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地震前生物的前兆
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fā)生,例如海洋中水母能預報風暴,老鼠能事先躲避礦井崩塌或有害氣體的侵入,狗會狂叫不止等等。至于在視覺、聽覺、觸覺、振動覺、平衡覺器官中,哪些起了主要作用,哪些又起了輔助判斷作用,對不同的動物可能有所不同。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fā)生異常的反應。
如一個地區(qū)的重力發(fā)生變異,某些動物可能能通過它的平衡器官感覺到;一種振動異常,某些動物的聽覺器官也許能夠察覺出來。地震前地下巖層早已在逐日緩慢活動,呈現(xiàn)出蠕動狀態(tài),而斷層面之間又具有強大的摩擦力,于是有人認為在摩擦的斷層面上會產生一種每秒鐘僅幾次至十多次、低于人的聽覺所能感覺到的低頻聲波。人只能感覺得到每秒20次以上的聲波,而動物則不然。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分、狂躁不安,以致出現(xiàn)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在淺海處見到深水魚或陌生魚群。雞飛狗跳等異?,F(xiàn)象。動物異常的種類很多,有大牲畜、家禽、穴居動物、冬眠動物、魚類等等。
地震前動物反應以及動物的異常表現(xiàn):
牛、馬、驢、騾:驚慌不安、不進廄[jiù]、不進食、亂鬧亂叫、打群架、掙斷韁繩逃跑、蹬地、刨地、行走中突然驚跑。
豬、羊:不進圈、不吃食、亂叫亂鬧、拱圈、越圈外逃。
狗:狂吠不休、哭泣、嗅地扒地、咬人、亂跑亂鬧、叼著狗崽搬家、警犬不聽指令。
貓:驚慌不安、叼著貓崽搬家上樹。
兔:不吃草、在窩內亂鬧亂叫、驚逃出窩。
鴨、鵝:白天不下水、晚上不進架、不吃食、緊跟主人、驚叫、高飛。
雞:不進架、撞架、在架內鬧、上樹。
鴿:不進巢、棲于屋外、突然驚起傾巢而飛。
鼠:白天成群出洞、像醉酒似的發(fā)呆、不怕人、驚恐亂竄、叼著小鼠搬家。
蛇:冬眠蛇出洞在雪地里凍僵、凍死、數(shù)量增加、集聚一團。
魚:成群漂浮、狂游、跳出水面、缸養(yǎng)的魚亂跳、頭尾碰出血、跳出缸外、發(fā)出叫聲、呆滯、死亡。
蟾蜍(癩蛤蟆):成群出洞。地震前兆
古語動物反常的情形,也有幾句順口溜:
震前動物有預兆,密切監(jiān)視最重要。
牛羊騾馬不進廄,豬不吃食狗亂咬。
鴨不下水岸上鬧,雞飛上樹高聲叫。
冰天雪地蛇出洞,大鼠叼著小鼠跑。
兔子豎耳蹦又撞,魚躍水面惶惶跳。
蜜蜂群遷鬧轟轟,鴿子驚飛不回巢。
家家戶戶都觀察,發(fā)現(xiàn)異??靾蟾妗?/p>
除此之外,有些植物在震前也有異常反應,如不適季節(jié)的發(fā)芽、開花、結果或大面積枯萎與異常繁茂等。
地震諺語20首:
1.響聲一報告,地震就來到。
2.大震聲發(fā)沉,小震聲發(fā)尖。
3. 響得長,在遠程;響得短,離不遠。
4. 先聽響,后地動,聽到響聲快行動。
5. 上下顛一顛,來回晃半天。
6. 離得近,上下蹦;離得遠,左右擺。
7. 上下顛,在眼前;晃來晃去在天邊。
8.房子東西擺,地震東西來;要是南北擺,它就南北來。
9.噴沙冒水沿條道,地下正是故河道。
10.冒水噴沙哪最多?澇洼堿地不用說。
11. 豆腐一擠,出水出渣;地震一鬧,噴水噴沙。
12. 洼地重,平地輕;沙地重,土地輕。
13. 磚包土坯墻,抗震最不強。
14. 酥在顛勁上,倒在晃勁上。
15. 女兒墻,房檐圍,地震一來最倒霉。
16. 地基牢一點,離河遠一點;墻壁好一點,連結緊一點;房子矮一點,房頂輕一點;布局合理點,樣子簡單點。要想再好點,互相多學點。
17. 地震鬧,雨常到,不是霪來就是暴。
18. 陰歷十五搭初一,家里做活多注意。
19. 井水是個寶,前兆來得早。
20. 地下水,有前兆:不是漲,就是落;甜變苦,苦變甜;又發(fā)渾,又翻沙。見到了,要報告。為什么?鬧預報。
二、地震逃生的自救知識是什么
在地震來臨的時候我們應該要選擇躲在課桌低下或者跑到空曠的地方,并且我們要避免慌張向戶外跑,保持冷靜的頭腦才是我們逃生地震的主要方法,希望大家可以有序的逃生。
1.為了您自己和家人的人身安全請躲在桌子等堅固家具的下面
大的晃動時間約為1分鐘左右。這是首先應顧及的是您自己與家人的人身安全。首先,在重心較低、且結實牢固的桌子下面躲避,并緊緊抓牢桌子腿。在沒有桌子等可供藏身的場合,無論如何,也要用坐墊等物保護好頭部。
2.搖晃時立即關火,失火時立即滅火
大地震時,也會有不能依賴消防車來滅火的情形。因此,我們每個人關火、滅火的這種努力,是能否將地震災害控制在最小程度的重要因素。從平時就養(yǎng)成即便是小的地震也關火的習慣吧。為了不使火災釀成大禍,家里人自不用說,左鄰右舍之間互相幫助,厲行早期滅火是極為重要的。
3.不要慌張地向戶外跑
地震發(fā)生后,慌慌張張地向外跑,碎玻璃、屋頂上的磚瓦、廣告牌等掉下來砸在身上,是很危險的。此外,水泥預制板墻、自動售貨機等也有倒塌的危險,不要靠近這些物體。
4.將門打開,確保出口
鋼筋水泥結構的房屋等,由于地震的晃動會造成門窗錯位,打不開門,曾經發(fā)生有人被封閉在屋子里的事例。請將門打開,確保出口。平時要事先想好萬一被關在屋子里,如何逃脫的方法,準備好梯子、繩索等。
三、地震后我們怎么正確看待
從唐山大地震、汶川地震,到最近的康定地震,近年來,我國確實已經遭遇了好多場地震帶來的傷害。而一說到地震,人們心中都存在著恐慌的情緒,一旦發(fā)生地震,甚至手忙腳亂,無從抗拒。其實,當面臨地震災難的時候,我們更應該注重自身的心理安撫,從容應對地震人類是在災難中生存和發(fā)展起來的。面對不以人意志為轉移的突發(fā)事件,抱怨憤怒無濟于事,也于事無補。這時若能保持良好的心態(tài)和理性的反應,就能積極應對突發(fā)事件,減少傷亡和損失。地震心理學上有一個“12秒自救機會”,即地震發(fā)生后,若能鎮(zhèn)定自若地在12秒內迅速躲避到安全處,就能給自己提供最后一次自救機會。否則,兇多吉少。日本曾有統(tǒng)計,發(fā)生地震時被落下物砸死的人,超過被壓死的人,可見冷靜和好心態(tài)就是逃生力和減災力。保持良好心態(tài),往往能規(guī)避突發(fā)事件所帶來的災害。人在遭遇突發(fā)事件時,不同的人心理反應是不一樣的,心理素質較好者,也會感到緊張害怕,但大腦清醒,肌肉有力,反應敏捷,行動有力;心理素質不好者,如平素膽小怕事者,見災難臨頭會目瞪口呆,不知所措,不知趕快逃離,最終遭致危險。盡管每一個人面對恐慌、災難、死亡等危險,都會感到擔心、害怕,這是人之常情,也是心理表現(xiàn)的應有之義。但是,除了這些“應有之義”之外,人們更應該表現(xiàn)出堅強的一面,害怕不是辦法,擔心無濟于事,既來之,則安之,坦然面對,設法解決,這才是成熟心理的凸顯。
人對突發(fā)事件的反應方式,既與個體特征有關,也與訓練有關,平素加強人們對突發(fā)事件的應付能力的訓練,特別是對心理素質較差的個體進行這種訓練,是非常有益的。
如日本的抗震防震教育是從娃娃抓起的,每年的9月1日還是全國的防災日,都要組織大規(guī)模的防災演習。而我們安全預防教育則相對匱乏,比如許多高層建筑職員不掌握自救知識,沒經過逃生演練,由于無知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其實,高層建筑的抗震性能肯定優(yōu)于普通建筑,并且設有若干應急樓層,知道這些,自然就能冷靜應對了。
發(fā)生地震后,可能很多人內心都會存在抱怨的心理,抱怨的同時又在恐慌。甚至有的震區(qū)的人,對于高層的建筑物、電梯等,都心有余悸。其實,這時候最需要的就是多對自己進行情緒上的安撫,學習面對災難的危機處理,才能增強對于地震等突發(fā)事件的處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四、地震前氣象有哪些異常
人們常形容地震預報科技人員是“上管天,下管地,中間管空氣”,這的確有道理。地震之前,氣象也常常出現(xiàn)反常。主要有震前悶熱,人焦灼煩躁,久旱不雨或陰雨綿綿,黃霧四散,日光晦暗,怪風狂起,六月冰雹(飛雪)等等。
如:地震前兆
射線云:浮云在天空會呈極長的射線狀,射線中心指向的位置就是中心地震的位置,這樣的射線云很容易被人們觀察到。
地震云:地震云是非氣象學中云體分類的一種預示地震的云體,在地震發(fā)生前云體的顏色為:白色、灰色、橙色或者橘紅色。地震云的特點:大風不易改變其形態(tài),天空和云有明顯的分界線,多出現(xiàn)波狀。
地震云的形成有兩種說法:
熱量學說:地震即將發(fā)生時,因地熱聚集于地震帶,或因地震帶巖石受強烈引力作用發(fā)生激烈摩擦而產生大量的熱量,這些熱量從地表面溢出,使空氣增溫產生上升氣流,這氣流于高空形成“地震云”,云的尾端指向地震發(fā)生所在地。
電磁學說:地震前巖石在地應力作用下出現(xiàn)“壓磁效應”,從而引起地磁場局部變化;地應力使巖石被壓縮或拉伸,引起電阻率的變化,使電磁場有相應的局部變化。由于電磁波影響到高空電離層而出現(xiàn)了電離層電漿濃度銳減的情況,從而使水汽和塵埃非自由的有序排列從而形成了地震云。
地震云詳細形態(tài)簡易分析:
如果地震云的長度很長,則距離發(fā)生地震的時間就越近;如果地震云的顏色看上去很深,則所對應的地震的深度就很深;如果地震云持續(xù)的時間很長,則所對應的震中就越近;如果地震云的顏色為灰色,則說明地震很嚴重。
大旱
縱觀歷史上我國發(fā)生的大旱和大地震,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是相伴相隨的。從公元前231年(秦始皇十六年)至公元1971年,大旱在這2202年間,華北及渤海地區(qū)共發(fā)生6.0級以上大地震69次,其中除1337年9月8日河北懷來6.5級地震,震前二年大饑,災因不詳及1368年7月8日山西徐溝6級地震,震前一年大風雹外,67次地震都是旱震震例。其中,震前一年大旱者為27次,震前二年大旱者為15次,震前三年大旱者為16次,震前三年半大旱者為9次。總之震前一至三年半時間內大旱為67次,占地震總次數(shù)的97.1%。
究其原因有3個方面:
1)通常即將發(fā)生地震的區(qū)域,地殼活動加劇,釋放大量的熱量,加快區(qū)域水分蒸發(fā),高空極易形成局地高壓控制,從而造成久旱無雨。這就是構造干旱。
2)或者是由于氣候異常造成久旱無雨。這是氣象干旱。
3)當構造干旱、氣象干旱發(fā)生時,會造成土壤圈層干旱,改變處于臨界平衡的地殼應力場,誘發(fā)大地震發(fā)生。這也是修建大型水庫改變地應力場,誘發(fā)地震的原因。
地震作為自然災害的一種,從古至今不可避免的發(fā)生著,不斷的給人類的生活造成損害。當發(fā)生地震時我們該怎么辦呢?下面我為大家整理推薦了一些發(fā)生地震時的應對方法,希望大家有用。
地震的預兆
1.在大地震發(fā)生前的瞬間,往往有地聲、地光和地面微動,先于強震動12秒鐘左右出現(xiàn)于地表,作為大震即將來臨的預警信號。
2.地下水包括井水異常有發(fā)渾、冒泡、翻花、升溫、變色、變味、突升、突降、井孔變形、泉源突然枯竭或涌出等。
3.許多動物的某些器官感覺特別靈敏,它能比人類提前知道一些災害事件的發(fā)生。伴隨地震而產生的物理、化學變化(振動、電、磁、氣象、水氡含量異常等),往往能使一些動物的某種感覺器官受到刺激而發(fā)生異常反應。那些感覺十分靈敏的動物,在感觸到這種聲波時,便會驚恐萬狀,以致出現(xiàn)冬蛇出洞,魚躍水面,豬牛跳圈,狗哭狼吼等異常現(xiàn)象。
發(fā)生地震時應該怎么辦
1.保持鎮(zhèn)靜就地避震
在震中及其附近地區(qū),從地震發(fā)生到房屋倒塌,一般有12秒鐘左右的時間,作為個人,應當保持冷靜,在12秒內作出正確躲藏的抉擇。
2.當你正在學校上課時如果發(fā)生地震時,就地避震是上策,而任課教師則要臨時承擔組織指揮者的責任。
3.當你正在樓房內時 要保持頭腦清醒迅速遠離外墻及其門窗??蛇x擇廚房、浴室、廁所、樓梯間等開間小而不易塌落的空間避震。千萬不要外逃或從樓上跳下。也不能使用電梯。如果你在辦公樓里,就趕緊藏到辦公桌下,不可站立和蹦跳,要盡量降低重心。地震過后要迅速撤離辦公室,撤離時要走樓梯。強烈地震破壞的照片幾乎總是顯示出各種建筑周圍有一堆堆的碎石。
4.當你正在平房時,應當充分利用12秒時間跑出室外。來不及跑時可躲在桌子下、床下及緊挨墻根的堅固家俱旁。趴在地上,閉口,用鼻子呼吸,保護要害,并用毛巾或衣物捂住口鼻,以隔擋嗆人的灰塵。正在用火時,應隨手關掉煤氣開關或電門開關,然后迅速躲避。
5.當你正在車間工作時,正在生產崗位時地震來了,必須保持冷靜,盡速就地避震,當機而行。要迅速關閉易燃、易爆及有毒氣體閥門。要迅即在機械設備下躲避。
6.當你正在戶外時大地抖動了。就停留在戶外,不要以為你的家屬還在屋里,就冒著大地的抖動進屋去搶救,你要相信他們在屋里也會作好應急保護的。即使震后將家人壓埋在廢墟下,你在外還可以及時搶救,將他們營救脫險,要停留在開闊的地方。要遠離上面可能掉下東西的建筑物其或上懸著高壓電線的地方。震時照明最好用手電筒,不要使用蠟燭、火柴等明火。
7.地震時汽車是一個非常安全的地方。地震開始時,假如你正在駕駛汽車,就請小心地減速把車停在路邊;如果可能時,停車不要停在電線桿、路燈、橋或高層建筑物下。假如你正在橋上駕車,那么就請保持低速行駛,使你與后面的汽車拉開距離,然后停下來,系好安全帶滯留在車內。
8.騎在自行車上的人遇到地震,會使重心不穩(wěn),左右搖擺,難以控制,要趕快下車,按上下道順序停放并就地蹲下。一定要注意防止上空飛落物的襲擊。
地震自我保護措施
1、躲在桌子下面
地震來得快去的也快,一般大晃動也就一兩分鐘的時間。當發(fā)現(xiàn)有地震的感覺,立刻鉆到桌子下面并且抓好桌子腿,無處可鉆的地方,也要用棉被,厚衣服之類的東西保護好頭部,起到在被東西砸中時的一個緩沖作用。
2、關閉火源
火災也經常伴隨地震的發(fā)生而發(fā)生,在發(fā)生地震的時候,要注意觀察周圍的火源。在地震中滅火的機會有三次。第一次機會在大的晃動來臨之前一般都會有小晃動,這時即刻招呼大家關閉正在使用的取暖爐、煤氣爐等。第二次機會在大的晃動停息的時候,再一次呼喊:?關火!關火!?并去關火,切記不要在大晃動的時候去關,很危險的。第三次機會在著火之后。即便發(fā)生失火的情形,在1-2分鐘之內,還是可以撲滅的。為了能夠迅速滅火,請將滅火器、消防水桶經常放置在離用火場所較近的地方。
3、向戶外跑
如果發(fā)生地震時,正好在門口等容易外跑的地方,盡量向外面空曠的地方沒有建筑物的地方跑,并且跑的時候注意不要被碎玻璃,磚瓦,廣告牌等砸中。
4、戶外的場合,要保護好頭部
人在站不穩(wěn)的時候都會習慣性地去抓住東西,如門、墻壁。但在地震的時候,這些平時牢固的東西并不值得我們去依靠,說不定正是這些東西倒下把我們壓住。如在去年日本福島海底地震時,由于水泥預制板墻、門柱的倒塌,曾經造成過多人死傷。在繁華街、樓區(qū),最危險的是玻璃窗、廣告牌等物掉落下來砸傷人。要注意用手或手提包等物保護好頭部。
5、在商場、地鐵時依工作人員的指示行動
在商場、地鐵等人員集中的地方,一定保持冷靜,避免混亂。依照商店職員、警衛(wèi)人員的指示來行動。就地震而言,據(jù)說地下街是比較安全的。即便發(fā)生停電,緊急照明電也會即刻亮起來,請鎮(zhèn)靜地采取行動。
如發(fā)生火災,即刻會充滿煙霧。以壓低身體的姿勢避難,并做到絕對不吸煙。搭乘電梯的話,在發(fā)生地震、火災時,不能使用電梯。萬一在搭乘電梯時遇到地震,將操作盤上各樓層的按鈕全部按下,一旦停下,迅速離開電梯,確認安全后避難。高層大廈以及近來的建筑物的電梯,都裝有管制運行的裝置。地震發(fā)生時,會自動的動作,停在最近的樓層。萬一被關在電梯中的話,請通過電梯中的專用電話與管理室聯(lián)系、求助。
6、汽車靠路邊停車,管制區(qū)域禁止行駛
發(fā)生大地震時,汽車會象輪胎泄了氣似的,無法把握方向盤,難以駕駛。必須充分注意,避開十字路口將車子靠路邊停下。為了不妨礙避難疏散的人和緊急車輛的通行,要讓出道路的中間部分。都市中心地區(qū)的絕大部分道路將會全面禁止通行。充分注意汽車收音機的廣播,附近有警察的話,要依照其指示行事。有必要避難時,為不致卷入火災,請把車窗關好,車鑰匙插在車上,不要鎖車門,并和當?shù)氐娜艘黄鹦袆印?br>
7、務必注意山崩、斷崖落石或海嘯
在山邊、陡峭的傾斜地段,有發(fā)生山崩、斷崖落石的危險,應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在海岸邊,有遭遇海嘯的危險。感知地震或發(fā)出海嘯警報的話,請注意收音機、電視機等的信息,迅速到安全的場所避難。
8、避難時要徒步,攜帶物品應在最少限度
因地震造成的火災,蔓延燃燒,出現(xiàn)危機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時,采取避難的措施。避難的方法,原則上以市民防災組織、街道等為單位,在負責人及警察等帶領下采取徒步避難的方式,攜帶的物品應在最少限度。絕對不能利用汽車、自行車避難。
【地震的產生】
地震分為天然地震和人工地震兩大類。此外,某些特殊情況下了也會產生地震,如大隕石沖擊地面(隕石沖擊地震)等。引起地球表層振動的原因很多.
地球的結構就像雞蛋,可分為三層。中心層是“蛋黃”-地核;中間是“蛋清”-地幔;外層是“蛋殼”-地殼。地震一般發(fā)生在地殼之中。地球在不停地自轉和公轉,同時地殼內部也在不停地變化。由此而產生力的作用,使地殼巖層變形、斷裂、錯動,于是便發(fā)生地震。
地震是地球內部介質局部發(fā)生急劇的破裂,產生地震波,從而在一定范圍內引起地面振動的現(xiàn)象。地震(earthquake)就是地球表層的快速振動,在古代又稱為地動。它就象刮風、下雨、閃電、山崩、火山爆發(fā)一樣,是地球上經常發(fā)生的一種自然現(xiàn)象。 大地振動是地震最直觀、最普遍的表現(xiàn)。在海底或濱海地區(qū)發(fā)生的強烈地震,能引起巨大的波浪,稱為海嘯。地震是極其頻繁的,全球每年發(fā)生地震約500萬次,對整個社會有著很大的影響。
【地震的預報】
地震和刮風下雨一樣,都是一種自然現(xiàn)象,在它來臨之前是有前兆的,特別是強烈地震,在孕育過程中總會引起地下和地上各種物理及化學變化,給人們提供信息,只要人們認真觀測并掌握地震前兆的規(guī)律,地震預報總有一天會實現(xiàn)。在地震預報方面,我國地震工作者已經取得可喜的成績。1975年2月4日海城7.3級地震時,我國做出了成功的預報,這是人類歷史上的第一次成功的地震預報。在其后又成功地預報了1976年5月29日云南龍陵7.3級地震和1976年8月16日、8月29日在四川松潘、平武之間發(fā)生的兩次7.2級地震。最近十幾年又有幾次較好的地震預報。成功的地震預報不但極大地減輕人員傷亡,而且具有明顯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這些震例說明地震是有前兆的,是可以預測、可以預防的。在震前的一段時間內,震區(qū)附近總會出現(xiàn)一些異常變化。如地下水的變化,突然升、降或變味、發(fā)渾、發(fā)響、冒泡。氣象的變化,如天氣驟冷、驟熱,出現(xiàn)大旱、大澇,電磁場的變化、臨震前動物、植物的異常反應等等。根據(jù)這些反應進行綜合研究,再加上專業(yè)部門從地震機制,地震地質、地球物理、地球化學、生物變化、天體影響及氣象異常等方面利用儀器觀測的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分析,可以對發(fā)震的時間,地點和震級進行預報。如海城1975年的7.3級地震的成功預報,就是一例。但是,由于地震成因的復雜性和發(fā)震的突然性,以及人們現(xiàn)時的科學水平有限,直到目前地震預報還是一個世界性的難題,在世界上尚無一個可靠途徑和手段能準確的預報所有破壞性地震。為此各國地震工作者和專家都在努力探索。但是,地震預報是當代科學難題之一,地震預報遠沒有過關,還停留在半經驗半理論階段,全球每年在陸地上發(fā)生的幾次七級以上地震及我國近些年發(fā)生的一些中強地震、特別是1976年唐山7.8級大地震都未能作短臨預報。這些地震給人類帶來了極大的災難。因此,地震預報需要全世界科學家的共同合作,需要全社會的共同關注,需要地震工作者幾代人的艱苦奮斗才有可能最終在理論上攻克。 發(fā)布地震預報的規(guī)定 地震預報一般由省級人民政府發(fā)布,情況緊急時,可由市、縣人民政府發(fā)布48小時內的臨震警報,并同時向上級報告。北京地區(qū)的地震預報則由國家地震局負責提出,經國務院批準后,再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向社會發(fā)布。其它任何單位和個人都無權發(fā)布地震預報消息。 我國地震預報的水平 我國目前的地震預報水平的狀況,大體可以這樣概括:我們對地震孕育發(fā)生的原理、規(guī)律有所認識,但還沒有完全認識;我們能夠對某些類型的地震做出一定程度的預報,但還不能預報所有的地震,我們作出的較大時間尺度的中長期預報已有一定的可信度,但短臨預報的成功率還相對較低。我國的地震預報由于國家的重視和其明確的任務性,經過一代人的努力,已居于世界先進行列。在第四個地震活躍期內,曾成功地對海城等幾次大震做過短臨預報,因此經聯(lián)合國科教文組織評審,作為唯一對地震作出過成功短臨預報的國家,被載入史冊。但是從世界范圍說,地震預報仍處于探索階段,尚未完全掌握地震孕育發(fā)展的規(guī)律,我們的預報主要是根據(jù)多年積累的觀測資料和震例,進行經驗性預報。因此,不可避免地帶有很大的局限性。為此,《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國家對地震預報實行統(tǒng)一發(fā)布制度。地震短期預報和臨震預報,由省、自治區(qū)、直轄市人民政府按照國務院規(guī)定的程序發(fā)布。任何單位或者從事地震工作的專業(yè)人員關于短期地震預測或者臨震預測的意見,應當報國務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門或者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負責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門或者機構按照前款規(guī)定處理,不得擅自向社會擴散。在我國,地震預報的發(fā)布權在政府。屬于地震系統(tǒng)的任何一級行政單位、研究單位、觀測臺站、科學家和任何個人,都無權發(fā)布有關地震預報的消息。
防震減災安全知識如下:
1、地震時是跑還是躲,我國多數(shù)專家認為:地震時就近躲避,地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避震應選擇室內結實、能掩護身體的物體下面或旁邊、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開間小、有支撐的地方,室處開闊、安全的地方。
?
2、身體應采取的姿勢:伏而待定,蹲下或坐下,盡量蜷曲身體,降低身體重心。抓住桌腿等牢固的物體。
?
3、保護頭頸、眼睛,掩住口鼻。避開人流,不要亂擠亂擁,走安全通道。
?
4、學校避震,正在上課時,要在教師指揮下迅速抱頭、閉眼、躲在各自的課桌下。
?
5、在操場或室外時,可原地不動蹲下,雙手保護頭部,注意避開高大建筑物或危險物。
?
6、震后應當有組織地撤離。注意震后的衛(wèi)生防疫管理。
?
7、家庭避震,地震預警時間短暫,室內避震更具有現(xiàn)實性,而室內房屋倒塌后形成的三角空間,往往是人們得以幸存的相對安全地點,可稱其為避震空間。這主要是指大塊倒塌體與支撐物構成的空間。室內易于形成三角空間的地方是:炕沿下、堅固家具附近;內墻墻根、墻角;廚房、廁所、儲藏室等開間小的地方。
?
8、公共場所避震聽從現(xiàn)場工作人員的指揮,不要慌亂,不要擁向出口,要避免擁擠,要避開人流,避免被擠到墻壁或柵欄處。(1)在影劇院、體育館等處:就地蹲下或趴在排椅下;注意避開吊燈、電扇等懸掛物;用書包等保護頭部;等地震過去后,聽從工作人員指揮,有組織地撤離。(2)在商場、書店、展覽、地鐵等處:選擇結實的柜臺、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邊,以及內墻角等處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東西護頭;避開玻璃門窗、玻璃櫥窗或柜臺;避開高大不穩(wěn)或擺放重物、易碎品的貨架;避開廣告牌、吊燈等高聳或懸掛物。
?
9、戶外避震就地選擇開闊地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不要亂跑,避開人多的地方;不要隨便返回室內。避開高大建筑物或構筑物:樓房,特別是有玻璃幕墻的建筑;過街橋、立交橋;高煙囪、水塔下。避開危險物、高聳或懸掛物:變壓器、電線桿、路燈等;廣告牌、吊車等。避開其他危險場所:如狹窄的街道;危舊房屋,危墻,雨篷下、磚瓦、木料等物的堆放。
?
地震自救歌:
地震來了不要慌,緊急避險很重要。能跑出屋外最好,桌子床底也很妙。埋在地下不能鬧,沉著冷靜要思考。先把心情靜下了,聽到人聲發(fā)信號。保持體力最重要,堅定信念不動搖。祖國人民是一家,真情能把奇跡造。
?
識別地震謠言的方法:
識別地震謠言的方法,簡單地說就是“一問二想三核實”。
1、一問。首先應當問一下消息來源。只要不是政府正式發(fā)布的地震預報,一概不要相信和傳播。
2、二想。凡是將地震發(fā)生的時間,地點,震級都說得非常準確的都是謠言,這是現(xiàn)在地震預報水平所不能達到的。如震級精確到幾級,時間準確到幾日,地點準確到哪個鄉(xiāng)等。
3、三被實。當聽到將要發(fā)生地震的消息,難以判斷真?zhèn)螘r,可向政府或當?shù)氐卣鸩块T核實。了解相關情況后則應當及時向身邊及周圍的人解釋或辟謠。
地震的災害:
1、由建筑物的倒塌等直接導致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等。
2、建筑物與構筑物的破壞,如房屋倒塌、橋梁斷落、水壩開裂、鐵軌變形等等。
3、地面破壞,如地面裂縫、塌陷,噴水冒砂等。
4、山體等自然物的破壞,如山崩、滑坡等。
5、海嘯、海底地震引起的巨大海浪沖。
震級大小劃分:
震級大小劃分——地震按震級大小的劃分大致如下:1、弱震:震級小于3級。如果震源不是很淺,這種地震人們一般不易覺察。2、有感地震:震級大于或等于3級、小于或等于4.5級。這種地震人們能夠感覺到,但一般不會造成破壞。3、中強震:震級大于4.5級、小于6級,屬于可造成損壞或破壞的地震,但破壞輕重還與震源深度、震中距等多種因素有關。4、強震:震級大于或等于6級,是能造成嚴重破壞的地震。其中震級大于或等于8級的又稱為巨大地震。
地震分類:
地震分類——根據(jù)震動性質不同可分為三類:天然地震——指自然界發(fā)生的地震現(xiàn)象;人工地震——由爆破、核試驗等人為因素引起的地面震動;脈動——由于大氣活動、海浪沖擊等原因引起的地球表層的經常性微動。狹義而言,人們平時所說的地震是指能夠形成災害的天然地震。
判斷地震的遠近與強弱的方法:
地震時震中區(qū)的人們感到先顛后晃,隨著震中距離的加大,顛與晃的時間差會逐漸加長,顛與晃的強度會逐漸減弱;在一定范圍以外,人們就感覺不到顛動,而只是感到晃動了。若地震時你感到顛動很輕,或者沒有感到顛動,只感到晃動,說明這個地震離你比較遠;顛動和晃動都不太強時,說明這個地震不很大。
震時是跑還是躲的選擇方法:
目前多數(shù)專家認為:震時就近躲避,震后迅速撤離到安全的地方,是應急避震較好的辦法。這是因為,震時預警時間很短,人又往往無法自主行動,再加之門窗變形等,從室內跑出十分困難;如果是在高樓里,跑出來更是不太可能的。但若在平房里,發(fā)現(xiàn)預警現(xiàn)象早,室外比較空曠,則可力爭跑出避震。
?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39025.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
下一篇: 小腹疼是怎么回事,小腹疼怎么辦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