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09月19日訊 日本大冢制藥公司(Otsuka)希望智能包裝可以幫助一款主要的醫(yī)藥產品在市場上保持應有的份額。
這家制藥公司與科技巨頭NEC聯(lián)手,為其抗凝血藥物西洛他唑(Pletal)開發(fā)一種互聯(lián)網藥物包裝盒。這種藥物被批準用于預防中風,但是要想產生效果,就必須按照規(guī)定服用。因此,電子藥盒的設計就是為了讓病人按規(guī)定服藥。
大冢制藥公司一位發(fā)言人告訴FiercePharma網站的記者說:公司計劃向日本監(jiān)管當局提出申請,推出這種智能包裝。
這位發(fā)言人說:在提醒病人應該服藥的時候,這種藥物盒上的一盞LED燈就會閃爍起來,然后把每一片藥拿出去的時間紀錄下來,這一信息通過藍牙送入一款智能手機應用程序中。
這位發(fā)言人補充說道:“此外,我們設計這款智能包裝盒和應用軟件的目的是,便于跟醫(yī)療衛(wèi)生專業(yè)人員和‘指定的其他人員溝通’?!?/p>
最近設計跟蹤藥物服用劑量的器械成為一股潮流,大冢制藥公司的智能包裝盒正好迎合了這種潮流,不僅能夠確保病人按照說明服藥,而且也有助于醫(yī)生和其他護理人員跟蹤了解病人的情況。例如:像阿斯利康(AstraZenec),勃林格殷格翰(Boehringer Ingelheim)和葛蘭素史克(GlaxoSmithKline)等呼吸類藥物制造商,正在開發(fā)智能吸入設備,來跟蹤了解哮喘和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吸入情況。在過去的兩個月中,兩種新型藍牙胰島素注射筆獲批。
西洛他唑在某些市場上被稱為培達(Pletaal),該藥已經在全世界范圍內面臨著仿制藥的競爭,但是據估計對于大冢制藥公司來說,這款藥仍然是銷售額達2.5億美元的產品。該藥的價格維持在高水平,部分原因是在日本市場上仿制藥的占有率相對較低。
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上,一種連接到云計算的藥物包裝盒可能會有助于該品牌的藥物抵擋來自仿制藥和其他抗血小板藥物的競爭。
大冢制藥公司表示:這種智能藥物包裝盒也會產生顯著的公共衛(wèi)生效益。該公司引用了日語雜志《新療法和診療機構》2011年發(fā)表的一項研究成果--在服用抗凝血藥物預防中風的病人中,大約有50%的人服用不到六個月就停藥了。
停止服藥治療就增加了二次中風的風險,這對于病人來說會產生極其嚴重的后果,對于醫(yī)療保健體系來說也會增加大量的費用負擔。據估計,腦血管疾病每年花去日本1.77萬億日元(170億美元)的資金。
試驗證明,對于預防二次中風來說,西洛他唑比安慰劑和阿司匹林的效果都要好得多。
本文地址:http://www.mcys1996.com/jiankang/142134.html.
聲明: 我們致力于保護作者版權,注重分享,被刊用文章因無法核實真實出處,未能及時與作者取得聯(lián)系,或有版權異議的,請聯(lián)系管理員,我們會立即處理,本站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于網絡,轉載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管理員郵箱:douchuanxin@foxmail.com),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并同時向您表示歉意,謝謝!