病情不同來選擇飲食,即所謂“辨證施食”,若平素脾胃虛寒的人,或寒證的胃痛、腹痛、泄瀉等,應多食性味辛熱的蔥、姜、韭、蒜、胡椒等,若脾胃虛弱的人,宜食用紅棗、山藥、扁豆、芡實、蓮子肉等。若胃熱素盛的人,宜食梨、藕、甘蔗、蜂蜜等干寒生津之品;若氣機阻滯的病人,宜多食蘿卜、佛手、金橘,或用橘皮做成的調(diào)料。這些飲食都需要人去注意,長期堅持,還可以嘗試一下(德甫的腸媦寶茶),這是一款健脾茶,能溫養(yǎng)脾胃。
日常生活中有健脾功效的食物如下:
(1)五谷雜糧:
粳米:又名大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壯氣力,強肌肉之功。用于脾虛煩悶,泄瀉,消瘦,下痢。
玉米:又名包谷。味甘,性平。有補中健脾,除濕利尿之功??捎糜谛篂a,痢疾等病。
粟米:又名小米。味甘咸,性微寒。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腎之功。用于脾腎不足所致的納食少,煩渴,反胃嘔吐及病后體弱等。
高粱:味甘,性平。有健脾益中,滲濕止痢之功。用于小兒消化不良,濕熱吐瀉下痢等。
糯米:又名江米。味甘,性溫。有暖脾胃、補中益氣之功。用于胃寒痛,消渴,自汗,便溏,腹瀉。
小麥:味甘,性涼。有健脾養(yǎng)心益腎,除熱止渴之功。用于口干咽燥,煩躁不安,食欲不振等。
大麥:味甘咸,性微寒。有益氣健脾,止渴除煩之功。用于脾胃虛弱之消化不良,嘔吐泄瀉等。
甘薯:又名紅薯。味甘,性平。有健脾胃,潤便之功。用于形體消瘦,便秘等。
黃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寬中,潤燥之功。用于疳積瘦弱,腹脹瀉痢等癥。
蠶豆:味甘,性平。有健脾利濕之功效。用于脾虛食少,便溏等癥。
豆?jié){:味甘,性平。有潤燥補虛之功。用于體弱不健,腸燥便秘等。
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止瀉,利水滲濕之功。用于泄瀉,食欲不振之癥。
蓮子:味甘澀,性平。有健脾止瀉之功。用于脾虛久瀉,食欲不振。
蕎麥:味甘,性涼。有消積下氣,健脾除濕之功。用于胃腸積滯,腹脹滿,及脾虛而有濕熱的腹瀉、痢疾。
芝麻油:味甘,性涼。有潤腸通便,解毒,生肌之功。用于腸燥便秘,蛔蟲,食積腹痛,潰瘍等。
(2)肉蛋類
豬肉:味甘咸,性平。有滋養(yǎng)臟腑,補中益氣,滑潤肌膚之功。用于氣血不足,病后體弱消瘦,血少津枯之便秘等。
豬肚:味甘,性溫。有補虛損,健脾胃之效。用于虛勞瘦弱,胃疼痛,胃下垂,小兒疳積等。
豬脾:味甘,性平。能健運脾胃。用于脾胃氣虛引起的食欲不振,神疲乏力,腹脹,便溏之癥。
牛肉:味甘,性平。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之效。用于虛損消瘦,食少納呆,脾虛水腫等。
牛肚:味甘,性平。有補脾胃,助消化,益氣血之功效。用于脾胃虛弱所致的消化不良,氣血不足的體質(zhì)虛弱。
狗肉:味咸,性溫。有補中益氣,補腎助陽之功。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脹滿,飲食減少之癥。但一般不宜于春、夏服用。
雞肉:味甘,性溫。有溫中益氣,補精填髓之功。用于虛勞瘦弱、中虛食少、泄瀉等病。
鴨肉:味甘咸,性平微寒。有滋陰養(yǎng)胃,補血之功。用于胃陰不足所致的厭食等癥。但外感初起,或便溏、腹瀉者不宜。
兔肉:味甘,性涼。有補脾益氣之功。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體倦乏力,或消渴口干。注意脾胃虛寒者不宜服用。
鵪鶉蛋:味甘,性平。有補益氣血,強筋壯骨之功。用于小兒營養(yǎng)不良,食少,倦怠,腹瀉,幼兒發(fā)育不良等癥。
鵝蛋:味甘,性溫。有補氣血和胃的作用。用于病愈后體質(zhì)虛弱,食欲不振,消瘦乏力者。
鵝肉:味甘,性平。有益氣補虛,和胃之功。用于消瘦乏力,呃逆等癥。
鵪鶉:味甘,性平。有補五臟,益中氣,清利濕熱之功。用于營養(yǎng)不良,虛勞瘦弱,久瀉久痢,食欲不振等病。
(3)水產(chǎn)品類
草魚:味甘,性溫。有補脾暖胃之功。用于虛損,少氣乏力,飲食減少之癥。
鯽魚:味甘,性平。能益脾開胃,利水除濕。適用于脾胃虛弱,少食乏力,或嘔吐、干噦。
鱔魚:味甘,性溫。有補虛損,補氣血,強筋骨之效。用于小兒久病,氣血不足,臟腑虛弱,出現(xiàn)疲倦食少,肚腹冷痛,腸鳴泄瀉等癥。
黃花魚:味甘,性平??裳a虛,開胃。凡小兒久病體虛,面黃消瘦,飲食減少者,皆可食用。但體胖有內(nèi)熱者慎服,多食易發(fā)瘡助熱。
帶魚:味甘,性溫。有補虛損,益氣血之功。適用于久病體弱小兒,癥見食少,消瘦,皮膚干燥,氣短乏力等。
鳙魚:又名胖頭魚、大頭魚。味甘,性溫??膳⑽?,益腦髓。用于治療脾胃虛弱而致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
平魚:味甘,性平。有補益氣血,健脾益胃之功。用于小兒久病體虛,氣血不足,倦怠乏力,食欲不振等癥。
(4)蔬菜類
番茄:又名西紅柿。味甘酸,性微寒。有健脾開胃,生津止渴之功。用于食欲不振,熱病,口渴等。
紅蘿卜:味甘,性平微涼。有健脾化濕,潤腸通便之效。用于便秘,久痢,腸胃不適,消化不良等病。
白蘿卜:又名萊菔。味辛甘,性涼。有寬中下氣,消食化痰之功。用于食積不消,脘腹脹痛等。
生姜:味辛,性溫。有溫中止嘔之功。用于胃疼腹痛、嘔吐等。
大蒜:味辛,性溫。有醒脾、健胃、消積、殺蟲之功。用于泄瀉,痢疾,食積,蟲積等病。
韭菜:味辛,性溫。有溫中行氣之功。用于反胃嘔吐,誤食鐵釘、鐵針等。
山藥:味甘,性平。有健脾益氣,養(yǎng)陰之功。用于脾虛氣弱,食少便溏或泄瀉。
大頭菜:味苦辛甘,性平。有溫暖脾胃,順氣開胃,解毒利濕之功。用于食積不化,寒涼飲冷所致的腹痛,濕熱黃疸,小便不利等癥。
芫荽:又名香菜。味辛,性溫。有健胃理氣之功。用于脾胃不和,食欲不振,惡心等癥。
蓮藕:味甘,熟用性微溫。有補益脾胃,止瀉之功。用于脾胃虛弱,食欲不振,嘔吐反胃,腹瀉等。
甘藍:又名藍菜、包心菜。味甘,性平。能益脾和胃,緩急止痛。用于脾胃不和,脘腹拘急疼痛,可用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
南瓜:又名窩瓜。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驅(qū)蛔蟲之功。用于脾虛氣弱,或營養(yǎng)不良;生南瓜子可驅(qū)蛔蟲。
香菇:又名香蕈、冬菇。味甘,性平。能補脾胃,益氣。用于脾胃虛弱,食欲減退,少氣乏力 之癥。現(xiàn)代用于防治佝僂病、胃癌。
猴頭菇:味甘,性平。有補脾益氣,助消化之功。用于脾胃虛弱,飲食減少,消化不良,或體倦乏力。
芋頭:味辛,性平,有小毒??梢匝a益脾胃,適合食少瘦弱,大便秘結者食用。
扁豆: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和中益氣,消暑化濕之功效。用于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便溏,泄瀉水腫等病。
蘑菇:味甘,性微寒平。能健脾開胃,增進食欲。適用于體質(zhì)虛弱,飲食不香,胃脹不適之癥。
白木耳:又名銀耳。味甘淡,性平??绅B(yǎng)胃生津。適用于體質(zhì)虛弱,久病、熱病后飲食不香,精神不振,大便干燥者。
辣椒:味苦辛,性大熱。能暖胃祛寒,適用于過食生冷所致的胃寒疼痛、不思飲食,以及嘔吐、腹瀉、下痢,還可開胃助消化,增進食欲。多食對胃有刺激性。有內(nèi)熱、痔瘡、潰瘍病者應少食或忌食。
(5)水果類
蘋果:味甘酸,性平。有健脾益胃,生津止渴之功。用于中氣不足,腹瀉,便秘等。
香蕉:味甘,性寒。有清熱潤腸之功。用于實證便秘。
荔枝:味甘微酸,性溫。有補脾益肝,養(yǎng)血安神之效。用于脾虛久瀉,胃疼腹痛,呃逆等。
橙子:味酸,性涼。有健脾和胃,止嘔寬胸之功。用于食欲不振,食后腹脹,嘔吐,便秘等。
山楂:味酸甘,性微溫。有健胃消食,活血化瘀之功。用于小兒消化不良,食積內(nèi)停。
木瓜:味甘,性平。有健脾胃,助消化之功。用于胃痛,消化不良等。
桃子:味甘酸,性溫。有補氣生津,活血消積之功。用于津傷腸燥便秘,瘀血腫塊,肝脾腫大等。
甘蔗:味甘,性寒。有清熱和胃,除煩止渴之功。用于熱病口渴,反胃嘔吐等。
檸檬:味酸甘,性寒平。有祛暑止渴,和胃生津之功,可解暑熱,除煩渴,增進食欲,止嘔惡,下氣和胃。用于治療胃脘不適。
椰子:味甘,性溫。椰子肉補虛,強壯身體,用于治療小兒疳積黃瘦;還可驅(qū)蟲,對絳蟲、姜片蟲有效。
無花果:味甘,性平。有健脾開胃,清熱潤腸之功。用于食欲不振,便秘,瀉痢等癥。
石榴:味甘、微酸、澀,性溫。能生津止渴,收澀止瀉。甜石榴用于胃陰不足,口渴咽干,小兒疳積;酸石榴可治久瀉久痢,便血,脫肛;石榴皮殺蟲、驅(qū)蟲,治蟲積腹痛。
栗子:又名板栗。味甘,性溫??山∑B(yǎng)胃。適用于飲食少,身體瘦弱,經(jīng)常腹瀉的小兒。
大棗:味甘,性溫平。有益氣養(yǎng)血,補脾健胃,生津止渴,強神壯力之功。適用于脾胃虛弱,納食不香,大便稀溏,氣血不足,貧血缺血,面黃肌瘦,睡眠不安者。小兒不宜生食,熟食每次不宜過多,食入過多則助濕生熱,胃脹中滿,損壞牙齒。
落花生:又名花生、長生果。能補脾開胃。適用于脾胃不和,胃腹脹滿,不思飲食者。
榧子:又名香榧子。味甘澀,性平。可殺蟲,潤腸通便,消食化積。適用于小兒黃瘦疳積,對蛔蟲、蟯蟲、鉤蟲等蟲積腹痛有效。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0960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燒起中醫(yī)這把火6.0
下一篇: 陳醫(yī)生交代的熬中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