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歲寶寶發(fā)燒40度怎么辦才好呢
1、休息和睡眠
高熱會增加小兒的能量消耗,此時增加小兒的睡眠時間,減少能量的消耗,將有利于機體與疾病的斗爭。同時父母要注意觀察小兒的精神、體溫、脈搏、面色等等。要為小兒安排一個良好的休息環(huán)境,室內保持安靜,不要大聲喧嘩、過于吵鬧;室溫以20℃左右為宜,如果屋里干燥,應灑些水或使用加濕器;室內不要門窗緊閉,要保持空氣新鮮,注意通風,要防止煙塵,切忌在室內抽煙。
2、飲食
發(fā)熱會導致小兒體內水分散失較多,而且容易出現(xiàn)消化道功能紊亂,引起孩子的食欲下降。因此,此時不能強求孩子進食,而應減少食量,并增加飲水。
父母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可口的、富有營養(yǎng)和容易消化的食物,比如牛奶、雞蛋羹、新鮮水果、蔬菜、爛粥、面條、餛飩等,以幫助孩子開胃。每次吃的量可少些,而吃的次數可多些,并多給予一些水果。
母乳喂養(yǎng)的嬰兒,應在兩次喂奶之間喂些水,也可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人工喂養(yǎng)的嬰兒應減少奶量,奶中多加些水,待病情好轉后再恢復平時的飲食。
3、降溫
嬰幼兒高熱時易引起抽痙,因此當小兒體熱太高時,父母應注意采取物理降溫措施,一般可用冷毛巾、冰袋濕敷在額頭或枕部,也可用35%-50%乙醇擦頭、上下肢、腋下和腹股溝等處,幫助散熱;或者遵照醫(yī)生囑咐用些退熱藥物,一般體溫降到38℃以下時就可以停藥。但注意,降溫需要有個舒緩的過程,下降太快會讓孩子不適應而出現(xiàn)其他癥狀。
二、一歲寶寶發(fā)燒40度的原因都有哪些呢
小兒發(fā)燒的原因一:非疾病性因素
很多情況下小兒發(fā)燒的原因并不是身體出現(xiàn)了病癥,而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響,如溫度過高(中暑)、衣服穿太多、水份攝取不夠、水份流失(流汗、腹瀉)、房間空氣不流通、劇烈運動前后、某些特殊藥物作用,其它如預防注射也可能引起發(fā)燒。
對于小寶寶而言,最常見的原因有室溫過高、衣著過厚。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出了嬰兒機體的體溫調節(jié)功能差,會使體溫上升。這時應讓嬰兒躺在涼爽通風的地方,扇一扇風,多喝些清涼、稀薄的水果汁,過幾個小時就會退燒。有時嬰兒包裹得太多或穿得太厚也會致使體溫升高,這時應酌情減少衣被。
小兒發(fā)燒的原因二:感染性發(fā)熱
感染性發(fā)熱是發(fā)熱最常見的病因,各種病原體如細菌、病毒、寄生蟲、支原體、衣原體、立克次體、螺旋體、霉菌等感染所致,均可因病原體的代謝產物或其毒素作用導致發(fā)熱。最常見的疾病有上呼吸道感染、流感、扁桃體腫大、腮腺炎、阿米巴感染、瘧疾、血吸蟲病等。
在呼吸道感染的患兒,發(fā)熱常因為病毒或細菌感染引起。對于病毒或細菌的入侵,機體通過血液中的單核細胞、淋巴細胞和組織中的巨噬細胞釋放一些被稱作細胞因子的化學物質,如白細胞介素-1、白細胞介素-6、腫瘤壞死因子及干擾素等,它們具有“內源性致熱原”的作用,刺激下丘腦前區(qū)產生前列腺素,使體溫調控點升高,打破了正常的產熱和散熱平衡,使產熱增加,在高的體溫控制點上達到產熱和散熱的平衡,導致發(fā)熱。
三、一歲寶寶發(fā)燒40度的物理療法是什么呢
1.低水溫?。核疁氐陀诨純后w溫i℃,例如發(fā)燒39℃,水溫為38℃,脫去患兒衣服,將患兒輕輕放于盆中,用水沖洗全身3分鐘,出浴后用大毛巾迅速擦干全身,并穿上衣服,浴后30分鐘測體溫一次,并記錄。在洗浴過程中,要注意觀察患兒面色、呼吸、有無發(fā)抖等情況,發(fā)現(xiàn)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止洗浴。
2.溫濕敷法:取低于患兒體溫1℃的溫水一盆,將二條洗臉中號毛巾放入水中,浸透擰出少許水份,以不滴水為宜,不能擰太干,太干不起作用。脫去患兒上衣,迅速將濕毛巾圍于胸背部,外面用干大毛巾包裹濕毛巾,每隔5~10分鐘更換一次濕毛巾,持續(xù)做20到30分鐘,敷畢擦干胸背部,穿好上衣,蓋好棉被。
3.冰敷法:取冰一塊,放在水池或盆內,將冰砸成小塊,放在盆中去掉棱角,將冰塊倒入冰袋(家用熱水袋亦可)至半滿或2/3滿,放平冰袋,用手擠壓出袋內空氣,迅速將蓋擰緊,同時將冰袋倒過來抖幾下檢查冰袋是否有漏水,用干毛巾擦干冰袋外水漬,用布包好。冰袋不能直接放在病兒皮膚上,否則容易造成凍傷,或使病兒發(fā)抖,可放在頭部、腋下、腹股溝等處,用冰袋后,30分鐘測體溫一次,如已降到38.5℃以下,即可撤去冰袋。
四、一歲寶寶發(fā)燒40度吃什么藥才好呢
1、對乙酰氨基酚(又名撲熱息痛)
用法:每千克體重10—15毫克/ 次,每4小時1次,每24小時不超過5次。
優(yōu)點:吸收快速而完全,口服30分鐘內就能產生退熱作用。副作用相對比較小,對胃腸道基本沒有刺激,對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功能沒有影響,沒有腎毒性,所以安全性比較高。對2 歲以下的孩子,醫(yī)生通常習慣用這種藥物。而且它可與牛奶、果汁同服。
缺點:退燒雖然起效快,但控制體溫的時間相對其他藥物要短,控制退燒時間約為2—4小時。
2、布洛芬
用法:可用于嬰幼兒的退熱,緩解由于感冒、流感等引起的輕度頭痛、咽痛及牙痛等。按體重一次5—10mg/kg,需要時每6—8小時可重復使用,每24小時不超過4次。
優(yōu)點:它和對乙酰氨基酚是世界衛(wèi)生組織推薦的兩種退熱藥,也是較為安全的退燒藥。它的優(yōu)點是退熱平穩(wěn)且持久,控制退燒時間平均約6小時左右,最高可達8小時。而且它對于39℃以上的高熱退燒效果比對乙酰氨基酚要好。
缺點:有輕度的胃腸道不適,偶有皮疹和耳鳴、頭痛、影響凝血功能及轉移酶升高等,也有引起胃腸道出血而加重潰瘍的報道。還有報道說它在脫水、血容量低和心輸出量低的狀態(tài)下偶見可逆的腎損傷,過量服用可能有中樞神經系統(tǒng)抑制、癲癇發(fā)作等副作用。所以一般多用于3歲以上高熱的孩子。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58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