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豆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一種豆科植物扁豆的花,扁豆不僅具有很好的藥用價(jià)值
,它發(fā)揮的各種治療功效對(duì)人體非常有益
。同時(shí)扁豆還具有一定的食用價(jià)值
,扁豆其中含有的營養(yǎng)物質(zhì)對(duì)食用者的身體非常有益
,而且人們?cè)谏钪心軌虮舛够ㄖ谱鞒龈鞣N各樣的精美食物
,既然人賞心悅目
,又有益于身體健康
。
扁豆花的藥用價(jià)值非常高,如果能夠正確使用扁豆花
,扁豆花能夠化解病痛帶來的困擾?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F(xiàn)在就介紹一下扁豆花具有哪些功效與作用?比如說扁豆花具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因此扁豆花對(duì)于治療一些炎癥
、腹瀉等腸道疾病還是很有效果的;扁豆花具有健胃補(bǔ)脾的功效
,食用扁豆花對(duì)于脾胃虛弱的人群來說,是有很好的療效;扁豆花同樣也能起到消暑化濕的功效;扁豆花不僅僅能夠起到抗病毒的作用
,同時(shí)對(duì)于食物中毒引起的各種癥狀能夠起到解毒的作用
。

扁豆花不僅能夠治療人們的一些疾病,同時(shí)扁豆花的食用價(jià)值也是很高的
,因此現(xiàn)在就介紹一下扁豆花的常見做法
、比如說,扁豆花粥
,將大米洗凈后與扁豆花一起熬煮成粥
,能夠起到溫養(yǎng)脾胃、補(bǔ)虛止瀉的作用;扁豆花瘦肉粥,將粳米與瘦肉放入鍋中熬煮一段時(shí)間
,在起鍋前加入扁豆花,這樣一道粥非常適合正在生長發(fā)育階段的孩子來服用
,能夠促進(jìn)孩子的身體健康
。
扁豆花是我們生活中常見的植物花,營養(yǎng)價(jià)值非常高
。扁豆花不僅聞起來清香
,人們?cè)诜帽舛够ㄖ髮?duì)身體的保健效果也是非常不錯(cuò)的。但是世間萬物都是有兩面性的
,扁豆花作為中藥藥材
,可能會(huì)具有一定的副作用。因此人們?cè)诜帽舛够〞r(shí)
,最好能夠遵循醫(yī)囑
,注意扁豆花的用量。
扁豆花簡介
目錄1拼音2《全國中草藥匯編》:扁豆花 2.1拼音名2.2來源2.3性味2.4功能主治2.5扁豆花的用法用量2.6摘錄 3《中華本草》:扁豆花 3.1出處3.2拼音名3.3英文名3.4扁豆花的別名3.5來源3.6原形態(tài)3.7生境分布3.8性狀3.9化學(xué)成份3.10扁豆花的藥理作用3.11鑒別3.12炮制3.13性味3.14歸經(jīng)3.15功能主治3.16扁豆花的用法用量3.17附方3.18各家論述3.19扁豆花的臨床應(yīng)用3.20摘錄 附:1用到中藥扁豆花的方劑2用到中藥扁豆花的中成藥3古籍中的扁豆花 1拼音 biǎn dòu huā
2《全國中草藥匯編》:扁豆花
2.1拼音名
Biǎn Dòu Huā
2.2來源
豆科扁豆屬植物扁豆Dolichos lablab L. 的花
。7~8月間采摘未完全開發(fā)的花
,迅速曬干或烘干,曬時(shí)要經(jīng)常翻動(dòng)
,至干足為止
。鮮用時(shí)隨用隨采。
2.3性味
甘
,平
。
2.4功能主治
解暑化濕,止瀉
,止帶
。用于中暑發(fā)熱,嘔吐瀉泄
,白帶
。
2.5扁豆花的用法用量
1~3錢,鮮者加倍
。
2.6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3《中華本草》:扁豆花
3.1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jīng)》
3.2拼音名
Biǎn Dòu Huā
3.3英文名
Flower of Hyacinth Dolichos
3.4扁豆花的別名
南豆花
3.5來源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花
。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Dolichos lablab L.
采收和儲(chǔ)藏:78月間采收未完全開放的花,曬干或陰干
。
3.6原形態(tài)
扁豆 一年生纏繞草質(zhì)藤本
,長達(dá)6m。莖常呈淡紫色或淡綠色
,無毛或疏被柔毛
。三出復(fù)葉;葉柄長414cm
;托葉披針形或三角狀卵形
,被白色柔毛
;頂生小葉柄長1.53.5cm,兩側(cè)小葉柄較短
,長23mm
,均被白色柔毛;頂生小葉寬三角狀卵形
,長510cm
,寬約與長相等,先端尖
,基部廣楔形或截形
,全線,兩面均被短柔毛
,沿葉脈處較多
,基出3主脈,側(cè)臥羽狀
;側(cè)生小葉斜卵形
,兩邊不均等?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偁罨ㄐ蛞干?div id="4qifd00" class="flower right">
,長1525cm,直立
,花序軸較粗壯
;24花或多花叢生于花序軸的節(jié)上,小苞片舌狀
,2枚
,早落;花萼寬鐘狀
,先端5齒
,上部2齒幾乎完全合生,其余3齒近相等
,邊緣密被白色柔毛
;花冠蝶形,白色或淡紫色
,長約2cm
,旗瓣廣橢圓形,先端向內(nèi)微凹
,翼瓣斜橢圓形
,近基部處一側(cè)有耳狀突起,龍骨瓣舟狀,彎曲幾成直角
;雄蕊10
,1枚單生,其余9枚的花絲部分連合成管狀
,將雌蕊包被
;子房線形,有絹毛
,基部有腺體,花柱近先端有白色髯毛
,柱頭頭狀
。莢果鐮形或倒卵狀長橢圓形,扁平
,長58cm
,寬13cm,先端較寬
,頂上具一向下彎曲的喙
,邊緣粗糙。種子25顆
,扁橢圓形
,白色、紅褐色或近黑色
,長813mm
,寬69mm,厚47mm
,種臍與種脊長而隆起
,一側(cè)邊緣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種阜?div id="d48novz" class="flower left">
;ㄆ?8月
,果期9月。
3.7生境分布
全國各地均有栽培
。主要分布于遼寧
、河北、山西
、陜西
、山東、江蘇
、安徽
、浙江、江西、福建
、臺(tái)灣
、河南、湖北
、湖南
、廣東、海南
、廣西
、四川、貴州
、云南等地
。
3.8性狀
性狀鑒別 花呈扁平不規(guī)則三角形,長
、寬約1cm
。下部有綠褐色鐘狀的花萼,萼齒5
,其中2齒幾合生
,外被白色短柔毛?div id="jfovm50" class="index-wrap">;ò?
,皺縮,黃白
、黃棕或紫棕色
,未開放的花外為旗瓣包圍,開放后
,廣卵圓形的旗瓣則向外反折
;兩側(cè)為翼瓣,斜橢圓形
,基部有小耳
;龍骨瓣鐮鉤狀,幾彎成直角
。雄蕊10
,其中9枚基部聯(lián)合;內(nèi)有一柱狀雌蕊
,彎曲
。質(zhì)軟,體輕
。氣微香
,味淡
。以朵大、色黃白
、氣香者為佳
。
粉末特征:土黃色。①花粉粒類圓形
、長圓形
,直徑3550μm,表面有細(xì)網(wǎng)狀雕紋
,具3個(gè)萌發(fā)孔
。②非腺毛甚多,13細(xì)胞
,完整者42380(600)μm
,頂端細(xì)胞甚長,先端多銳尖
。③腺毛頭部48細(xì)胞
,倒卵形
,柄13個(gè)細(xì)胞
。④萼片表皮細(xì)胞表面觀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或稍彎曲
,可見腺毛
、非腺毛或毛脫落痕;氣孔不定式
。⑤花冠表皮細(xì)胞表面觀呈類多角形或不規(guī)則形
,壁稍彎曲,表面有細(xì)密的角質(zhì)紋理
;橫切面觀外壁向外隆起
,或略呈乳突狀。⑥草酸鈣棱晶成片存在于萼片薄壁細(xì)胞中
,呈長雙柱形
。⑦有花粉囊內(nèi)壁細(xì)胞,形狀不規(guī)則
,壁螺狀增厚
。⑧藥隔細(xì)胞壁菲薄。
3.9化學(xué)成份
花含有原花青甙(proanthocyanidins)
,黃酮類(flavonoids)
,花青素(anthocyanidins),香豆精(conmarins)
。
3.10藥理作用
扁豆花煎液62.5mg/ml
,在試管內(nèi)可抑制宋內(nèi)型
、福氏型痢疾桿菌生長。
3.11鑒別
(1)取本品粗粉1g
,加水20ml
,微沸20min,趁熱濾過
,取濾液點(diǎn)于濾紙上
,再點(diǎn)加0.3%茚三酮溶液,熱吹風(fēng)
,顯紫紅色
。(檢查黃酮)(2)取本品粗粉0.5g,加乙醇10ml
,溫浸30min
,濾過,濾液濃縮至約2ml
,加濃鹽酸23滴
,并慢慢加入鋅粉少許,放于溫水浴中數(shù)分鐘
,顯紅色
。(檢查黃酮)(3)薄層色譜 取本品粗粉0.5g,加氯仿10ml
,冷浸24h
,濾過,濾渣揮盡氯仿后
,加乙醇15ml
,冷浸24h,濾過
,濾液濃縮至1ml
,作供試品溶液。另取對(duì)照品槲皮素和蘆丁制成對(duì)照品溶液
。吸取二溶液點(diǎn)于硅膠GCMC層析板上
,用乙酸乙酯丁酮甲酸水(5:3:1:0.5)展開,干后噴5%三氯化鋁乙醇溶液
,紫外燈下觀察:供試品色譜中
,在與對(duì)照品色譜相應(yīng)位置處顯相同顏色的熒光斑點(diǎn)。
3.12炮制
去柄
,篩去泥土
,揀去雜質(zhì)及黑色花朵。
3.13性味
平
;甘淡
;無毒
3.14歸經(jīng)
脾
;胃;大腸經(jīng)
3.15功能主治
解暑化濕
,和中健脾
。主夏傷暑濕,發(fā)熱
,泄瀉
,痢疾,赤白帶下
,跌打傷腫
3.16扁豆花的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
,39g;或研末
;或搗汁
。外用:適量,搗敷
。
3.17附方
①治一切泄?div id="m50uktp" class="box-center"> 。喊妆舛够ㄕ_者,擇凈勿洗
,以滾湯瀹過
,和小豬脊肉一條,蔥一根
,胡椒七粒
,醬汁拌勻
,就以瀹豆花汁和面包作小餛飽
,炙熟食之。(《必用食治方》)②治婦人白崩:白扁豆花(紫者勿用)焙干為末
,炒米煮飲入燒鹽
,空心服。(《奇效良方》)
。
3.18各家論述
1.《本草便讀》:扁豆花赤者入血分而宣瘀
,白者入氣分而行氣,凡花皆散
,故可清暑散邪
,以治夏月泄痢等證也。
2.《本草圖經(jīng)》:主女子赤白下
,干末
,米飲和服。
3.《綱目》:焙研服
,治崩帶
;作餛飩食
,治泄痢
;擂水飲
,解中一切藥毒。功同扁豆
。
4.《嶺南采藥錄》:敷跌打傷
,去瘀生新,消腫散青黑
。
5.《四川中藥志》:和胃健脾
,清熱除濕。
,消暑熱神昏
,濕滯中焦,下痢膿血
,夏日腹瀉及赤白帶下
。
3.19扁豆花的臨床應(yīng)用
治療細(xì)菌性痢疾。干白扁豆花100g
,制成100%煎液
。口服劑量按每次每公斤體重0.51ml計(jì)算
,每6小時(shí)1次
,7天為一療程。觀察13例
,經(jīng)治37天后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大便培養(yǎng)連續(xù)二次陰性)7例
,進(jìn)步(臨床癥狀部分消失或減輕)3例
,無效3例。治程中未見副作用
。據(jù)實(shí)驗(yàn)證明
,每毫升含生藥62.5mg的扁豆花煎液在試管內(nèi)可抑制宋內(nèi)氏型、弗氏型痢疾桿菌生長
。
3.20摘錄
《中華本草》
用到中藥扁豆花的方劑 仙人飲 》卷一:組成:粟殼2錢
,青皮3錢,陳皮3錢
,白扁豆花49朵(無花
,豆亦可),烏梅肉2個(gè)
,砂仁7粒
,...
芳香逐穢湯 5克白蔻仁2.4克薄荷2克苦杏仁9克廣郁金6克扁豆花4.5克金銀花6克西瓜翠衣9克荷花瓣2朵功能主...
豆花散 拼音:dòuhuāsǎn處方:白扁豆花(焙干
,紫者不用)。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婦女白崩不止
。用...
桂扁豬臟飲 n處方:雄豬大臟1條(洗凈),桂圓肉2兩
,新鮮扁豆花4兩
。功能主治:大便下膿血,日夜數(shù)次
,數(shù)年久病...
加減藿香正氣丸 送下
;瘧疾12日1作,姜
、棗湯送下
;紅痢,紅扁豆花湯送下
;白痢
,赤砂糖湯送下;胸腹切痛
,砂仁湯送...
更多用到中藥扁豆花的方劑
用到中藥扁豆花的中成藥 小兒暑感寧糖漿 3B128293處方香薷45g佩蘭91g扁豆花136g黃連23g黃芩68g厚樸45g青蒿76...
暑熱感冒沖劑 甜
、微苦。暑熱感冒沖劑的主要成份:香薷
、連翹
、扁豆花、菊花
、荷葉
、絲瓜絡(luò)、佩蘭
、知母
、生石膏
、北沙...
香連丸 編》卷二之香連丸主治熱痢
。用法用量:每服3錢,扁豆花泡湯化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xì)末
,荷葉包米煨飯為丸...
二和丸 編》卷二之香連丸主治熱痢。用法用量:每服3錢
,扁豆花泡湯化下
。制備方法:上為細(xì)末,荷葉包米煨飯為丸...
蛤蚧養(yǎng)肺丸 方):方名:蛤蚧養(yǎng)肺丸組成:蓮肉8錢
,前胡6錢
,花粉6錢
,戈半夏(炙)3錢,條參8錢
,白及1兩
,瓜...
更多用到中藥扁豆花的中成藥
古籍中的扁豆花 《溫病條辨》:[卷一·上焦篇]暑溫 之表也。按香薷辛溫芳香
,能由肺之經(jīng)而達(dá)其絡(luò)
。鮮扁豆花,凡花皆散
,取其芳香而散
,且保肺液,以花易豆者...
《重訂通俗傷寒論》:[第十章·傷寒壞證]第一節(jié)·傷寒轉(zhuǎn)痙 藤
。)或用新加香薷飲
。(香薷、制川樸
、金銀花
、扁豆花。連翹
、竹葉
。)有汗則用加減涼膈散。(牛蒡子
、...
《溫病指南》:[卷下]濕溫上焦篇 三錢)銀花(三錢)滑石(三錢)鮮荷葉(一角)鮮扁豆花(三錢)甘草(五分)水煎服
。微惡寒者加薄荷葉(...
《友漁齋醫(yī)話》:[第四種肘后偶鈔下卷]痢 三錢)濃樸(一錢)橘皮(一錢)木香(磨沖少許)扁豆花(二十朵)兩服干嘔止,痢變白
,但腹痛仍然
,行數(shù)...
《文堂集驗(yàn)方》:[卷二]痢疾
扁豆有哪些功效和食療方法?
扁豆
【性味】甘
、平、無毒
。
【歸經(jīng)】入脾
、胃。
【功效】扁豆清暑解渴
,健脾和胃
,除濕止瀉,解毒下氣
,和中止嘔
,扁豆花最宜于祛暑;扁豆衣清熱去濕。
【主治】脾胃虛熱
,嘔逆
,霍亂吐瀉,暑濕或脾虛泄瀉
,煩渴
,酒醉嘔吐,
婦女白帶
。
【食療方】
(1)扁豆粥
[配方]扁豆30克
,粳米50克,荷葉1張
,白糖適量
。
[操作]先將扁豆用水浸脹,粳米淘洗干凈
,荷葉整張洗凈
;粳米與扁豆一起放入鍋內(nèi),加水1000毫升
,先武火煮沸
,后文火煮至粥將熟時(shí),把新鮮荷葉蓋在粥上
,再煮片刻
,然后停火
,悶3分鐘
,將荷葉去掉,加白糖調(diào)和即成
。
[療效]本粥具有解暑化濕之功
,對(duì)于暑熱嘔吐之癥有良效。
(2)扁豆胡蘿卜粥
[配方]胡蘿卜
、扁豆各60克
,粳米100克。
[操作]先將扁豆水浸泡脹
,胡蘿卜洗凈切絲
,粳米淘洗干凈,然后一起放入鍋內(nèi)
,加水1000毫升
,煮粥如常法,粥熟即可趁熱食用
。
[療效]本粥具有健脾和胃,順氣消積的功效
。適用于胃腸不和
,食少嘔逆
,慢性腹瀉等病癥。
(3)扁豆山藥羹
[配方]扁豆100克
,紅糖30克
,新鮮山藥50克。
[操作]先將扁豆用淘米水浸泡后
,去皮
;山藥去皮洗凈切小塊,與扁豆同入鍋中
,加水1000毫升
,武火將其煮沸,再用文火煮至豆?fàn)€熟
,加紅糖調(diào)勻即成
。
[療效]此湯羹具有健脾化濕止帶之功。適用于脾虛有濕
,帶下量多等病癥
。
(4)扁豆紅棗湯
[配方]扁豆50克,紅棗10枚
。
[操作]將扁豆
、紅棗洗凈,入砂鍋加水適量
,水煎煮15分鐘左右
,去渣取湯,每天飲服3次
。
[療效]本湯具有潤肺止咳的功效
。可用治小兒百日遇高溫時(shí)可被破壞
,故應(yīng)加熱食用
。
扁豆的功能與效果,有關(guān)扁豆的藥用偏方
也許有的人會(huì)回答說
,因?yàn)楸舛购芸煽冢?dāng)然
,扁豆是很好吃的食品的
,不過,您可能不太了解的是
,扁豆不僅是一種很有營養(yǎng)價(jià)值的食品的
,同時(shí)也是一種藥材的。
那么,扁豆的功能作用有哪些呢?扁豆的營養(yǎng)成分扁豆?fàn)I養(yǎng)每100克
,含蛋白質(zhì)20.4克
、碳水化合物60.5克、粗纖維60克
、鈣57克
、磷368毫克,鐵6毫克
,還含有一定量的鋅
,維生素b、尼克酸
,以及泛酸
、氰甙,酪氨酸酶等
。
此外還含有胰蛋白酶抑制物
,淀粉酶制物、豆甾醇
、磷脂
,蔗糖、葡萄糖
。
扁豆的醫(yī)療功能扁豆是一味重要的中藥
,味甘性平,有健脾和中
,消暑化濕功能
。
可治暑熱吐瀉,脾虛嘔逆
,食少便稀
,泄瀉水腫,帶下等癥
。
扁豆花味甘苦性微溫
,有解暑化濕作用,可治療暑濕感冒
、瀉痢等癥
。
《本草綱目》說它和中,下氣
。
補(bǔ)五臟
,主嘔逆。
久服頭不白
。
還說硬殼白扁豆
,其子充實(shí)
,白而微黃,其氣腥香
,其性溫平
,得乎中和
,脾之谷也
。
能化清降濁,敵專治中官之病
,消暑除濕而解毒也
。
《藥性論》說它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湯服
。
《水類鈴方》里還有用白扁豆治砒毒的驗(yàn)方
。
有關(guān)扁豆功能作用的配方1.扁豆蔓30克,灶心土
、炒鹽末各6克
,水煎內(nèi)服,3次/日
,可治急性胃腸炎
。
2.白扁豆莢30個(gè),水煎內(nèi)服
,吃莢喝湯
,3次/日,可治腹痛
。
3.白扁豆浸去皮
,為末,以豆花粉汁同蜜和丸
,梧子大
。
每服20-30丸,豆花粉汁下
,2次/日
,可治消渴飲水。
4.扁豆25克(水浸去皮).淮山藥50克
、薏米50克
,黨參25克,砂仁40克
,水煎服
,每日一劑,可治脾虛消化不力
,四肢乏力
。
5.扁豆花60克
,研成細(xì)末,調(diào)雞蛋服
,2次/日
,可治一般便血。
6.生扁豆500克
,洗凈搗汁
,水煎內(nèi)服,3次/日
,可治輕粉中毒
。
7.用扁豆研細(xì)末,米湯調(diào)服30克
,或用濃汁服
,可治婦女胎動(dòng)欲墮。
8.生扁豆葉適量
,搗汁
,開水沖服.3次/日,可治療中暑
。
9.白扁豆皮15克
,虹豆角10克,水煎內(nèi)服
,分兩次服
,紅糖為引,每日一劑
,連服5劑
,可治水腫,小便不利
。
10.白扁豆15克
、大棗60克、玉米30克
,水濃煎
,連湯食,3次/日
,可治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
。
11.生扁豆10克,紅棗10枚
,水煎內(nèi)服
,3次/日,可治百日咳
。
12.扁豆花30克
,紅糖15克
,水煎內(nèi)服,3次/日
,可治療痢疾
。
13.自扁豆(搗碎)250克,紅糖
,白糖各15克
,同煮至扁豆熟為度,分兩次服完
,可治婦女白帶
。
天然藥物集——扁豆花:性味及功效、藥理作用及臨床應(yīng)用、附注
天然藥物集——扁豆花:性味及功效
、藥理作用及臨床應(yīng)用、附注
[性味及功效]
味甘
,性平
。有解暑化濕功能。用于中暑發(fā)熱
、嘔吐
、下痢、婦女黃白帶下
。用量4.5~9g
,鮮者加倍。
[藥理作用及臨床應(yīng)用]
1. 抑菌作用:據(jù)實(shí)驗(yàn)證明
,扁豆花6.25%的煎液在試管內(nèi)可抑制宋內(nèi)氏型
、弗氏型痢疾桿菌生長。
2. 治療細(xì)菌性痢疾:干白扁豆花100g
,制成煎液100ml
,口服劑量按每次0.5~1ml/kg計(jì)算,每6小時(shí)1次
,7天為一療程
。觀察13例,用藥3~7天后
,痊愈(臨床癥狀消失
,大便培養(yǎng)連續(xù)二次陰性)7例,進(jìn)步(臨床癥狀部分消失或減輕)3例
,無效3例
。治程中未見副作用
。
[附注]
1. 扁豆根也供藥用,含天門冬素酶(asparaginase)
,根瘤中含多種考
,試大收集整理游離的氨基酸。主治便血
、痔漏
、淋濁。
2. 槐花
、葛花均為豆科的蝶形花
,與扁豆花外形較相似。其主要區(qū)別點(diǎn)如下:槐花(flos Sophora japonicae)的外形
,花瓣多數(shù)散落
,完整的花呈飛鳥狀,黃色
;葛花(flos pueriae lobatae)干燥待放的花呈不規(guī)則的扁腎形或扁長圓形
,藍(lán)紫色或紫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