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0月26日訊 乳腺癌是全球女性發(fā)病率最高的一種癌癥。傳統(tǒng)而言,乳腺癌分為三類亞型:性激素HR-陽性乳腺癌(雌激素ERs和/或孕激素PRs過表達)、HER2-陽性乳腺癌,以及三陰性乳腺癌(ER、PR和HER2均未過表達)。大約83%的乳腺癌患者呈現(xiàn)HR陽性,這當中又有15%呈HER2陽性,5%為HER2陽性且ER陰性。僅有12%是三陰性乳腺癌患者。
乳腺癌用藥市場全景
據(jù)IMS統(tǒng)計,2014年全球乳腺癌市場規(guī)模高達112.7億美元。羅氏、諾華和阿斯利康3家公司是乳腺癌藥物市場的三巨頭,3家公司的乳腺癌藥物銷售額占全球市場的75%。
由羅氏研發(fā)的曲妥珠單抗(Trastuzumab)獨占鰲頭,2014年全球年銷售額高達45億美元,占全球乳腺癌市場的40%。曲妥珠單抗、依維莫司(Everolimus)、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氟維司群(Fulvestrant)、貝伐珠單抗(Bevacizumab)五大產(chǎn)品銷售額則占全球市場的62%。
2019年,全球乳腺癌市場預計突破160億美元,市場的增長主要由HER2陽性治療藥物如帕妥珠單抗(Pertuzumab,商品名Perjeta)和Ado-trastuzumab emtansine(商品名是Kadcyla)拉動。
然而,對于HER2陰性乳腺癌和三陰性乳腺癌仍然沒有有效藥物上市。一些在研的PARP抑制劑可能會對三陰性乳腺癌有效,如果未來上市,將進一步擴大乳腺癌市場規(guī)模。
CDK4/6抑制劑研發(fā)進展
針對ER陽性乳腺癌,目前最受關(guān)注的是CDK4/6抑制劑。通過選擇性抑制細胞周期蛋白依賴性激酶4和6(CDK4/6),恢復細胞周期控制,阻斷腫瘤細胞增殖。
其中輝瑞研發(fā)的Palbociclib于2015年底獲得FDA的上市批準,是全球首個CDK4/6抑制劑,被FDA授予突破性療法認定。PALOMA-1臨床試驗表明,Palbociclib聯(lián)合來曲唑治療組的無進展生存期PFS明顯高于來曲唑?qū)φ战M(20.2月vs10.2月),且整體緩解率較對照組提高16%(55.4%vs39.4%),被譽為乳腺癌市場的又一重磅藥物。
目前全球在研的CDK4/6抑制劑有7個,其中禮來、輝瑞、諾華的3個品種已進入Ⅲ期臨床,適應癥不僅限于乳腺癌。
自2015年2月3日獲FDA批準以來,Palbociclib(帕博西尼)頂著首個CDK4/6小分子抑制劑的盛名,其銷售表現(xiàn)也沒讓人失望。
Palbociclib在上市第一年全球銷售額就高達7.23億美元。而2016年前兩個季度的銷售額已接近10億美元(9.43億美元)。照目前的增長趨勢保守預測,2016年P(guān)albociclib全年銷售額將突破23億美元。而之前Evaluate pharma預測稱,2020年全球銷量高達38.3億美元,低估了其市場潛力。Palbociclib現(xiàn)在僅僅是拿下了美國市場,待中國、歐盟、日本獲批上市后,可期待其全新表現(xiàn)。
國內(nèi)競爭格局
國內(nèi)市場上,抗乳腺癌藥物集中在幾個老品種,如曲妥珠單抗、氟維司群、依維莫司和貝伐珠單抗,以及環(huán)磷酰胺、紫杉醇等放化療用藥。
針對CDK4/6靶點,國內(nèi)自主研發(fā)的1.1類的藥物,已向CDE申報臨床的只有1個。由江蘇恒瑞醫(yī)藥研發(fā)的SHR6390,于2015年10月獲批臨床,目前進入臨床Ⅰ期,一旦上市將搶占國內(nèi)乳腺癌市場。
Palbociclib目前國內(nèi)的主要競爭對手,是已上市的老品種抗乳腺癌藥。
但是,截至2016年8月,CDE申報Palbociclib的廠家,除了其原研公司,還有14家中國藥企。而輝瑞的申報已于2014年7月獲批臨床。至今沒有國內(nèi)廠家獲批臨床。其中2家不批準,8家臨床申報處于在審評,3家在審批,1家審批完畢待制證。
此外,國內(nèi)制藥巨頭恒瑞自主研發(fā)的同靶點小分子SHR6390已進入臨床Ⅰ期,一旦先于Palbociclib在國內(nèi)獲批上市,將搶占乳腺癌市場,順勢擠壓Palbociclib的市場。
Palbociclib (PD0332991) Isethionate是一種高度選擇性的CDK4/6抑制劑,無細胞試驗中IC50為11 nM/16 nM,對CDK1/2/5,EGFR,F(xiàn)GFR,PDGFR, InsR等沒有抑制活性。Phase 3。
PD 0332991對CDK4/6具有絕對選擇性,對其他CDKs幾乎沒有抑制活性。PD 0332991作用于MDA-MB-435乳腺癌細胞,有效降低Rb在Ser780 和 Ser795位點磷酸化,IC50分別為66 nM和63 nM。PD 0332991通過抑制細胞進入S期,有效抑制細胞生長,抑制 DNA復制。PD 0332991抑制胸苷滲透進Rb陽性人類乳腺癌(如MDA-MB-435, MCF-7), 結(jié)腸癌 (H1299), 和肺癌(Colo-205) 及白血病(CRRF-CEM和K562)的DNA中,IC50值為0.04-0.17 μM。PD 0332991顯著增強MDA-MB-453在G1期的百分比。PD 0332991作用于CD138+原發(fā)性骨髓瘤細胞,初級非轉(zhuǎn)化的B細胞,MM1.S和CAG HMCLs細胞系,抑制Rb磷酸化,IC50分別為 <0.1 μM, 0.05 μM, 和 60-70 nM。PD 0332991作用于CD138+原發(fā)性骨髓瘤細胞和初級非轉(zhuǎn)化的B細胞,誘導細胞停滯在G1期。PD 0332991誘導MM1.S細胞停滯在G1期,IC50為~0.05 μM。PD 0332991優(yōu)先抑制Luminal雌激素受體陽性(包括HER2陽性)人類乳腺癌細胞系。PD 0332991作用于大部分敏感的細胞系,促進pRb和cyclin D1基因表達,且降低CDKN2A(p16)基因表達。PD 0332991作用于條件性抗ER抑制的細胞系,增強對Tamoxifen的敏感性。
參考鏈接:/products/pd-0332991-palbociclib-isethionate.html
近年來,殺菌劑市場增長迅速。在殺菌劑、除草劑和殺蟲劑三大類農(nóng)藥的新上市產(chǎn)品中,殺菌劑顯然更勝一籌,上市產(chǎn)品更多,而且有多個重磅產(chǎn)品橫空出世。像巴斯夫的氟唑菌酰胺、先正達的苯并烯氟菌唑、杜邦的氟噻唑吡乙酮、陶氏益農(nóng)的Inatreq等。琥珀酸脫氫酶抑制劑類(SDHI)殺菌劑更是自成體系地迅猛增長,成為全球矚目的一匹黑馬。
在新上市的殺菌劑中,不僅擁有全新結(jié)構(gòu)的化合物,更有全新作用機理的新產(chǎn)品,這顯然讓20多年無新作用機理化合物上市的除草劑望塵莫及。全新結(jié)構(gòu)、全新作用機理、頗具市場競爭力的重磅產(chǎn)品等,成為推動殺菌劑市場增長的重要引擎。
農(nóng)化公司對SDHI類殺菌劑情有獨鐘
氟唑菌酰胺、啶酰菌胺、苯并烯氟菌唑、聯(lián)苯吡菌胺、氟唑菌苯胺位居前五,占SDHI類殺菌劑市場的80.2%。
近年來,殺菌劑市場增長迅速。在先正達、拜耳和巴斯夫等世界領(lǐng)先跨國公司的農(nóng)藥銷售業(yè)績中,殺菌劑都占據(jù)了最優(yōu)勢地位。尤其是巴斯夫,2015年,公司的殺菌劑占其農(nóng)藥銷售額的45.2%,相對于除草劑和殺蟲劑優(yōu)勢明顯。
在各類殺菌劑中,各公司對SDHI類殺菌劑情有獨鐘。在全球銷售額前20類農(nóng)藥中,SDHI類殺菌劑的增長最快,也許能解釋這一現(xiàn)象。2015年,SDHI類殺菌劑的全球銷售額為15.76億美元,同比增長14.9%,2010—201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29.8%。在該類產(chǎn)品中,氟唑菌酰胺、啶酰菌胺、苯并烯氟菌唑、聯(lián)苯吡菌胺、氟唑菌苯胺等位居前五,它們占SDHI類殺菌劑市場的80.2%。
近日,中化國際創(chuàng)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劉長令教授介紹了20多個值得重點關(guān)注的殺菌劑品種。
氟唑菌酰胺
氟唑菌酰胺(fluxapyroxad)是由巴斯夫開發(fā)的SDHI類殺菌劑,它對谷物、大豆、玉米和油菜上的病害具有優(yōu)良防效,并具有非常優(yōu)異的內(nèi)吸傳導活性。葉面噴霧和種子處理均可。其使用劑量為100~200g/hm2。2012年,氟唑菌酰胺上市,當年實現(xiàn)銷售額0.95億美元;2013年的銷售額迅速增至2.10億美元;2014年,進一步提升至2.85億美元;2015年,繼續(xù)攀升至3.90億美元,并成功超越巴斯夫自家產(chǎn)品啶酰菌胺,成為SDHI類殺菌劑中的第一大產(chǎn)品。
啶酰菌胺
啶酰菌胺(boscalid)也是巴斯夫開發(fā)的SDHI類殺菌劑,2003年上市。用于防治白粉病、灰霉病、各種腐爛病、褐腐病和根腐病等,與其它殺菌劑無交互抗性。其使用劑量為285~770g/hm2。2012年,啶酰菌胺的銷售額為3.55億美元;2014年為3.90億美元,達到歷史最高水平;2015年,其銷售額有所下降,為3.30億美元,從而將其在SDHI類殺菌劑中蟬聯(lián)多年的首席地位讓給了氟唑菌酰胺。
苯并烯氟菌唑
苯并烯氟菌唑(benzovindiflupyr)是先正達開發(fā)的SDHI類殺菌劑,2013年上市。苯并烯氟菌唑?qū)喼薮蠖逛P病防效優(yōu)異;同時對小麥葉枯病、花生黑斑病、小麥全蝕病及小麥基腐病等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尤其對小麥白粉病、玉米小斑病及灰霉病有特效;而且可以與多種殺菌劑復配,與其他殺菌劑無交互抗性。2015年,苯并烯氟菌唑的全球銷售額為2.30億美元,在SDHI類殺菌劑中位列第三。
聯(lián)苯吡菌胺
聯(lián)苯吡菌胺(bixafen)是由拜耳開發(fā)的SDHI類殺菌劑,2010年上市。用于防治葉斑病和葉銹病等,并有望成為殺菌劑抗性治理的重要品種。拜耳預計,聯(lián)苯吡菌胺的年峰值銷售額將超過4.3億美元。2012年,聯(lián)苯吡菌胺的全球銷售額為1.00億美元;2014年,翻番至2.00億美元;2015年,其銷售額同比下降了2.5%,為1.95億美元,但其2010—201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149.9%,在SDHI類殺菌劑增幅榜中排名第一。
氟唑菌苯胺
氟唑菌苯胺(penflufen)也是拜耳開發(fā)的SDHI類殺菌劑,2012年上市。主要用于馬鈴薯、油菜、棉花、小麥和大豆等作物上的病害防治,種子處理。2012年,氟唑菌苯胺的全球銷售額小于0.30億美元;2014年銷售額為1.30億美元;2015年同比下降了7.7%,為1.20億美元。
氟吡菌胺
氟吡菌胺(fluopicolide)是由拜耳開發(fā)的吡啶酰胺類殺菌劑,可有效防治卵菌綱病害,如霜霉病、疫病等,與其它殺菌劑無交互抗性。使用劑量為70~100g/hm2。拜耳在中國開發(fā)了氟吡菌胺與霜霉威鹽酸鹽的復配產(chǎn)品銀法利(687.5克/升氟菌·霜霉威懸浮劑;625克/升霜霉威鹽酸鹽+62.5克/升氟吡菌胺),其對番茄晚疫病和黃瓜霜霉病防效很好。2012年,氟吡菌胺的全球銷售額為0.60億美元;2015年的銷售額為0.50億美元。
氟吡菌酰胺
氟吡菌酰胺(fluopyram)是由拜耳開發(fā)的SDHI類殺菌劑,2012年上市。主要用于防治白菜黑斑病、葡萄灰霉病和大麥網(wǎng)斑病等;還可有效防治線蟲,是SDHI類產(chǎn)品中唯一防治線蟲的殺菌劑。拜耳在中國登記的41.7%氟吡菌酰胺懸浮劑(商品名“路富達”),不僅防治黃瓜白粉病,還灌根防治番茄根結(jié)線蟲。2014和2015年,氟吡菌酰胺的全球銷售額均為0.60億美元。
pydiflumetofen
pydiflumetofen商品名為Adepidyn,開發(fā)代號為SYN545974,是先正達最新開發(fā)的吡唑酰胺類殺菌劑,是先正達繼吡唑萘菌胺、氟唑環(huán)菌胺和苯并烯氟菌唑之后開發(fā)的新一代SDHI類殺菌劑中的重磅產(chǎn)品。2017年,在阿根廷首先上市。pydiflumetofen用于小粒谷物、玉米、大豆和特種蔬菜等許多作物,防治灰霉病、褐斑病、菌核病等;還突破性地防治谷物上由鐮刀菌引起的病害,如赤霉病等。據(jù)先正達預測,pydiflumetofen的年峰值銷售額將突破7.50億美元。
異噻菌胺
異噻菌胺(isotianil)是由拜耳/住友化學共同開發(fā)的噻唑酰胺類殺菌劑,2010年上市。主要用于育苗箱和種子處理,防治水稻稻瘟病??梢耘c吡蟲啉、多殺霉素、噻呋酰胺等復配。使用劑量為100~300g/hm2。2012年銷售額<0.30億美元;2015年的銷售額也<0.30億美元,但2010—201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高達65.7%。
氟嘧菌酯
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是由拜耳開發(fā)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2004年上市。主要靶標谷物上的莖基部病害,包括由殼針孢菌(Septoriaspp.)、鐮刀菌(Fusariumspp.)引起的病害,云紋病、霉病和網(wǎng)斑病等。其適用期廣,無論在真菌侵染早期如孢子萌發(fā)、芽管生長以及浸入葉部,還是在菌絲生長期都能對作物提供很好的保護和治療作用,對孢子萌發(fā)和初期浸染最有效;同時具有優(yōu)異的內(nèi)吸活性和很好的耐雨水沖刷能力,可作葉面噴施或者種子處理。使用劑量為125~150g/hm2。2014年,氟嘧菌酯的銷售額為2.20億美元;2015年的銷售額為2.00億美元,2010—201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7.4%。
肟醚菌胺
肟醚菌胺(orysastrobin)是由巴斯夫開發(fā)的甲氧基丙烯酸酯類殺菌劑,2007年上市。主要用于水稻,防治水稻紋枯病、稻瘟病、惡苗病等。2014和2015年,肟醚菌酯的銷售額均<0.30億美元;2010—2015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14.9%。
苯菌酮
苯菌酮(metrafenone)是由巴斯夫開發(fā)的二芳酮類殺菌劑,2004年上市。主要用于谷物和葡萄等,防治白粉病和全蝕病等。使用劑量為75~150g/hm2。2012年,苯菌酮的全球銷售額為0.70億美元;2015年的銷售額為0.60億美元。
pyribencarb
pyribencarb是由組合化學開發(fā)的肟醚類(或芐基氨基甲酸酯類)殺菌劑,2012年上市。主要用于果樹、茶樹和蔬菜等,對菌核病、灰霉病有特效。其2012年銷售額<0.10億美元;2015年的銷售額<0.30億美元。
tolprocarb
Tolprocarb是由三井化學最新開發(fā)的酰胺類(或氨基甲酸酯類)殺菌劑,2015年上市。主要用于水稻,防治稻瘟病。使用劑量為900~1,200g/hm2。2015年,tolprocarb的銷售額<0.10億美元。
flutianil
Flutianil是由日本大_化學公司開發(fā)的殺菌劑,2015年上市。主要用于果蔬,防治白粉病等。使用劑量為20~70g/hm2。2015年,flutianil的銷售額<0.10億美元。
氟噻唑吡乙酮
氟噻唑吡乙酮(oxathiapiprolin;試驗代號DpX-QGU42;商品名“增威贏綠”)是由杜邦開發(fā)的首個哌啶基噻唑異_唑啉類殺菌劑,分子中含有4個雜環(huán):_唑、噻唑、哌啶和吡唑;2015年上市。氟噻唑吡乙酮具有獨特的作用位點和全新的作用機理,通過對氧化固醇結(jié)合蛋白(OSBp)的抑制達到殺菌效果。其對卵菌綱病害具有卓越防效,主要用于果蔬,對霜霉病和晚疫病特效,微毒,用量極低。目前,氟噻唑吡乙酮主要用于噴霧,種子處理也是研發(fā)方向之一。2015年,氟噻唑吡乙酮的銷售額<0.10億美元,該產(chǎn)品有望成為杜邦的又一重磅殺菌劑。
mefentrifluconazole
Mefentrifluconazole(商品名“Revysol”)是由巴斯夫最新開發(fā)的三唑類殺菌劑,預計將于2019年上市。Mefentrifluconazole是巴斯夫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新產(chǎn)品,廣譜、高效、內(nèi)吸,具有鏟除和保護作用,表現(xiàn)出優(yōu)異的生物性能,有望成為高效控制病害的重要工具,并將用來減緩殺菌劑的抗性發(fā)展。研究顯示,Revysol對許多難治的真菌病害具有杰出的生物活性,適用于世界范圍內(nèi)許多大田作物和特種作物,如玉米、谷物、大豆和經(jīng)濟作物等。Revysol比丙硫菌唑和氟環(huán)唑防效更好。
fenpicoxamid
Fenpicoxamid(商品名“Inatreq”)是由陶氏益農(nóng)發(fā)現(xiàn)和開發(fā)的谷物用殺菌劑,是新型吡啶酰胺類谷物用殺菌劑中的第1個成員。Fenpicoxamid通過抑制真菌復合體ⅢQi泛醌(即輔酶Q)鍵合位點上的線粒體呼吸作用來發(fā)揮殺菌活性。這是一個新的靶標位點,它與其他所有谷物用殺菌劑的作用位點不同。因此,fenpicoxamid與現(xiàn)有任何谷物用殺菌劑無交互抗性。
陶氏益農(nóng)全球總裁及首席執(zhí)行官TimHassinger先生曾說,公司新殺菌劑Inatreq將更加完善其殺菌劑產(chǎn)品組合。在殼針孢菌(Septoriaspp.)防治領(lǐng)域,Inatreq是業(yè)內(nèi)第1個提供新作用位點的化合物。該產(chǎn)品將助推公司在歐洲市場銷售額的提升,因為歐洲的抗性問題日益突出。
田間試驗表明,在推薦用量下,Inatreq能有效防治谷物上的所有重要病害,如葉枯病和銹病等,持效期長。除谷物外,陶氏益農(nóng)還試圖將Inatreq登記用于其他作物,如香蕉等。陶氏益農(nóng)期望2018年能取得fenpicoxamid的首個登記,并預測該產(chǎn)品的年峰值銷售額將超過2.00億美元,其所在市場的價值為15.00億美元。
農(nóng)藥市場將持續(xù)增長?
新農(nóng)藥的創(chuàng)制難度越來越大
據(jù)劉長令介紹,1980年以來,全球作物用農(nóng)藥市場在起伏中增長。其中,1983年和2006年是歷史上的兩個谷點。
在2001—2015年的15年間,除2015年外,各作物用農(nóng)藥市場幾乎呈現(xiàn)增長態(tài)勢。其中,果蔬、大豆、谷物、玉米和水稻等是農(nóng)藥市場的前五大應用作物。
1996年以來,相對于全球作物用農(nóng)藥市場的增長,轉(zhuǎn)基因作物的增長速度更快。然而,據(jù)統(tǒng)計,隨著轉(zhuǎn)基因作物種植面積的增加,農(nóng)藥使用量不降反增。像轉(zhuǎn)基因棉花,雖然防治棉鈴蟲的殺蟲劑用量下降了,但防治蚜蟲和害螨的農(nóng)藥用量則有所增長。
2015年,在全球512.10億美元的作物用農(nóng)藥市場中,除草劑仍為最大的產(chǎn)品類型。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及其他農(nóng)藥所占的份額分別為:42.3%、28.0%、26.8%和2.9%;銷售額分別為:216.44億、143.30億、137.13億和15.23億美元。
劉長令認為,未來幾年,農(nóng)藥市場依然會增長,預計2015—2020年,全球作物用農(nóng)藥市場的復合年增長率為2.7%;除草劑、殺蟲劑、殺菌劑均將有所增長,2015—202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分別為:2.6%、2.4%、3.4%。其中,殺菌劑的增長最快。轉(zhuǎn)基因作物也將處于增長的態(tài)勢中,2015—202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預計為2.5%。
新農(nóng)藥創(chuàng)制依然是一個艱難的系統(tǒng)工程,無論是時間成本,還是資金投入,都是一個不菲的數(shù)據(jù)。
先正達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顯示,上市一個新農(nóng)藥平均耗時9年,篩選14萬個化合物,總投資2.60億美元。
巴斯夫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表明,成功上市一個新化合物,平均要篩選14萬個化合物,耗時10年,需資2.00億歐元。
而phillipsMcDougall公司的最新調(diào)研數(shù)據(jù)顯示,新農(nóng)藥的研發(fā)成本進一步增至2.86億美元,平均要篩選16萬個化合物,歷時11.3年。
總之,新農(nóng)藥的創(chuàng)制難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到了后期的毒理學試驗階段,會淘汰掉相當多的前期篩選的化合物。目前,我國創(chuàng)制的農(nóng)藥品種約為50個,其中,殺菌劑20個,殺蟲殺螨劑17個,除草劑7個,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4個,抗病毒劑1個。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774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quán),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quán)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quán)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