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有一則廣告,大概是這樣:一家人吃完飯以后在看電視,電視播放的是京劇。這時,兒子說:“看這個干嗎,看足球吧?!迸畠赫f:“聽唱歌吧?!毙O子卻在嚷著要看動畫片。過了一會,老人悄悄的離開了坐位。然后。兒子突然問:“噢,爸爸呢?從這則廣告中,你有什么樣的啟發(fā)呢?記得廣告最后有這么一句:關心老人,要從細微處做起!如果我問,當今社會中,老年人最需要什么,你可能馬上會想到一句廣告詞:健康!但是,如果我們只給他們充分的物質(zhì)享受,能保證他們一定健康快樂嗎?我相信,今天,幾乎每一個家庭的物質(zhì)問題都基本解決。然而,我們知道,每個人除了物質(zhì)需要還有精神需要。我們每天有自己的工作,與許多人交流,周末還要去看一看電影娛樂一下。老年人有更多的空閑時間,他們需要更多的精神食量的充實。然而我們年輕人卻往往忽略了這一點。我們總是以為,老年人嗎,年齡老了,”心“也老了,只要吃飽喝足,無以他求??墒?,”心靈的空虛“,自我價值感的失去引起的失落感無時無刻不在折磨著他們。許多老人封豐衣足食,卻整天郁郁寡歡,愁眉不展。這些都嚴重的影響了他們的身心健康。我們知道廣西升一個有名的長壽村,里面許多年過百歲老人,他們最大的特點就是豁達,心情舒暢。而在都市中生活慣了的老年人,從自己忙乎了大半輩子的工作上突然退了,不僅工作沒有了,生理器官也老化了,他們的感受會是如何?我們年輕人又該做些什么呢?我以為,最重要的,是尊重。”尊“,以他們?yōu)殚L輩,為閱歷豐富的人,尊敬他們;”重“,重視他們的種種需要,從細微處關心他們。我們同他們多談一談我們的工作,多爭取一點意見,多說一說我們所見的趣聞趣事,多關心一下他們的精神需要,多表達一些我們的愛心。總之,我們目前所做的一切都少了。只有多一點,把老人既當成長輩又當作朋友,他們才會真正的健康快樂,這也才是他們真正需要的。
朋友,你知道老年人最需要的是什么嗎?誰都知道,老人最需要的是健康。老人除了生理健康之外還要心理健康。要保健康,除了老人自我保健以外,需要多方面的重視與關愛,尤其是子女的關愛。老人的健康是孩子們的幸福!在現(xiàn)階段,人們的物質(zhì)生活不斷提高的今天,老年人最需要的是精神慰藉。本文就子女對父母的精神慰藉方面談點看法。 許多子女學業(yè)優(yōu)異,事業(yè)有成。這本身就是對父母的最大精神慰藉。但這還不算,出色的子女們,對父母滿懷孝心、愛心,不但對父母的物質(zhì)生活關懷備至,而且給父母以種種精神慰藉:他們經(jīng)常同父母促膝談心,問寒問暖,并有意識地勾起老人對往事的美好回憶;對老人一生的功績與貢獻給以充分肯定和恰當評價;充分尊重和耐心聽取老人的意見和建議,并在歡聲笑語中求得共識;充分尊重和盡量滿足老人的興趣和愛好,并給以實質(zhì)性的支持和幫助。如此等等,都是對老年人精神慰藉的重要內(nèi)容。處在這樣家庭中的老年人來說,可以真正稱得上美滿幸福的晚年。 人老以后,最怕孤獨。老年人生理機能衰退,心理極易失調(diào),處于不穩(wěn)定狀態(tài),常出現(xiàn)失眠多夢、煩躁不安、喜怒無常、嘮叨多語、郁悶多疑、自卑傷感、失落孤僻等生理現(xiàn)象,如不加調(diào)理,極易患病或死去。長壽學者胡夫蘭說:“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好的情緒和惡劣的心境?!眹倚难懿】蒲蓄I導小組副組長、中國老年保健協(xié)會副會長洪昭光教授指出,保持身心健康的“四大基石”之一“心理平衡”就與精神慰藉息息相關。他指出:“心理平衡的作用超過一切保障作用的總和。掌握了心理平衡,就掌握了健康的金鑰匙。人得病與健康,與心理狀態(tài)關系極大。人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受心理影響?!贬t(yī)學專家認為,悲觀、憂慮、激動、恐懼、困惑、絕望等情緒會刺激人的大腦,進而影響身體各器官的正常功能和新陳代謝,會導致癡呆癥、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腸胃病、癌病和其他各種疾病的發(fā)生。因此,給老年人以精神慰藉有時甚至比給老人以優(yōu)厚的物質(zhì)供養(yǎng)還顯得更為重要。當然,少數(shù)臥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給以精心照料,會給子女造成經(jīng)濟上、精神上的極大負擔和壓力,然此乃作為子女的應盡義務。 世界衛(wèi)生組織提出的健康標準是:一、生理健康;二、心理健康;三、適應社會狀況良好。后兩者無不與精神慰藉有關。在現(xiàn)實社會中,有些子女以為給父母以足夠的經(jīng)濟供養(yǎng)即為孝子,其實并不盡然。因給老人物資供養(yǎng)是最起碼的道德準則,也早有法律規(guī)定。而精神慰藉(即“精神贍養(yǎng)”),也是法律所規(guī)定,但尚未引起人們的普遍重視?!独夏攴ā肥l規(guī)定:“贍養(yǎng)人應當履行對老年人經(jīng)濟上供養(yǎng)、生活上照料和精神慰藉的義務,照顧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边@就要求首先對被贍養(yǎng)人具有深厚的感情。然而,有些子女長大成人以后,一改少兒時期那種對父母至高無上的親情,變得不愿與父母溝通,在年老的父母面前無話可說,缺乏感情交流。即使同父母交談也只是三言兩語,父母問一句他答一句。不愿意與父母拉拉家常、開開玩笑、下棋、打牌等,不能同老年父母建立深厚的感情(當然,這與有些父母總是以“尊長”自居,不尊重年青人的個性和特點,慣于用“訓斥”的口吻對待子女有關。這需另文論述),給精神贍養(yǎng)構(gòu)成障礙。由于精神生活的需要,多數(shù)老年人能夠自尋其樂,如搓麻、下棋、打牌、跳舞、養(yǎng)花、釣魚、逗鳥、遛狗、逛街、會舊友、找同齡人聊天等等;愛好讀書的老人,則自己看書寫作;開明者上老年大學,參加公益活動,發(fā)揮余熱。他們就是這樣來充實精神生活,消除自身的寂寞與孤單的。以上這些,無疑不失為“老有所樂”的好辦法,作為子女應當給以積極支持。在當今社會中不乏有對父母懷有深厚感情的孝子、賢媳。例如: 永安市委黨史辦干部賴承光的母親曾懷岳,因她不愿進城居住,在大湖鄉(xiāng)下一人獨居。賴承光退休前每周末回家陪伴,退休后毅然放棄城市生活,回到大湖鄉(xiāng)下老家陪伴照料母親,十數(shù)年如一日?,F(xiàn)其母已100歲。賴承光堪稱永安有名的孝子。 永安市燕東街道興平村村民葉淑婉,精心照料因車禍癱瘓的家公王桂才達十六年之久(從1988年開始),現(xiàn)王桂才已79歲。禍不單行,1998年,葉淑婉的丈夫王道輝在煤場作業(yè)時因煤堆倒塌壓成重傷,致脊椎骨骨折而全身癱瘓,又精心照料丈夫6年多了。她說:“十幾年來,我無怨無悔地一邊照顧公公,一邊照顧丈夫。”她是人人稱贊的好媳婦,也是值得人們學習的好榜樣。 永安市文化館干部俞貴永的母親林秀英,83歲時腦溢血半身不遂,癱瘓臥床不起,由于腦神經(jīng)受損,失去常態(tài),因而日夜大聲叫喊不停,全家晝夜不得安寧。俞貴永和其夫人陳淑可將母親安置在家中最好的住房內(nèi),安裝空調(diào),購置娛樂設備等供其母用,并且日夜照料達一年半之久。陳淑可因精心照料家婆而積勞成疾,堪稱永安有名的賢媳婦。 但是,有些子女不但沒能給父母以精神慰藉,就是物質(zhì)贍養(yǎng)也不能保證。當然,有些經(jīng)濟十分困難的子女情有可原。在城市家庭中,一些兒子、媳婦和孫輩們與父母三代同堂,共同生活。父母操持家務,采購做飯,照顧孫輩,忙得不亦樂乎,每月還得支付水、電、汽、電話等費用和往來應酬。父母本來就不高的退休工資,盡管千方百計節(jié)約開支,手頭還是覺得緊巴巴的。然而,子媳們卻不愿交伙食費或只交點“小意思”,讓老人長期處在貧困之中。同時還不時顯現(xiàn)對老人的不滿情緒,嫌老人“太臟”、飯菜煮“太爛”、衣服洗“不干凈”等等,著實令老人為難。在父母與子孫分居的家庭中,多因子女工作忙,難得回家看看,使父母倍感寂寞。但每逢假節(jié)日到來,兒子、媳婦、女兒、女婿、內(nèi)孫、外孫一大幫蜂擁而至,老父母疲于采購做菜,忙得不可開交。子孫們酒足飯飽之后,嘴巴一抹,一窩蜂似地散去,卻不見一人留下“打掃戰(zhàn)場”,更無人同老人促膝談心。而老人還得收拾收拾,忙到半夜才能休息,殘羹剩菜還得啃上好幾餐。 在農(nóng)村的家庭中,老人得不到精神慰藉的狀況更加普遍。雖有一些孝敬父母的孝子賢媳,但多數(shù)婆媳不和, 素有“十對婆媳九對鬧”、“娶了媳婦賣了娘”之說。當父母尚有勞動能力、會下田干活時期,矛盾較少;一旦父母喪失勞動能力,便漸漸嫌棄起來,總覺得老人是個負擔、累贅。一般喪失勞動能力的老人也同時喪失了經(jīng)濟支配權(quán),手頭拮據(jù)。這時,一些不孝的媳婦們,指桑罵槐,譏諷老人的弱點、缺點者有之;背后散布流言,詆毀中傷老人者有之;事無巨細,公開頂撞謾罵老人者有之;罵“老不死”,甚至于撕打老人者有之。少數(shù)不孝子媳甚至虐待老人,唯恐老人不死,更不必說為老人消愁解悶了。有些老人憤而另起爐灶,各自生活。倘若是喪偶的老人,景狀就更加凄涼了。這樣的老人最低生活可能都得不到保證,何談精神贍養(yǎng)? 說到喪偶老人,一般青年子女不易理解老人喪偶所形成的寂寞之苦。一些子女能積極為老父或老母的再婚創(chuàng)造良好的條件,并給以有力支持,這應當說是孝子;也有一些子女對老父或老母的再婚百般阻撓和非難,這應當說是不孝的表現(xiàn)。因為子女不可能像老伴一樣陪伴老人。再則,老人的再婚是法律賦予的公民權(quán)利,子女是不能干涉的。上海一位文壇壽星章克標,在他99歲時,讓報紙刊登征求伴侶的廣告,他說:“我已經(jīng)沒有了性欲,所以僅僅是找個伴侶來照顧生活,聊聊天,以解老年生活的寂寞?!彼K于與56歲的林青結(jié)為秦晉之好。說明他童心未泯,熱愛生命,能夠保持歡樂豁達的思想境界。他現(xiàn)已活到104歲。根據(jù)專家的臨床觀察和對世界上數(shù)以萬計的健康老人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所有健康長壽的老人,除了合理飲食、生活規(guī)律、適量運動、心胸開朗之外,其共同特征是擁有恩愛和諧的夫妻生活。歐美現(xiàn)代養(yǎng)生專家指出:“老人獨居易衰老,提倡鰥寡再婚重溫愛情?!币颥F(xiàn)代醫(yī)學證實,即使老年人內(nèi)分泌功能出現(xiàn)不同程度退化,但仍可通過做愛感到性的滿足和快感。更重要的是和諧的性生活還能反饋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協(xié)調(diào)植物神經(jīng)的興奮性,改善內(nèi)分泌功能。其機理在于:當人類在做愛時,體內(nèi)能產(chǎn)生一種被稱為“迪斯”的以基乙胺為主的繳素物質(zhì),它能提高肌體的新陳代謝功能和免疫功能,增強活力,延緩衰老。 無論城鎮(zhèn)或農(nóng)村,更有觸犯刑律的不孝子媳視老人為草芥。如上海市寶山區(qū)85歲的韓李氏被其兒子活活凍死;廣東省78歲的裴金有因不堪忍受子、媳虐待而投江自盡;上海市虹口區(qū)60歲的李順英因不堪忍受子、媳打罵而服毒身亡;上海市松江區(qū)88歲的邱金英4個兒子共有住房53間,她卻因無房棲身而服毒自殺;廣東省高州縣原副縣長溫某無端打罵88歲老母,致其母懸梁自盡。 以上這些實例,已觸犯了刑律,遠遠超出了傳統(tǒng)道德的范圍,已不在孝與不孝之列了。什么是孝心呢?廣東某雜志有文說得好:孝心是人生的自然本性。人類的優(yōu)秀品質(zhì)很大程度上是通過對父母的孝敬來體現(xiàn)的。孝心是對生命延續(xù)的一種尊重,是對自身歷史的一種愛。一個沒有孝心的人等于漠視自己生命的源頭,等于退化到低等動物的水平。沒有孝心的人通常也是特別自私的人。這種人很會用各種借口來掩飾自己的不孝和自私。孝心是一種品格,是對人的質(zhì)量的一種陶冶,它隨時隨地都會從靈魂中流露出來。一個對父母都無孝心的人,肯定不仁不義,無信無愛。 另外,孫輩們對祖父母、外祖父母仍然有物質(zhì)贍養(yǎng)和精神贍養(yǎng)的義務。當父母無力贍養(yǎng)祖父母時,孫輩們應承擔起來。這是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也是現(xiàn)行法律所規(guī)定的。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欄目曾披露東北某農(nóng)村一老年人已104歲,其兒子78歲,其兩個孫子均己40多歲。由于孫輩的父親和祖父早已喪偶,父親長期贍養(yǎng)祖父,積勞成疾,陷入困頓,他遂召集兩個身強力壯的兒子開會,勸他們分擔供養(yǎng)祖父。但因祖父每天還須喝酒吃肉,他們認為“養(yǎng)不起”,均不接受供養(yǎng)義務。結(jié)果,多病的父親只得艱難也自己承擔贍養(yǎng)義務。筆者認為,祖父能活104歲了不得!縱使每天要喝酒吃肉,該他吃喝!孫輩們應盡量滿足其要求。因為他的長壽是家族的光榮,民族的光榮! “幸生太平無事日,恐逢年老不多時”。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但愿人間真情在,多給老年人一點精神慰藉吧!
老人最需要的是至親的陪伴與照顧。
我曾在一個遠郊的老小區(qū)居住過一段時間。小區(qū)內(nèi)80%的居住人口為老年人。
白天,這些老人就圍坐在樓門口,有人說話就湊一嘴。大多我路過時,幾位老人就是大眼瞪小眼,默默無語地曬著太陽。
唯獨有天是中秋節(jié),坐聚在樓門口的老人少了。有的子女因為中秋節(jié),要跟老人團聚,早早地就開車帶了禮品和食材回來,跟老人熱熱鬧鬧的準備著午飯。
仍然坐在樓底下的那些老人,不用問,都是些子女不回來的。
我聽到其中一位老婆婆說道:“我女兒說她太忙,要加班,就不過來了。其實我也不要她過來,她過來我還麻煩,又要做飯,又要打掃衛(wèi)生什么的”。圍坐在她身旁的老人都點頭附和說:“是啊。還是一個人最清閑。兒女過來了,也煩。我也不要他們過來”。
其實,我們都聽的出,這是老人的自我安慰。嘴上說“兒女最好不要來”,心里卻在羨慕那些在家忙著跟兒女們一起做菜燒飯,一家子熱熱鬧鬧的老人們。
從心理層面來說,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自我價值感會越來越低。他們不再像以前那樣,可以提供給子女良好的照顧與有效的生活、工作建議。子女們也有了各自的發(fā)展,不會再依賴父母。
從某一程度上來說,老人會跟孫子輩親近,也是因為從對孫子的愿望滿足中獲取到自我價值感。
最樸素的情感,往往才是最打動人心的。老人心心念念地是還是子女們,盼望子女們愿意花時間跟自己說話,照顧自己。
每到佳節(jié)倍思親,能夠得到子女陪伴的老人是幸福的;而那些沒能被子女照顧上的老人又是怎樣一副光景呢?
一位前保健品公司銷售經(jīng)理說道:“沒有我們騙不了的老人”。
保健品公司經(jīng)常跟金融公司交換客戶名單,因為他們的目標客戶都是那些好不容易攢下一點錢的老人。但這些老人面對保健品推銷員卻毫無抵抗力,幾千幾萬的產(chǎn)品都肯掏錢買。
這些保健品銷售員常見的招數(shù)就是認“干爹”、認“干媽”,經(jīng)常上門給這些老人送菜送水果。
央視一則新聞曾曝光了保健品欺騙老人的案例,在記者采訪老人時,老人說了實話:“我知道這些保健品沒什么用。產(chǎn)品我買回來也沒吃,就都堆在那。我不怕花錢,我就怕沒有買夠他們的額度,他們不讓我去參加他們的旅游團”。
老人這是多么獨孤,才能有這樣的行為??!這位心里敞亮,但仍愿意被騙的老人,子女常年在國外,已經(jīng)好幾年沒有見面了。
雖然子女每個月都會匯錢給老人,但最貴重的禮物,卻是親人的陪伴與照料。
所以,對老人好,不但是物質(zhì)上的滿足,更是要從精神上給予老人關愛。
曾經(jīng)懷抱著你,帶你去逛公園的父母,現(xiàn)在已經(jīng)白發(fā)蒼蒼,他們再也抱不動你了。隨著年齡的增大,他們的身體器官功能與腦細胞活躍度都在退化。
為了使父母的晚年過得更幸福,更有質(zhì)量,有幾件事我們是可以去做的:
1. 有意識地給父母布置任務
在我們以往的概念中,對父母孝順就是讓父母什么都不用做。認為讓父母也過上“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日子,就是最好的。
其實,從生理和心理角度來看,這都是誤區(qū)。只有沒有自我照顧能力的嬰幼兒,才需要得到這樣的照顧。
對于老人來說,要盡量多的去自己完成些力所能及的事務。因為在完成這些事務的過程中,身體功能與大腦都得到了鍛煉。這對保持老人的行為力很有幫助。
你可以讓父母負責接送孩子;或燒個飯,洗個碗。只要不是重體力或有危險性的事件,都可以。
試想,你是愿意讓你的父母像我舉例的小區(qū)里的那些老人一樣,整日呆坐在樓前;還是能夠每天開開心心的送接送孫子上、下學。
從老人的角度來說,那些接送孫子上、下學,雖然有時會在嘴上抱怨幾句,但在心里還是美滋滋的。你看,兒女們還是離不開我老人家。
這樣,你就成功的讓父母體驗到了自我價值感。
2. 給予父母情感上的滿足
電視劇里有個鏡頭是一位媽媽周末燒了一桌子菜,臨近中午,女兒一家打電話來說要跟同事一起去吃燒烤。媽媽電話里跟女兒說:“那你就去吧。我這沒事”。
掛斷電話后,媽媽獨自坐在飯桌前,就著圍兜抹眼淚。
忙了一早上,就是盼著跟女兒一家子開開心心的吃頓飯,結(jié)果落空了。這周沒見,下周也不知道女兒有沒有時間來。
女兒的失約,對媽媽來說是一個情感打擊。這也會讓媽媽感覺到,自己不再是女兒心里重要的人。
事實上,從女兒的行為表現(xiàn)來看,也的確是把同事的飯局優(yōu)先級擺在了媽媽的飯局之前。
當然,我們在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件安排上的沖突。如果有,我們需要對父母再加上一些情感的表達。
例如女兒可以跟媽媽這么說:“媽,這次同事一起吃飯,可能會談到我工作晉升的事情,所以我沒給推掉。這么臨時跟你說,你一定是把飯菜都準備好了吧?”(跟父母說明臨時改計劃的原由)
媽媽:“這沒事。你有事,你先去忙?!?/p>
女兒:“媽媽,我們今天說好了,中飯趕不上,我們過來吃晚飯。我這一周都沒吃著你做的菜了,今天怎么著都是要回來吃的。”(仍然表現(xiàn)出父母的重要性)
媽媽的心情瞬間陰轉(zhuǎn)多云:“好。那我等你們過來”。孤獨是心靈的腐蝕劑,是老人晚年生活的健康破壞者。對父母好,從關心他們,陪伴他們開始。
提重物,老人的骨骼肌肉這些方面其實都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不同程度的萎縮,如果老人再提重物那么就容易出現(xiàn)肌肉的損傷,因此老人在平時應該盡量的少負重,像是搬家具之類的,最好都不要參與,當然在鍛煉身體的時候,也不要使用一些過重的拉力器械。
上下樓梯速度太快,住在城市里面的老年人,在上下樓的時候一定要注意,走路的速度千萬不要太快,因為老年人的骨骼已經(jīng)出現(xiàn)了衰老的現(xiàn)象,而老年人如果走路的速度太快,就容易發(fā)生摔倒,最好上下樓梯,能夠扶著扶手。
久坐打牌,一般來說都退休了,沒有什么事情要做,所以現(xiàn)在很多的老年人都喜歡在一起打打牌,打打麻將之類的,雖然說這些活動能夠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但是長時間的坐著不動,反而會影響到老年人的消化功能,尤其是一些便秘痔瘡的問題,都會找上這些人。
起床用力過猛,你要讓人在早晨起來的時候,千萬不要一睜眼馬上起床,最好是能夠睜開眼,躺在床上,稍微清醒一會兒,然后再慢慢的起床,因為起床用力過猛的話,容易造成自己的血壓不斷的升高,甚至有一些人如果不恰當?shù)钠鸫?,還容易造成腦出血乃至暈厥等情況。
用力排便,很多老年人早晨起來的時候,感覺有一點點便秘,所以上廁所就會用力的排便,其實這是一個非常危險的動作,因為老年人這個時候上廁所用力排便,往往會導致腹腔內(nèi)的血壓不斷的上升,所以就容易出現(xiàn)腦出血的危險。
說話的嗓門太大,有一些老年人說話的聲音特別的高,這可能是年輕時候養(yǎng)成的一些習慣,但是作為老年人來說,說話的聲音相對應該第一點,因為聲音太大,會刺激身體,而且說話聲音太大,伴隨著心跳也會不斷的加快,尤其是發(fā)生爭執(zhí)的時候,更容易造成血壓的劇烈波動。
彎腰,老年人相對來說平衡能力會比較差一些,尤其是關節(jié)也會比較的僵硬,這就是老年人的骨骼會出現(xiàn)疏松的問題,所以這一類人群如果在平時過多的彎腰,而且用力過猛,往往就容易誘發(fā)腦出血或者是容易摔倒。
狼吞虎咽吃東西,老年人相對來說腸胃比較弱,所以往往很多人都會出現(xiàn)腸胃消化不良,而這種情況下千萬不要在吃飯速度太快狼吞虎咽,這樣只會對自己的腸胃以及心臟帶來很大的負擔,甚至還會誘發(fā)心臟病,消化系統(tǒng)疾病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20568.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上一篇: 春天空氣干燥流鼻血怎么辦教你幾招護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