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6中國肺癌篩查與早期診斷專家論壇”于2月4日在北京召開,本屆大會邀請了國內(nèi)醫(yī)學界多學科專家
根據(jù)目前的研究進展
周彩存教授:“血清標志物能否用于肺癌早診和篩查”缺乏高級別的證據(jù),目前有小樣本研究顯示
低劑量螺旋CT(LDCT)篩查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
;LDCT面臨著假陽性率高、輻射暴露等問題,目前國內(nèi)外正在廣泛研究“血清標志物聯(lián)合LDCT”的策略;通過生物標志物篩查肺癌一直是我們研究的方向。您在報告中介紹了“血清標志物肺癌篩查國內(nèi)外臨床進展”
,目前有哪些便捷有效的“血清標志物肺癌篩查手段”?周彩存教授:目前較多應用于肺癌篩查的血清標志物有:
①自身抗體腫瘤標志物檢測的早期靈敏度高,尤其在癌癥發(fā)生早期
,血清中自身抗體水平遠高于抗原水平。由于抗原-抗體反應的高特異性和高敏感性,即使在血清中有大量白蛋白和其他蛋白的干擾,也可以在極低的濃度下被準確檢測到。目前國內(nèi)的小樣本研究發(fā)現(xiàn),95%自身抗體檢測結果陽性且伴有CT改變的患者是肺癌。7種自身抗體檢測試劑盒在肺癌診斷方面具有較好的敏感性與特異性。肺癌自身抗體譜在北美已經(jīng)臨床應用,英國NHS在蘇格蘭從2012年開始全球第一個基于血清標志物大型肺癌篩查項目。中國國家食品藥品監(jiān)督管理局2015年11月批準上市七種自身抗體檢測試劑(免疫酶聯(lián)法)。②一種是MicroRNA,小樣本試驗顯示
③基因甲基化
因此,肺癌抗體譜篩查肺癌對于肺癌早診和篩查的意義更大
與會專家探討了“中國肺癌早期篩查路徑模式”
,您認為我國應當建立怎樣的肺癌早期篩查路徑模式?周彩存教授:如果想攻克肺癌
,只能靠早期發(fā)現(xiàn)和早期治療。中國的肺癌發(fā)病情況與歐美國家不同,整個群體的發(fā)病率在增加;中國的大氣污染很嚴重,有很多不吸煙的女性和男性在30歲、40歲左右患肺癌。中國的肺癌患者多、高危群體多、不吸煙的患者多。因此中國不能照搬歐美的肺癌篩查標準,應該制定自己的篩查指南。在低劑量螺旋CT篩查方面有很多問題也還沒有解決,是不是所有CT篩查發(fā)現(xiàn)肺部異常的患者都需要隨訪?如何利用生物標志物輔助篩查出更高風險的人群?這才是適合中國的路線。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8229.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wǎng)絡,轉(zhuǎn)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