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天氣寒冷或在這種變化無常的時候,有的人常常感覺到胃部不適
,但是,只要喝一點溫開水,或者拿熱水袋溫敷一下,胃部不適的癥狀就消失了。還有的人,感覺自己陽氣不足,體質虛弱,可怎么補都補不進去,反而虛火上旺……這是怎么回事呢?中醫(yī)解釋,這就是脾胃虛寒的表現(xiàn),尤其在寒冷的季節(jié),表現(xiàn)更明顯一
天冷肚子先冷
脾胃不好
,很多病都會隨之而來。中醫(yī)看舌相,因為舌頭上的舌苔就能顯示出脾胃二、補腎補陽先補脾胃
明明身體很虛
在天氣轉冷之時
三、養(yǎng)胃通肝生氣傷胃
肝和脾胃的關系同樣密切
四
如何從生活習慣上去養(yǎng)胃呢
在飲食方面
五
用中藥調理
1
煮好后
,還可以放半勺麥芽糖,混合著吃,對于一些經(jīng)常覺得肚子疼的胃寒者,有很好的緩解效果。2
、香砂六君丸:梁永秀介紹,相對與很多養(yǎng)胃治療胃病的藥物來說,香砂六君丸性質不寒涼,比較中性,所以也適合脾胃寒涼的人,不需要辨證就可以服用。對脾胃氣虛引起的胃脘痛、嘔吐、消化不良、大便塘泄等都有比較好的療效3
4、附子理中丸:這是一味中成藥
,適合經(jīng)常拉肚子,大便常常夾雜不消化食物的人服用,也不需要求一定要醫(yī)生辨證過才能使用。六、暖胃食療方
1
、生姜紅糖水:如果自我感覺癥狀比較輕微,比如一感覺疼,喝點溫開水就能緩解的胃寒、胃痛,可以用生姜、紅糖、再放幾顆紅棗煮水,在冬天還可以加幾顆桂圓。因為生姜、紅糖、紅棗都是黃色的食物,都是入胃、溫胃的,對冬季胃寒也有比較好的養(yǎng)胃效果。2
、紅參田七飲:可以用紅參、田七打成粉3
4
、豬肚湯:豬肚半只或者1/4只,白果20粒左右,花椒10粒左右(專家提醒,有胃潰瘍用花椒效果更好,如果不習慣吃花椒,也可以用胡椒代替。應該購買果實,不要購買成粉末狀的成品),再放一小塊生姜(拍碎)直接燉湯1~2個小時。七、不需辨體質就可用的養(yǎng)胃方
養(yǎng)胃
專家介紹,一般胃寒的人
在中醫(yī)理論中,腎是人的先天之本
但現(xiàn)在很多人并不注意脾胃的保養(yǎng)
根據(jù)五行養(yǎng)生理論
2
3、人參健脾丸
4
2、薏仁飲:薏仁10克
,炒熟研成細末,溫水送服。
2、砂半理中湯:清半夏
2、補中益氣湯:黃精
、人參、炙甘草各15克,白術、當歸各10克,陳皮、升麻各6克,柴胡12克,生姜9片,大棗6枚。水煎服,每日兩次。用于脾胃氣虛,飲食減少,少氣懶言,大便稀溏者。
2、太子茯苓粉:太子參
、茯苓各10克,研成細末日常煮飯燉湯時加入,每次10克,益氣健脾胃。
材料
熟豬肚500克,桂花30朵
,胡蘿卜50克,蔥、姜、蒜、料酒、醋、鹽、味精、水淀粉、雞湯、豬油各適量。做法
將桂花洗凈
,豬肚、胡蘿卜切片。鍋中加入豬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入豬肚和胡蘿卜片,翻炒片刻撈出。鍋中留少許底油2、 山藥魚湯
材料
山藥500克
做法
山藥洗凈切塊,河魚洗凈去腸雜
,鍋內(nèi)放適量清水,放山藥和河魚,再加入適量的鹽、料酒、姜、蔥、蒜等調料黃芪牛肉粥
材料
新鮮牛肉、粳米各100克
做法
粳米洗凈
現(xiàn)代的人們有很多都是有著脾胃虛弱的毛病
一
其實最有效的養(yǎng)脾胃方法便是食補了
二、運動健身
要想身體健康
三、每天三杯茶
每天三杯茶是調養(yǎng)脾胃秘訣之一
四
山藥滋而不膩
五、常食蜂蜜
中藥醫(yī)學里面講到
六
俗話常說一兩陳皮一兩金,陳皮可是個平補脾胃的好東西
七
、按摩三眼穴經(jīng)常按摩三眼穴也是可以調整氣血和陰陽的
,這樣以來就會實現(xiàn)調脾胃、抗衰老、防病于未然的目的。三眼穴在我們雙手的無名指上,掌心朝向自己,找到手上的三眼穴位置。可以用圓鈍的器物尖端點按穴位,但是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呼吸頻率有節(jié)奏地按壓,這樣的效果才會更好。八
、切忌憂思可能大家會認為憂思傷身只是一句夸大的話,但是事實上
,憂思卻能傷身九、常揉肚臍
常常揉肚臍也是可以改善脾胃虛弱的癥狀的
,你只需一手的掌根貼著臍部,另一手放在貼著臍部得手的手背上,再順時針慢慢揉動,每次堅持5分鐘,每天保持一到兩次。這種方法是可以溫陽散寒、補益氣血、健脾和胃、消食導滯的。十、飲食規(guī)律
飲食規(guī)律
,吃飯細嚼慢咽,也是對脾胃十分的好的,我們現(xiàn)代人脾胃毛病就是經(jīng)常將就吃食而引起的。早上起晚了,吃兩塊餅干,口渴了抱著冰水灌,忙了的話就不吃...諸如這些行為都是會引起腸胃不好的。所以從現(xiàn)在開始大家一定要注意善待自己的脾胃。結語: 通過上文的介紹你勘定知道了養(yǎng)脾胃最有效的方法了吧,脾胃都是我們身上重要器官
,請一定要善待他們,千萬不要將自己的脾胃搞得一身毛病。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156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