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暑不要錯過這美食
小暑飲食要注意:飲食清淡,少辛辣,忌油膩;加強營養(yǎng),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還要多吃養(yǎng)心、護心的食物;用荷葉、茯苓、扁豆、薏米、豬苓、澤瀉、木棉花等材料煲成的湯粥非常適合此時節(jié)食用;不可一味追求吃苦瓜等涼性食物,還需佐以蔥姜蒜、香菜、韭菜等辛溫之物。
蜜汁藕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慣,藕中含有大量的碳水化合物及豐富的鈣、磷、鐵和多種維生素,及膳食纖維,具有清熱養(yǎng)血除煩等功效,適合夏天食用。
做法:鮮藕處理干凈后,以小火煨爛,切片后加適量蜂蜜,可隨意食用。
子姜炒鴨
中國有句諺語叫“冬吃蘿卜夏吃姜”,強調了姜對人體的重要作用,而鴨肉性寒,有滋五臟之陰、清虛勞之熱、養(yǎng)胃生津、清熱健脾等功效,特別適合夏天食用。
做法:鴨肉過沸水后洗干凈,放入鍋中炒一下,等鴨子出油后再放一些花生油進去稍稍爆香,撈出;把子姜放進鍋里炒一會,加入鴨肉翻炒,然后加入適量水;大火燒開后轉小火燜半個小時左右,加入鹽、蠔油翻炒均勻即可。
木棉花豬骨湯
木棉花性涼,有清熱利濕,解毒的作用。配以豬骨、薏米,扁豆,蜜棗、陳皮煲湯,不僅湯醇可口,還有健脾祛濕清熱的功效。
做法:把木棉花、豬骨、扁豆、薏米、蜜棗、姜片、陳皮全部材料放入湯鍋里,加入適量的水,大火煮開后改小火煲1.5-2個小時,放入鹽調味即可。
炒鱔片
俗話說,小暑黃鱔賽人參,以小暑前后一個月產的鱔魚最為滋補味美。夏季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根據冬病夏補的說法,小暑時節(jié)最宜吃黃鱔。
做法:油燒熱,煸香蔥、姜片、蒜粒,放入鱔片翻炒,調入醬油、料酒、鹽,見鱔片支楞起來,放入黃瓜、紅尖椒、筍片、木耳,炒至黃瓜斷生熄火,滴入香油即可。
轉眼間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小暑節(jié)氣,小暑節(jié)氣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很重要的節(jié)氣之一,小暑節(jié)氣吃什么傳統(tǒng)食物呢?小暑吃什么水果?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小暑吃綠豆芽
夏天,植物生長茂盛,也是吃綠豆芽的好時候,綠豆芽的熱量較低,但是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潤腸通便,同時,綠豆芽有清熱解毒的養(yǎng)生功效,非常適合夏天食用。因此,小暑的時候可以定期挑選綠豆芽食用。
食譜:涼拌綠豆芽
材料:綠豆芽、紅蘿卜、調味品。
方法:1,綠豆芽洗干凈、紅蘿卜洗干凈后切絲。
2,焯水后備用。
3,將大蒜、辣椒、蔥花處理后備用。
4,熱鍋燒油,將調味品倒進鍋中燒至滾燙。
5,趁熱將其淋在綠豆芽上。
小暑吃蓮藕
蓮藕是夏天的應季食物,有涼血滋陰的養(yǎng)生功效,小暑的時候空氣干燥,又常上火,所以,可以經常吃些藕,幫助身體補水和涼血,是一道夏天必備的蔬菜。
食譜:素炒藕片
材料:藕片、調味品。
方法:1,挑選當季新鮮蓮藕,清洗干凈后切成薄片。
2,藕片容易氧化放在清水里面泡一下。
3,熱鍋放油,然后放入藕片和其他調味品,等到藕變色后即可出鍋。
小暑吃黃鱔
夏天是吃黃鱔的最佳時期,而小暑節(jié)氣時出產的夏黃鱔味道最為鮮美、營養(yǎng)最全面,所以,有句俗語是“小暑黃鱔賽人參”,說的就是小暑時吃黃鱔的滋補養(yǎng)生功效。
食譜:紅燒黃鱔
材料:黃鱔、調味品。
方法:1,將黃鱔洗干凈后切成段狀。
2,生姜、大蒜等調味品處理好。
3,熱鍋燒油,然后放入黃鱔。
4,加入調味品。
5,收汁后裝盤即可。
小暑吃萵筍
萵筍有清熱解毒、瀉火利氣的養(yǎng)生功效,而且口味清新,是夏天的時候值得食用的一款蔬菜。
食譜:清炒萵筍
材料:萵筍、調味品。
方法:1,挑選新鮮萵筍、去皮、洗凈。
2,切成細絲備用。
3,熱鍋燒油,放入萵筍進行翻炒。
4,然后加入調味品進行調味。
5,等到萵筍絲變軟后就可以盛起來裝盤了。
小暑吃絲瓜
絲瓜是夏天常見的蔬菜,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性質微寒,有通經絡、涼血解毒的養(yǎng)生功效,是夏天必不可少的一道蔬菜。
食譜:絲瓜炒雞蛋
材料:絲瓜、雞蛋、調味品。
方法:1,挑選當季新鮮絲瓜,洗凈后去皮、切塊。
2,鍋中燒開水,然后放入絲瓜焯水。
3,雞蛋打在碗中,充分攪拌后備用。
4,雞蛋熱油炒熟。
5,姜末爆油鍋后倒入絲瓜進行翻炒。
6,翻炒一分鐘后將炒熟的雞蛋倒進來一起翻炒。
7,加入調味品后就可以出鍋了。
小暑吃苦瓜
夏天的時候要多吃“苦”,苦味食物中常常含有大量的生物堿、尿素等物質,可以清熱解毒、涼血瀉火,而且,苦瓜是夏天的應季蔬菜,所謂順應天時,就是如此。
食譜:苦瓜茶
材料:苦瓜、綠茶。
方法:1,挑選當季新鮮苦瓜,洗凈后去瓤。
2,在苦瓜中裝入綠茶,然后將苦瓜掛于通風處。
3,陰干后取下、洗干凈后將其切碎。
4,夏天高溫的時候抓一把放在熱水中泡茶即可。
小暑吃芹菜
芹菜是典型的微寒食物,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纖維素,食用后有清熱利濕、涼血解毒的養(yǎng)生功效,對于夏天上火引起的各種不適癥狀都有很好的緩解作用。
食譜:芹菜拌苦瓜
材料:苦瓜、芹菜、調味品。
方法:1,挑選當季新鮮苦瓜、芹菜。
2,苦瓜清洗后切成絲,過水焯一遍。
3,過涼水冷卻,然后瀝干水分。
4,芹菜切段裝盤。
5,將苦瓜倒進來,然后加入各種調味品。
6,攪拌均勻后食用。
小暑吃餃子
民諺有“頭伏蘿卜二伏菜,三伏還能種蕎麥”,“頭伏餃子,二伏面,三伏烙餅攤雞蛋”。小暑吃餃子是傳統(tǒng)習俗,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餃子在傳統(tǒng)習俗里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
小暑食新
過去民間有小暑“食新”的習俗,即在小暑過后嘗新米,農民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jié)后第一個辛日。城市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
小暑吃三寶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小暑的到來,意味著即將進入三伏天。此時,天氣炎熱,人體出汗多,消耗大,養(yǎng)生保健一定要注意補充體力,解熱防暑。民間在這個時節(jié)素有吃三寶——黃鱔、蜜汁藕、綠豆芽的習俗。
黃瓜加煮雞蛋
山東有的地方吃生黃瓜和煮雞蛋來治苦夏,入伏的早晨吃雞蛋,不吃別的食物。
小暑吃什么水果
西瓜
西瓜瓜瓤脆嫩,味甜多汁,含有豐富的葡萄糖、果糖、蔗糖、微量元素和多種維生素,有清熱解暑、解煩渴、利小便、解酒毒等功效。果皮又可腌漬、制蜜餞。西瓜皮還能入藥,用來治療腎炎水腫、肝病黃疸、糖尿病。小暑期間天氣熱,西瓜是非常值得推薦的消暑果品。
海棠果
海棠含有糖類、多種維生素及有機酸,可幫助補充人體的細胞內液,從而具有生津止渴的效果;還能幫助胃腸對飲食物進行消化,故可用于治療消化不良食積腹脹之癥。
火龍果
火龍果是5、6月份的時令水果,可以排毒解毒、抗衰老、養(yǎng)顏補血、降血脂,應季而生,能夠幫助我們防備和解決濕熱帶來的不少問題?;瘕埞窍募緶p肥的首選水果,它不僅能清熱去火,對防治便秘也非常有效。
桃子
桃子味甘酸性平,入肝、大腸經,具有養(yǎng)陰生津、潤腸通便、平喘的功效,主治胃陰不足、口中干渴、腸道燥熱、大便干結難解。另外,鮮桃養(yǎng)人,主要是因桃子性味平和、營養(yǎng)價值高。桃中除了含有多種維生素和果酸以及鈣、磷等無機鹽外,它的含鐵量為蘋果和梨的4~6倍。
李子
李子是夏天不可或缺的水果。微酸的李子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由于李子85%都是水分,所以有助于緩解饑渴,且會讓人有飽腹感,是理想的減肥食品。李子還含有豐富的食物纖維,有助于腸胃運動和排便,減少便秘。
荔枝
荔枝果肉中含豐富的葡萄糖、蔗糖,總糖量在70%以上,列居多種水果的首位,具有補充能量、增加營養(yǎng)的作用。研究證明,荔枝對大腦組織有補養(yǎng)作用,能明顯改善失眠、健忘、神疲等癥。荔枝肉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蛋白質,有助于增強機體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能力。
蘋果
蘋果不僅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多種維生素、礦物、蘋果酸等,還有一種寶貴的果膠成分。果膠是一種可溶性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調理腸胃,并和膽固醇結合,幫助人體排出體外,達到降低膽固醇的目的。其中果膠也會和膽囊中的膽固醇結合排出,可以稀釋膽汁,有預防膽結石的效果。
楊梅
楊梅6-7月成熟。中醫(yī)認為,楊梅有生津止渴、健脾開胃之功效,多食不僅無傷脾胃,且有解毒祛寒之功效?!侗静菥V目》記載,“楊梅可止渴、和五臟、能滌腸胃、除煩憒惡氣?!睜I養(yǎng)學分析認為,楊梅富含維生素C、葡萄糖、果糖、檸檬酸等,酸甜味美;另外楊梅含鉀豐富,對夏天大量出汗者可起到補鉀功效。
櫻桃
一般水果鐵含量較低,但每百克櫻桃中含鐵量達5.9毫克,有促進血紅蛋白再生的作用,適合老人、小孩以及女性吃,可改善貧血。其實,櫻桃除了生吃還可以用來泡酒,有很高的藥用價值,對緩解風濕引起的腰腿疼痛等有一定作用。
葡萄
葡萄的果、根、莖、葉均可入藥。性味酸、甘,寒,入肺、腎、脾經。功效生津止渴,開胃消食,補血安胎??捎糜诮騻诳?,心煩、尿赤、胃納不佳、血虛心悸等癥。
哈密瓜
哈密瓜又名香瓜,最好吃的哈密瓜是在每年的6月-9月間。哈密瓜含有豐富的纖維素、維生素C、鉀元素和β-胡蘿卜素等成分。同時,哈密瓜的含水量極高,90%都是水,夏季吃哈密瓜有助于補充人體內流失的水分和鉀元素。
芒果
農諺說“小暑吃芒果”,小暑前后是芒果最成熟美味的季節(jié)。由于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食用芒果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于暈車、暈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甜瓜
甜瓜含有豐富的蘋果酸、葡萄糖、氨基酸、維生素C等。據測定,與西瓜相比,甜瓜水分和蛋白質含量較少,但芳香物質、礦物質、糖分和維生素C的含量則明顯高于西瓜。夏天吃甜瓜能消暑熱,解煩渴,還有利于人體肝臟及腸道系統(tǒng)。
山竹
山竹被稱為“果后”,除了本身味道甜美之外,另一個主要原因是在古時東南亞醫(yī)藥中所擔當的角色,傳統(tǒng)上,山竹被人用來控制發(fā)燒的溫度及防止各種皮膚感染。而研究表示,山竹的果皮或外皮都蘊含一種特殊的物質,不但具備抗氧化能力,也有助增進免疫系統(tǒng)健康,令人身心舒暢。山竹具有降燥、清涼解熱的作用,健康人群都可食用山竹,但每天吃3個就足夠了。
導讀:小暑是24節(jié)氣中一個,是屬于夏天的節(jié)氣,排在夏至之后,大暑之前,由此可見也是一個很炎熱的節(jié)氣。大熱天里我們對食物的需求大多偏清涼些的,那么2020小暑吃什么?小暑吃什么菜呢?和我一起去了解下吧。
1、吃綠豆芽
夏天,植物生長茂盛,也是吃綠豆芽的好時候,綠豆芽的熱量較低,但是水分和纖維素含量較高,可以促進腸胃蠕動,潤腸通便,同時,綠豆芽有清熱解毒的養(yǎng)生功效,非常適合夏天食用。因此,小暑的時候可以定期挑選綠豆芽食用。
食譜:涼拌綠豆芽
材料:綠豆芽、紅蘿卜、調味品。
方法:1,綠豆芽洗干凈、紅蘿卜洗干凈后切絲。
2,焯水后備用。
3,將大蒜、辣椒、蔥花處理后備用。
4,熱鍋燒油,將調味品倒進鍋中燒至滾燙。
5,趁熱將其淋在綠豆芽上。
2、吃蓮藕
蓮藕是夏天的應季食物,有涼血滋陰的養(yǎng)生功效,小暑的時候空氣干燥,又常上火,所以,可以經常吃些藕,幫助身體補水和涼血,是一道夏天必備的蔬菜。
食譜:素炒藕片
材料:藕片、調味品。
方法:1,挑選當季新鮮蓮藕,清洗干凈后切成薄片。
2,藕片容易氧化放在清水里面泡一下。
3,熱鍋放油,然后放入藕片和其他調味品,等到藕變色后即可出鍋。
3、吃黃鱔
夏天是吃黃鱔的最佳時期,而小暑節(jié)氣時出產的夏黃鱔味道最為鮮美、營養(yǎng)最全面,所以,有句俗語是“小暑黃鱔賽人參”,說的就是小暑時吃黃鱔的滋補養(yǎng)生功效。
食譜:紅燒黃鱔
材料:黃鱔、調味品。
方法:1,將黃鱔洗干凈后切成段狀。
2,生姜、大蒜等調味品處理好。
3,熱鍋燒油,然后放入黃鱔。
4,加入調味品。
5,收汁后裝盤即可。
4、吃萵筍
萵筍有清熱解毒、瀉火利氣的養(yǎng)生功效,而且口味清新,是夏天的時候值得食用的一款蔬菜。
食譜:清炒萵筍
材料:萵筍、調味品。
方法:1,挑選新鮮萵筍、去皮、洗凈。
2,切成細絲備用。
3,熱鍋燒油,放入萵筍進行翻炒。
4,然后加入調味品進行調味。
5,等到萵筍絲變軟后就可以盛起來裝盤了。
5、吃絲瓜
絲瓜是夏天常見的蔬菜,其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礦物質,性質微寒,有通經絡、涼血解毒的養(yǎng)生功效,是夏天必不可少的一道蔬菜。
食譜:絲瓜炒雞蛋
材料:絲瓜、雞蛋、調味品。
方法:1,挑選當季新鮮絲瓜,洗凈后去皮、切塊。
2,鍋中燒開水,然后放入絲瓜焯水。
3,雞蛋打在碗中,充分攪拌后備用。
4,雞蛋熱油炒熟。
5,姜末爆油鍋后倒入絲瓜進行翻炒。
6,翻炒一分鐘后將炒熟的雞蛋倒進來一起翻炒。
7,加入調味品后就可以出鍋了。
小暑時節(jié)菜肴吃啥好
粉蒸蓮藕:安神助眠清熱除煩
民間有小暑吃藕的習慣,藕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補益氣血、增強人體免疫力。此外,藕還能增進食欲、促進消化,有清熱養(yǎng)血除煩等功效。小暑時節(jié)可以做一道粉蒸蓮藕,食用口感較好,而且能保留營養(yǎng)物質,有安神助眠之功效。
水煮鱔片:補中益氣除風濕
暑天往往是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疾病的緩解期,而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民間歷來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因此小暑時節(jié)最宜吃黃鱔。
河蚌湯:清熱解毒滋陰明目
夏天人們喜歡呆在空調房,殊不知這也是“干眼病”的一個誘因。中醫(yī)認為蚌肉有清熱解毒、滋陰明目的功效,很適合長時間使用電腦的辦公族。水煮河蚌湯既滋味鮮美,又適宜炎夏季節(jié)煩熱口渴時食用。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蚌肉性寒,脾胃虛寒、腹瀉便溏之人忌食。
1、小暑吃藕
在江南地區(qū)素有小暑吃藕的說法,而且早在清咸豐年間,蓮藕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了。因與“偶”同音,故民俗用食藕祝愿婚姻美滿,又因其出污泥而不染,與荷花同作為清廉高潔的人格象征。每逢小暑迎來,百姓們都習慣吃蓮藕。
2、小暑食新
小暑食新,是客家人的一種民俗活動。在小暑過后嘗新米,客家人將新割的稻谷碾成米后,做好飯供祀五谷大神和祖先,然后人人吃嘗新酒等。據說“吃新”乃“吃辛”,是小暑節(jié)后第一個辛日。一般買少量新米與老米同煮,加上新上市的蔬菜等。所以,民間有“小暑吃黍,大暑吃谷”之說
3、小暑吃餃子
伏日人們食欲不振,往往比常日消瘦,俗謂之苦夏,而三伏天就在小暑節(jié)氣前后,而在這期間對北方人來說,餃子正是開胃解饞的食物。而且這一天吃到的餃子多是素餡,爽口的蔬菜包裹著蕎麥的清香,有效改善了人們食欲不振的情況。
4、小暑吃芒果
在臺灣地小暑是芒果最成熟美味的季節(jié),由于芒果中含有大量的維生素,因此經常食用芒果,可以起到滋潤肌膚的作用。食用芒果具有清腸胃的功效,對于暈車、暈船有一定的止吐作用。
5、小暑吃黃鱔
小暑節(jié)氣正是品嘗黃鱔的最佳時節(jié)。入夏之后,黃鱔體壯而肥,進入產卵期,其滋味愈加鮮美,滋補功能也達到高峰期。中醫(yī)認為黃鱔性溫味甘,具有補中益氣、補肝脾、除風濕、強筋骨等作用。
6、小暑吃六面
伏日吃面習俗至少三國時期就已開始了。之所以有這個講究,跟小暑悶熱天氣有關,這個時候,多數人都會胃口不好,也是借著這個機會豐富面食品種,讓人們多吃主食。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6750.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