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兒童積滯是由什么引起的
本病的病因主要是乳食內(nèi)積,損傷脾胃。病機為乳食不化,停積胃腸,脾運失常,氣滯不行。食積可分為傷乳和傷食。傷于乳者,多因乳哺不節(jié),食乳過量或乳液變質(zhì),冷熱不調(diào),皆能停積脾胃,壅而不化,成為乳積。傷于食者,多因飲食喂養(yǎng)不當(dāng),偏食嗜食,飽食無度,雜食亂投,生冷不節(jié),食物不化;或過食肥甘厚膩、柿子、大棗等不易消化之物,停聚中焦而發(fā)病。
乳食停積中焦,胃失和降,則嘔吐酸不消化之物;脾失運化,升降失常,氣機不利,出現(xiàn)脘腹脹痛,大便不利,臭如敗卵;或積滯壅塞,腑氣不通,而見腹脹腹痛,大便秘結(jié)之癥。此屬乳食內(nèi)積之實證。食積日久,損傷脾胃,脾胃虛弱,運納失常,復(fù)又生積,此乃因積致虛;亦有先天不足,病后失調(diào),脾胃虛弱,胃不腐熟,脾失運化,而致乳食停滯為積,此乃因虛致積。二者均為脾虛夾積、虛中夾實之候。
二、兒童積滯有哪些表現(xiàn)特征
一、臨床表現(xiàn)
1、面色無華或蒼白,疲乏無力,體重逐漸減輕,皮下脂肪逐漸消失,肌肉松弛,毛發(fā)干枯,重者智力發(fā)育差。
2、有母乳不足或喂養(yǎng)不當(dāng)及慢性病史。
3、乳食積滯癥狀:不思乳食,脘腹脹滿,時有疼痛,曖腐吞酸,煩躁哭鬧,夜臥不寧,手足心熱,大使穢臭,青苔薄白膩,脈滑。
證候分析:乳食停滯,脾胃受損,故不思乳食。中焦壅滯,則曖腐吞酸。積滯內(nèi)阻,氣機不利,故脘腹脹滿、時有疼痛。積滯化熱,內(nèi)擾心脾壩u煩躁哭鬧,夜臥不寧。舌苔膩、脈滑,均為乳食阻滯之象。
4、脾虛夾滯癥狀:面色蒼黃,疲倦乏力,不思乳食,腹?jié)M喜按,大便溏薄,夜臥不安,舌質(zhì)淡,苔白膩,脈細滑。
5、證候分析:脾胃虛弱,故面黃乏力、不思乳食。脾虛運化失司,則腹?jié)M喜按、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膩,脈細滑,均為脾虛夾滯之象。
二、主要類型
1、輕度:腹部、軀干和大腿內(nèi)側(cè)的皮下脂肪變薄,肌肉不結(jié)實,體重比正常低15%~25%者。
2、中度:腹部、軀干、四肢皮下脂肪顯著消失,大腿內(nèi)側(cè)有明顯皺折,肌肉松弛,皮膚蒼白、干燥,臉部明顯消瘦,體重比正常低25%一40%。
3、重度:全身各部的皮下脂肪完全消失,面頰極度消瘦,額多皺紋,狀如老人。皮膚干燥、無彈力、無光澤,體重比正常低40%以下。
三、兒童積滯應(yīng)該怎樣治療
乳食內(nèi)積之實證以消食導(dǎo)滯為主。脾虛夾積之虛中夾實證以健脾消食,消補兼施為法,積重而脾虛輕者,宜消中兼補法;積輕而脾虛甚者,則用補中兼消法,扶正為主,消積為輔,正所謂:“養(yǎng)正而積自除”。
分證論治
1.乳食內(nèi)積證候: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脘腹脹滿,疼痛拒按;或有噯腐惡心,嘔吐酸餿乳食,煩躁哭鬧,夜臥不安,低熱,肚腹熱甚,大便穢臭,舌紅苔膩。分析:乳食內(nèi)積,氣機郁滯,故脘腹脹滿,疼痛拒按。胃腸不適,則夜臥不安,煩躁哭鬧。中焦積滯,胃失和降,氣逆于上,則乳食不思,食欲不振或拒食,噯腐惡心,嘔吐酸餿乳食;腐穢壅積,脾失運化,則大便穢臭。中焦郁積化熱,則有低熱,肚腹熱甚。舌紅苔膩為乳食內(nèi)積實證之象。治法:消乳消食,化積導(dǎo)滯。方藥:消乳丸或保和丸加減。常用藥:山楂、神曲、萊菔子、麥芽、陳皮、香附、砂仁、茯苓、半夏、連翹。
2.脾虛夾積證候:神倦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夜寐不安,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jié)M喜按,嘔吐酸餿乳食,大便溏薄、夾有乳凝塊或食物殘渣,舌淡紅,苔白膩,脈沉細而滑。分析:脾胃虛弱,中氣不運,不能化生精微變?yōu)闅庋?,濡養(yǎng)機體,則見神倦乏力,面色萎黃,形體消瘦,唇舌色淡。脾胃虛弱,運納失職,乳食積滯,氣機不暢,故不思乳食,食則飽脹,腹?jié)M喜按,上則嘔吐酸餿乳食,下則大便溏薄酸臭夾不消化物。胃不和則臥不安。苔白膩,脈沉細而滑,皆為脾虛夾積之所致。治法:健脾助運,消補兼施。方藥:健脾丸加減。常用藥:黨參、白術(shù)健脾益氣,山楂、神曲、麥芽消食導(dǎo)滯,枳實、陳皮理氣消脹,虛實兼顧,消補并施。苔膩、納呆,加藿香、砂仁化濕醒脾;舌淡、腹脹、便溏,加炮姜、厚樸、蒼術(shù)溫中運脾。
中成藥劑
1.王氏保赤丸每服1—3支,1-3次。用于乳食內(nèi)積證。2.枳實導(dǎo)滯丸每服2-3g,1-3次。用于食積重且化熱便秘者。
藥物外治
1.玄明粉3g,胡椒粉0.5g,共研細末。填人臍中,外蓋油布或油紙,覆蓋消毒紗布,膠布固定,每日換藥1次。用于食積較重之實證。2.炒大黃30g,芒硝20g,研粗末?;旌脱b入布袋,外敷患兒臍腹部。用于食積腹脹腹痛便秘者。3.酒糟100g,入鍋內(nèi)炒熱,分2次裝袋,交替放腹部熱熨,每日1次,每次3小時。用于脾虛夾積者。
飲食療法
1.白蘿卜500g,切成細絲擠出汁,燉熱后內(nèi)服。每日一劑,分2次服。用于食肉過多而致的食積。2.檳榔l0g,金橘3只。二味打碎入鍋,水煎20分鐘,取汁加白糖適量調(diào)味。每日數(shù)次,代茶飲。用于小兒食積兼有氣滯者。
推拿療法
推揉板門100次,清大腸100次,揉按中脘100次,分推腹陰陽50次,摩腹2分鐘,揉按足三里100次,推七節(jié)骨100次,推脊10次,捏脊3-5次。乳食內(nèi)積者,加掐四縫10次,拿肚角3-5次,或配合刺四縫。脾虛夾積者,加補脾土100次,運水人土100次。
四、兒童積滯應(yīng)該怎樣預(yù)防
預(yù)防方面
1.提倡母乳喂養(yǎng),乳食宜定時定量,不應(yīng)過饑過飽。食品宜新鮮清潔,不應(yīng)過食生冷、肥膩之物。
2.隨著年齡的增長,逐漸添加相適應(yīng)的輔助食品,不應(yīng)偏食、雜食,合理喂養(yǎng)。
3.平時應(yīng)保持大便通暢,養(yǎng)成良好的排便習(xí)慣。
護理方面
1.飲食、起居有時,不吃零食,糾正偏食,少吃甜食,更不要亂服滋補品。
2.嘔吐者可暫禁食3-6小時,或給予生姜汁數(shù)滴,加少許糖水飲服。腹脹者揉摩腹部??捎盟诿罪埥瑰伆?,研細粉。每次10g,每日2次,用糖開水沖調(diào)服,有助運消食之功。
注意事項
1.控制飲食,禁食肥甘厚味。給服易消化及有營養(yǎng)的食物。
2.平時小兒進食定時定量。嬰兒隨年齡增長,逐漸增加相應(yīng)輔食。
3.保持大便通暢。易便秘者,每日給服蜂蜜10~20毫升。
當(dāng)小兒腸胃積滯的時候父母們就想不到什么方法來給孩子治療,孩子的腸胃積滯是在中醫(yī)辨證
上面所得到的一種疾病,小兒的腸胃積滯也是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傷害的,首先孩子會因為這個疾
病出現(xiàn)一種不消化的現(xiàn)象,食物堆積在腸道里面開始腐爛了,但是都得不到好的消化,那么小兒
腸胃積滯到底該怎么辦呢
1.
王氏保赤丸每服
1—3
支,
1-3
次。用于乳食內(nèi)積證。
2.
枳實導(dǎo)滯丸每服
2-3g
,
1-3
次。用于食積重且化熱便秘者。
藥物外治
1.
玄明粉
3g
,胡椒粉
0.5g
,共研細末。填人臍中,外蓋油布或油紙,覆蓋消毒紗布,膠布固定
,每日換藥
1
次。用于食積較重之實證。
2.
炒大黃
30g
,芒硝
20g
,研粗末?;旌脱b入布袋,外敷患兒臍腹部。用于食積腹脹腹痛便秘者
。
3.
酒糟
100g
,入鍋內(nèi)炒熱,分
2
次裝袋,交替放腹部熱熨,每日
1
次,每次
3
小時。用于脾虛夾
積者。
飲食療法
1.
白蘿卜
500g
,切成細絲擠出汁,燉熱后內(nèi)服。每日一劑,分
2
次服。用于食肉過多而致的
食積。
2.
檳榔
l0g
,金橘
3
只。二味打碎入鍋,水煎
20
分鐘,取汁加白糖適量調(diào)味。每日數(shù)次,代茶飲
。用于小兒食積兼有氣滯者。
小兒出現(xiàn)了腸胃積滯的時候就要選擇這樣的方法來給孩子治療,孩子的腸胃積滯主要是因為孩
子飲食過多,導(dǎo)致了食物堆積的因素造成的,長期下來是必須要及時給孩子治療的,減少孩子的
食物量,給孩子適當(dāng)?shù)陌茨Π茨Ω共?,這樣可以幫助孩子的腸道蠕動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4323.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luò),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biāo)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頭發(fā)沒干就睡覺的危害,晚上洗頭發(fā)要注···
下一篇: 疥瘡的鑒別,疥瘡的治療與預(yù)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