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鉛中毒的臨床癥狀
1.常見癥狀有腹痛、腹瀉、嘔吐,大便呈黑色,頭痛、頭暈、失眠、心悸、面色蒼白、貧血、血管痙攣、肝腎損害,甚至煩躁、昏迷等。2.急性鉛中毒口內有金屬味、流涎、惡心,嘔吐物常呈白色奶塊狀(鉛在胃內生成白色氯化鉛),尚有腹痛、出汗、煩躁、拒食、四肢末端感覺減退,可出現(xiàn)鉛麻痹等。當鉛中毒性腦病時,突然出現(xiàn)出現(xiàn)劇烈頭痛、頑固性嘔吐,伴有呼吸和脈搏增快、共濟失調、斜視、驚厥、昏迷等,此時可有血壓增高及視神經乳頭水腫。3.慢性鉛中毒多見于2~12歲兒童,從攝毒至出現(xiàn)癥狀一般3~6個月,對兒童的心理、行為和免疫力均有影響,臨床上以頭昏、全身無力最為明顯,還可以出現(xiàn)納差、腹痛、腹瀉、便秘,易感冒,身材矮小,多動、脾氣暴躁、有攻擊行為,注意力不集中、學習成績差、運動過度、語言功能發(fā)育遲滯、齒齦邊緣有黑色的鉛線,面容為灰色(鉛容),貧血等,嚴重者可有癲癇樣發(fā)作、失明和偏癱。這些癥狀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減輕,但智力缺陷持續(xù)存在。4.急性鉛中毒性腦病會突然出現(xiàn)頑固性嘔吐(可為噴射性),并伴有呼吸、脈搏增快,共濟失調,斜視,驚厥,昏迷等,此時可有血壓增高及視神經乳頭水腫。5.重癥鉛中毒常有陣發(fā)性腹絞痛,并可發(fā)生肝大、黃疸、少尿或無尿、循環(huán)衰竭等,少數(shù)有消化道出血和麻痹性腸梗阻。病期較長的患者并有貧血,面容呈灰色(鉛容),伴心悸、氣促、乏力等,牙齒與指甲因鉛質沉著而染黑色,牙齦的黑色“鉛線”很少見于幼兒。有時可見肢體癱瘓,若發(fā)生肋間肌癱瘓,則可出現(xiàn)呼吸困難,甚至呼吸衰竭。
二、鉛中毒的診斷方法
兒童鉛中毒的診斷和分級主要依照血鉛水平:2006年我國標準為連續(xù)兩次靜脈血鉛值100~199ug/L為高血鉛癥,≥200ug/L為鉛中毒。CDC將血鉛值≥100ug/L定為兒童鉛中毒。Ⅰ.血鉛
三、常用的驅鉛療法
1.杜絕鉛繼續(xù)進入體內對高血鉛和輕度中毒者的治療使其脫離鉛污染源,糾正兒童的不良習慣,給予營養(yǎng)膳食指導,多食具有驅鉛的食物,如牛奶、金針菇、胡蘿卜等。因誤服大量含鉛藥物造成中毒者,先催吐,并用1%硫酸鈉洗胃,繼之用胃管注入硫酸鈉15~20g,形成不溶性硫化鉛,然后再洗胃,清除沉淀出的硫化鉛。然后服用較大量牛乳或生蛋白,使剩余鉛質成為不易溶解的鹽類,并可保護胃黏膜,再導瀉。2.促進鉛的排泄常用的驅鉛療法有:(1)0.5%依地酸的鈣鹽主要用CaNa2EDTA溶液加入5%葡萄糖,緩慢靜注,幼兒最大量1天不超過1g,持續(xù)2~3天,間歇5~10天為一療程,一般可用3~5個療程,以后根據(jù)病情,間隔3~6個月再驅鉛。應用中注意查尿常規(guī)及腎功能,如有異常或無尿,應即停藥。慢性中毒可用肌注,但不可口服。(2)二巰丁二鈉(二巰基丁二酸鈉)效果與依地酸鈣鈉相同。(3)急性中毒性腦病急性中毒性腦病或當血鉛值超過800μg/L時,可用依地酸鈣鈉和二巰丙醇,不同部位肌注,持續(xù)5天。如癥狀減輕可單用二巰丙醇。上述藥物均須注意副作用。如病人無尿,立即停用依地酸鈣鈉。用二巰丙醇的過程中,勿同時應用鐵劑。(4)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鈉鈣,二乙烯三胺五乙酸三鈉鈣(促排靈,CaNa3DTPA)排鉛效果亦好,可酌情應用。3.治療急性腹痛用阿托品、山莨菪堿(654-2)、維生素K解除痙攣,可用10%葡萄糖酸鈣緩慢靜注。4.治療急性腦癥狀用地西泮(安定)、苯巴比妥控制驚厥,20%甘露醇或50%葡萄糖降顱壓。液量控制在40~60ml/kg(相當于800~1200ml/m2),維持水電解質平衡。
四、預防鉛中毒的方法措施
1.積極開展鉛中毒健康教育工作
加強對預防鉛中毒知識的宣傳,開設咨詢門診,發(fā)放宣傳材料,做知識講座等,使家長對鉛中毒有充分的認識。2.減少鉛對環(huán)境的污染查找鉛污染源,給予環(huán)境干預,推廣使用無鉛汽油、取締含鉛油漆和涂料、控制工業(yè)污染等措施。3.避免兒童接觸鉛源環(huán)境中的鉛源有汽車尾氣、鉛作業(yè)工廠附近、灰塵、從事鉛作業(yè)的家庭成員的工作服、以煤作為燃料的家庭、被動吸煙、含鉛高的食品(如爆米花、松花蛋、膨化食品等)、長時間滯留在管道中的自來水、不合格的兒童玩具和用品等,家長和保育人員要積極配合,對兒童進行宣傳教育,糾正兒童的不良習慣,平日養(yǎng)成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減少接觸鉛源,減少鉛的攝入。4.合理膳食,營養(yǎng)均衡多食有驅鉛功能的食物如牛奶、胡蘿卜、金針菇,富含維生素C的新鮮蔬菜、水果等等,注意給兒童補充維生素C、B1、B6,補充鈣、鐵、鋅等微量元素,可減少對鉛的吸收,減少組織中的蓄積和鉛毒性作用的影響。兒童患營養(yǎng)不良,特別是體內缺乏鈣、鐵、鋅等元素,可使鉛的吸收率提高和易感性增強。5.定期篩查重視兒童血鉛含量的測定,對9~12個月齡的兒童定期進行血鉛含量的檢測,并至少在24個月齡時復查1次。以便及早發(fā)現(xiàn)、及早治療。使鉛對兒童的毒性作用減少到最低程度。除了定期檢測外,臨床上凡是遇到下列情況之一者,都必須進行血鉛檢查:發(fā)育遲緩、學習困難、行為異常、孤獨癥、驚厥、缺鐵性貧血、腸道寄生蟲感染、語言和聽力障礙、反復嘔吐、反復腹痛、腦水腫等。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286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