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問夏天最有魔力的一個詞,莫過于就是-----隔夜!
似乎這兩個詞,放在任何食物面前,都能產生一種無法言述的微妙感。
尤其是即將進入三伏天,幾乎隔三差五就推送各種“隔夜xx不能吃”的消息。
吃,還是不吃?這讓很多人陷入糾結......
隔夜的水,會致癌?
網絡上對于“隔夜水為什么會致癌”的流傳,其給出的解釋是:燒開的水在經過隔夜放置后,會產生出致癌物“亞硝酸鹽”。
當亞硝酸鹽進入人體后,會對血紅蛋白的氧化產生影響,使其無法完成對氧氣的輸送,若對亞硝酸鹽攝入過量,則會導致人體出現(xiàn)頭暈、暈厥甚至是休克的情況。
科學研究顯示,若是攝入0.3-0.5克的亞硝酸鹽,就會引發(fā)人體中毒,而若是攝入3克亞硝酸鹽,則更是會直接導致出現(xiàn)死亡。
亞硝酸鹽對于人體而言,的確會具有強烈的毒性,但至于說亞硝酸鹽會致癌,則真的是無稽之談。
亞硝酸鹽的確有成為致癌物的可能,但需要在和由蛋白質所分解出的胺類物質相結合后,才會“進化”成致癌物--亞硝基化合物(如常見的亞硝胺)。
而燒開的水即便是經過了隔夜放置,其中也并不存在亞硝酸鹽變成亞硝基化合物的必要條件--蛋白質,隔夜的水又如何能夠致癌呢?
此外大家需要了解的是,水中的確有亞硝酸鹽存在,但其卻并非是經過隔夜放置后才產生的,而是水中原本就有的一種物質。
眾所周知,平時大家所飲用的水都是地表水,而當這些水在流經某些地區(qū)后(如農田、養(yǎng)殖場等),會被其中的含氮化肥、糞便所污染,如此之下便會大大增加水中亞硝酸鹽的含量。
雖說大家平時飲用的自來水是經過水廠消毒、過濾處理的,但其卻并不會將亞硝酸鹽及硝酸鹽完全過濾掉。
我國每個地區(qū)的自來水廠所生產出的水,都是嚴格遵守國家安全用水標準的,而其中硝酸鹽(以N計)的標準限值是10mg/L(0.01g)。
如果按照亞硝酸鹽的中毒劑量0.3-0.5克進行換算的話,則一次至少要喝20噸水才可出現(xiàn)亞硝酸鹽中毒。
對于亞硝酸鹽大家真的沒有必要感覺到恐慌,不僅水中有亞硝酸鹽的身影出現(xiàn),亞硝酸鹽更是廣泛存在于各種食物之中。
所以說,拋開劑量談危害,絕對是一種偽科學。
隔夜,為啥會有那么大的魔力?
之所以大家對隔夜食物有著種種的擔憂,其實深究下來就兩個字----細菌。
由于食物本身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對于細菌而言,這何嘗不是一個豐盛大餐,而隔夜并不單單指的是隔了一個晚上,更多指的是放置時間較長(8-12小時)。
若細菌一旦遭受污染,只要溫度、濕度適宜,食物就能很快迅速生長、繁殖,從而引發(fā)食物腐敗變質,進而生成有害物質。
所以,要想讓隔夜菜能安心食用,關鍵需要2點-----減少細菌污染、控制好溫度。
究竟該如何讓食物能夠安全過夜呢?
第一,控制好溫度
做好的食物若吃不完,盡快放入潔凈容器里,密封好迅速保存在冰箱里,千萬不要等待它放涼了再放!
第二,減少細菌污染
容器務必確保干凈,最好在儲存之前,隔夜食物的容器需要進行高溫消毒處理,出鍋后及時分裝,減少細菌污染的可能性。
第三,吃之前充分加熱
雖說冰箱能夠隔絕大部分細菌,但并不意味著能做好百分百無細菌,有些細菌天生不怕冷,比如李斯特菌。
建議在吃之前確保食物充分熟透,蔬果之前最好清洗一遍或者削掉一層。
當然,還是建議各位朋友們----吃多少做多少,減少食物的保存。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確會寧可喝白天放了八九個小時的水,也不愿意喝隔夜水,不外乎是因為擔心隔夜水不衛(wèi)生,會中毒,甚至致癌的問題。
先說衛(wèi)不衛(wèi)生的問題,如果都是燒開的白開水,因為經過高溫煮沸,水中大部分細菌都被殺死了。假設一個是在白天里正常放置,一個是放置過夜,他們都是密封保存,時間、溫度等也都控制一樣。那么,理論上是不存在隔夜的白開水就變得更不衛(wèi)生的問題。除非這些白開水沒有蓋好,被掉落的灰塵污染了,那就都不要再喝了。
再說說不少人擔心的隔夜水中毒問題。有人認為隔夜水里亞硝酸鹽很多,喝了會中毒。我們飲用水里的亞硝酸鹽,一般是由水中原有的硝酸鹽轉化而來的。合格的飲用水中硝酸鹽含量是很低的(限值為10毫克/升),所以,正常情況下,轉化成亞硝酸鹽的量也不會高。少量的亞硝酸鹽不會引起中毒,只有當攝入量達到0.2-0.5克時才可導致中毒。喝一兩杯隔夜水其實是很難達到中毒劑量的。
1.水杯放置時有沒有蓋好蓋子?
晚上睡覺的時候,如果杯子沒有蓋上的話,可能會有灰塵之類的東西落進杯子里。如果家里養(yǎng)了貓咪的話,還可能被貓咪“洗過腳”【齜牙】(貓咪喝水的時候,會用小爪子伸進杯子里蘸水,然后舔爪子。)上面說的所有的這些情況,在白天也是可能發(fā)生的,在喝放置了較長時間的水的時候,都需要注意。
2.會不會有看不見的細菌滋生?
上面說的落灰等問題,其實如果仔細觀察水表面的話,還是會發(fā)現(xiàn)的。但如果杯子里滋生了細菌的話,肉眼是無法觀察到的。那么放一晚上的水,里面會滋生大量的細菌嗎?一般來說,會的,但是!別著急,還有但是!就算杯子里滋生了細菌,也是我們常見的,甚至身體里本身就存在的細菌,對人體不會有很大的傷害。至于為什么會滋生細菌,因為我們平時喝水的時候,嘴會碰到杯子,手會碰到杯子,或者有時候會用杯子喝牛奶等東西,當用杯子再裝水時,里面的水已經不可能是純凈水了,一定會有微量的蛋白質等營養(yǎng)物質的存在,這些都為細菌的滋生和繁殖創(chuàng)造了條件。
至于隔夜水致癌的問題,更加不用擔心,因為亞硝酸鹽根本就不是致癌物,在特定條件下生成的“亞硝胺”才是致癌物,而隔夜水中又缺少形成這種致癌物的條件。
總而言之,無論是隔夜水,還是白天放了八九個小時的水,只要能充分保存好,不會被灰塵、細菌等污染,一般來說,都是可以放心喝的。
相信大家都知道隔夜茶的問題,估計聽最多的就是隔夜茶不能喝,喝了會致癌,但這個說法是否有科學依據呢?那今天和大家探討一下。
在人類食物中,有許多物質含有硝酸鹽或亞硝酸鹽類,人類如果食用后,可在人體內與二級胺合成亞硝胺,而亞硝胺在體內特有的環(huán)境代謝作用下有致癌的趨勢。由于發(fā)現(xiàn)隔夜茶中含有亞硝酸鹽,有些人便驚慌起來,以為喝了隔夜茶就會得癌癥。這種擔心其實是多余的。
其實,亞硝酸鹽本身并不致癌,它需要一定的條件才會有致癌作用,即體內存在二級胺并與之合成為亞硝胺。但茶中含有的多酚類化合物和維生素C對合成亞硝胺有抑制作用,而且并不是所有的隔夜茶中都含有亞硝酸鹽,有些隔夜茶中即使有,其含量也是極少的。所以,喝隔夜茶會得癌癥的說法,其科學根據并不充足。
茶葉中有亞硝酸鹽,但比起其他食物,如魚、肉、蔬菜中的含量,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了。倘若是喝隔夜茶可致癌,那么吃隔夜的魚、肉、蔬菜更是要得癌癥了。然而,至今尚未見到這樣的病例。
我國著名茶葉專家浙江農業(yè)大學茶學系張教授專門愛好晚間泡一杯茶,第二天清晨時飲用,如此幾十年如一日,年逾古稀,身體依舊健朗。由此來看,喝隔夜茶致癌的論點,從理論到實踐都是不能成立的。這里并非是提倡人們去喝隔夜茶。任何食品都是以新鮮者為好,茶葉也不例外。茶隨泡隨飲,不僅香氣濃郁,營養(yǎng)物質也可保留,還能減少雜菌污染的機會。特別是腸道傳染性疾病的高發(fā)季節(jié),茶湯隔夜再飲,會給病原菌的傳播造成便利條件。所以,茶最好現(xiàn)泡現(xiàn)飲,不要喝隔夜茶。
近年來的研究發(fā)現(xiàn),隔夜茶如使用得當,也有不少益處。
1、 止血。隔夜茶可以阻止毛細血管出血,如患有口腔炎、舌痛、濕疹、牙齦出血等都可用隔夜茶醫(yī)治。
2、 明目。眼睛出現(xiàn)結膜充血或常流淚,每天用隔夜茶洗眼多次,可奏效。
3、 口氣清新。每天早上刷牙前或飯后,含漱幾口隔夜茶,可以使口氣清新,還有固齒作用。
4、 保護頭發(fā)。隔夜茶可以用來洗頭,因為他有止癢、生發(fā)和清除頭皮屑的功效。
日常生活中更應當關注的是:水暴露在空氣中放置的時間。熱水瓶只要好好擰好帽子,里面的水就幾乎與外界空氣隔絕了,所以熱水瓶里的水是能保存較長時間.純凈水只有礦物質、微量元素,或什么也沒有,主要是自身符合標準,理論上講:水是怎樣燒都不可致癌。但要注意,水放了48小時是不能喝的,這樣的水一毫升菌落數(shù)可超標大約一倍。千滾水,也就是煮沸了很長時間(反復煮沸)的水;江湖傳言喝這樣的水會致癌;究其依據,主要是說其中所含的“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物質。其實,水在反復燒開的過程中,由于高溫缺氧的問題.
所以水的變質原理與一般食物不同,并不會受到微生物破壞和分解。隔夜水口感變得有點酸,但是,只要沒有被污染,水的性質就不會發(fā)生改變,所以喝隔夜水不會有什么問題。隔夜水,也叫死水,老化水,是長期儲存的不動水,很容易滋生細菌,長期飲用這種水,對于未成年人來說,會使細胞新陳代謝緩慢,影響身體生長發(fā)育,對中老年人則會加速衰老。千沸水沒有一點依據說喝了它致癌。隔夜茶也沒證據喝了會生病,但隔夜茶很少有人喝,人們習慣都是清早要洗刷杯子,隔夜茶都倒掉了。
隔夜水主要受溫度、濕度等客觀環(huán)境的影響,主要可能變化的是微生物指標,例如夏季空氣濕度較高,細菌繁殖較快,如果被污染,喝隔夜水容易引起人體腸道炎癥,可你們有沒有想想就像抽煙抽一年兩年或者更久并不算什么但等到肺出問題的那一天就是致命的,隔夜水,不僅會有很多細菌進去天熱還會導致變質,時間久了就會出現(xiàn)問題。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7841.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