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種節(jié)氣如何養(yǎng)生?進入芒種節(jié)氣,氣溫逐漸升高,人們的新陳代謝加快,能量消耗大,營養(yǎng)物質隨汗液丟失多,心腦血液供給不足,人們常常感到身體困乏,沒有食欲,被稱為“苦夏”,還有些人在氣候炎熱的情況下貪涼喜冷,克傷脾胃,也會出現食欲不振、腹痛泄瀉、周身酸痛等“苦夏”癥狀。如何在飲食起居方面進行調理呢?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是“吃苦”,一般苦味的食物都是具有清熱解暑、泄熱養(yǎng)陰、入心經、脾胃經的作用,在過了芒種之后我們可以適當的吃一些苦味的食物,例如苦瓜、蓮子、芥藍、蕎麥、生菜等,對人體大有裨益的,正所謂苦夏食苦夏不苦。二是“飲酸”,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一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如烏梅、山楂、檸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蘿、芒果、獼猴桃之類,因其適度進補,還能預防流汗過多而耗氣傷陰。也可以榨汁飲用,但不可以用飲料代替水,汽水、可樂等飲料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及電解質,這些物質會對胃產生不良刺激,反而會影響消化和食欲。三者是“食粥”,古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飲食,可將綠豆、蓮子、荷葉、蘆根、扁豆等加入粳米中煮粥,涼后食用可起到健脾胃、祛暑熱的功效,此外薏米赤小豆粥清熱健脾,利濕養(yǎng)肝,冬瓜荸薺粥補益胃腸,生津除煩,都是不錯的搭配。四是“清補”, “清補”并不意味著單吃素菜、水果之類,也不是追求飲食的絕對清與素。事實上,“清補”重在強調補養(yǎng),只不過在補養(yǎng)的同時兼具解熱消暑的功用,比如鴨肉,其最大的特點就是不溫不熱,清熱去火,有滋陰養(yǎng)胃、健脾補虛、利濕的作用。再者泥鰍,其高蛋白、低脂肪的優(yōu)良特性,被稱為“水中人參”,可以起到補中益氣、解毒養(yǎng)顏作用。五是“靜心”,芒種季節(jié)適合調暢情志,可以適當的晚睡早起,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夏日晝長夜短,中午小憩可助恢復疲勞,有利于健康。芒種過后,勤洗澡、勤換衣,以疏泄“陽熱”。保持心境平和,寧靜暢達,也可取得“心靜自然涼”的效果。另外,朱醫(yī)生還提醒大家,在芒種季節(jié)要順應季節(jié)的變哈,學會養(yǎng)生,對自己的作息時間要合理的安排,及時的調整自己的飲食習慣已經作息時間,及時調整飲食起居,放松精神,以養(yǎng)護陽氣,為健康度過夏天而做準備。
芒種是二十四節(jié)氣的第九個節(jié)氣,每年公歷6月5-7日左右,太陽到大黃經75時為芒種。芒種節(jié)氣的養(yǎng)生注意事項有哪些你知道嗎?一起來看看2022年芒種節(jié)氣的養(yǎng)生注意事項,歡迎查閱
更多芒種相關內容推薦↓↓↓
芒種節(jié)氣養(yǎng)生食療食譜
芒種節(jié)氣有什么活動
芒種節(jié)氣屬于哪個季節(jié)
二十四節(jié)氣芒種經典詩詞10首
芒種節(jié)氣養(yǎng)生注意事項
1、飲食宜清淡,少吃葷
我國傳統(tǒng)養(yǎng)生學認為:夏季,在五行中屬火,受這種時令特點的影響,人們會感到酷熱、煩躁、多汗、津液流失,營養(yǎng)損耗多,加之食欲下降,易造成體虧人乏。這時,應多食清淡質軟易于消化的食物,少吃肥膩厚味及辛辣上火之物,食療學稱之為清補。
夏季吃一些油膩的食物對腸胃不好,會導致脾陽虛衰。因此不論是哪一個季節(jié)的養(yǎng)生我們都要注意飲食的清淡,特別是在夏天的時候。只有這樣,才能杜絕胃腸道疾病的發(fā)生。
清淡的飲食,就是平常說的“粗茶淡飯”。主食要以五谷雜糧為主,副食以豆類、蔬菜、水果、菌類為主。但是,飲食清淡,不代表完全食用素類。
肉類含有人體必需的蛋白質,不食用會造成營養(yǎng)不良,所以應食用少量烹飪清淡的肉類。最好是蛋、奶、魚蝦等低脂肪優(yōu)質蛋白。
2、宜吃酸苦
芒種節(jié)氣到了以后,氣溫將升高,到時候天氣會更熱。人們就容易流汗,而汗液流失過多則容易傷陰耗氣。為了避免身體陰氣損耗過多,可以吃些酸性的食物生津,比如說烏梅、檸檬、山楂?;蛘哒f將它們制成湯水飲用,效果也是一樣的。
在這里,向大家推薦一款酸味湯,建議大家吃一下:
準備好1條一斤多的草魚,適量的酸菜、大白菜、金針菇、黃瓜;之后將草魚宰殺,處理干凈之后,將魚肉切成薄片備用;然后將酸菜沖洗干凈,洗好后切成小段備用。再者將大白菜和黃瓜洗好并且分別豎著對半切開備用。金針菇則拆成小份清洗備用;之后燒一鍋開水,將所有材料倒進去一起煮,煮滾以后,加入辣椒油、料酒一起煮;最后等食材都煮熟了,就可以加入食鹽,起鍋食用了。
夏季要吃苦,也就是說要吃苦味的食物,這樣吃有助養(yǎng)陰泄熱。其中最適合吃的食物那就是苦瓜了,大家多吃一些。除了可以直接切成片,清炒成菜肴食用之外,也可以用來泡茶喝。
3、注意祛濕
天氣變熱了,同時雨水也多,而夏季下雨的時候,都是傾盆大雨,這樣的雨水帶來的濕氣其實要更多。而且天熱以后,很多天天吹空調,這樣也會帶來濕氣的。所以說,為了避免體內濕氣過多,需要及時祛濕。
4、需要午休
在夏季都是晝長夜短,天氣又太炎熱,晚上可能睡眠不足,這個時候可以短暫的午睡,能夠促進身體的恢復,午睡時間一般在一個小時左右最好,如果午睡時間太長人們會感覺到非常疲憊,所以適當的午休也是很好的養(yǎng)生方法。
5、出汗后不可馬上洗澡
隨著氣溫不斷升高,很多人都會通過勤洗澡來給自己降溫,但大汗后不可立即洗澡,因為大汗后流經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如果洗澡的水過熱,會加速血液流動,使身體本來就膨脹的血管和毛孔擴張,從而使血液不足以供應心臟和大腦等重要器官,造成機體缺氧,導致眩暈。
6、天熱下午兩點少出門
氣溫的升高主要是因為氣候的變化,太陽更是非常的毒辣,這時候我們就需要全面的做好防曬的準備,但是其實陽光本身并不能直接讓氣溫升高。地面吸收太陽輻射的熱量后,再通過輻射、對流等形式向空中傳導,這種向上輸送熱量的過程就是使氣溫升高的主要原因。
簡單說,陽光照到地面上,曬熱了地面,地面吸收了熱量再放出去烘熱空氣,氣溫就升高了。雖然夏天的中午,陽光照射地面的角度最接近直射,地面和空氣接受的熱量最強,但是地面釋放出的熱量卻少于陽光所供應的熱量,所以中午并不是最熱的時候。
中午以后地面溫度仍然繼續(xù)升高,一直等到地面釋放出的熱量等于陽光所供應的熱量時,地面釋放的熱量才能達到最多,這個過程需要一定時間,一般在午后兩點左右,溫度才能達到最高,也就是說一天中最熱的時候是午后兩點左右。
芒種養(yǎng)生需要注意什么
我們常說的芒種時節(jié)是我們吃粽子的時節(jié),也就是所謂的額端午時節(jié),這個時候也是農作物的交替的時候,所以說,大家都會在喝個時節(jié)來臨之前把農作物種好。
因此這個時節(jié)的種植都成為“芒種,忙忙種”,這個時節(jié)雖然已經接近夏天,但是還是不能完全脫掉厚衣物,要注意溫度的變化。
由于我國地域遼闊,同一節(jié)氣的氣候特征也有差異。
今年的六月初,我國中部的長江中游、下游地區(qū),雨量逐漸增多,氣溫也在慢慢的升高,又要迎來連綿陰雨的梅雨季節(jié);
空氣十分潮濕,天氣異常濕熱,各種衣物、器具極易發(fā)霉,所以,在長江中下游地區(qū)把這種天氣叫做“黃梅天”。
另外,我國的端午節(jié)多在芒種日的前后,民間有“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的說法。
此話告訴人們,端午節(jié)沒過,御寒的衣服不要脫去,以免受寒。
我國的端午節(jié)有吃粽子、賽龍舟、配香囊以及喝雄黃酒等傳統(tǒng)習俗。端午節(jié)吃棕子是對我們的身體很有好處的。
中醫(yī)認為,包粽子的葦葉和荷葉都有清熱解暑效用,棕子的主料糯米可益氣、生津、清熱。
以紅棗和栗子為餡的粽子更是解暑的佳品,棗味甘、性溫,有補中益氣、養(yǎng)血安神的功效;栗子具有補氣健脾、益腎的功效。
夏日里,酷熱難耐,很多人會上火、中暑,時常吃粽子,能夠起到清熱解暑的作用。
只是糯米黏性大,性溫滯氣,老年人、兒童或有胃腸道疾病的患者應慎食。
以紅棗、豆沙為餡的粽子含糖量高; 糖尿病患者應慎食心血管病患者應慎食油膩的肉粽和豬油豆沙粽子。
端午節(jié)這天,很多地方還有飲雄黃酒的習俗,認為雄黃酒能殺肚;蟲。
事實上,這是不科學的,而且很危險。
雄黃雖殺蟲、除濕止癢,但有劇毒,日服0,3克便可使人中毒,輕者嘔吐、惡心、腹痛、大小便不下繼發(fā)喉炎、頭痛等,重則可使心、肝、腎、腸受損。因此,飲雄黃酒的`習俗應該拋棄。
端午節(jié)民間還有懸艾葉、菖蒲、蒜頭的習俗。艾、菖蒲和蒜被稱為”端午三友”。
艾與菖蒲中含有芳香油,它們和大蒜一樣都有殺菌作用。艾與菖蒲可驅蚊蠅、蟲蟻,凈化空氣。
端午節(jié)時近夏至,寒署交替,蚊蠅滋生,細菌生長繁殖快,懸艾葉、菖蒲、蒜頭具有驅蟲殺菌的作用,值得提倡。
晚睡早起適當地接受陽光照射(避開太陽直射,注意防暑),以順應陽氣的充盛,利于氣血的運行,振奮精神。
芒種過后,午時天熱,人易汗出,衣衫要勤洗勤換。
為避免中暑,芒種后要常洗澡,這樣可使皮膚疏松,“陽熱”易于發(fā)泄。
但須注意的一點,在出汗時不要立即洗澡,中國有句老話,“汗出不見濕”,若“汗出見濕,乃生痤瘡?!?/p>
2芒種節(jié)氣養(yǎng)生的方法飲食宜清淡
歷代養(yǎng)生家都認為夏季的飲食宜清補。從營養(yǎng)學角度看,飲食清淡在養(yǎng)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另外告誡人們食勿過咸、過甜。飲食過咸,體內鈉離子過剩,會使血壓升高,甚者可造成腦血管功能障礙。
吃甜食過多,易引起中間產物如蔗糖的積累,而蔗糖可導致高脂血癥和高膽固醇癥,嚴重者還可誘發(fā)糖尿病。
芒種養(yǎng)生應注意的“五項基本原則”
芒種節(jié)氣是夏季第三個節(jié)氣,太陽到達黃經75°,芒種節(jié)氣。《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五月節(jié),謂有芒之種谷可稼種矣”。芒種是麥類作物成熟、夏季栽種大忙季節(jié),“有芒的麥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種”,故稱芒種。
芒種過后,往往氣溫較高,空氣中濕度增加。濕熱環(huán)境中,人易疲倦、萎靡不振,養(yǎng)生保健重在除濕,以清淡、祛暑濕的食物為主。所以要注意的“五項基本原則”。
一 “吃苦”度苦夏
一般苦味的食物都是具有清熱解暑、泄熱養(yǎng)陰、入心脾胃經的作用,芒種節(jié)氣后我們可以適當多吃一些苦味食物,如苦瓜、苦菊、蓮子、芥藍、蕎麥、生菜等,對人體大有裨益的,正所謂苦夏食苦夏不苦。
二 “飲酸”解暑渴
酸味能斂汗、止瀉、祛濕,一些酸味的水果具有祛暑益氣、生津止渴的作用,如烏梅、山楂、檸檬、葡萄、草莓、番茄、菠蘿、芒果、狝猴桃等??缮裕部烧ブ嬘?。芒種節(jié)氣后多吃一些,能緩解出汗過多而引起耗氣傷陰的癥狀。
三 “食粥”養(yǎng)脾胃
古代醫(yī)藥學家李時珍提出,粥是夏季最佳飲食,可將綠豆、蓮子、百合等與小米、薏米、粳米等搭配煮粥,非常適合芒種節(jié)氣食用,脾胃虛寒者可選擇搭配溫性食材煮粥,這樣可以有效避免損傷脾胃陽氣的狀況。
四 “清補”補能量
以前人們把夏天乏力、睡眠不足、精神不好、抵抗力下降,一股腦歸罪為“天太熱”,卻很少想到是跟營養(yǎng)攝入不足有關。“清補”就是選用具有一定驅暑生津作用的食物來補充人體的消耗。重在強調補充營養(yǎng),同時兼具清熱消暑。
五 “靜心”自然涼
芒種節(jié)氣要調暢情志,規(guī)律作息,避開高溫時段外出,注意防暑防曬,養(yǎng)成午休習慣,勤洗澡、換衣,保持心態(tài)平和,順應晝長夜短陽氣生發(fā)規(guī)律,調動氣血充分運行,在炎熱夏日也可保持良好精神狀態(tài)。
2022年芒種節(jié)氣的養(yǎng)生注意事項相關文章:
★2022年芒種內涵寓意有哪些
★芒種節(jié)氣農事活動2022
★2022芒種節(jié)氣的特點和風俗
★2022芒種節(jié)氣的注意事項
★2022年小滿節(jié)氣養(yǎng)生的注意事項
★2022芒種節(jié)氣傳統(tǒng)習俗介紹
★2022芒種節(jié)氣的保健常識
★2022二十四節(jié)氣芒種的含義及特點
★2022芒種節(jié)氣抖音經典文案句子
★2022芒種節(jié)氣特點介紹
var _hmt = _hmt || []; (function() { var hm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hm.src = "/hm.js?6732713c8049618d4dd9c9b08bf57682"; var s = document.getElementsByTagName("script")[0];s.parentNode.insertBefore(hm, s); })();
芒種 一到,夏熟的作物要收獲,春播的作物要管理,晚谷、黍、稷等夏播作物待播種?!按籂幦?,夏爭時”,芒種正值夏收、夏種和春播作物的夏管“三夏”大忙時節(jié),收、種、管交叉,是一年中最忙的時節(jié)。
此時,江南迎來梅雨季節(jié),而不論南北,濕熱之氣均越來越重,困倦之意隨之而來。淅瀝不斷的雨,潮濕悶熱的午后,無一不在消磨人的意志,加之蚊蟲孳生,容易傳染疾病,故 農歷五月又被稱“百毒”之月 。
過好“百毒之月”的關鍵就是防患于未然,要做好以下五防!
無論南方北方,芒種時節(jié)的到來意味著“暑熱難耐”也來了。酷暑易汗出,汗出過多則易傷津液。所以,此時應注意防暑補水。
防暑應以自然降溫為主 ,如喝綠豆湯、酸梅湯,吃西瓜,可清暑熱、生津液,但需適量攝入。
室內注意空氣流通 ,能用自然風不用風扇,能用風扇不用空調。如用空調則應避免直吹肩背部、頭項部,溫度不宜過低,特別在夜晚睡著后。
暑季最易長痱子,尤其多見于小兒。
防止痱子應該做到“三避免”, 即避免久曬,避免皮膚濕黏影響汗出,避免居處潮濕悶熱 ?!帮L能勝濕”,要注意室內時常通風。
夏季雨水逐漸增多,尤其南方梅雨連綿,空氣濕度大,最易生濕疹。
凡急性發(fā)作的濕疹其發(fā)病原因不外濕、熱、毒三種。所以, 飲食當少攝入辛辣、油炸類等生濕助熱的食物 , 起居當少熬夜, 以養(yǎng)護其陰,避免因陰不足而生虛熱。濕熱不蘊,毒氣就不會滋生。除此之外,還是要 注意室內空氣流通 。
最熱的時候,人們往往為了追求涼爽而過食生冷。殊不知,外界越熱,天人相應,人體陽氣外達,體內陽氣就少了。 此時吃常溫食品或根據體質少用冷飲尚可,但過度就會直接傷了脾胃陽氣 ,影響脾胃運化,進而產生各種全身不適的癥狀。
夏季陽氣隆盛,氣血運行極旺,如果過度追求涼爽會導致氣血運行遲滯,不通則痛,則會產生各種疼痛不適。起初,邪氣侵襲較為表淺的部位,產生筋骨皮肉等處的疼痛感,此時若還不注意,并進行相關的干預治療,待邪氣深入內干臟腑就得不償失了。
二十四節(jié)氣中芒種的養(yǎng)生之道
每年的6月5日左右為芒種,芒種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的第九個節(jié)氣
芒種的“芒”字,是指麥類等有芒植物的收獲,芒種的“種”字,是指谷粒類作物播種的`節(jié)令。芒種錢后正是農民季節(jié),田間地頭處處可見農民忙碌的身影
6月6日是芒種,濕熱氣明顯重了起來。全國名老中醫(yī)指出,芒種養(yǎng)生應少乘涼飲冷,避免損傷脾胃,處于空調房間時,要注意調節(jié)室內外的溫差,預防“空調病”的發(fā)生。
飲食調養(yǎng)方面宜減酸增苦,補腎助肺,調理胃氣,可進食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可多吃“瓜族”食物,如苦瓜、節(jié)瓜、青瓜、冬瓜、木瓜、西瓜、香瓜,以及綠豆、莧菜、枸杞葉、西紅柿、淮山、白術等。
木形人
健脾養(yǎng)肝百合蜜桃正當時
體質特點 :膚色蒼白,頭小,面長,兩肩廣闊,背部挺直,身體小弱,手足靈活。
飲食調養(yǎng) :宜服健脾益氣,養(yǎng)陰生津的食物,如蜜桃、西瓜、香瓜、青瓜、綠豆、木耳、玉竹、苡仁、百合等。
藥膳可選擇“薏苡百合荸薺煲”:薏苡仁30克,百合30克,荸薺250克。將薏苡仁、百合洗凈,用溫水發(fā)透,荸薺去皮洗凈,從中間切開。將荸薺、薏苡仁、百合同入瓦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燉煮45分鐘??山∑?、養(yǎng)陰、清熱。
火形人
養(yǎng)陰生津“瓜族”當家
體質特點 :皮膚赤色,脊背肌肉寬厚,臉形瘦尖,頭小,肩背髀腹勻稱,手足小,步履穩(wěn)重,性情急。
飲食調養(yǎng) :宜進食養(yǎng)陰生津的食物,如白茅根、西瓜、涼瓜、西紅柿、綠豆、冬瓜、木耳、絲瓜等。
藥膳可選擇“絲瓜粥”:鮮絲瓜1條,粳米100克,白糖少許。將鮮絲瓜去皮和瓤;粳米淘洗干凈備用。將粳米放入鍋內,鮮絲瓜切成長2厘米、厚1厘米的塊,放入鍋內,加入清水適量,置武火上澆沸,再用文火煮熟成粥,加入白糖即成。鮮絲瓜嫩者可不去瓤,直接切塊做粥。有清熱解毒,涼血通絡,潤肌膚的功效。
端午節(jié)多在芒種日的前后,民間有食端午粽,賽龍舟的習俗。
芒種期間長江中下游地區(qū)將進入多雨的黃梅時節(jié)。
1、到了芒種,生活各方面都是典型的“夏季模式”,特別是飲食方面:歷代養(yǎng)生家都認為夏季飲食宜清淡。飲食清淡在養(yǎng)生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清淡飲食指的是少油、少糖、少鹽、不辛辣的飲食,也就是口味比較清淡。夏季物產豐饒,清淡飲食最能體現食物的本味,方為不負時節(jié)的饋贈。
2、吹空調防止肩背受寒不適。如果在空調溫度較低的公共場所,可以加一件披肩。肩背長時間直吹空調,可能造成酸痛等不適感?;氐郊一蛘咴趹敉饪梢越o自己一些出汗的機會,排排濕氣。如果出了一身汗,不要立刻進入空調溫度很低的房間,因為這時候毛孔打開,冷氣進去,很容易感冒。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1890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