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按摩肩頸手法的步驟
步驟1
緩解頸部緊張感并涂抹按摩霜。微微向一側(cè)歪頭,手掌并攏,從耳朵下方開始,沿著頸部向鎖骨進行滑動。力度不用很大,主要以放松為主。如此反復進行三次,同理進行另一側(cè)。
步驟2
按摩后頸部穴位、淋巴。雙手微微分開,沿著后頸部脊柱左右,輕按穴位。
步驟3
空心拳按摩。雙手握成空心拳,用指關(guān)節(jié)的小接觸面從上至下進行按摩。按摩的速度要柔和、慢一點兒,稍微施力,以不抻拉皮膚為宜。
步驟4
手掌攤開,盡量覆蓋住后頸部,分別從上到下,從后向前對后頸部輕撫按摩。最好手部溫度能高一些,可以搓熱雙手再進行。
泡澡時或者沐浴后身體溫度較高時好好按摩,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對按摩肩頸手法認識后,進行按摩肩頸的時候,都是可以按照所以方法進行,不過要注意的是,在進行按摩肩頸的時候,身體要全身放松,不放松身體,對身體按摩會有很大影響,這點在進行按摩的時候,都是要進行注意的。
二、推拿肩頸的作用
1.做肩頸的推拿按摩,可改善頸部的血液循環(huán),增加頸部肌肉的力量,保持項韌帶的彈性,加強頸椎小關(guān)節(jié)的穩(wěn)定性。長期堅持可令頸部活動靈活,能有效防治落枕、頸椎病、頭痛頭暈、頸肩臂疼痛麻木等病癥。
2.中醫(yī)推拿宣傳的治病原理:治療時不用吃藥和打針,僅憑推拿醫(yī)生的雙手和簡單器械在身體的一定部位或穴位,沿經(jīng)絡循行的路線、氣血運行的方向,施以不同的手法,能夠疏筋通絡,從而達到治療頸椎病的目的。 能迅速消除疲勞、緩解肌肉緊張及疼痛;加速血液循環(huán),增加細胞供氧量,增強細胞活力,使身心倍感輕松;對改善多種慢性疾病,如頸椎炎、肩周炎、腰肌勞損、貧血、神經(jīng)衰弱、失眠、靜脈曲張等作用顯著。
因此推拿肩頸大有必要,正確合理的按摩能有助緩解頸肩肌肉酸痛,然而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按摩推拿,尤其是選擇按摩減輕頸肩疼痛的上班族推拿時更要講究合理方法,同時選擇既專業(yè)又干凈整潔的場所,以免不當按摩引起肌肉勞損的加重。
三、頸椎病5種按摩方法
1.揉頸部兩側(cè)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拇指揉頸部兩側(cè)肌肉(從枕部與頸上段交界處至大椎旁的頸根處)3~5遍,以放松肌肉,在疼痛相對劇烈的痛點著重施術(shù),隨后點揉風池穴1分鐘,以酸脹為宜。
2.拿揉肩部斜方肌
正坐,按摩者拿揉兩側(cè)肩部斜方肌,從內(nèi)到外廣泛的放松肌肉,反復施術(shù)3~5遍;用拇指點揉兩側(cè)肩胛骨內(nèi)上角肌肉附著處半分鐘;點揉肩井穴半分鐘,以酸脹為宜。
3.掌揉背部肌肉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自上而下揉背部肌肉3~5遍,以放松肌肉;然后用拇指自上而下點揉胸椎棘突與肩胛骨內(nèi)側(cè)緣之間區(qū)域,重點施術(shù)于疼痛明顯處及有條索處,反復施術(shù)3~5遍。
4.掌揉雙側(cè)岡下肌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揉雙側(cè)岡下肌半分鐘,然后用拇指點揉天宗穴及岡下酸痛點,各半分鐘,手法不宜太重,以酸脹為宜。
5.拍打肩背部
正坐,按摩者用手掌拍打肩背部,力量輕柔,以緩解疲勞。
四、什么動作可以緩解肩頸疼痛
1、蜂雀式
端坐,上身挺直,雙手自然放置。兩手前臂從身體兩側(cè)上舉,掌心向下,手指輕輕觸摸肩膀。肘關(guān)節(jié)用力上抬,感覺上臂肌肉被拉緊。雙手位置不變,肘部由身體兩側(cè)向身體前方畫圈,幅度盡可能大。雙手移至頸椎后側(cè),雙手肘關(guān)節(jié)盡量后張。
雙手移至身體后側(cè)時,不要疊壓,同時注意頸部保持挺拔姿勢。讓雙肩更加靈活,放松。
2、展胸式
端坐,上身挺直,兩臂屈肘內(nèi)彎抬起,與地面平行。深吸氣,挺胸收腹,肘部盡量后張,呼氣,使胸腔更放松后張?;蛲A粼诤髲埨锒鄮状魏粑?/p>
肘部張開時保持水平,注意不要上抬。向后時頭稍抬起,被重重的文件壓彎了腰的你,會愛上這個姿勢的。
3、背后延展式
端坐,上身挺直,雙臂打開下垂至背后握拳。吸氣,雙手在背后盡量向上抬起,呼氣。
做這個動作時要確保背后的空間足夠,也可以將身體前傾,把坐放在后椅背上,胸腔肩部手臂都得到充分的鍛煉。
4、鴕鳥式
雙腿分開與肩同寬,俯身,把手放在腳心下面,讓手心與之相通,吸氣的時候抬頭,呼氣的時候緩慢放松。這個姿勢可以改善頸椎疲勞,可以配合哈巴狗式一起做。
5、天平式
坐在椅子前側(cè),雙手置于臀部兩側(cè)下壓,胳膊用力使屁股離開椅子。使用腹部肌膚的力量,注意肩膀下壓不要聳肩。保持這個姿勢3-5次呼吸,回到起始位置,重復2遍。
6、后背交叉式
左臂自后背向上,右臂自腦后向下。如果可能保持十指交握。堅持5-8次呼吸,然后換邊。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356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