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燙傷的概念是什么
由于低溫燙傷常發(fā)生在人體下肢。一般情況下,皮膚與低溫熱源短時間接觸,僅造成真皮淺層的水皰型燙傷,但如果低溫熱源持續(xù)作用,就會逐漸發(fā)展為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燙傷。低溫燙傷和高溫引起的燙傷不同,創(chuàng)面疼痛感不十分明顯,僅在皮膚上出現(xiàn)紅腫、水皰、脫皮或者發(fā)白的現(xiàn)象,面積也不大,燙傷皮膚表面看上去燙傷不太嚴重,但創(chuàng)面深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如果處理不當,嚴重會發(fā)生潰爛,長時間都無法愈合。燙傷的嚴重程度主要根據(jù)燙傷的部位、面積大小和燙傷的深淺度來判斷。燙傷在頭面部,或雖不在頭面部,但燙傷面積大、深度深的,都屬于嚴重者。被低溫燙傷的人,一般是晚上睡覺不易蘇醒的人和感覺遲鈍的人,以致發(fā)生燙傷還不自覺,不少燙傷到了很嚴重的程度才被發(fā)現(xiàn)。
由于這種燙傷常發(fā)生在人體下肢。一般情況下,皮膚與低溫熱源短時間接觸,僅造成真皮淺層的水泡型燙傷,但如果低溫熱源持續(xù)作用,就會逐漸發(fā)展為真皮深層及皮下各層組織燙傷。低溫燙傷和高溫引起的燙傷不同,創(chuàng)面疼痛感不十分明顯,僅在皮膚上出現(xiàn)紅腫、水泡、脫皮或者發(fā)白的現(xiàn)象,面積也不大,燙傷皮膚表面看上去燙傷不太嚴重,但創(chuàng)面深嚴重者甚至會造成深部組織壞死,如果處理不當,嚴重會發(fā)生潰爛,長時間都無法愈合。
二、燙傷后該怎么辦
燙傷深度
1.一度燙傷應立即脫去衣襪后,將無破損創(chuàng)面放入冷水中浸洗半小時。
2.二度燙傷大水皰可用消毒針刺破水皰邊緣放水,涂上燙傷膏后包扎,松緊要適度。
3.三度燙傷應用干凈布包住創(chuàng)面及時送往醫(yī)院。切不可在創(chuàng)面上涂紫藥水或膏類藥物,影響病情況觀察與處理。
切記:如燙傷嚴重,不能用生冷水沖洗或者浸泡傷口,否則會引起肌膚潰爛,加重傷勢,大大增加留疤的幾率。嚴重燙傷者,在轉送途中可能會出現(xiàn)休克或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或胸外心臟按摩。傷員煩渴時,可給少量的熱茶水或淡鹽水服用,絕不可以在短時間內(nèi)飲服大量的開水,而導致傷員出現(xiàn)腦水腫。一旦發(fā)生低溫燙傷,先用涼毛巾或涼水沖一下燙傷處,以達到降溫的目的,然后要及時就醫(yī),千萬不要用醬油或是牙膏涂抹燙傷處,容易引起燙傷處感染。因為低溫燙傷會傷及肌膚的深部,治療的時間也會加長,治療上也比較麻煩。
三、燙傷后可立即用蘆薈擦嗎
可以。如果在沒有專用治療燒燙傷藥的前提下可以使用蘆薈來代藥物處置燒傷處。因為蘆薈本身具有一定的消炎和促進皮膚細胞再生的作用,蘆薈膠也擁有類似的功效。
蘆薈膠是用新鮮蘆薈葉制備,將蘆薈葉中間的粘液組織絞成均勻的漿液,進行過濾,加熱或巴氏滅菌處理后,加入適當成分,即可得到液體蘆薈膠。這種產(chǎn)品保留了原汁的活性成分,外觀清晰透明。把這種液體蘆苔膠置于40-50度下進行蒸發(fā),可以得到多種濃縮產(chǎn)品,如10倍蘆薈膠、40倍蘆薈膠及200倍濃縮物等,這樣就增加了蘆薈有效成分的功效。 臨床實驗證明,用蘆薈膠處理燙傷、燒傷、擦傷及脫屑性皮炎有奇效。經(jīng)處理后,傷口紅疹能迅速消失,并能迅速止痛,4天后上皮形成,隨后出現(xiàn)皮紋。 蘆薈膠對格蘭氏陰性、陽性細菌均有較強的滅菌和抑菌作用。特別是對面部痤瘡有明顯的治療及預防作用。蘆薈膠對體癬、手足癬、紅色表皮癬菌、星形奴長菌等皮膚真菌也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在人體皮膚上,蘆薈膠可迅速被皮膚所吸收,具有良好的濕潤、軟化及平滑作用。還有促進纖維細胞及表皮細胞生長的作用,特別是對于剝脫治療面部色斑后,促進皮膚生長,有良好的效果。此外,蘆薈膠含有的蘆薈素、蒽醌、肉桂脂及香豆酸脂對面部色素有一定療效。對紫外線有一定的隔絕作用。 總之,蘆薈膠不但具有濕潤、消炎、生肌、防曬及促進創(chuàng)傷愈合的功效,而且還具有軟化頭發(fā)、光滑肌膚、去斑、除臭、護發(fā)養(yǎng)發(fā)、防止斷發(fā)、治療皮脂溢和痤瘡等作用,為美容保健之佳品。
四、怎么樣預防燙傷
燙傷是生活中常常遇到的事故。在家庭生活中,最常見的是被熱水、熱油等燙傷。如何防止燙傷呢?
1.冬季使用熱水袋保暖時,熱水袋外邊用毛巾包裹,手摸上去不燙為宜。注意熱水袋的蓋一定要擰緊,經(jīng)檢查無誤才能放置于包被內(nèi),定時更換溫水,既保暖又不會造成燙傷。
2.洗澡時,應先放冷水后再兌熱水,水溫不高于40℃。熱水器溫度應調到50℃以下,因為水溫在65℃~70℃時,兩秒鐘內(nèi)就可能使幼兒嚴重燙傷。
3.暖氣和火爐的周圍一定要設圍欄,以防孩子燙傷。
4.不要讓孩子輕易進入廚房。
5.將可能造成燙傷的危險品移開或加上防護措施。如熱水瓶、熨斗等電器用具要放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桌上不要擺放桌布,防止弄倒桌上的飯碗、暖瓶而燙傷。
6.家庭成員要定期進行急救知識培訓,并檢查落實情況。時常提醒孩子自我防燙傷。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26136.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